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大伟  陈受宜 《病毒学报》1998,14(2):165-171
以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内蒙分离物的总RNA为模板,通过反转录--PCR扩增获得BNYVVRNA3全长cDNA。将其克隆到PEM-7Zf上,得到重组质粒pGBY56。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分离物RNA3基因组全长 1775nt  相似文献   

2.
以甜菜坏死黄脉病毒内蒙分离物(BNYVV NM)总RNA为模板,经RT-PCR扩增,分别获得RNA2、RNA3和RNA4自然缺失突变体cDNA克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RNA2自然缺失突变体在75kD通读蛋白编码区C端缺失348个核苷酸(缺失位置nt1488 ̄nt1835)。RNA3在其25kD蛋白编码区内缺失360个核苷酸(缺失位置nt729 ̄nt1088)。RNA4的自然缺失区域位于31kD蛋白  相似文献   

3.
以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内蒙分离物(NM)RNA为模板,通过反转录和PCR扩增得到了BNYVV RNA4基因组的cDNA克隆pGBF6。序列分析结果表明,pGBF6含有全长RNA4 cDNA插入片段,大小为1465个核苷酸,含有一个849个核苷酸的开放阅读框架,编码产生由282个氨基酸组成的分子量为31kDa的蛋白。与法国F2分离物RNA4相比,其核苷酸序列和由此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  相似文献   

4.
日本血吸虫26kD抗原基因在BCG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外源基因日本血吸虫26kD抗原(Sj26GST)在卡介苗(bacilusCalmete-Guerin,BCG)、耻垢分枝杆菌(M.smegmatis)和大肠杆菌(E.coli)中的表达.运用重组DNA和聚合酶链反应(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以表达Sj26GST的E.colipGEX衍生质粒为模板,经PCR得到编码Sj26GST的全长cDNA片段.将其按正确的阅读框顺序,克隆到人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heatshockprotein,HSP)70的启动子下游,再将HSP70启动子和Sj26GST基因一起亚克隆到E.coli-分枝杆菌穿梭质粒pBCG-2000中,得到E.coli-分枝杆菌穿梭表达质粒pBCG-Sj26.pBCG-Sj26电转化入BCG和M.smegmatismc2155中表达Sj26GST抗原,所表达的天然重组Sj26GST(rSj26GST)为可溶性蛋白,在SDS-PAGE上分子量为26kD处可见明显的表达蛋白带.其表达量分别占BCG和M.smegmatis菌体总蛋白的15%和10%.可见,Sj26GST基因能在BCG中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5.
将Mn-SOD与抗癌胚抗原(CEA)单链抗体基因(Sc-Fv gene)融合,重组到含T7启动子的表达载体pET-22b(+)中,构建表达质粒pETMn-SOD-ScFv,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高效表达,表达物占菌体可溶性总蛋白的24%。SDS-PAGE和蛋白质和迹图谱显示表达物分子量为45kD与融合基因编码蛋白质的理论值相符。该蛋白质在大肠杆菌中为泌型表达有利于纯化。RIA测定表  相似文献   

6.
人白介素6受体功能区片段在E.coli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DNA体外重组技术,以pET-3b为表达载体,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6R(B)和PET-6R(B)4,分别编码28kD和hIL-6R配基结合区片段及其53kD的二联体蛋白,并为酶切分析和DNA序列分析所证实,SDS-PAGE分析表明,含有重组表达质粒的菌株可分别表达出28kD的蛋白rIL6R-28和53kD的rIL6R-53重组蛋白分别占菌体总蛋白的45%和29%左右,重组蛋白主要包涵体形  相似文献   

7.
RRM RNA 结合蛋白在基因的转录后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人GRY-RBP 是我们实验室最近克隆的一个新的全长cDNA,编码一个RRM RNA 结合蛋白.GRY-RBP 的全编码区用PCR扩增后,克隆到pET30a+ 表达载体中,在E.coli中获得了高效表达,表达的GRY-RBP重组蛋白占细菌总蛋白的21% .利用融合在GRY-RBPN 端的His.Tag,采取亲和层析的方法纯化了表达的重组蛋白.为了检测GRY-RBP的RNA 结合活性及其所结合的RNA 性质,将表达的蛋白与poly(A)-Sepharose 4B结合,发现GRY-RBP能与polyA (A)结合,结合活性能被可溶性的poly(A)、poly(C)减弱.改变NaCl浓度和加入不同浓度的酵母tRNA竞争物后,poly(A)结合活性不变.  相似文献   

8.
通过有机试剂抽提,CF-11纤维素柱层析,从感染水稻齿叶矮缩病毒菲律宾分离株(RiceRaggedStuntVirus,Philippineisolate,简称RRSV-P)的水稻植株中获取该病毒的全基因组,即获得从Segment1到Segment10(S1-S10)的10条双链RNA(dsRNA),然后设计合适的引物,用RT-PCR方法得到S9的cDNA并将其克隆到pUC119质粒上扩增,以双链测序法测定该cDNA的全序列。同时又将此cDNA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质粒pGEX-3X上,在大肠杆菌菌株DE3中用IPTG诱导表达,经超声波破菌、离心、Glutathione-sepharose4B亲和层析,得到纯化的分子量为64kD的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9.
小麦丛矮病毒M蛋白基因的序列测定,表达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小麦丛矮病毒(WRSV)基因文库含磷蛋白NS基因的质粒中,经亚克隆、测序,得到NS蛋白基因的下游序列,其中含有一读框453nt、编码一分子量约17kD蛋白。用PCR方法获得该读框全长片段并克隆到表达载体pGEX-3X,在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中以IPTG诱导表达,产物由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亲和层析柱纯化后,用蛋白质印迹分析鉴定,结果表明,该读框为编码病毒基质蛋白M的基因。  相似文献   

10.
苜蓿根瘤菌(Rhizobiummeliloti)nodC蛋白是结瘤基因nodC编码的43kD多肽(NodC)。应用噬菌体T7RNA聚合酶/启动子表达系统.pT7-5作为载体质粒.构建了带有nodC基因的PBF6克隆.经诱导在大肠杆菌JAKE中获得表达,过量生成NodC,占细胞总蛋白量的5%。经细胞膜蛋白组份的分离,Bio-gel柱层析,SDS-PAGE电泳等获得了比较纯化的NodC。  相似文献   

1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CWDMs及其宁代细菌型和伤寒杆菌粗糙型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功酶,以了解沙门菌CWDMs生物氧化的特点和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结果表明,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细菌型及伤寒杆粗糙型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显示出相同的4种具有不同泳动速率的LDH同功酶,但CWDMs仅显示2种LDH。CWDMs的2种LDH同功酶与其亲代细菌型及伤寒杆  相似文献   

12.
沙门菌CWDMs脂代谢检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毛地黄皂苷敏感试验和菌细胞胆固醇、甘油三脂及胆碱酯酶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经L 型变异后形成的细胞壁缺陷突变株(CW DM )的脂类代谢活性,了解这些CW DM 变异的性质和探讨细菌细胞壁缺陷突变与细菌演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 DM s 具有显著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对毛地黄皂苷高度敏感并且还具有与白色念珠菌相似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含量,但未能检出胆碱酯酶活性。CW DM s返祖菌丧失了脂类代谢酶类和胞浆膜不含胆固醇,恢复了与其亲代细菌型相似的代谢特征。提示在沙门菌天然即存在有与脂类及胆固醇代谢相关的基因,细胞壁的缺陷导致这些脂类及胆固醇代谢基因活化,以致 CW DM s 能够表达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和胞浆膜含有胆固醇  相似文献   

13.
沙门菌CWDMs氨基酸代谢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易旭  王和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0,12(3):142-143,145
采用氨基氨利用生长试验和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酶(GOT)、乳酸脱氨酶(LDH)、肌酸激酶(CK)、α-闳丁酸脱氢酶(α-HBD)、γ-谷志肽酶(γ-GT),酸性磷酸酶(ACP)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CWDMs变异的特点及其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在仅含蛋氨酸或脯氨  相似文献   

14.
光照对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8种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除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 Spring配子体假根无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其生长方向与光照方向无关外,其它7种的配子体假根均有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假根的向重力性反应在配子体发育初期,因光照的方向不同而异,表现为负向光性。随着配子体发育至片状体阶段,光对其向重力性反应的影响逐渐减弱,而重力的影响增强。在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初期,光对  相似文献   

15.
16.
作者解剖观察了33种,隶于4目、7亚目、15科、19属的中国鳐类脑颅的形态。研究结果认为:锯鳐目和鳐目是原始类群,它们均具吻软骨,其中圆犂头鳐科和团扇鳐科是特化类群。电鳐目亦具吻软骨,它们是特化和退化类群。在较高等的鲼目则无吻软骨。依据鳐类不同的分类阶元,其脑颅亦各具有不同的式型。  相似文献   

17.
18.
两种蚤的幼虫形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肖柏林 《昆虫学报》1990,33(2):250-253
关于蚤类幼虫形态的研究,进展比较缓慢,我国王敦清1956年首次描述7种蚤的幼虫形态以后,由柳支英,虞以新(1957),孙昌秀(1965),叶瑞玉(1982,1986),费荣中(1986)等学者先后共描述过约29种蚤的幼虫形态。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知蚤类幼虫形态约36种,隶属6科19属。本文描述未见报道的无棘鬃额蚤Frontopsylla aspiniformis Liu etWu(1960)和青海双蚤Amphipsylla qinghaiensis Ren et Ji(1979)两种蚤山幼虫形态。  相似文献   

19.
20.
省沽油科叶解剖结构的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士友  于兆英 《植物研究》1992,12(2):177-184
本文对国产省沽油科 Staphyleaceae 4属植物叶的解剖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叶解剖结构特征在属间的区别较明显, 特别是瘿椒树属 Tapiscia 有着几乎与其他三属截然不同的独特性状。根据已有的孢粉学, 花、节及木材的解剖等方面的资料, 我们支持Тахтаджян(1987)将瘿椒树亚科分出而建立瘿椒树科 Tapisciaceae 的观点。瘿椒树属为我国特有属, 根据我们对采自不同产地的材料观察, 居群间的差异很小, 其可能仍为一单种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