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小鼠原位移植性肝癌模型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扫描仪对小鼠原位移植性肝癌模型扩散加权成像(DWI)显示能力及较佳b值选择。方法对22只小鼠原位移植性肝癌模型进行多b值DWI成像及T2WI成像。计算不同图像中肿瘤信噪比(SNR)、肿瘤与肝脏对比噪声比(CNR)及信号强度比(SIR)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WI成像能显示T2WI所显示的所有肿瘤。DWI显示病灶范围与T2WI无统计学差异(F=0.048,P>0.05)。DWI图像中肿瘤SNR、肿瘤与肝脏CNR及SIR随b值升高而降低,均高于T2WI图像,与T2WI间有统计学差异(FSNR=58.012,FCNR=47.743,FSIR=12.353,各组P<0.05)。b值600s/mm2与900s/mm2间肿瘤SNR、肿瘤与肝脏CNR无统计学差异,其他各b值间肿瘤SNR、肿瘤与肝脏CNR均有统计学差异。b值300、600、900s/mm2间及300与2000s/mm2间肿瘤与肝脏SIR无统计学差异,其他各b值间肿瘤与肝脏SIR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5T磁共振可以对小鼠原位移植性肝癌模型进行DWI成像,b=900s/mm2是DWI成像较佳b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食管肿瘤磁共振扩散成像的技术可行性和b值的选择,比较扩散成像与食管钡餐造影、CT、T2WI在显示病变长度方面的差异.方法食管肿瘤32例,进行常规MRI及DWI横断面扫描b=200、300、500、800、1000s/mm2,分别测定图像SIR和CNR并与常规T2WI图像进行比较.测量食管肿瘤病变的扩散信号强度,分别计算ADC值,选择合适的b值.在DWI图像上测量病变长度,与食管钡餐造影、CT、T2WI及手术切除病理大体标本显示的病变长度进行比较.结果不同b值DWI图像与常规T2WI比较,SIR无显著性差异(P>0.05),b值为200、300、500 s/mm2时,DWI图像CNR与T2WI有显著性差异(P<0.05).b值200、300、500 s/mm2DWI图像的SIR和CNR与b值选择800、1000s/mm2时有显著性差异(P<0.05),b值选择500 s/mm2较为合适.b值500 s/mm2磁共振扩散加权图像显示病变长度与病理结果、食管钡餐造影及T2WI图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8通道阵列线圈结合ASSET技术一次屏气扫描,b值采用500 s/mm2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食管肿瘤扩散图像,DWI测量的病变长度与手术切除病理大体标本无显著性差异;DWI与钡餐造影和MRI T2WI在显示病变长度方面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扩散成像对直肠癌的显示能力和b值选取方法,确定直肠癌扩散成像的较佳b值.方法对32例原发性直肠癌患者术前应用1.5T磁共振行MRI常规和多b值扩散成像.计算肿瘤区域组织、正常肠壁、膀胱和背景噪声的信号强度值,计算不同图像中ADC值、信噪比及对比噪声比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扩散图像中肿瘤与正常肠壁的对比噪声比(CNR)随着b值的增加而下降,b值300、500、1000 s/mm2图像CNR高于T2图像和b值1300 s/mm2图像,有统计学意义(F=42.492,P<0.05).扩散图像中膀胱SIR值均低于高分辨T2图像中膀胱SIR值,有统计学意义(F=144.786,P<0.05),b值升至800 s/mm2时,SIR降低至2.437±0.844.随着b值的增高,肿瘤ADC值逐渐变小,有统计学意义(F=141.425,P<0.01).结论b=1000 s/mm2是直肠癌扩散成像的较佳b值,可以较好的克服灌注、T2穿透效应对直肠癌扩散成像的影响,准确反映组织的扩散特性.  相似文献   

4.
肝脏恶性肿瘤扩散加权成像与T2加权成像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比较肝脏扩散加权成像(DWI)和T2WI反映肝脏恶性肿瘤扩散特征、病理特征及肿瘤范围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肝脏恶性肿瘤44例48灶(肝细胞癌30例30灶,肝转移瘤10例14灶,胆管细胞癌4例4灶),比较DWI与T2WI图像液体(脑脊液,胆囊胆汁)和肝脏恶性肿瘤的信号,肿瘤/肝脏信号强度比(SIR),对比噪声比(CNR)以及肿瘤范围,测量肿瘤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在b=600 s/mm2的图像中,所有病例的脑脊液均显示为低信号.肝脏恶性肿瘤多表现为高信号,其信号分布特征与T2WI不同;肿瘤的信号强度和瘤/肝SIR,DWI与T2WI不相关;DWI信号强度与ADC值呈负相关.DWI的病灶对比噪声比高于T2WI,二者差异有显著性.DWI显示病灶范围与T2WI差异无显著性.结论b=600 s/mm2的肝脏DWI图像受T2穿透效应影响较小,能够较好地反映肝脏恶性肿瘤的扩散特征.DWI肿瘤对比噪声比更高,有助于病灶边界的确定.DWI反映的肝脏恶性肿瘤的扩散特征,可作为其影像学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5.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应用于子宫肿瘤研究价值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 与常规T2WI对比,评价扩散加权成像(DWI)用于显示子宫肿瘤方面的能力及优势,比较子宫良恶性肿瘤在扩散加权图像信号强度和量化指标ADC值两方面是否有区别.方法 行盆腔MRI检查的58例女患者,子宫病灶73个,经病理或随访证实良性23个,恶性50个.图像评价以信号强度比(SIR)和对比噪声比(CNR)为参数,对扩散图像和T2WI图像分组比较.对良恶性病灶间进行信号强度和ADC值比较.扩散b值为1000.结果 子宫良性肿瘤DWI图像的SIR和CNR低于T2图像,子宫恶性肿瘤则反之.良、恶性两类肿瘤之间比较,DWI图像上恶性病灶的信号强度参数均高于良性组,ADC值低于良性病灶,内膜腺癌和宫颈鳞癌ADC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与常规T2WI相比,子宫恶性肿瘤在扩散图像上更容易突出显示而易于分辨,而良性肿瘤在常规T2WI上的显示更具优势.子宫恶性肿瘤的ADC值明显低于良性肿瘤.  相似文献   

6.
兔坐骨神经背景信号抑制扩散加权成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DWIBS周围神经成像扫描参数的优化方案.方法 对5只健康新西兰白兔行坐骨神经冠状位MRN成像,评价不同参数组合DWIBS序列及T2WI/SPIR图像兔坐骨神经的显示效果以及图像信号噪声比(SNR)与对比噪声比(CNR).制作兔坐骨神经组织切片.结果 T2WI/SPIR图像和b值=200 s/mm2、层厚=2 mm的DWIBS序列兔坐骨神经成像效果较好.T2WI/SPIR图像SNR和CNR最高.DWIBS中,以b值:200 s/mm2、层厚=1.5 mm序列SNR、CNR最高.结论 采用适当b值(200 s/mm2)和薄层扫描(1.5mm)能够获得较好的兔坐骨神经DWIBS图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钆喷酸葡胺(Gd-DTPA)和不同b值对肝脏扩散加权成像(DWI)的影响。方法收集20例健康志愿者和61例临床怀疑肝肿瘤的患者,均行增强前、后两次DWI扫描,对比分析DWI图的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以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最终44例患者共56个病灶和20例正常肝志愿者纳入研究,分为正常肝组(20例),肝囊肿组(16个病灶),肝海绵状血管瘤组(14个病灶),肝细胞癌(HCC)组(15个病灶),肝转移瘤组(11个病灶)。相同b值下比较,增强前后两次DWI各组SNR值、CNR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后DWI所得平均ADC值较增强前DWI所得平均ADC值有所减小,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b值下比较,增强后DWI各组的SNR值、CNR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值随b值的增大而减小;ADC值差异除肝囊肿组、转移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ADC值随b值增大而减小。结论钆对比剂Gd-DTPA对肝脏DWI图像质量和ADC值无显著影响,注射钆对比剂后5 min行肝DWI是可行的;在满足肝DWI图SNR和CNR的前提下,选择小b值有利于病灶的检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Gd-DTPA对中枢神经系统扩散加权成像(DWI)图像质量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影响。材料和方法:前瞻性选取41例头MR增强检查的患者,平均年龄(43.3±17.3)岁。采用GE Signa HDxt 3.0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注药前肘静脉团注0.1 mmol/kg体质量的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后约3.4 min行横断面单次激发平面回波DWI扫描(b=0 s/mm2和1 000 s/mm2)。采用配对t检验评价增强前、后DWI图像信号噪声比(SNR)、对比噪声比(CNR)以及ADC值。P<0.05为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果:增强前、后DWI图像上,正常脑组织的SNR、44处脑内病变的SNR及CNR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11处脑外病变仅在b=0 s/mm2的DWI图像上,SNR及CNR增强后略有减低(P=0.026及0.017)。增强后正常脑组织及脑内病变ADC值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但脑外病变ADC值降低比例最明显且具有统计学差异(约5.9%,P=0.002)。结论:常规Gd-DTPA增强对脑外病变低b值DWI图像的信号及ADC值略有影响,富血供病变,如大部分脑外病变的DWI扫描应尽量在增强扫描前完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不同b值磁共振背景抑制扩散加权成像(DWIBS)对周围性肺癌病灶的检出效果.方法:48例患者接受了DWIBS成像,b值分别采用400、600、800 s/mm2进行扫描,比较各b值组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和ADC图上能显示病灶并能测量ADC值的能力.结果:成像质量比较,b400的SNR和CNR均为最高,不同b值组间S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但CNR中b400与b600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不同b值其ADC图上显示病灶能力与病灶大小有关,b值选择对病灶的显示有一定影响:病灶最大径< 0.5 cm者,3个b值取值ADC图均未能显示病灶;0.5~ 1.Ocm病灶,部分显示模糊或不显示,犹以b800为甚,b400与b600之间无明显差异(P> 0.05);>1 cm的病灶,3种b值的ADC图绝大部分能显示,b400的效果稍好,但三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1681).结论:在T2WI基础上加做b值为600 s/mm2的DWIBS,可以兼顾真实的ADC值、图像质量以及ADC图显示病灶能力等方面,以获得相对较好的周围性肺癌性病变的DWIBS影像.  相似文献   

10.
胃肿瘤MR扩散加权成像中扩散敏感因子选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胃肿瘤MR弥散加权成像(DWI)中合适的扩散敏感因子(b值)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32例经手术证实的胃肿瘤性病变患者的MRI原始资料,包括常规MRI及不同b值的DWI(b值为400s/mm2,600s/mm2,800s/mm2,1000s/mm2)。运用GE ADW 4.2工作站,应用Functool2.0软件分析记录不同b值的ADC值及水背景信号强度比(SIR水-背景噪声)。然后把手术标本制成切片,运用图像分析软件计算单位面积内细胞密度。最后运用统计学软件计算分析细胞密度和不同b值时获得胃肿瘤ADC值之间相关性。综合细胞密度与ADC值相关性和SIR水-背景噪声,确定合适的b值。结果:b值为400s/mm2,600s/mm2,800s/mm2,1000s/mm2时,细胞密度和ADC值之间相关性r分别为:-0.3458、-0.3789、-0.5865、-0.5231;P值均小于0.05。水背景信号强度比(SIR水-背景噪声)分别为:2.036、1.541、1.148、1.109(F=40.12,P<0.05)。b值为400s/mm2,600s/mm2,800s/mm2时, SIR水-背景噪声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b值的增加越接近1;b值为800s/mm2,1000s/mm2时,SIR水-背景噪声接近1,两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肿瘤MR弥散加权成像中,b值为800s/mm2时ADC值与细胞密度间相关性最高,并且胃内自由水背景噪声比接近1,可近似认为消除了T2透射效应,最能反映水分子的扩散情况,可作为较合适的成像b值。  相似文献   

11.
不同b值下DWI鉴别肺部良、恶性病变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不同b值下DWI鉴别肺部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对71例肺部肿块或结节行常规MRI和DWI检查,分别测量b值为300、500、800s/mm2时的病变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比较同一b值下良、恶性病变及不同b值下良、恶性病变的ADC值的差异。根据ROC曲线确定各个b值下的ROC曲线下面积及诊断阈值,并计算各个阈值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71例中,恶性病变47例,良性病变24例。不同b值下恶性病变的平均ADC值均明显小于良性病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恶性、良性病变的平均ADC值在不同b值时各不相同,随着b值的增大而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值取300、500、800s/mm2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0.84、0.83;其中b=500s/mm2时诊断效能最高,ADC阈值为1.50×10-3 mm2/s,鉴别诊断肺部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49%、75.00%、85.92%、87.76%、81.82%。结论 b值取300、500、800s/mm2,ADC值均有助于肺部良、恶病变的鉴别诊断,其中b值取500s/mm2时诊断效能最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3.0T MRI的多b值DWI中ADC值反映宫颈鳞癌灶强化程度及分化程度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经病理确诊为宫颈鳞癌患者的多b值DWI及多时相增强扫描图像,勾画癌灶高、低强化区,计算不同b值下的ADC值及信号强度的强化幅度。分析不同高低b值组合下的ADC差值与早、晚期强化幅度的相关性,以及ADC值和ADC差值与鳞癌分化程度的关系。结果 不同b值时宫颈鳞癌高低强化区的ADC值随b值增高呈逐渐降低趋势。b值为200 s/mm2时,与高b值(800、1 000、1 200、1 400 s/mm2)组合后ADC差值与早期强化幅度呈弱相关(r=0.315~0.339,P均<0.05)。b值为800、1 000 s/mm2时,中高分化癌灶高强化区域的ADC值明显高于低分化癌灶(P均<0.05),余b值下不同分化癌灶ADC值及不同b值下ADC差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低强化区的各ADC值及ADC差值在不同分化癌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多b值组合可用于反映宫颈癌血供及分化程度,其中采用3.0T MR DWI检查宫颈鳞癌的b值可为200 s/mm2和800 s/mm2或1 000 s/mm2。  相似文献   

13.
前列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对正常前列腺外周带、炎症和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10例前列腺炎和15例前列腺外周带癌患者的MR检查资料.将前列腺外周带以六分区法划分,依病理结果将其分为正常区、炎症区及癌区.所有病人行单次激发EPI序列的MR扩散成像检查,b值分别取300、500、800 s/mm2.观察DWI图,并测量外周带各分区内及每位患者的闭孔内肌和膀胱内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并对所得数值进行双样本方差分析.结果1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8例前列腺炎及14例前列腺癌获得可靠ADC值.b=800 s/mm2时,前列腺癌在DWI图像上表现为较高信号.b值越高,ADC值越低.b值相同时,各组间闭孔内肌及膀胱ADC值无统计学差异.b=800 s/mm2时,正常外周带平均ADC值(2.15±0.31)×10-3 mm2/s,炎症区平均ADC值(2.12±0.33)×10-3 mm2/s,癌区平均ADC值(1.17±0.21)×10-3 mm2/s,癌组与正常组组间差异及炎症组与癌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88.61,P=0.00),炎症区与正常区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53).结论MR扩散加权成像的ADC值有可能用于前列腺炎与癌的鉴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VIM)在原发性直肠癌术前检查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3.0T MR扫描仪IVIM序列(b=0、25、50、75、100、150、200、400、600、800、1000、1200、1500、2000 s/mm2)和T2cube序列获得62例直肠癌患者术前的影像资料.测量和比较正常肠壁与肿块、不同分化程度直肠癌的ADC、D*、D和f值;评价IVIM中不同b值的DWI图像的SNR和CNR.结果 直肠癌肿块的ADC、D、D*和f值均明显小于正常肠壁(P均 <0.05);中、低分化直肠癌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92,P=0.01),高、中、低分化直肠癌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79,P=0.03);b=1000 s/mm2时的DWI图像质量最好,肿块与正常肠壁显示最佳.结论 IVIM图像可提供肿瘤ADC、D、D*和f值的信息,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的病理生理状态,其中D值较ADC值更能够准确地反映直肠癌组织间分化程度的差别,在b=1000 s/mm2时图像质量最佳,有利于发现直肠癌病灶和了解术前肿瘤的分化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肝脏泡型包虫病DWI的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肝脏泡型包虫病患者资料。对所有患者行自由呼吸扩散加权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序列(b值为200、600、800 s/mm2)扫描。评估病变大小、位置、囊性和/或软组织成分,测量病灶ADC值。结果 24例患者平均病变数目为1.6个/例,平均最大径(4.6±1.2) cm。病灶位于肝右叶16例,位于肝左叶8例。b值为800 s/mm2时,病变囊性坏死部分ADC值为(2.98±0.86)×10-3 mm2/s,实性部分ADC值为(1.84±0.52)×10-3 mm2/s。囊性病变DWI呈低信号6例,呈明显高信号16例,呈混杂信号2例;实性病变DWI均低信号病灶。结论 肝脏泡型包虫病DWI可清晰显示病灶结构,对诊断该病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病灶内分泌治疗效果的评价.方法 40例临床确诊为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连续病例接受扩散加权成像序列(DWI)检查:治疗组17例,为前列腺癌骨转移经过内分泌治疗后患者;对照组23例,均为前列腺癌伴骨转移的初诊病例,未经过任何治疗.治疗组所有患者为治疗有效病例,无临床复发表现.在b=0及b=800 s/mm2的DWI中,测量骨转移病灶、正常肌肉(右侧臀大肌)、正常骨(通常取右侧股骨头)及充盈膀胱的ADC值.应用非参数独立样本检验比较两组患者骨转移病灶的ADC值,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组骨转移灶ADC值为(1.10±0.50)10-3 mm2/s,对照组骨转移灶ADC值为(1.12±0.30)10-3 mm2/s(P>0.05).结论 MR DWI不能反映前列腺癌骨转移灶内分泌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鉴别诊断脑脓肿和坏死囊变脑肿瘤的价值.方法6例脑脓肿和13例脑肿瘤(8例胶质瘤和5例转移瘤),行常规MR和DWI检查.应用1.5 T磁共振机SE-EPI序列,取b*1000 s/mm2,b=0s/mm2获得DWI图像.同时测量感兴趣区的ADC值,行两个独立样本秩和检验.结果6例脑脓肿5例DWI图像表现为高信号,ADC值为(0.33±0.11)×10-3 mm2/s,13例脑肿瘤中12例坏死囊变部分DWI图像表现为低信号,ADC值为(2.46±0.49)×10-3 mm2/s.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能为鉴别诊断脑脓肿和坏死囊变脑肿瘤提供很有价值的信息,帮助提高诊断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实现胃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的技术因素,评价胃癌DW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扩散加权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SS-EPI)序列连续检查胃癌患者53例,其中前期17例进行ASSET-DWI成像方法研究,结合分次屏气多信号平均技术,以肿瘤显示、伪影分级、对比噪声比(CNR)为评价标准,比较有无ASSET及不同信号平均次数(NEX)与ASSET搭配所得DWI图像的质量,确定成像参数;利用确定序列对后续36例胃癌进行成像研究,确定胃癌及非癌胃壁的DWI影像学表现及ADC值范围.扩散敏感梯度取b=0、1000 s/mm2.结果ASSET-DWI组较无ASSET组成像速度提高,相关伪影(磁敏感伪影、化学位移伪影及Ghost伪影)轻且图像基本无变形(P<0.01);分次屏气采集对ADC值计算无影响(P>0.05);分次屏气多信号平均(4 NEX)采集,可基本消除ASSET相关伪影,具备良好的对比噪声比.胃癌癌肿在DWI图上表现为稳定的高信号,平均ADC值为(1.17±0.22)×10-3 mm2/s,非癌胃壁表现为低信号,平均ADC值为(1.94±0.28)×10-3 mm2/s,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ADC值<1.46×10-3 mm2/s作为判定胃癌的标准,敏感性97.0%,特异性90.9%.结论8通道体部相控阵线圈联合ASSET技术及分次屏气多信号平均采集,实现了胃癌高b值扩散加权成像;ADC值可作为胃癌诊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