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琮佼 《重庆医学》2021,50(21):3755-3759
2型糖尿病是引起、加重慢性牙周炎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完善的牙周基础治疗在缓解牙周炎症的同时,也可控制血糖.目前,糖尿病与牙周炎的相互作用是牙周医学研究的热点,但糖尿病与牙周炎之间的关联机制仍不明确.该文从细菌微生物、炎性因子、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微小RNA等方面对2型糖尿病对慢性牙周炎的影响及慢性牙周炎和牙周基础治疗对血糖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牙周病药物治疗及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药物治疗在牙周病治疗中的地位牙周炎是一种发生在牙周支持组织的感染f生疾病,菌斑细菌是其发生的始动因子,宿主的防御反应也对牙周病的发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清除致病因子和阻断牙周疾病的发生发展是牙周病治疗的关键。机械的方法即龈上下洁刮治术清除牙菌斑是治疗牙周炎的首选方法,药物治疗只是牙周炎治疗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3.
牙周炎是是侵犯牙龈和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是口腔科常见的细菌感染性疾病,也是人类失牙的主要病因[1]。牙周病基础治疗是用机械的方法去除菌斑和结石,抗菌药物的使用是牙周病基础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有研究表明[2],牙周炎的厌氧菌检出率为87.5%。抗厌氧菌的硝基眯唑类药物已在牙周炎、冠周炎临床应用多年,并有较好疗效。我们应用替硝唑治疗牙周炎,以甲硝唑作对照,现将其临床疗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牙周炎是口腔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牙周健康状况列为人类保健水平的重要指标。其病因比较复杂 ,迄今仍未能完全明了 ,所以治疗效果也不满意。但是大量研究表明 ,厌氧菌的感染是牙周病发生的直接原因。牙菌斑是牙周病的首要因素 ,细菌是牙周病的使动因子 ,没有细菌就不会产生牙周病。而龈下菌斑则以厌氧菌为主 ,可达70 %至90 %。因此 ,有效地控制厌氧菌的感染是治疗牙周炎的必要手段。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 ,笔者用替硝唑作牙周封闭 ,对治疗牙周炎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80例均系门诊就诊患者 ,男性…  相似文献   

5.
关于边缘性牙周炎的病因主要是生息在牙齦沟内的细菌。细菌对牙周组织的损伤机理非常复杂。作为菌体成份特別是菌体内毒素和细菌酶,目前引起了极大的重视。在细菌酶中,特别是细菌的硫酸软骨素酶和透明质酸酶对牙周组织的破坏至为重要。 本研究目的为明确细菌酶如何引起牙周组织的破坏,对边缘性牙周炎患者的牙齦组织中的细菌软骨素  相似文献   

6.
关淑妮 《广西医学》1997,19(1):75-77
复合性牙周炎38例综合治疗体会广西医科大学口腔系关淑妮复合性牙周炎是由细菌引起的牙周组织的炎症以及咬合创伤联合造成的。患牙出现明显的牙槽骨吸收及牙齿的松动、移位甚至脱落,治疗相当棘手。笔者于1987~1996年对38例复合性牙周炎患者322颗患牙进行...  相似文献   

7.
李建辉 《中外医疗》2009,28(26):85-85
牙周炎是由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可导致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最后导致牙松动拔除。它是我国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因此,对相关的致病菌的控制是牙周炎治疗的关犍。派丽奥牙科用软膏(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是一种用于治疗牙周炎的广谱抗菌缓释制剂。本研究采用派丽奥软膏治疗牙周炎,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牙周炎(JP)是早发性牙周炎(EOP)中主要的一型.当前普遍认为EOP为多因素疾病.某些具有特殊致病毒力的细菌的感染是必要的致病因子,而宿主对细菌缺乏防御能力以及不能阻止炎症组织的破坏,则是易感因素.最新的观点认为年龄不是区别牙周炎类型的重要因素,故主张取消EPO名称.  相似文献   

9.
沈晓萍 《中外医疗》2010,29(32):108-108
临床上牙周炎松动牙的诊断并不困难,牙周炎是牙齿周围组织由长期黏附在牙面上的牙结石,烟渍上的牙菌斑里的细菌引起的病变,通常表现为刷牙出血、牙龈红肿、口臭、牙齿松动移位、咀嚼无力等。如不及时治疗,可侵犯牙龈和牙周组织,可引起牙周袋的形成及袋壁的炎症,牙槽骨吸收和牙齿逐渐松动。相关研究表明,造成牙齿松动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牙周炎所以要加强牙周炎的治疗。对于牙周炎松牙诊治如今多采用固定术,本文就对牙周炎松牙诊治现状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药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观察(附6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牙周病是口腔中最常见的疾病,也是成年人失牙的主要原因,给病人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后果。牙周病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用机械的方法去除牙体上的菌斑和牙石,是牙周炎的常规基础治疗方法。而对与牙周病发生、发展有关的特异性细菌的控制,正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我们采用中药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抗菌光动力治疗(aPDT)是一种新型的抑制牙周病原菌的方法,其作用机制为光敏剂与目标细菌结合,在氧存在的情况下被适当波长的光激活,产生活性氧。活性氧诱导一系列光化学和生物学反应,造成细菌的不可逆损伤,达到治疗的目的。牙周炎是由菌斑微生物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常引起牙槽骨的病理性吸收,是导致成年人失牙的主要原因。由于目前牙周炎的治疗手段如洁治术和刮治术尚无法完全清除菌斑微生物,且抗生素滥用导致部分细菌存在产生耐药性的风险,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有效灭活病原微生物而不会产生耐药性的抗菌方法。近年来大量学者对aPDT的作用机制、不同类型的光源和光敏剂的优缺点及aPDT治疗牙周炎的效果等进行了大量研究。现对aPDT的作用机制和应用于牙周炎治疗的体内外研究现状及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洛阳地区成人牙周炎患者的常见菌群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选择牙周炎治疗的最佳药物。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 ,对本地区常住居民的 15 5例成人牙周炎患者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15 5例成人牙周炎患者中 ,主要由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型普氏菌、粘性放线菌和巨核梭形杆菌引起的混合性感染 ,多数细菌对强力霉素、环丙沙星比较敏感 ,敏感率分别是 87.7%和 91.6 %。结论 洛阳地区成人牙周炎患者常见感染为混合性感染 ,治疗时应当首选强力霉素和环内沙星等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洛阳地区成人牙周炎患者的常见菌群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选择牙周炎治疗的最佳药物。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本地区常住居民的155例成人牙周炎患者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155例成人牙周炎患者中,主要由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型普氏菌、粘性放线菌和巨核梭形杆菌引起的混合性感染,多数细菌对强力霉素、环丙沙星比较敏感,敏感率分别是87.7%和91.6%。结论 洛阳地区成人牙周炎患者常见感染为混合性感染,治疗时应当首选强力霉素和环丙沙星等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局部应用抗生素,不仅对牙周致病菌有效,而且能减少牙周袋深度,还有助于进一步施行牙周手术治疗。采用缓释方法局部给药,可使药物在牙周袋内能维持有效浓度,并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和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方法成人牙周炎可以采用甲硝唑凝胶、二甲胺四环素纤维膜、二甲胺四环素凝胶、强力环素聚合物、洗必泰薄膜等各种局部给药方法。局限型青少年牙周炎和快速进展型牙周炎的治疗方法一般选用四环素纤维膜。当治疗青少年牙周炎及难治型牙周炎时,因为这些类型的牙周炎均与放线杆菌感染有关,所以应当谨慎对待。结论局部给药方法能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因而可以减少患者复诊次数。临床应用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5.
黄镜静  武曦 《重庆医学》2012,41(18):1869-1871
牙周炎是细菌及其产物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并引起宿主的免疫应答和炎性反应,造成牙周组织的直接和间接破坏。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是牙周病变区最主要的优势菌,在慢性牙周炎、侵袭性牙周炎、牙周脓肿等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是牙周微生态学的研究热点,在微生  相似文献   

16.
派丽奥软膏治疗牙周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周炎是常见的细菌感染性疾病,发病率高,常常反复发作,治疗难度高。笔者选用对牙周病病原菌有效的派丽奥进行应用,观察其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牙周炎患者龈沟液细菌培养的结果进行分析。方法以无菌操作技术采集80例牙周炎患者的龈沟液于运送培养基中,经充分震荡混匀后定量接种;厌氧环境培养并对细菌鉴定到种,并对药物替硝唑和甲硝唑的抑菌浓度进行检测。结果不同年龄段人群培养细菌的种类和数量均不同,青年人群及老年人群的感染菌群数量较高,分别为106~1010CFU/ml和106~1012CFU/ml,而中年人的菌群数量相比稍低一些为106~109CFU/ml。结论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为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以厌氧菌为主要致病菌。对替硝唑和甲硝唑的作用而言,前者的治疗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8.
慢性牙周炎是口腔科最常见的细菌感染性疾病,对身体健康危害很大,是成人缺失牙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应用盐酸二甲胺四环素软膏与碘甘油作为牙周炎基础治疗的辅助药物,进行疗效对比观察,观察盐酸二甲胺四环素软膏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08年6月—2009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100例牙周炎患者,其中男52例,女48例,年龄40~74岁。  相似文献   

19.
肥胖和慢性牙周炎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且两者之间存在双向关系:肥胖主要通过炎性因子参与牙周炎的发生发展,而牙周炎会通过炎性介质、口腔内细菌分布及饮食结构改变来促进肥胖的发生。干细胞治疗是牙周再生治疗的研究热点,干细胞的多向分化能力由自身生物学特性及所处微环境的共同作用决定。肥胖可使机体处于慢性低度炎症状态,显著影响干细胞微环境,从而影响干细胞的多向分化能力,这一过程的具体影响及内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牙龈炎、牙周炎患者混合唾液中溶菌酶、Ig含量的测定,认为此时唾液中溶菌酶、Ig出现的水平,主要是细菌的作用。当细菌侵入时,宿主产生免疫反应,随之出现牙龈炎。随着炎症的继续存在,使发生免疫反应的细胞游离出来自溶酶体的酶,由于这种酶的作用,损害了牙齿的周围组织,使牙周炎的发生有了条件。因而用溶酶菌治疗牙周组织病将会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