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音萍 《中外医疗》2012,(20):158-158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对策,总结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在护理过程中运用心理护理、病情观察护理、并发症护理、吸氧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经过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72例患者中显效44例,有效2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95.83%。结论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不但可以提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7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采取规范治疗的同时给予综合护理措施并观察效果。结果:经过综合治疗和精心护理,78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疗效,好转出院。结论:综合护理措施对于肺心病患者病情的发展、转归及预后有着重要影响,能够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源性心脏病准确及时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42例肺心病患者进行密切的病情观察,实施行之有效的护理计划。结果减少了因护理措施不当给患者带来的不适和并发症。结论正确得当的护理措施是肺心病患者治疗、康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预防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刘彩云 《吉林医学》2011,(11):2253-2254
目的:探讨肺源性心脏病及其并发症患者的护理。方法:对44例肺源性心脏病及其并发症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总结。结果:经过及时、细致、有效的护理,44例患者的好转率达90%以上。结论:肺源性心脏病及其并发症患者的病情复杂多变,严密观察、有效护理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何俊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3):1008-1009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情观察及其排痰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众多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例进行临床护理。结果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为患者的治疗护理提供重要依据,患者经排痰护理后能够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病情观察及其排痰护理对于患者的治疗及其预后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源性心脏病准确、及时、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50例肺心病患者进行密切的病情观察,有效的护理计划。结果:减少因护理不当给患者带来的不适和并发症。结论:正确得当的护理措施是肺心病患者治疗、康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预防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源性心脏病准确、及时、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50例肺心病患者进行密切的病情观察,有效的护理计划。结果:减少因护理不当给患者带来的不适和并发症。结论:正确得当的护理措施是肺心病患者治疗、康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预防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史兰英 《吉林医学》2011,(30):6478-6478
目的:探讨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相关并发症及护理要点,为临床准确评估患者病情并及时采取有效应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结果:经积极治疗和护理,168例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除1例因重症肺性脑病死亡外,大多患者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结论:在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干预工作中,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积极控制感染,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是抢救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肺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其有效护理.方法:收治肺性脑病患者50例,对临床治疗及护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50例患者除1例合并多器官衰竭死亡外,其余49例病情均见明显好转.结论:肺性脑病是慢性肺心病严重的并发症,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病房管理护理措施,减少肺性脑病诱发因素,及时发现肺性脑病先兆症状、及时处理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肺心病并发肺性脑病的有效观察及其护理特点.方法 针对12例肺性脑病患者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加强夜间巡视,合理用氧,保持呼吸道通畅等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 12例患者中病情好转10例.结论 肺性脑病是慢性肺心病严重的并发症,应引起重视.细致的病情观察可及时协助医师确诊,对疾病的转机、预后至关重要.另外,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病房管理护理措施,减少肺性脑病诱发因素,及时发现肺性脑病先兆症状,及时处理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支气管、肺、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动脉高压,使右心室肥厚、扩大,进而发展为右心衰竭的心脏病。其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病情易变、多变,因此病情观察非常重要。早期发现病情变化,给予及时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尤其是夜间,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忽视护理观察的重要性,现结合临床上肺心病的病理生理变化,通过23例肺心病患者的观察,谈谈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来我院治疗的36例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18例患者,对照组实施普通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措施,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参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且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对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整体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王红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4,(24):3286-3287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措施和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1月-2013年3月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4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精心全面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环境护理、病情观察、呼吸道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并发症护理等。结果经过精心的护理,患者病情明显好转42例,病情好转率为91.3%,患者住院天数为22 d~50 d,平均为(32.5±2.5)d。结论采取精心全面的护理措施不但能够增加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还能够提高好转率,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张玉萍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8):494-495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对30例接受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结论术前应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发症,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5.
王晓艳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5):3519-3520
通过对28例尘肺结核并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观察与护理,结果发现合理的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病情,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肖立玉 《吉林医学》2011,(24):5131-5131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措施。方法:总结治疗的35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效果满意34例,均好转出院。因心力衰竭而死亡1例,好转率达97.14%。结论: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康复有一定帮助,还能改善肺功能情况,有效恢复病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输尿管硬镜气压弹道碎石(APBL)治疗胆道术后残石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78例APBL治疗胆道术后残石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 78例患者中,出现术后并发症24例,其中发热16例,消化道反应7例,窦道穿孔2例,胆道出血1例.经及时处理均能痊愈出院.结论 对APBL治疗胆道术后残石患者予以精心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及时处理至关重要,可以有效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娟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2):1404-1404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是我国北方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在护理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以下简称呼衰)的过程中,除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配合治疗、加强基础护理和预防各种护理并发症之外,保持呼吸道通畅是防治呼衰、肺性脑病(以下简称脑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老年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社区护理效果.方法 收集因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于出院前1天进行血压、肺动脉压、呼吸功能等指标的采集.对照组患者在病情好转达到出院标准后根据出院医嘱,自行采取家庭护理;观察组出院后于本社区医院接受社区护理.时间为2个月.对比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肺功能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院2月后的肺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老年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接受社区护理,可显著提高肺功能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加深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的体会,总结护理经验,为以后的临床护理提出重要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我院2008年3月~2012年11月所住院治疗的12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进行统计、分析,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分别采用病情观察、病人心理护理、急性发作期和慢性缓解期等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我院所统计的126例患者经过治疗和精心护理,其中60例明显减轻,55例病情减轻,另外8例由于肺性脑病死亡,3例因出现了上消化道出血死亡。有明显效果的占47.6%,总有效率为:91.2%。结论:正确的治疗可以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全面的、精心的护理才能保证患者顺利康复,可更有效的提高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