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胃肠功能性疾病,祖国医学虽无肠易激综合征这一病名,但可将其归于“腹痛”“腹泻”“便秘”等疾病进行治疗及研究。近年来,中医药研究肠易激综合征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存在无统一的疗效及证型标准等问题。故从心主神志、中医证型、生存质量量表与肠易激综合征几个方面探讨中医药研究肠易激综合征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研究思路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胃肠功能性疾病 ,祖国医学虽无肠易激综合征这一病名 ,但可将其归于“腹痛”“腹泻”“便秘”等疾病进行治疗及研究。近年来 ,中医药研究肠易激综合征取得了一些进展 ,但仍存在无统一的疗效及证型标准等问题。故从心主神志、中医证型、生存质量量表与肠易激综合征几个方面探讨中医药研究肠易激综合征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疏肝健脾补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上极常见的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其特点是整个肠道刺激的生理过程反常,而缺乏明显的组织形态学和生态异常改变。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根据临床症状,常可分为腹泻为主型、便秘为主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笔者近3年来采用疏肝健脾补肾法为主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68例,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具有特殊病理生理基础的,临床以腹痛、腹胀、大便习惯及大便性状改变为主要特征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1]。临床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其中,腹泻型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笔者运用中医学理论辨证治疗1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尚某,男,46岁,  相似文献   

5.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其中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最为常见。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优势在于能有效缓解其腹泻、腹痛等临床症状。临床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应特别注意疏肝健脾。现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和辨证施治两方面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来探讨说明采用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用药体会。  相似文献   

6.
肠易激综合征是消化内科较为常见的功能性疾病,我国总患病率在5%左右[1],主要表现为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临床上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三大类型,其中以腹泻型最为常见,病情缠绵,反复发作,现阶段西医学还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0例,  相似文献   

7.
调肝止泻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8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蔚 《河北中医》2006,28(2):111-111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是一组持续或间歇性发作,以腹痛、腹部不适,排便习惯或大便形状改变为临床表现的功能紊乱性疾病。临床将其分为腹泻型、便秘型、腹泻便秘交替型3个亚型。2003-05~2005-07,笔者应用调肝止泻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85例现报告如下。1  相似文献   

8.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下腹部不适或腹痛,伴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临床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腹泻与便秘交替型.  相似文献   

9.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临床上常见的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根据临床症状,常可分为腹泻为主型、便秘为主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我们采用健脾补肾中药联合培菲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肠易激综合征临床十分常见,是以腹痛、腹部不适、排便习惯改变为特点的功能性肠病,根据排便习惯改变的不同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腹泻便秘交替型三种,尤以腹泻型居多[1]。本病易反复发作,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药口服联合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一般资料共选择45例,均为吉林省辽源市中医院于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  相似文献   

11.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表现为腹痛、排便习惯改变、腹胀、黏液便、大便形状异常等,呈反复性或持续发作,临床分为便秘型和腹泻型。笔者运用温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谢建群辨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肠疾病,以腹痛、腹胀、大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特征,并伴大便性状异常,症状或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本病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腹泻便秘交替型和腹痛型,临床尤以腹泻型多见,病情缠绵,久治难愈。谢建群教授长期从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随师侍诊,获益良多,现试析其辨治思路于下。  相似文献   

13.
《辽宁中医杂志》2016,(1):216-217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肠病,分为腹泻型(IBS-D)、便秘型(IBS-C)及腹泻便秘交替型(IBS-M),其中以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IBS-D)最常见。近年来内脏高敏机制为其主要发病机制得到逐步认可,痛泻要方可以明显缓解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IBS-D)临床症状,但其机制尚不明确。该文总结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IBS-D)患者内脏高敏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对痛泻要方缓解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IBS-D)内脏高敏的作用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肠易激综合征(IBS)属于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是一组包括腹痛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黏液便等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改变的症候群,又称为肠功能紊乱、过敏性结肠炎、痉挛性结肠炎。IBS分腹泻型和便秘型,本篇讨论的是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15.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腹痛或腹部不适及大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慢性功能性肠道疾病,临床上常见腹泻和便秘2种类型.随着医学继续教育的普及和医学交流的增多,肠易激综合征渐渐为临床医生所熟识,事实上,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在基层并不少见.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结合方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2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表现为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的腹痛、腹泻、不适、以大便习惯改变,伴有大便频率或性状改变等消化症状,临床上分为腹泻型、便秘型、便秘腹泻交替型和未分型,其中腹泻型最为常见。目前西医仍无有效的方法,而中医治疗胃肠疾病有较大优势。因此,笔者运用乌梅丸联合中药敷贴神阙穴治疗40例寒热错杂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原因及发病机理不甚明确的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形状异常(可腹泻、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发作),可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但又缺乏明显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可以解释的征候群。笔者自2003年-2005年3月,观察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50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下称“肠易激”)是临床常见功能性肠道疾病之一,好发于18—45岁人群,以女性为主。临床特点以腹痛、腹胀为主,或伴有腹泻;或伴有便秘;或伴有腹泻与便秘交替发作;症状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笔者自1998年3月-2005年1月应用玄香益肠丸(卫制98第56号豫药制字204070022)治疗肠易激30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肠易激综合征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疾病之一,指的是一组由腹胀、腹痛、腹泻、排便习惯改变等组成的临床综合征,研究显示与胃肠道神经丛的功能紊乱有关,属于功能性肠病的范畴[1]。肠易激综合征在中医属于"腹痛""泄泻"和"便秘"的范畴,与情绪改变有关。部分患者表现为大便干燥甚至便秘,称之为"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2]。逍遥散有疏肝解郁之效,是临床常用的中药  相似文献   

20.
三伏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ong FX  Zhang RH 《中国针灸》2011,31(2):153-154
肠易激综合征是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根据临床特点可分腹泻型、便秘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由于该病病因、发病机制复杂,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我科采用三伏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4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