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供水技术》2021,15(1)
反硝化脱氮除磷新技术以其能耗低、投资小和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介绍了反硝化脱氮除磷的机理和特点,分析了几种常见的反硝化脱氮除磷新工艺,结合反硝化脱氮除磷技术研究现状提出了今后工艺研究中有待解决和完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门窗》2014,(9)
综述了北京昌平小沙河污水处理厂应用CWSBR反硝化除磷工艺的原理和实现反硝化脱氮除磷的主要方法。该工艺是结合反硝化聚磷菌(DPB)的摄磷特点而开发出的一种新型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以其特有的"一碳两用"和"单泥系统",有效解决了常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碳源供求矛盾和泥龄控制问题,可同时获得较高的除磷和脱氮效率。  相似文献   

3.
新型双泥生物反硝化除磷脱氮工艺   总被引:52,自引:3,他引:52  
在对生物脱氮与除磷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生物脱氮与除磷是两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交叉的生理过程,其交叉点是部分聚磷菌在缺氧状态下的反硝化吸磷脱氮。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新型双泥生物反硝化除磷脱氮工艺(由两个不同功能的SBR反应器组成)成功地解决了硝化菌与聚磷菌的泥龄之争。反硝化与聚磷菌厌氧释磷的矛盾等难题,该工艺运行稳定且处理效果良好,特别适合于处理BOD5/TP值低的污水。  相似文献   

4.
随着反硝化聚磷菌的发现出现了新型的反硝化聚磷的生物除磷脱氮工艺。探讨了反硝化除磷的机理及工艺运行效果。分析了新型的反硝化除磷脱氮工艺与传统的工艺相比的优势及该新型工艺的创新之处,并对工艺的应用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在生物滤池脱氮除磷方面的研究进展,具体阐述了生物滤池硝化一反硝化工艺的影响因素、短程脱氮、除磷以及同步脱氮除磷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指出,进一步改进与优化滤池工艺及提高生物滤池脱氮除磷效果是今后的重点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6.
将城镇污水处理厂深度除磷脱氮几种常用工艺进行优势比选,包括反硝化生物滤池、反硝化深床滤池、气浮、磁混凝高效沉淀池及其衍生的几种组合工艺,明确反硝化生物滤池脱氮+气浮除磷的组合工艺在处理效果、投资及成本方面均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
从微生物学探讨生物除磷脱氮机理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从微生物学探讨生物除磷脱氮机理陈欣燕程晓如陈忠正(武汉工业大学)从微生物学方面探讨生物除磷脱氮法的机理,将有助于采取合理措施提高生物除磷脱氮的效率。生物除磷脱氮系统只有一个污泥系统,同时存在着分解有机物的异养菌群、反硝化菌群及硝化菌群,混合的微生物菌...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低碳氮比污水厂尾水的深度脱氮除磷技术,以自制新型缓释碳源、海绵铁和活性炭作为反硝化生物滤池的复合填料,在不同HRT和进水硝态氮浓度条件下,探究反硝化系统的深度脱氮除磷效果。结果表明,复合填料反硝化系统具有较高的同步脱氮除磷效率。当HRT为3.65 h时,对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到85.7%和93.37%,出水COD平均浓度为29.2mg/L;在3个月的连续运行期间未出现明显的填料层堵塞及亚硝态氮和氨氮积累的现象;系统具有稳定p H值的能力,出水p H值无显著升高且趋于中性。该新型缓释碳源耦合海绵铁复合填料作为反硝化滤池的生物载体时,具有脱氮除磷效果好、无需连续投加碳源、出水p H值稳定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技术和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杭  王淑梅 《四川建材》2007,33(1):56-58
系统地概述了废水生物脱氮除磷的机理,分析了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的成熟工艺技术,阐明A2/O系列、SBR系列和氧化沟系列的工艺流程和脱氮除磷的作用,探讨了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在碳源需求、短程生物脱氮和反硝化聚磷菌等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考察了前置预缺氧池的A~2/O工艺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及其污泥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缺氧池内存在反硝化除磷作用,对PO_4~(3-)-P的去除率高达86.4%,除磷潜力较大;而前置预缺氧池内的反硝化作用明显,对NO_3~--N的去除率高达81.2%,脱氮潜力较大。与污水厂生产运行的污泥浓度(2 000 mg/L左右)相比,将污泥浓度提高1倍,好氧池的硝化反应时间可缩短33%,NO_3~--N增加率提高10.9%;缺氧池的反硝化除磷时间可缩短43%,PO_4~(3-)-P去除率提高17.2%,反硝化脱氮时间可减少44%,NO_3~--N去除率提高27.1%,但对好氧硝化速率、缺氧反硝化除磷速率和脱氮速率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系统地概述了废水生物脱氮除磷的机理,分析了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的成熟工艺技术,阐明A2/O系列、SBR系列和氧化沟系列的工艺流程和脱氮除磷的作用,探讨了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在碳源需求、短程生物脱氮和反硝化聚磷菌等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针对低碳源城市污水脱氮除磷效率低的问题,在某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回流污泥浓缩预缺氧工艺以提高反硝化效率。对该污水处理厂各单元出水水质的分析表明,经过浓缩的高浓度污泥内源反硝化脱氮量可占到整个系统脱氮量的22%以上,污泥内碳源反硝化对除磷也起到了积极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内碳源反硝化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回流污泥的VSS值及好氧池末端的DO浓度,当VSS5.8 g/L、DO2 mg/L时可实现较好的效果。此外,在冬季低温时可通过加大曝气量及延长泥龄等措施来提高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  相似文献   

13.
SBR工艺脱氮除磷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概述了SBR脱氮工艺中的同步硝化/反硝化,亚硝化脱氮现象,讨论了影响SBR除磷的碳源,聚磷菌与非聚磷菌竞争,pH值,好氧曝气,污泥龄,水力停留时间等因素,并对SBR工艺中脱氮与去除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了探讨,最后给出了可以同时脱氮除磷的一种SBR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14.
污泥减量工艺:HA-A/A-MCO的好氧脱氮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污泥减量技术存在对氮、磷去除能力低的问题,开发了一种具有强化脱氮除磷功能并可实现污泥减量化的HA-A/A-MCO工艺。在该工艺取得同步脱氮除磷和污泥减量优异效果的条件下,采用其处理校园生活污水,当进水TN平均为47 mg/L时,出水TN为10.9 mg/L,系统的总脱氮率为76.8%,其中好氧脱氮量占总脱氮量的50%,缺氧脱氮量占26%;HA-A/A-MCO系统存在着在好氧条件下具有反硝化能力的菌属,对好氧脱氮有一定贡献,且DO浓度对其反硝化能力没有抑制作用;好氧池中的DO浓度梯度有利于在污泥絮体内形成缺氧环境,从而促进同步硝化反硝化(SND)的发生,但减小污泥絮体尺寸会削弱絮体内部缺氧区域比例、降低SND的脱氮效率。  相似文献   

15.
通过COD浓度对A/ASBR反硝化除磷脱氮系统的影响试验表明,过高或过低的COD都不利于反硝化除磷系统的正常运行,当COD=220~300mg/l时,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处理效果。发现了缺氧段残存的外碳源有机物和厌氧储存的胞内碳源PHB对反硝化除磷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进一步表明以PHB为碳源的反硝化除磷过程中,PHB的消耗与反硝化除磷脱氮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并且2mgNO3^--N的转化可以促进1mg PO4^3--P的吸收。  相似文献   

16.
影响因子对微生物的生长代谢活动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导致对氮磷的去除效果。方法通过不同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通过改变温度、pH、DO等影响因子研究反硝化脱氮除磷工艺中脱氮除磷效果的变化。结果不同条件下的影响因子对菌株的除磷脱氮产生较大的影响。结论控制最佳的环境条件可提高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善日益严峻的水环境问题,不但要提高现有污水处理系统N、P去除效率,同时应在局部敏感水域实现出水的深度脱氮除磷。三级生物膜反硝化是极具发展前景的深度脱氮工艺,在分析单级悬浮活性污泥工艺技术缺欠的基础上,综述了反硝化滤池及反硝化MBBR两种三级生物膜反硝化工艺特性,并对参与实施的生物膜反硝化脱氮工程案例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在A2/O工艺的好氧段添加阿科蔓生态基而构成复合式A2/O工艺,并开展了处理C/N值为3.2的实际污水的研究,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HRT)对其处理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C/N值条件下系统的脱氮除磷效率均较低,厌氧段成为脱氮主要场所,除磷效果波动较大.碳源缺乏刺激反硝化除磷成为系统除磷的主要途径,并且随着系统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反硝化除磷量占总除磷量的百分比增加.系统水力停留时间为9、10、11h时反硝化除磷量占总除磷量的百分比分别为60.99%、68.46%、75.93%.  相似文献   

19.
硝酸盐浓度对反硝化聚磷菌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控制缺氧段硝酸盐浓度,研究了反硝化聚磷菌的诱导方法及效果.批式试验表明,碳源浓度一定时,缺氧段硝酸盐消耗量与聚磷量呈线性关系,且与厌氧释磷量之比等于该线性关系式的斜率.在反硝化聚磷菌诱导过程中,按此比例调整缺氧段的硝酸盐浓度可很快达到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反硝化聚磷率>95%,反硝化脱氮率>96%.由同等条件下的缺氧与好氧最大聚磷速率可推知,诱导前反硝化聚磷菌占总聚磷菌的27.61%,诱导后则高达78.61%.  相似文献   

20.
引言反硝化聚磷工艺是在厌氧/缺氧环境下利用以硝酸根作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聚磷菌,通过它们厌氧释磷,缺氧存在硝酸盐情况下聚磷,并同时反硝化,达到同时利用同一细菌在同一阶段脱氮除磷的双重目的。相比传统的A2/O工艺具有节省能耗,减少运行费用,剩余污泥产量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