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滇池草海污染底泥疏挖及处置工程效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草海污染底泥疏挖及处置工程是滇池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草海底泥分布及污染特征。在已确定的工程措施基础上,探讨分析了工程的综合效益。明确了该工程是解决滇池内源污染的重要措施,工程的实施能有效清除草游淤泥、改善水质及促进水生生态恢复,可望达到积极而显著的环境效益,同时也将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滇池水生植被恢复规划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提出了浅水湖泊水生生态系统的恢复措施,并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1)生态恢复工程物种设计;(2)水生植物群落优化配置设计;(3)水生植物群落区域布置设计。提出滇池先锋植物的种类和建种类,水生植物配置以沉水植物群落和挺水植物群落为主,并在滇池草海,外海东西岸对水生植物恢复区进行了区域布置。  相似文献   

3.
治理滇池草海水环境的成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草海是滇池的一部分,大量污水排入使草海水体污染日益严重,水体已达重富营养化水平,生态平衡遭受严重破坏,水功能基本丧失。为了保护滇池,必须彻底根治草海,对草海的根治拟采取如下综合成套技术:①改造城市排水系统;②对重点工业废水中的有毒有害污染物进行治理;③城市面源治理;④草海底泥疏挖;⑤污染物现场清除技术;⑥大型水生植物恢复技术;⑦水资源的合理调整。制定了草海及滇池治理的三期规划,实施总投资约30亿人民币。   相似文献   

4.
滇池草海污染应急治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滇池已是严重富营养化的湖泊,为对滇池草海进行应急治理,建议采用微生物技术(EM Biologic)先对草海进行强化处理,使水体透明度达到80cm以上.然后利用沉水植物生态恢复来重建草海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5.
距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不到270天了,昆明市环境整治重点工程滇池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加快了步伐,现阶段的主要工程———草海底泥疏竣工程自1998年4月2日开工以来,已完成疏挖底泥90余万方的任务,预计在1999年2月完工,草海水质和旅游景观将...  相似文献   

6.
1 草海底泥疏挖的必要性 1.1 水质污染草海是滇池的一部分,紧靠昆明城区。现有面积8.15平方公里。滇池每天接纳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约42万吨,其中70—80%进入草海。就污染物而言,约有85%的污染物沉积草海使草海受到极为严重的污染。草海水质浑浊,部分水域变黑发臭,BOD、COD、总氮、总磷的浓度严重的超过标准极限值,属严重富营养化,底泥的金属含量高度集中,如砷含量每升达  相似文献   

7.
湖泊污染底泥疏浚工程技术——滇池草海底泥疏挖及处置   总被引:39,自引:4,他引:35  
论述了环保疏浚工程的特点,工程方案的主要内容,设备选型,底泥处置,以及干化等。笔者以滇池草海污染底泥疏挖及处置工程为实例介绍了湖泊污染底泥疏浚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8.
滇池水生植物研究概述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分别从滇池大型水生植物种类、滇池水生植物群落、水生植物与水生生态环境相互关系和滇池水生植物与水生生态系统等方面,对滇池水生植物群落动态和演替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为滇池大型水生植物群落恢复、重建及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刘凤英 《环保科技》2005,11(4):34-37
依据对草海及周边环境的现状调查,分析了影响草海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因素、人为干扰因素和管理因素,通过分析确定影响草海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因素为:威宁县城生活污水和垃圾的排放;威宁县城居民及草海周边村寨燃煤的排烟;毁林开荒、陡坡垦殖;草海湖滨区垦殖;大量农药化肥的使用;开垦湿地和过度捕捞等人为干扰因素。  相似文献   

10.
草海湿地生态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对草海及周边环境的现状调查,分析了影响草海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因素、人为干扰因素和管理因素,通过分析确定影响草海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因素为:威宁县城生活污水和垃圾的排放;威宁县城居民及草海周边村寨燃煤的排烟;毁林开荒、陡坡垦殖;草海湖滨区垦殖;大量农药化肥的使用;开垦湿地和过度捕捞等人为干扰因素.  相似文献   

11.
滇池流域水资源调控应急方案,通过合理调度流域水资源,保证世博会期间,大观河,滇池草海敏感区水质有明显改善;要求大观河从1999年3月1日起至同年10月31日不间断供水,供水保证率为100%;草海水体至少置换一次。  相似文献   

12.
成功  朱战军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Z2):356-359,377
滇池水污染严重制约了昆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准确把握引起滇池水体污染的原因是制定治污方案的关键。近年来,由于滇池地区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排入滇池的污染物和致营养化物质不断增加,加之人们对森林的过度砍伐,极度破坏了滇池生态环境的平衡,降低了生态环境净化能力,致使滇池水体污染进一步加重。因此,治理滇池水体污染,首先要控制污染源以减少污染物和致营养化物质的排放,加大污染物和致营养化物质排放前的处理工作;其次加大森林保护力度,退耕还林;增强生态环境自身净化能力也是滇池水体污染治理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中的滇池流域工业污染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对滇池流域重点工业污染源控制十分重视,把其列为贷款的重点。本文在对大量基础资料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滇池流域重点工业污染源的深入研究,就其治理工艺、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一套完整而合适的控制方案,通过实施本项目,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控制住排入滇池的工业污染物,从而为改善滇池水质作出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极端降水是流域水文水质变化的重要驱动事件.本研究使用RclimDex、随机森林回归和Mann-Kendall等方法分析了滇池流域多年极端降水指标变化特征及其对滇池湖体水质的影响,评估了不同极端降水指标、经济社会指标、人为氮磷输入量、调水量等驱动因子对滇池TP、TN浓度的重要性.结果表明:近67年间,滇池流域的总降水量没有显著变化,极端降水的频次及强度显著降低,但由于极端降水对流域总降水量的贡献较大,流域面临的极端降水风险较大.近20年来,滇池湖体TP、TN浓度呈显著降低趋势,水质显著好转,但极端降水将持续影响滇池水质,并且,在人为氮磷输入与极端降水变化的双重作用下,滇池水质持续好转的压力较大.  相似文献   

15.
以滇池常规的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滇池1999-2008年的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并以水质综合评价得分作为监测点位的空间属性值,采用空间插值法定量分析10年间滇池水质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期间内,滇池水质总体呈现不断恶化的趋势,氮磷污染一直是滇池的主要污染类型。滇池南部区域水质一直优于北部和中部区域,尤其是草海和外海交界区域的水质在全湖是最差的。南部片区水质在整个滇池最好,但也呈现出不断恶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在滇池生态安全调查与评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滇池流域存在的生态…安全问题,以社会经济调控、水土资源调控、水环境污染控制、水生态调控、管理支撑体系为核心内容构建滇池流域生态安全保障策略,同时对滇池流域生态安全保障策略进行了目标可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7.
截污调水后滇池表层沉积物中16种PAHs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截污调水等工程实施后,滇池的外源污染已得到有效控制,表层沉积物等内源污染物应加以重视.为研究滇池表层沉积物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分布特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了2016年12月采集的19个滇池表层沉积物样品的PAHs含量,解析其时空分布规律、来源及生态风险.滇池表层沉积物中总多环芳烃(TPAHs)的含量范围为92. 31~1 546. 78 ng·g~(-1),平均值为496. 30 ng·g~(-1),草海TPAHs含量(平均932. 37 ng·g~(-1))远高于外海(平均380. 02ng·g~(-1)),随着截污调水工程的开展,TPAHs含量较2012年大幅下降,已处于我国重点水域中较低水平.滇池表层沉积物中含量最高的物质为荧蒽(80. 65 ng·g~(-1)),毒性当量(TEQ)含量最高的物质为二苯并[a,h]蒽(42. 97 ng·g~(-1)). PAHs组成以4环及5~6环为主(分别占总含量的40. 38%和40. 22%),PAHs构成较以往大体一致.分子比值法分析结果表明,滇池表层沉积物中PAHs主要由生物质或煤的燃烧贡献.基于潜在生态风险标志对比法评估,全湖总体处于低风险水平,但草海的生态风险相对较高,值得进一步关注.本研究结果可为滇池水质的保持与提升提供基础数据和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
滇池湿地生态恢复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湿地是一种特殊的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开垦湿地和改变用途会引发一系列生态恶果。目前,滇池湿地面积大减,生态功能减弱,应抓紧时机,恢复重建滇池湿地,以维持其整体生态功能,促进整个滇池生态环境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完全均匀混合质量平衡水质模型在滇池中的应用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介绍了完全均匀混合假设下以质量平衡为基础的湖泊水质模型,运用滇池的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参数率定、验证,给出了模型在滇池水质预测中的应用实测,最后讨论了模型的几个假设条件对滇池的适应性。实例研究表明,该模型可适用于滇池水质有机污染长期浓度预测。   相似文献   

20.
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财政投资政策绩效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巨额的治理投资尚未带来根本性的水质改善,因此,开展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财政投资政策绩效评估研究,对提高投资资金的效益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的方法,应用数据包络C2R模型和BC2模型,对2001—2012年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财政投资政策绩效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2001—2012年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投资综合效率值均值为0.708,总体效率水平不是很高,且只有2001年、2006年和2010年DEA有效,DEA无效年份中2011年效率值最低为0.441;影响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投资综合效率的主要因素为城镇污水处理率和滇池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外海),同时,工程治理投资和面源污染治理投资存在较多冗余.因此,未来滇池治理可适当调整工程治理和面源污染投资金额,进一步提高城市污水的收集和处理率,以减少污水的排放和降低入湖污染负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