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脊椎内固定方法的新进展及其使用的讨论许竞斌,许晓斌脊柱内固定治疗在近代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对提高治愈率起了较大的作用。但也存在和出了不少问题,一是器械与技术的问题;二是掌握指征不足,表现在过份积极,值得重视。总的情况是有些术者盲目性很大,对内固定分法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骨科内固定技术的发展,对锁骨骨折的内固定治疗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如果运用得当,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AF椎弓根钉内固定的失误原因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 1995年 9月开展AF系统脊柱内固定手术 ,共计 42例 ,其中 38例获得随访。现将临床资料做一回顾 ,分析其中出现内固定失误的原因及探讨防治方法。临床资料 本组男 2 9例 ,女 9例。年龄 17~ 6 8岁 ,平均 37岁。损伤节段 :T113例 ,T12 8例。L114例 ,L2 9例 ,L3 3例 ,L41例。致伤原因 :坠落伤 2 9例 ,车祸伤 6例 ,压砸伤 3例。骨折类型按Denis分类 :压缩型 5例 ,爆裂型 2 8例 ,骨折脱位型 4例 ,安全带型 1例。术前脊髓神经功能按Frankel法分级 :A级3例 ,B级 7例 ,C级 12例 ,D级 8例 ,E级 8例。受伤后至接受手…  相似文献   

4.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90例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 观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切小口切开复位,克氏针及钢丝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90例。结果 随访1 ̄5个月,无一例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及克氏针脱出,所有病例上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该手术操作简单,复位效果佳,固定可靠,无畸形愈合,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不愈合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锁骨骨骨折不愈合较为少见,我院自1999~2003年共收治锁骨骨折不愈合14例,通过取自体髂骨植骨,重建钢板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骨折坚强内固定与弹性内固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固定治疗骨折已有百余年的历史,1949年Danis首先设计和应用加压钢板治疗长骨骨折,并首创骨折Ⅰ期愈合理论,1958年Muller等15名瑞士骨科医生创建了AO学派,他们所倡导的骨折坚强内固定技术风靡欧美,并被推向世界,收到较好疗效,但由于坚强内固定所致的应力遮挡,应力集中等因素,造成固定段骨量减少。骨结构紊乱和骨力学性能下降,钢板弯曲断裂,接骨板去除后易骨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一治疗技术的推广应用和进一步发展,骨科界又从弹性内固定角度去审视、研究骨折固定。 一、坚强内固定与应力遮挡 198…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锁骨骨折112例治疗回顾。结果随诊6~15个月,平均12个月,克氏针组74例,2例延迟愈合,3例针道感染;钢板组34例,2例延迟愈合。钢丝内固定术组4例。结论应用钢板和克氏针、钢丝治疗锁骨骨折疗效无明显差异,临床上可以根据患者经济情况和骨折情况选择。  相似文献   

8.
生物学内固定(BO)概念、原理与方法   总被引:35,自引:8,他引:27  
1 产生背景 从20世纪50年代末起,由AO学派推崇的内固定技术,一直是骨折治疗领域中的经典法则[1].AO在建立之初,通过总结前人的经验,提出了骨折治疗的四项原则[2]:①解剖复位;②坚强固定;③无创操作;④早期无痛活动.其核心目的是通过骨折端的加压固定和解剖结构的重建,消除骨折局部的微动,使骨折达到无骨痂性的一期愈合.如果骨断端出现骨痂,通常认为是固定不稳的征兆,应该尽量避免.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坚强固定可以使关节肌肉尽早进行充分、主动、无痛的活动,而不需借助任何外固定,防止"骨折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胫骨Pilon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各种固定方法对Pilon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6年7月~2002年6月所有收治Pilon骨折资料完整的病例66例。牵引或石膏托固定17例。单纯支架外固定8例,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19例,支持钢板内固定22例。结果:随访0.5~6年,按Helfet标准进行功能评价。Ⅰ型14例优良率92.9%,Ⅱ型29例优良率82.8%,Ⅲ型23例优良率47.8%。结论:治疗效果决定于原始损伤程度、复位的质量和选择固定方法是否适当。  相似文献   

10.
锁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6%~7%,其治疗方法繁多。现将我院2000年2月~2005年2月采用钢针内固定和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共84例,进行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自1996~2008年笔者对锁骨骨折病人共手术内固定210例,其中钢板内固定78例,克氏针内固定132例。笔者对这两种内固定方式做了比较,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10例病人中,男性138例,女性72例;年龄16~79岁,平均42岁。  相似文献   

12.
手部骨折的治疗传统多采用克氏针内固定、小钢板内固定、外固定架固定及铝制夹板外固定。我们从1994年至今,共收治49例手部骨折病人用钢丝内固定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与钢板固定疗效。方法:306侧胫骨骨折随机分为2组,1组203例行单侧多功能固定支架固定,另一组103例行加压钢板内固定,从手术创伤,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日,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5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外支架组平均愈合时间为5.3个月,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结论:外支架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疗效优于加压钢板组。  相似文献   

14.
对99例髋臼骨折内固定治疗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1972年11月至1994年3月,401例髋臼骨折病人中的99例经手术治疗并获随访、包括30例双柱骨折,13例横骨折伴后壁骨折,9例后壁有折,9例后柱骨折,9例前柱骨半前壁骨折,13例T形骨折和16例横骨折。平均随访时间为7年。外科手术入路的选择,后入路53次,髂腹股沟入路23次,延长的髂股骨入路11次,放射状入路9次和结合性入路6次。  相似文献   

15.
髌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1],是由于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导致髌骨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以髌骨局部肿胀、疼痛、膝关节不能主动伸展为主要表现的骨折。对于没有移位或微小移位的稳定髌骨骨折可选择非手术治疗,而骨折块间隙>3 mm或关节面移位>2 mm的髌骨骨折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2]。髌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以内固定为主,内固定方法主要包括环扎内固定、张力带内固定、Cable-Pin内固定系统、钢板内固定、微创内固定技术等。  相似文献   

16.
微创内固定系统在膝关节周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内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的疗效和特点。方法:自2004年1月-2006年12月间应用LISS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45例,其中股骨远端25例,胫骨近端20例。结果:所有45例伤口均一期愈合,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18个月,平均11.5月。术后无皮肤坏死、骨折不愈合、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HSS评分,股骨远端骨折优良率92%,胫骨近端骨折优良率90%。结论:HSS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损伤小、并发症少、固定可靠、术后膝关节功能满意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Uss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Uss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应用技术。[方法]对28例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应用Uss脊柱内固定系统进行复位内固定手术。[结果]28例患者术中均获得良好复位,平均随访15.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神经功能评价按Frankeal分级得到不同程度恢复,疗效满意。[结论]Uss脊柱内固定系统操作简便、复位理想、固定牢靠,是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有效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三种方式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种方式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旨在提出最佳治疗方案.方法自1991年10月至1998年8月共收治高能量Pilon骨折51例,均属Ruedi和AlgowerⅢ型.按治疗方式可分为3组即采用AO苜蓿叶形钢板内固定22例,有限内固定结合"T"形超关节外固定回治疗15例;短期外固定架固定后改用钢板内固定14例(分两步)结果经6月~8年的随访发现三种治疗方法在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上有明显差别,以短期超关节外固定架固定后二期用钢板内固定组疗效最佳.按Teeny和Wiss评分系统,其临床疗效优良率为78.6%,并发症发生率为28.5%.结论短期超关节外固定架固定后二期用钢板内固定能较好地恢复踝关节功能,显著减少伤口并发症及骨不连、延迟愈合等,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可取得满意效果,应视为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复位方式与效果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复位方式与效果吴福春1蒋建清1林权德1我院自1992年以来应用Dick、RF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106例。作者通过对X线片、CT片进行观测、分析,拟对骨折复位方式及其效果进行探讨。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6...  相似文献   

20.
三种方式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三种方式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旨在提出最佳治疗方案。方法:自1991年10月至1998年8月共收治高能量Pilon骨折51例,均属Ruedi和Algower Ⅲ型。按治疗方式可分为3组:即采用AO苜蓿叶形钢板内固定22例,有限内固定结合“T”形超关节外固定回治疗15例;短期外固定架固定后改用钢板内固定14例(分两步)。结果:经6月-8月的随访发现三种治疗方案在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上有明显差别,以短期超关节外固定架固定后二期用钢板内固定组疗效最佳。按Teeny和Wiss评分系统,其临床疗效优良率为78.6%,并发症发生率为28.5%。结论;短期超关节外固定架固定后二期用钢板内固定能较好地恢复踝关节功能,显减少伤口并发症及骨不连、延迟愈合等,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可取得满意效果,应视为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