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正>根据《渤海生物资源养护规定》第三十条,渤海禁止三重流网、底拖网、浮拖网及变水层拖网作业,但网口网衣拉直周长小于30m的桁杆、框架型拖网类渔具除外;根据农业部关于实施海洋捕捞准用渔具和过渡渔具最小网目尺的公告,框架拖网和桁杆拖网属于过渡类型网具。拖网的高捕捞效率与现在海洋渔业资源逐渐衰竭存在着十分严重的冲突。为客观评价框架拖网和桁杆拖网对河北省渔业经济、渔业资源和生态效益的影响,并  相似文献   

2.
虾拖网渔业是我国重要的海洋渔业之一,从业渔船近万艘,年产量可达100万t。为了解虾拖网渔业的现状,采用面与点调查相结合的形式,对浙江、上海两地的桁杆虾拖网渔业进行调查,并对虾拖网渔业的渔场、主捕品种、作业时间等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3.
单船拖网网板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调查资料,结合研究开发及应用经验,着重介绍国内、外单船拖网网板的使用和研究开发现状,比较不同类型网板的结构型式和作业特点,并对6种具有代表性拖网网板的水动力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根据国内、外拖网网板的发展趋势,提出今后网板研究、开发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蓝景阳 《水产学报》1980,4(4):353-360
东、黄海底拖网渔业的主要捕捞对象,大多具有垂直洄游或者栖息水层变动的习性。为了提高现有拖网渔轮的作业成绩,我们针对捕捞对象栖息水层较高的习性,设计了疏目拖网。在1977年12月至1978年7月期间,同原有网具作渔捞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疏目拖网具有网口较高,阻力较小和产量较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中层拖网     
中层拖网,它是一种近十年来发展得很快的网具。本文是一篇简短的“入门资料”,提供给拖网,刺网、围网和延绳钓渔民,他们经常想知道在海上常见的这种大型围拖网使用的是什么捕捞技术和操作过  相似文献   

6.
中层拖网     
中层拖网,它是一种近十年来发展得很快的网具。本文是一篇简短的“入门资料”,提供给拖网,刺网、围网和延绳钓渔民,他们经常想知道在海上常见的这种大型围拖网使用的是什么捕捞技术和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7.
2012年4-8月对环黄渤海三省一市沿海一线的拖网渔具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主要调查了拖网渔具的作业型式、渔场、渔获物组成、渔具结构、渔船数量及分布等现状。结果表明:黄渤海区三省一市在册拖网渔船12 358艘,其中110.3kW(150马力)以下渔船约占70%,而110.3kW以上渔船只占30%,拖网渔船数量随渔船功率增大而减少。网具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型式:单船桁杆型拖网、双船有翼单囊浮拖网、单船有翼单囊底拖网。黄渤海区拖网总船数量巨大,严重破坏近海渔业资源,渔具选择性差,渔具标准缺失较多,科研滞后。  相似文献   

8.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定性调查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0年6~7月,对黄渤海区沿海一线的32个主要渔港渔村和5家网具生产厂的拖网渔具渔法情况进行了综合定性调查(访问)和定量(测量)研究,调查分析了拖网渔具的作业原理、渔期、渔场、渔具配比、渔船功率等及网口周长、网衣总长、网口网目尺寸、囊网最小网目尺寸等现状。结果表明,环黄渤海区共有各种类型的拖网船25000余艘;小型拖网渔船比例高达80%,主要分布在渤海海域和黄海的部分近岸海域。共调查到34种拖网网型,分别为:有翼单囊单船小型底拖网7种,有翼单囊单船小型浮拖网1种,有翼单囊双船小型底拖网1种,有翼单囊双船小型浮拖网两种,单船桁杆多囊拖网1种,单船桁杆、框架单囊拖网5种,有翼单囊单船中型底拖网5种,有翼单囊单船大型底拖网两种,有翼单囊单船大、中型浮拖网两种,有翼单囊双船中型底拖网3种和有翼单囊双船大、中型浮拖网5种。拖网捕捞强度大大超出渔业资源承受能力,渔获物品种低值、幼小;生计渔业与商业捕捞矛盾突出。翼网和网口网目尺寸大型化、囊网网目尺寸小型化,整个网具大型化;最大网型翼网网目尺寸16000mm,网口网目尺寸15000mm,网口周长840m,网衣总长长度170m,囊网最小网目尺寸40~45mm或18~20m...  相似文献   

9.
2010年6—7月和2012年6—8月,利用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对黄渤海区的拖网渔业进行了实地调查和现场测量。依据调查资料及有关拖网捕捞分类统计资料,对黄渤海区的拖网渔业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截止至2012年6月底,三省一市共有拖网渔船12 358艘,其中单拖渔船6 926艘,双拖渔船5 432艘。渔船功率44.1 kW以下的渔船占36.86%,44.1~109.5 kW占30.34%,110.3~219.8 kW占19.41%,220.5~441kW占12.59%,441 kW以上占0.80%。2003—2011年期间,除2007年外,拖网渔船总量呈下降趋势,渔船总功率呈上升趋势。拖网渔业捕捞产量1999年最高,达271.11万t,此后逐年下降,2011年为201.92万t。拖网是黄渤海区的主要作业方式,当前该海区拖网捕捞强度较大,渔船装备落后。因此,应对三省一市拖网渔业的捕捞强度加以控制,在鼓励拖网渔船改造升级的同时,适当压减拖网渔船的总数量,逐步发展外海拖网渔业。  相似文献   

10.
绳拖网与普通拖网阻力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目大6m、8m、10.8m的绳拖网分别与疏目拖网、小目拖网的阻力进行了对比分析。据几顶有代表性的网具统计,绳拖网网口周长比同级渔船使用的疏目拖网增大1.16~1.43倍,比小目拖网增大1.88~2.16倍。网具阻力分别降低30%~34%和40%~45%,绳拖网阻力小,为大网快拖、增产增收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1.
拖网在曳行中,网内各处和拖网附近的流态与网具的工作情况有密切关系。但是,拖网是由网衣、纲索及其属具构成的柔性体,所以测试拖网区域的流速存在一定困难。 1982年和1983年,我们曾在山东省临朐县天然水渠  相似文献   

12.
《水产科技情报》1974,(11):23-26
拖网网板是机轮单船拖网的一项重要属具,在拖网过程中,网板在水中受到流体压力的作用而向外扩张,从而保证了拖网网口的水平张开。网板扩张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单船拖网的渔获量,因此,世界各海洋渔业国家对于拖网网板性能研究都很重视。目前国内、外在单船拖网中已设计、采用了很多类型的网板,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矩形,椭圆形,翼型(国外称V型)及立式机翼形。  相似文献   

13.
南海北部底拖网渔业资源的数量变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1961~1999年期间南海水产研究所5次渔业资源调查的底拖网渔获率数据,分析了南海北部底拖网渔业资源的数量变动。结果表明,20世纪60年代初至90年代末的30多年间,南海北部大陆架和北部湾底拖网渔获密度的下降非常显著,分别下降72%和81%,其中北部大陆架沿岸、近海和外海分别下降71%、74%和70%。南海北部海域底拖网渔业资源均处于过度开发状态,沿岸和近海过度开发较严重,外海过度开发的强度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14.
鳕、黑线鳕和牙鳕等重要经济底层鱼类,有时聚集于离海底12英尺以上,大多数底拖网不能捕到。然而,就通常栖息于中层水域的鱼类来说,又往往聚集于十分贴近底层,用中层拖网捕捞则会危及拖网。  相似文献   

15.
变位底拖网     
变位底拖网是在不改变现有机帆船双船底拖网网身结构的基础上,采用吊纲绳,侧空纲以及“G”型脱卸钩等装置。使拖网能在一定幅度内有效地调整网位,满足捕捞选择性要求,提高捕捞效果,在拖网捕捞技木方面为国内初次。生产实践证明,变位底拖网在捕捞带鱼,起到了保护资源的作用,既能提高渔获物质量,降低幼鱼的比例,又能减少网具消耗,减轻劳动强度,具有较为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各种拖网渔具,特别是虾拖网渔具对幼鱼的伤害是捕捞作业中最大问题之一。为保护鱼类资源,并减轻分拣鱼虾的劳动强度,世界上一些先进的渔业国家从60年代起,就开始研制能有效释放幼鱼的分离式虾拖网。但由于捕捞对象在体型和生活习性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调查了烟威渔场主要底栖动物种类及使用拖网进行捕捞情况,分析了40马力渔船所用2种拖网的结构、性能、渔捞效果,对100-185马力渔船的传统拖网提出了采用双底纲、低口长袖、单拖作业等技术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8.
可维护性农牧渔业部水产局下达的《400马力综合节能渔船》项目中网具节能部分的要求我们对广东省群众拖网渔业现有400马力渔船所使用的底拖网渔具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研究,然后选用具有代表性的汕尾红卫管区的两顶高产稳产双拖网(540目/240mm和292目/400mm)作为母型施网,  相似文献   

19.
杨吝 《水产科技》1997,(2):42-44
自1983年日本水产厅开始资源评估系统高度化调查以来,西海区水产研究所把调查中上层鱼数量作为这一调查的一环,进行了生物采样方法的研究和开发。在这一研究中,试制了3种调查用的中层拖网:阳光-Ⅰ型、阳光-Ⅱ型和阳光-Ⅲ型,在九州西部海域进行了预备拖网试验。从这些拖网试验中得知,在试制的3种拖网中,  相似文献   

20.
拖网是广东省海洋渔业的主要捕鱼工具,其产量占全省海洋捕捞总产量的约60%,50年代以来拖网渔具不断革新和发展。本文回顾了50年代以来广东省拖网渔具革新和发展的情况,指出拖网渔业现存的主要问题,并从拖网渔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进一步管理好拖网渔业和开展拖网渔具改革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