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世界上玻璃需求最大的国家,玻璃窑炉的排烟温度一般在300500℃,如果直接对空排烟会造成很大的热量损失,因此玻璃窑炉后加装余热锅炉带动蒸汽轮机发电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余热锅炉的排烟温度在200℃左右,其尾部受热面常存在低温腐蚀,尤其在低负荷工况下,腐蚀会更加严重。针对余热锅炉的热力系统,对余热锅炉的烟气成分以及低温腐蚀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应对低温腐蚀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曲宁  刘媛媛  王海涛 《硅谷》2014,(15):162-163
提出了1000MW超超临界燃煤空冷机组“锅炉排烟余热高能级深度利用”的新方案,通过对锅炉排烟各能级段之间热量转换的计算分析,在保证系统可靠性的前提下,提出了高效利用锅炉排烟余热的方案,并进行了该方案的经济性分析。该方案应用后节能效果显著:可降低锅炉排烟温度30℃。降低机组发电标准煤耗2.67g/kwh,两台机组年节标准煤3.08万吨。此外还可以大大减少脱硫吸收塔系统的蒸发水量。  相似文献   

3.
卷烟厂生产离不开蒸汽,大部分卷烟厂都使用燃气蒸汽锅炉,排烟温度达到130℃以上,通过对燃气蒸汽锅炉进行排烟余热回收利用改造,将原来直接排放到大其中的余废热进行有效地回收利用于加热锅炉补水和建筑供热等,既减少了能源消耗又减少了污染物排放,结合工程实例从技术性和经济性进行了分析,说明燃气蒸汽锅炉排烟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具有良好的的节能减排作用。  相似文献   

4.
内燃机冷热电联供系统作为一种高效的能源利用方式,排烟余热回收后的排放温度在100℃左右,仍有部分低温余热没有充分利用,提出一种分布式冷热电三联供(distributed 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DCCHP)动力排烟低温余热耦合空气源热泵系统,实现了排烟余热的深度回收。以10 kW内燃机冷热电联供为基础,研究了该系统可回收余热量、热泵循环性能系数(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COP)以及对一次能源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计工况下,DCCHP系统排烟余热1.22 kW,热泵系统回收余热量可达1.07 kW,排烟余热回收率达到87.7%;热泵COP高达4.66,提高39.5%;系统一次能源利用率提高3.9%;同时解决了寒冷地区冬季热泵机组蒸发器结霜、低温环境下运行性能差的问题。此研究为冷热电联供系统与热泵机组的联合高效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充分利用锅炉排烟余热,可将船用锅炉通风系统中配备一台燃气涡轮,在高负荷时进入烟囱前的锅炉排烟(即从经济器管束排出的烟气)流经该涡轮时所作的功可带动通风系统的压气机,但在低负荷时压气机需由燃气涡轮和辅助汽轮机联合驱动。经对该通风系统的压气机、燃气涡轮和汽轮机进行有关热力计算,结果表明:在锅炉通风系统中采用燃气涡轮来利用进入烟囱前的锅炉排烟余热,可以显著降低锅炉烟囱排烟的温度和节省蒸汽的消耗量。  相似文献   

6.
由于严寒地区冬季室外空气的温度低,助燃的空气进入锅炉会产生爆燃和震动、燃烧效率降低。同时大型供热系统回水温度高,燃气锅炉排烟温度较高,排烟余热深度利用中,烟温降低程度受到回水温度条件限制。本文提出了新的烟气加热空气方式,与常规烟气加热空气方式相比,减少了设备耗材、体积及阻力,应用于大型燃气供热锅炉烟气余热深度梯级利用的节能改造。工程实测表明:烟气余热回收和助燃空气加热系统,可将烟气温度降到锅炉回水温度及以下,锅炉燃气利用热效率提高了13.2%,烟气余热回收率为66.7%,实现了排烟余热深度利用,并解决了助燃空气进入锅炉产生爆燃和震动的问题,为严寒地区燃气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利用与助燃空气加热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工业余热回收,提出一种"热水型和蒸汽型吸收式复合制冷系统"。通过对某电厂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该复合系统对数据中心供冷,并与纯蒸汽系统进行对比。从节能性方面,对复合系统冷冻水供回水温度在7/12℃和12/18℃下的能耗进行分析,得出后者比前者节能6.5%,且该复合系统全年可节省2.3×10~7Nm^3天然气。环保性方面,烟气的排烟温度最低温度降到39.1℃,最高温度降到49.2℃,完全高于烟气的露点温度58.7℃,可以减少烟气的白羽现象,对环境保护具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8.
陶冶 《中国科技博览》2014,(44):331-331
降低锅炉的排烟温度,是解决节能问题的一个重的手段。本文采用在锅炉的尾部烟道加装余热省煤器的方法来降低锅炉的排烟温度。这种方法被证明是一种降低锅炉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减少标准煤耗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锅炉排烟温度高和空预器低温腐蚀的情况,采用复合相变换热器技术实现余热的最优化回收并消除空预器及换热器的低温腐蚀现象。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循环流化床锅炉排烟温度过高的问题,通过技术方案论证选择了两相流换热器回收排烟余热,用来加热一次风,经过l#炉改造验证,取得了良好的炉效提升效果,降低了生产成本,获得改进完善的数据。  相似文献   

11.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能源作为最基本的资源,制约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钻井柴油机排烟温度一般在350℃以上,烟品高,具有很高的回收利用价值。本文首先分析了钻井柴油机排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次,从社会效益分析和经济效益分析两方面探讨了钻井柴油机排气余热回收装置效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宣钢3#360 m~2烧结机环冷机已投运余热发电项目,但烧结大烟道末端高温烟气并未回收利用,大量300℃~400℃的高温烟气经过除尘脱硫后直接排放,造成能源浪费。该项目利用烧结机尾部大烟道的高温烟气,采用内置式余热锅炉进行余热回收,生产蒸汽并入发烧结电系统,从而提高发电负荷,实现烧结机烟道余热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新疆某厂一期锅炉增设烟气余热回收系统(LLHS)降低排烟温度的技术路线及节能效果,提出热系统参数的优化原则及纯凝-供热联合系统切换运行模式。增设LLHS后排烟温度降低不小于25℃。机组年均供电煤耗降低2.56g/kWh(含供热期),每台锅炉年节省标煤2270t,年节水量4.37万t,减少烟囱内净烟气含水率24%,为脱硫系统正常运行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4.
在城市供热领域,燃煤锅炉和燃煤热电厂作为主力供热热源,尚存在着系统排烟温度高,热损失严重的普遍现象。本文提出基于喷淋换热的燃煤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利用吸收式热泵和喷淋塔有效回收烟气余热,对系统建立模型,并利用工程实测参数进行模型验证,同时从节能减排效果及经济性方面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工程实测值变化趋势一致,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均维持在合理范围内,可认为模型可靠;锅炉热效率达104.5%;CO2、SO2、NOx等污染物排放明显减少,烟气的年冷凝水量可达1.8万t,节能减排潜力巨大;经计算,该系统增量投资回收期为3.96 a,回收期较短,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5.
超临界电站锅炉排烟热损失量很大,对锅炉尾部烟气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可以有效提高电厂的热经济性,减少煤耗,降低环境污染。目前火电厂最广泛提高烟气余热利用效率的方式是加装低温省煤器装置。对某超临界机组锅炉余热利用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不同低温省煤器布置方案,提出采用双级低温省煤器回收电站锅炉余热利用技术方案,即采用低温烟气与低加凝结水换热技术、前置式空气预热器与低温省煤器组合的能源梯级利用方式,实现最优节能及最佳投资收益。  相似文献   

16.
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回收地热余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溴化锂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系统的模拟计算,分析研究了利用第二类吸收式热泵技术回收地热余热方案的可行性。该方案是以50℃地热尾水为驱动热源,通过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系统的热力循环,将供热二次循环系统回水(45℃)提升到65℃-70℃,以达到地热余热回收再利用的目的。通过对供热系统中的地热尾水排放温度、冷却水进口温度、循环热水出口温度的取值范围对系统性能影响规律的讨论及系统升温特性图的建立,得出了该方案理论可行的结论,并同时讨论了其它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燃煤电站锅炉烟气携热量大,且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尤其是褐煤锅炉排烟温度高,烟气含水近15%(体积含量).本文介绍了利用冷凝换热技术将烟气余热梯级利用,高温段加热锅炉给水,低温段用作锅炉暖风器,同时将凝结水收集过处理后回收利用.同时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阐述了该项技术的四个关键问题,为推动我国燃煤电站节能、节水技术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吸收式制冷机的新型节能循环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串联系统高压发生器排烟温度偏高,存在一定的余热资源浪费这一实际问题,采用并联增加一个低压发生器的方法,对原有系统进行改进,形成的一个新型循环系统。对该新型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循环流程进行了介绍;就第二低压发生器排烟温度分别为160℃,140℃,120℃和不增设第二低压发生器这四种情况对机组进行设计研究,得出相应排烟温度下机组的制冷量、热力系数和各换热设备的换热面积及外形尺寸,并绘制出排烟温度与制冷量、热力系数及机组总换热面积之间的关系曲线,研究结果对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大庆石化公司100×10^4t/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由于原设计方面原因,省煤器存在腐蚀隐患:余热锅炉排烟温度偏高,余热锅炉过热能力不足等缺陷。对余热锅炉进行改造后,装置外取热器和油浆蒸汽发生器所产的饱和蒸汽全部进行过热,提高了装置对再生烟气余热的利用率,降低了装置的能耗。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燃气内燃机烟气的冷凝热计算得出,将排烟温度降低到露点温度以下对烟气进行余热回收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探讨了烟气冷凝热回收技术的应用方案,为正确设计选用烟气冷凝热回收利用系统提供参考。提出烟气冷凝热利用的一些防腐蚀措施,防止或减小冷凝热利用中低温腐蚀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