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疾病的疗效。方法2008年10月~2011年10月在本院行胆囊切除术患者共9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和对照组(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术中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疼痛发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疾病的疗效比较,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来自本院需要行胆囊切除的胆囊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35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组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方式手术,手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相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疾病优势明显,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手术处理。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200例高龄胆囊疾病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0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研究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输液时间、卧床时间、应用抗生素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疼痛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1个月、3个月,研究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高龄胆囊疾病患者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具有微创和术后患者恢复快等优势,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故在患者条件允许情况下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放性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行开放性胆囊切除术,研究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VAS 疼痛评分及切口感染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患者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VAS 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10.0%(3/30),高于研究组的3.3%(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能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疼痛,且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15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观察组,15例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治疗胆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5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胆结石患者75例,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采取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对照组采取小切口开腹胆囊摘除术,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术中、术后各指标和患者术后疗效。结果7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胆囊切除手术,手术成功率达100.0%。观察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镇痛药使用率及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比传统开腹手术疗效更好,并发症低,优点多,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叶孟华  方丽  丁燕 《江西医药》2013,(12):1190-1191
目的:对比观察开腹及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推广作出指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89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随机分为两组。腹腔镜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组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各项术中或者术后指标及术后伤口感染、胆管损伤、胆心反射、黄疸、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病率。结果(1)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疼痛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腹腔镜组的并发症占11.11%,明显低于开腹组并发症占22.73%,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9月~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择期行胆囊切除术患者110例,根据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5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照组55例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39.64±10.12)min、切口长度为(3.28±0.46)em、住院时间为(4.37±2.73)d,分别短于对照组的(59.62±11.37)min、(7.24±1.62)em、(9.82±3.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为(36.18±10.97)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88.24±11.7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j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小切口切除术及腹腔镜切除术切除胆囊的临床效果,总结治疗经验。方法108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小切口切除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切除术治疗,比较临床疗效及并发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46.69±14.24) min、(26.44±10.36)ml、(3.10±1.24)d,观察组分别为(35.78±15.56)min、(41.76±17.33)ml、(4.36±1.46)d;对照组患者并发率14.81%,观察组患者并发率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较小切口切除术疗效较好、并发率较低,临床应结合实际情况及患者病情酌情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3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60例胆结石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对照组进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观察组给予腹腔镜小切口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出血量以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出血量以及术后再出血情况等方面上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小切口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较传统取石术更好,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将2009年3月~2012年2月本院收治的156例择期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78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照组78例,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术中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肠功能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切口出血、切口感染、胆漏、胆总管损伤、恶心呕吐及胆囊动脉出血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分别为5.1%、26.9%,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比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胆囊切除与开腹胆囊切除临床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项华明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4):1975-1976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210例需行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依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105例)与对照组(105例),观察组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手术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止痛药应用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2 d血清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疗效好,术后炎性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05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3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50例,对治疗组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进行治疗,而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手术,然后对两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手术中和手术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以及手术的切口长度都比对照组患者的少(P〈0.05),同时手术后治疗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的时间、下床活动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相对于对照组有显著的减少(P〈0.05)。结论对急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减少患者的经济和心理上的负担,可以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8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血浆管引流量低于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各自有其优缺点,临床医师在选择采取何种术式时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及患者需求进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传统开腹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70例拟行胆囊切除手术患者,根据手术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对照组进行给予开腹胆囊切除手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排气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临床效果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建议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收治的10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随机分为2组,腹腔镜组(n=60)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开腹组(n=40)采用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止痛剂使用情况、住院时间、并发症。结果腹腔镜组有2例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成功58例(96.7%);腹腔镜组患者的平均手术切口长度、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止痛剂使用率、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开腹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确切、安全,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并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行胆囊切除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所收治的70例择期行胆囊切除手术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两组,开腹组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腹腔镜组则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禁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等指标,以综合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腹腔镜组在切口长度、禁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上均短于开腹组,而术中出血量也少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GLQI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3个月再次评定时,发现腹腔镜组的得分为(125.6±9.8)分,高于开腹组的(119.1±1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各有优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暂时无法完全取代开腹手术,但其由于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等优点,因此在临床工作上能满足绝大多数胆囊良性疾病的治疗,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和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于2012年2月~2013年6月本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抽签法将上述选取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上述指标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疗效好,且同时具备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刘修元  金运平  扈廷忠  杨林 《河北医药》2012,34(20):3079-3080
目的探讨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四孔法胆囊切除术的近期疗效。方法 106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观察组)与传统四孔法胆囊切除术组(对照组),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和切口感染,同时,分别于术后第6、12小时及第24小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手术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疼痛评分观察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切口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第6小时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术后第12、24小时,对照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具有切口长度短、术后疼痛轻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6月的160例胆囊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手术,观察组采取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对两组胆囊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于手术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镇痛剂使用情况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囊切除手术患者采取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治疗使得患者的手术临床治疗效果更为良好,有较好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