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硝普钠与多巴胺联合应用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92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收治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利尿、吸氧等心力衰竭常规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治疗7d后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心率(HR)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LVEF均显著升高,HR显著降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R显著低于、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顽固性心力衰竭采用硝普钠与多巴胺联合治疗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硝普钠及多巴胺联合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事实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来医院就诊的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分别采用传统常规治疗和传统常规治疗联合硝普钠及多巴胺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及心功能相关指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内径(LVED)、心胸比率(HTR)值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强心利尿剂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96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给氧、休息,指导饮食、抗感染、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多巴胺+硝普钠,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压、心率、LVEF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副反应无差异(P〉0.05)。结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多巴胺加硝普钠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效果更明显,能明显改善心功能,提高LVEF,且不会增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88例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硝普钠联合多巴胺进行静脉泵入治疗,比较两组心功能改善、每搏心输出量(S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对照组治疗后心功能改善的总有效率72.72%低于观察组88.6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SV与LVEF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显著,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96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硝普钠、多巴胺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具有起效迅速、安全可靠、经济实惠及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刘强  胥勇斌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7):2336-2337
目的观察硝普钠、多巴胺以及多巴酚丁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0例常规给予吸氧、休息、限盐、抗感染,强心、利尿及扩血管;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硝普钠、多巴胺以及多巴酚丁胺微量泵静脉注入,两组疗程均为7d,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心脏彩超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总有效率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普钠、多巴胺以及多巴酚丁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9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持续泵入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综合治疗.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5.6%和66.7%,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顽固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接受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的效果。方法 98例顽固性心衰患者,依照数字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硝普钠+多巴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治疗前,两组LVEDD、LVESD、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DD、LVESD小于本组治疗前, LVEF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LVESD(40.02±4.7)mm与LVEDD(49.83±6.06)mm小于对照组的(44.24±5.19)、(54.04±6.72)mm, LVEF(48.96±6.08)%高于对照组的(44.27±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顽固性心衰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硝普钠与多巴胺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轻疾病对患者机体的影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使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心衰)的治疗效果。方法 60例顽固性心衰患者,将其根据就诊时间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包括强心以及去除诱因等,治疗组患者同时使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疾病治疗效果以及相关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胸比值、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直径(LVD)以及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LVEF、LVD以及LVFS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顽固性心衰的治疗中,使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能够提高疾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症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硝普钠与多巴胺持续静脉泵入联合治疗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效果影响。方法本次选取研究对象为78例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于2016年10月9日至2018年4月5日收治,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各39例;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心功能指标(LVESVI、LVEDVI、LVEF)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观察组39例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7.44%(38/39)高于对照组数据,P <0.05。观察组39例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LVESVI、LVEDVI低于对照组数据,而LVEF高于对照组数据,P <0.05。结论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应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缓解临床症状的基础上改善心功能,值得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硝普钠、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联合使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共60例,并以随机数字表法方式将其分成2组,每组30例,将其中实施一般治疗、利尿剂、洋地黄制剂、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抑制剂及抗心律失常治疗等常规措施处理者纳入对照组,另将在此条件下施加硝普钠、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等药物配合治疗者纳入观察组,分析并评估两组病例的临床治疗效果,总结积累临床治疗经验。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可取得93.3%的临床总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等方面均较其治疗前对照组更具优越性(P<0.05),在安全性方面,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为扩张型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硝普钠、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治疗有确切疗效,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联合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给予吸氧、利尿剂、洋地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治疗,联合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的63.3%(P〈0.05)。联合组治疗后的心胸比、LVEF、LVD、LVFS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能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心胸比、LVEF、LVD、LVFS相关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多点组合再同步心脏起搏治疗伴有心室传导阻滞的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60例经药物治疗无效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抗心力衰竭药物的基础上,依据患者病情,分别植入右心房、有心室和冠状静脉左心室分支电极导线,以行房室顺序双心室同步起搏.分别记录治疗前后QRS时限、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和6 min步行试验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QRS时限为(187±13)ms,对照组为(188±15)ms;观察组患者的NYHA分级为(3.7±0.5),对照组为(3.7±0.5),2组NYHA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QRS时限为(131 ±11)ms,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80±12)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的NYHA分级在治疗后为(2.3±0.5),对照组为(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LVEDD、LVEF、6 min步行距离分别为(64 ±6) mm、(34±7)%、(398±147)m,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 ±8) mm、(25±8)%、(256±136)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多点组合再同步心脏起搏的方法治疗伴有心室传导阻滞的难治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明显优于药物治疗,患者心功能明显好转,心脏射血分数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8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同时给予卡托普利,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缬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6 min步行实验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1%)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卡托普利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心室重构,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合硝普钠辅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贝那普利联合硝普钠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及动脉CO2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心脏每搏输出量(SV)、每分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PaO2、SaO2及PaCO2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SV、CO及LVEF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贝那普利联合硝普钠辅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硝普纳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106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法无效情况下加用硝普钠持续静脉点滴,治疗1周,比较治疗前后NYHA心功能级别、心/胸比、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及左室舒张未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LVED)的变化。结果治疗1周后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1%),心/胸比、左室舒张未期内径较治疗前显著缩小(P〈0.01),左室射血分数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1)。结论硝普钠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和米力农对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钠钛前体(NT-proBNP)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影响,比较二者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共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31),在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观察组静脉滴注左西孟旦,对照组静脉滴注米力农。检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血清氨基末端脑钠钛前体(NT-proBNP)水平,同期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及LVE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LVEF值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有效率(80.6%)显著高于对照组(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9.3%)显著低于对照组(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左西孟旦在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优于米力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65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卡托普利治疗,观察组给予卡托普利和缬沙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9%;对照组治总有效率71.8%;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托普利联合缬沙坦辅治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