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阐述了变电数字化设计的概念,以及开展数字化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介绍了数字化设计在±400kV拉萨换流站工程中的应用情况。通过各专业的数字化设计,提高了设计效率,提升了设计质量。在进行工程数字化设计的同时,基于数字化设计平台,初步实现了专业内的流程化设计和专业间配合等工作。通过拉萨换流站工程的数字化移交,展示了数字化设计应用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电力系统应用软件的实用性,提出了交互设计的思想。阐明了交互设计应包括的概念设计、行为设计和界面设计的概念,介绍了交互设计应经历的角色设计、目标设计、任务设计和人性化设计等几个过程,并指出了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实践表明:正确运用交互设计方法能有效提高整定软件的实用性,减少软件开发时间和成本,保证软件开发效率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电力系统应用软件的实用性,提出了交互设计的思想.阐明了交互设计应包括的概念设计、行为设计和界面设计的概念,介绍了交互设计应经历的角色设计、目标设计、任务设计和人性化设计等几个过程,并指出了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实践表明:正确运用交互设计方法能有效提高整定软件的实用性,减少软件开发时间和成本,保证软件开发效率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电力建设部门锅炉施工组织设计缺乏先进设计手段的现状 ,开发了计算机辅助锅炉施工组织设计应用软件 BCOCADS。 BCOCADS可提高设计质量 ,缩短设计周期 ,是电站锅炉施工组织设计的有效设计工具。文中给出了计算机辅助锅炉施工组织设计的设计思想和开发过程 ,制定了机具选配与布置、锅炉受热面的组件划分以及锅炉大件吊装顺序的 CAD技术方案 ,并建立了可存储有关锅炉施工组织设计数据的数据库  相似文献   

5.
发电企业DCS系统人机界面设计原则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机界面的设计随着计算机软件的发展而日趋复杂,设计原则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阐述了一般计算机人机界面的设计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电厂DCS系统人机界面的设计原则,并举例说明了设计原则在具体设计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根据模块化设计的概念介绍了滚筒洗衣机模块化设计的重要性,从模块划分、模块接口的设计、模块化策略三个方面对模块化设计的要点进行了分析,模块化设计有效地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设计和制造效率。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南海石化汽电联产项目的主要设计流程、设计安全审查流程、设计可交付件和先进的设计平台。对该项目的EPC总承包设计管理模式进行了探索,将EPC承包商、聘请的资深工程师、设计分包商等各方面的技术人员组成了设计联合体,保证了设计质量和进度。  相似文献   

8.
现代机电产品造型设计与CAI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巧英 《电力学报》2000,15(1):53-56
介绍了在现代机电产品造型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如机电产品造型设计的时代性 ,机电产品造型设计的设计原则等 ,分析了产品造型设计的传统设计方法和CAID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家电产品模块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传统的自底向上方法不能适应家电产品模块化设计的问题,提出家电产品自上而下的模块化设计方法。首先阐述了家电产品模块化设计与传统模块化设计的区别,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模块化设计中的关键概念,然后提出了模块化设计流程,最后用一个冰箱门体模块化设计的实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可编程控制器的RS-485通信接口几种防护设计方法。分析了国家标准,确定可编程控制器的RS-485抗干扰设计指标,提出了针对性的抗干扰设计,同时进行了搭接防护设计。最后通过测试对设计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ANSYS软件用于镜板和推力头的热传导和热弹变形计算的方法.考虑到镜板和推力头结构和受力周期对称的特点,取其Z分之一(Z为瓦块数)作为ANSYS有限元分析模型.推力头和镜板接合面为三维等效热传导单元和三维接触单元.镜板在力载荷作用下,周向变形的高点处在瓦上,低点在瓦间,径向变形在外径侧上翘;镜板在温度载荷作用下,周向由于恒温而不产生变形,径向变形为下凸.镜板面的综合变形为径向下凸,外径侧上翘,沿周向为波浪形.  相似文献   

12.
适用于变电站的CAN现场总线通信适配卡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基于现场总线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各个节点之间的通信以及节点与上位机之间的通信是系统的核心;适配卡把节点的数据上传到上位机,同时又把上位机的命令和数据下传到节点,是核心中的关键.本文提出一种新的适配卡设计方案,采用ISA接口,使用89C52微处理器,SJA1000作为通信控制器,并利用双口RAM作为PC机与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交换通道,使用EPLD器件作为双口RAM的控制和中断信号处理.最后简要阐述了适配卡的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13.
论述ASVG的工作原理,根据控制原理设计ASVG的模糊PI(Fuzzy-PI)控制器.采用模糊控制器获得良好的动态性能,同时引入PI控制改善模糊控制器的静态性能,增强其鲁棒性.该控制器使系统在电流跟踪误差较大时比例控制占主导,误差减小速度较快,在误差减小到一定范围内时积分控制占主导,实现稳态无差.并且该控制器具有较强的自适应控制能力,增强了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控制,具有满意的控制精度,易于实现数字控制,比传统的PI控制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数字仿真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桂存兵 《电力技术》2014,(4):97-101
随着太阳能光伏发电和燃料电池等输出电压较低的新能源电力的广泛应用,大功率和高增益变换器的研究成为电力电子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为实现DC/DC变换器的高增益和高可靠性,提出了一种非隔离无源箝位型交错并联型变换器,其输入并联而输出串联,并试制了1台200W实验装置来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无源箝位电路可有效回收漏感能量,实现主开关管的软关断和软开通,既避免了附加箝位器件,降低了成本,又达到了与有源箝位电路类似的功效,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该新型变换器在保持合理占空比的情况下,获得了高增益,降低了变压器的匝比,并使反向恢复问题得到抑制,变换器的效率和功率密度有了一定的提高,磁芯的体积有效减小,证明了这种新型变换器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一类模型不确定的非线性系统,提出了具有强鲁棒性和高灵敏度的在线故障检测与诊断方法。其中,系统只有输入、输出可检测,故障是关于输入和状态的非线性函数。将RBF神经网络和频谱分析相结合,由RBF神经网络来学习及存储电子电路的故障频谱和故障类型之间的映射关系,介绍了该算法的实现过程。并以某船舶电气设备放大电路为例建立仿真系统。仿真结果和实验实例表明,该算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对故障元件进行定位,识别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电晕电流及其辐射信号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得到电晕放电辐射场的时域和频域特征,采用针板结构首先对电晕电流及其辐射场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对电晕电流及其辐射信号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表明,电晕电流脉冲波形具有明显的极性效应:①负极性下先发生电晕放电,但正极性放电发生时,脉冲幅值比负极性时大;②负电晕电流脉冲波形的上升时间小于正电晕电流。实验结构不同,电晕放电辐射场的特征不同:利用第①种实验结构得到的放电波形的上升时间为十几个ns,频率分布范围集中在20~100MHz;利用第②种实验结构得到的放电波形的上升时间为几个ns,频率在200~600MHz。该结论对于下一步研究空中带高压物体的电晕放电辐射信号特征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翟岩  朱全华  张芝涛  殷燕 《高电压技术》2008,34(7):1445-1449
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是一种有效产生非平衡等离子体的方法,微流注是DBD的主要表现形式,而目前针对DBD微流注形成过程的研究虽然很多,但关于微流注沉积电荷层分散电容对微流注形成过程影响的研究却未见报道。为此,基于Protel模拟方法,建立了一种新的DBD等效电路模型模拟DBD单个微流注进行模拟并验证其放电参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沉积电荷层对于微流注的影响,计算了沉积电荷层电容的大小,以及在此实验条件下沉积电荷层的面积。模拟显示,在激励电压幅值为5kV、激励频率为6kHz的正弦波,放电气隙宽度为1mm时,形成微流注的分散电容值为0.13pF,在电介质层相对介电常数为10时,计算得电介质层的沉积电荷层直径为1.09mm,与实验测量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8.
新型单级隔离型软开关功率因数变换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一种兼具软开关和箝位的新型单级隔离型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 PFC)变换器拓扑。该变换器能满足电气隔离的应用要求,提升单级隔离型PFC的功率等级。与传统单级结构相比,新拓扑输入电流校正效果明显,功率因数接近1。比较理想地解决了限制单级PFC功率等级的变压器漏感和直流母线电容应力问题。箝位电容被充分利用简化了零电压过渡(zero voltage transition,ZVT)技术在隔离型变换器中的应用,既改善了半导体器件的开关环境、优化系统电磁兼容,又提高了变换效率。实验制作一台87 kHz,1 kW的样机。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变换器的效率基本能够达到93%(半载以上),功率密度提高,适合于中大功率应用场合。  相似文献   

19.
微机保护抗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干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EFT)实验是微机保护装置最难通过的实验之一,主要原因是由于其上升时间快、重复频率高。为此介绍了电快速瞬变脉冲群的特性,分析了其频谱,从微机保护装置的各个端口出发,讨论了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在各个端口的传播途径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通过一个实例分析了在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0.
选取了内部时钟可以达到1 GHz,输出频率最高可达400 MHz的高性能DDS芯片AD9910作为核心器件,设计了500 MHz捷变带宽的频率合成器.分析了AD9910的宽带动态不失真范围(SFDR),选取了合适的频段进行捷变频率合成.应用了混频的方法,在保证低噪声的前提下,产生频率捷变带宽500 MHz、跳频时间可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