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格列吡嗪控释片的临床作用特点及合理使用。方法:对格列吡嗪控释片的作用机理、适应症、药代动力学、药物相互作用以及不良反应等进行介绍分析。结果与结论:提出了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轻中度Ⅱ型糖尿病临床优势明显、效果较好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评价二甲双胍格列吡嗪复方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取双盲双模拟、随机、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用药观察周期为12周。其中,试验组服用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模拟格列吡嗪片+模拟二甲双胍片;对照组服用模拟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格列毗嗪片+二甲双弧片。结果五个中心共人选224例患者,其中,试验组113例,对照组111例。经治疗12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空腹血糖(FBG)、餐后两小时血糖(PBG2h)、糖化血红蛋白(HbAle)都较用药前显著下降,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12周后空腹胰岛素(INS0h)都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餐后两小时胰岛素(INS2h)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12周后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都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但两组间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试验组与对照组共发生不良事件51例,主要为低血糖、腹泻、尿路感染、转氨酶升高等。两组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二甲双胍格列吡嗪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糖药物,便于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背景:硫化氢具有舒张离体血管平滑肌、促进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和细胞膜超极化的作用.中枢内硫化氢是否参与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目前尚未得到充分的研究.目的:观察中枢内源性硫化氢的心血管效应及其机制.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10/2008-10在解放军第一医院检验科完成.材料:清洁级雄性SD大鼠40只,体质量200~250 g;S-腺苷蛋氨酸,KATP通道阻断剂格列苯脲为Sigma公司产品.方法:40只大鼠随机被分为6组:①对照组6只,注射人工脑脊液.②S-腺苷蛋氨酸低剂量组6只注射S-腺苷蛋氨酸5 μmol、中剂量组5只注射S腺苷蛋氨酸10 μmol、高剂量组7只注射S-腺苷蛋氨酸20 μmol.③预先注射人工脑脊液8只或格列苯脲格列苯脲8只,40 min后注射10 pmol S-腺苷蛋氨酸.将大鼠固定于立体定位仪,进行侧脑室注射.主要观察指标:①侧脑室注射不同剂量S-腺苷蛋氨酸后对血压及心率的影响.②侧脑室注射KATP通道阻断剂格列苯脲对侧脑室注射S-腺苷蛋氨酸中枢心血管效应的影响.结果:侧脑室注射S-腺苷蛋氨酸能够显著降低麻醉大鼠的血压,减慢大鼠的心率.侧脑室注射人工脑脊液不影响麻醉大鼠的血压和心率.格列苯脲预处理能显著减弱侧脑室10 μmol S-腺苷蛋氨酸产生的降低血压效应,与人工脑脊液预处理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格列苯脲+S腺苷蛋氨酸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侧脑室注射S-腺苷蛋氨酸增加内源性硫化氢产生的中枢性降低血压、减慢心率的作用可能与KATP通道开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格列吡嗪控释片(瑞易宁)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2例2型糖尿病患者用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每日5mg,口服2个月。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空腹血糖下降26.6%,餐后2h血糖下降20.5%,同时血清总胆固醇下降6.8%,甘油三酯下降6.5%。结论:格列吡嗪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严重创伤并休克患者行体液复苏及麻醉管理的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9 年 6 月至 2022 年 6 月收 治的 56 例严重创伤并休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 20 例。所有患者均开 展体液复苏及麻醉管理,在此基础上,两组采用不同的护理干预手段。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方法。 分析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救治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干预后,患者救治后 48h(T3)阶段的,研究组的心率 (HR)、中心静脉压(CV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及平均动脉压(MAP)均明显高于 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救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 论 严重创伤并休克患者行体液复苏及麻醉管理期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效果显著,能改善血流动力学,提高救治成功率,且能 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黄连素联合格列吡嗪对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黄连素与格列吡嗪联合应用对2型糖尿病的降糖作用、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15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给予格列吡嗪、黄连素及格列吡嗪和黄连素,在治疗后不同时间对患者进行空腹血糖、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餐后2 h血糖测定,以评价这些处理措施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结果]三种处理方法均能有效降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但格列吡嗪与黄连素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与格列吡嗪组和黄连素组比较,P<0.05).单独应用格列吡嗪对血脂代谢无影响,但对胰岛素抵抗有一定改善;单独运用黄连素或将黄连素与格列吡嗪联合应用不但能有效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恢复患者胰岛功能,患者的血脂代谢异常也出现了明显的改善.联合应用黄连素与格列吡嗪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黄连素与格列吡嗪联合应用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无明显的毒副作用,且对于防止2型糖尿病的并发症如脂类代谢异常具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7.
HPLC法测定血浆中格列吡嗪浓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拟建立一个结果准确、灵敏度高、简单方便的HPLC测定方法,用于格列吡嗪临床血药浓度监测及格列吡嗪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格列吡嗪缓释片(秦苏)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32例随机分为2组,一组应用格列吡嗪缓释片联合睡前NPH注射(14例),另一组应用格列吡嗪缓释片联合二甲双胍肠溶片(18例)。分别监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用药12周后显示加用胰岛素组较二甲双胍组FPG、2hPG、HbA1c均控制较好,而药物组个别控制欠佳,需改用或加用其他降糖药物治疗,胰岛素组药物用量逐渐减少,说明B细胞功能有部分改善。结论:联合胰岛素降糖效果好,且能改善B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对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瑞格列奈组及格列吡嗪组,每组40例。在饮食及运动疗法的基础上,瑞格列奈组服用瑞格列奈,初始剂量为0.5mg·次^-1,3次·d^-1,餐前10min口服;格列吡嗪组服用格列吡嗪,初始剂量为5mg·次^-1,3次·d^-1,餐前30vain口服。据血糖水平调整药物剂量。2组均同时服用二甲双胍缓释片0.5g,早、晚餐时口服。用药4周内根据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2hBG)的水平调整药物用量,治疗维持12周。治疗4、12周后复查FPG、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P2hlNS)及体质指数(BMI),记录低血糖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4周后FPG、P2hBG较治疗前明显下降,随着时间的延长,降糖作用更明显(P〈0.05)。治疗12周后瑞格列奈组的FPG较格列吡嗪组明显降低(P〈0.05);2组P2hBG及HbAlc均有明显的降低,但降低的幅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瑞格列奈组治疗12周后FINS及P2hlNS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格列吡嗪组治疗12周后的FINS及P2hlNS较治疗前上升不明显(均P〉0。05)。治疗12周后2组BMI均较治疗前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格列吡嗪组出现低血糖反应6例,药物减量后症状消失。结论瑞格列奈和格列吡嗪均有明显降低FPG、P2hBG及HbAlc的作用,但瑞格列奈能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胰岛B细胞功能,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多巴胺(DA)及去甲肾上腺素(NE)对内毒素休克犬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静脉内注射脂多糖(LPS)复制犬内毒素休克模型,监测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结果:内毒素休克后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每搏指数(SV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左室作功指数(LVSWI)和以作功指数(RVSWI)均降低;NE治疗后LVSWI和RVSWI则均增高;DA治疗后LWSWI和RVSWI进一步降低;DA合用NE治疗后LVSWI和RVSWI则均增加。内毒素休克后血乳酸普遍增加,各组药物治疗后血乳酸均无显著影响。结论:LPS对外周阻力血管有直接作用;内毒素休克时DA不能提高心脏的作功能力及改善休克犬受抑制的血流动力学状态,而DA合用NE对改善休克犬心脏作功能力是一个最佳的组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孚来迪治疗老年糖尿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58例年龄〉65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孚来迪组30例,采用孚来迪15mg/d,根据血糖变化调整至3~4.5mg/d;格列吡嗪组28例,采用格列吡嗪控释片5mg/d,根据血糖变化调整至10mg/d,2组均加用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治疗1个月后对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肝肾功能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个月后孚来迪组FBG、2hPG、HbAlc、低血糖及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率均低于格列吡嗪组(均P〈0.05)。结论孚来迪是治疗老年性糖尿病安全有效的口服降糖药。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双盲法在麻醉医生不了解脑电双频率指数(BIS)监测的情况下,凭临床经验和血流动力学实施声带息肉摘除术的麻醉,另安排一非麻醉专业人员监测BIS及血流动力学情况,并于术后调查术中知晓情况,双盲法分析声带息肉摘除术中知晓发生与BIS及血流动力学(MAP、HR)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对患者气管插管及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变化与拔管条件的比较。方法:40例择期颅脑手术的患者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分别用瑞芬太尼(R组)或芬太尼(F组)。观察气管插管及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变化与拔管条件等情况。结果: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1~5min内血流动力学变化幅度R组明显小于F组(P〈0.05);术后苏醒恢复状况及拔管条件R组优于F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在气管插管和麻醉苏醒期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拔管条件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8):1373-1375
目的在已建立的神经顿抑模型上研究钾离子通道的改变,寻找存在神经细胞顿抑现象的确切证据,并探讨其演变规律、探索神经细胞顿抑现象的本质与特点、揭示神经细胞顿抑现象可能的生物学作用与意义。方法应用电生理膜片钳技术及分子生物学技术记录缺氧复氧后海马神经元的生物电活动、能量变化。结果短暂缺氧引起KATP电流增加,其他的钾电流有所下降,用KATP阻断剂格列苯脲后,其他的钾电流增大。结论在短暂缺血缺氧复氧复注血清后,使用ATP等能量可以稳定细胞膜,促进顿抑细胞的转归。而格列苯脲等则加重神经顿抑细胞变为死亡细胞。  相似文献   

15.
金绍礼 《临床医学》2006,26(11):62-63
唐贝克是格列吡嗪的特殊剂型(格列吡嗪缓释胶囊),与其它磺脲类药物相比,其特点为高效、长效、用药量少、不良反应少等,为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所接受。为了进一步评价其对2型糖尿病的降糖疗效,自2003年5月-2005年5月对64例2型糖尿病人进行了12周的唐贝克疗效观察,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胎羊脐动脉搏动指数(UAPI)、静脉导管搏动指数(DVPI)、肾动脉搏动指数(RAPI)联合母羊血清神经肽Y(NPY)、血管活性肠肽(VIP)评估胎羊宫内缺氧的意义。 方法实验组胎羊采用间断性脐带血流阻塞法(UCO),用多普勒超声测量实验组和对照组胎羊UAPI、RAPI、DVPI,测母羊血NPY和VIP浓度及胎羊血气分析。 结果UCO后实验组胎羊氧分压(PaO2)、pH下降,二氧化碳分压(PaCO2)、UAPI、DVPI、RAPI、VIP、NPY升高,VIP、NPY、血流动力学与血气及VIP、NPY与血流动力学有明显相关。 结论血流动力学检查联合NPY、VIP评估胎羊宫内缺氧可能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最近美国学者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的随机对照实验,观察严重吸入性损伤后脓毒性休克羊模型的全身及局部微循环血流(RMBF)变化。实验选用16只成年羊,并随机分为无损伤组(对照)和吸入浓烟后脓毒性休克组(实验组)。向实验组羊的气管内吹入燃烧棉类物质产生的烟雾(〈40C),每次持续12个呼吸循环.共4次,之后通过气管插管将铜绿假单胞菌活菌滴入双侧肺,实施纯氧浓度(体积分数100%)的机械通气。并用乳酸林格液进行液体复苏以使血细胞比容维持在伤前水平;  相似文献   

18.
微量输液泵控制麻醉在腹腔镜妇科手术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静脉微量泵麻醉、静吸复合麻醉和单纯静脉麻醉对患者气管插管及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拔管条件的影响。方法美国麻醉学会手术前分级标准原则(ASA)Ⅰ~Ⅱ级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的病人180例,随机分为微量泵麻醉组(Ⅰ组)、静吸复合麻醉组(Ⅱ组)和单纯静脉麻醉组(Ⅲ组),每组60例。记录术毕停药后病人清醒时间、拔管时间,记录病人拔管后即刻、离开手术间。观察恶心、呕吐等副作用。结果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1~5min内血流动力学变化幅度Ⅰ组明显小于Ⅱ、Ⅲ组(P〈0.05);术后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Ⅰ组早于Ⅱ、Ⅲ组(P〈0.05),并且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结论微量泵静脉控制麻醉在气管插管和麻醉苏醒期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拔管条件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感染性休克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 了解感染性休克病人早期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特点及预后关系。方法 临床前瞻性研究,监测感染性休克早期血流动力学改变并分析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共连续观察48例病人,其中25例(52%)死亡。一些指标的水平在死亡者与生存者间差别较大,其中包括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动脉楔压(PAWP)、体/肺循环阻力指数(SVRI/PVRI)、左/右心做功(LCW/RCW)和左/右心每搏动(LCSW/RCSW)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氧合指数,动脉混合静脉血含氧量差(a-vDO2)、全身性为症反应综合征(SIRS)指标积分等。结论 感染性休克病情凶险,部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早期评估其预后有指标作用。  相似文献   

20.
硬膜外麻醉下行肾移植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对受体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同时总结1230例肾移植术的麻醉处理,以提高麻醉管理水平。方法:随机选择40肾移植术受者,在硬膜外麻醉前放置Swan-Ganz漂浮导管行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分析。结果:硬膜外阻滞后30min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体循环阻力(SVR)下降明显,阻断髂内动脉后MAP,CVP逐渐恢复至麻醉前水平,肺循环阻力(PVR)则明显升高。开放供肾血流后20min内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平均肺动脉压(MPAP)及PVR明显升高,CVP、SVR明显下降。开放后60min循环趋于稳定。结论:硬膜外麻醉用于肾移植术效果理想、确切;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随手术步骤而不同,并相对较平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