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为完成对船载特定目标测量任务,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双GPS载波相位差分模式,建立载体瞬时坐标系和船载待测点间相对位置关系,将主GPS天线位置归算到待测点的方法.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得到待测点各时刻三维位置和速度信息,精度优于传统单GPS修正方法,并具有实现简单、数据稳定、易于工程实现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移动RFID网络中,读写器碰撞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分析了ISO/IEC 29143移动RFID空中接口协议草案,重点研究了其读写器防碰撞机制,并与现有的一些防碰撞机制对比,为我国移动RFID技术的研究和标准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射频识别系统的防碰撞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标签防碰撞是RFID系统中一个关键问题.在射频识别系统中,当阅读器作用范围内有多个标签同时向阅读器发送数据时,会产生冲突,必须采用一种防碰撞算法解决这种冲突.在分析典型的二进制及动态二进制防碰撞算法基础上,采用了一种新的防碰撞算法.经实验证明,该算法能有效解决射频识别系统中多目标识别的防碰撞问题.  相似文献   

4.
数据碰撞是影响射频识别(RFID)系统识别效率的主要因素。目前,常用的防碰撞算法是ALOHA算法和二进制树搜索算法,但这两类算法都还不能完全解决标签碰撞问题,尤其是当待识别的标签数量较大且标签ID序列号较长时,识别速度相当慢。为此提出一种多枝查询树协议,采用均衡不完全区组设计(BIBD)对标签ID进行编码,并用16位的BIBD码作为读写器查询前缀符号。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这种协议的性能较传统的防碰撞协议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孙萍 《电子世界》2014,(14):296-297
本文对船载GPS及GPRS船载设备的干扰源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关优化建议,实践表明,能够有效的确保船载GPS及GPRS设备的电气性能。  相似文献   

6.
自调整混合树RFID多标签防碰撞算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RFID系统中,阅读器读取标签的效率与解决标签发生碰撞的方法密切相关.目前采用多叉树查询是一种较好的多标签防碰撞方法.它能减少碰撞时隙,再通过额外的查询来减少空闲时隙.但额外的查询也增加了新的开销.本文提出了一个自调整混合树RFID多标签防碰撞算法,该算法根据最高两个碰撞位的特征,在不增加额外查询的条件下,自调整搜索树的叉数,从而避免了一些碰撞时隙和空闲时隙.通过对算法的性能分析和仿真结果可以看到,自调整混合树RFID多标签防碰撞算法具有较少的时间复杂度和通信复杂度,识别效率也明显高于其他多叉树算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后退式索引的动态树形防碰撞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标签防碰撞技术是RFID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二进制搜索算法和动态二进制搜索算法是两个典型的防碰撞算法。文章在动态二进制搜索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防碰撞算法,通过对新算法的分析,可知本算法相对于动态二进制搜索算法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文中首先介绍了REID系统中3种不同的碰撞的产生原理,然后研究了最常见的多标签碰撞问题及其对应的防碰撞算法,并重点研究了两种目前工程中较常用的防碰撞算法DFS-ALOHA和Q-ALOHA算法的性能及其应用场景.希望文中介绍对需要解决标签碰撞问题的读者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9.
船载卫星自动跟踪系统,也有很多人称其为船载“动中通”系统。目前国际、国内市场的主流船载卫星自动跟踪天线系统无外乎C和Ku两种频段的系统。船载的“动中通”系统应用惯性导航技术、数据采集及信号处理技术、圆锥扫描技术、步进跟踪、GPS定位以及跟踪识别等技术来实现自动捕获目标卫星,并对卫星进行高精度的自动跟踪,从而获得连续稳定的卫星通信信号。  相似文献   

10.
张小红  张留洋 《电子学报》2016,44(9):2211-2218
射频识别RFID作为一种重要的物联网终端数据采集技术,系统的吞吐率直接影响着数据采集终端的性能,但目前广泛应用于无源RFID系统的帧时隙类防碰撞算法吞吐率普遍较低.本文着重分析了影响无源RFID帧时隙类ALOHA防碰撞算法性能两类因素:帧长和碰撞时隙的处理方式,通过构建和求解帧长调整和标签碰撞的数学模型,给出了无源RFID帧时隙类ALOHA防碰撞算法的具体优化途径和方案:帧长自适应调整和碰撞实时散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适应二进制散列帧时隙ALOHA防碰撞算法-ABSFSA.实验结果表明ABSFSA算法在同等条件下可以有效减少无效时隙,明显将RFID系统的吞吐率稳定提高到45%.本文的研究工作为无源RFID帧时隙类防碰撞算法的优化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数学模型,同时对提升物联网数据采集终端的性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RFID系统防碰撞协议研究设计与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碰撞问题是影响射频识别(RFID)系统读取效率的关键问题。该文提出了两种新的防碰撞协议CDCA协议和CDCA-2D协议,并且对两种协议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和优化。新协议将RFID系统的读取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利用第1阶段的碰撞检测信息实现在第2个阶段的无碰撞通信。仿真结果表明,和目前国际上流行的RFID防碰撞算法相比,两种新协议极大地提高了读取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EPC-C1G2协议属于EPCglobal组织发布的第二代超高频射频识别空中接口协议,该协议采用时槽ALOHA算法解决多标签识别时产生的碰撞问题.首先介绍了该协议多标签碰撞解决所需的参数和命令,协议中的Q值决定了解决碰撞时所用的时槽数.时槽数越多,标签越不容易碰撞,但识别时间却越长,因此,恰当地选择Q值可以在标签识别时间和识别标签数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给出了两种碰撞解决流程,一种是固定Q值算法,另一种是递减Q值算法,并仿真分析了这两种多标签识别流程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付钰  钱志鸿  程超  刘晓慧 《通信学报》2016,37(1):123-129
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组机制的位仲裁查询树(GBAQT, bit arbitration query tree based on grouping mechanism)算法。该算法根据标签ID自身特征分组,采用3位仲裁位来取代传统1位仲裁识别标签的方式,通过碰撞位信息得到传输数据,从而能避免一些空闲时隙。算法的性能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GBAQT防碰撞算法具有较少的总时隙数,系统效率和时隙利用率也明显优于其他算法。  相似文献   

14.
以2 200 t级交通船为研究对象, 建立撞击船、被撞船以及水域有限元模型, 采用附加质量法研究不同撞击 位置、不同撞击角度和不同撞击速度对该船耐撞性能的影响, 获得了不同方案下的运动状态以及损伤变形 、碰撞速度和碰撞力等动态结构响应。所获结果可为交通船在不可避免地发生碰撞时提供操船建议, 对于 提高交通船的结构强度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最优化原理的RFID系统中的ALOHA防碰撞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线射频识别(RFID)系统中的多个标签同时应答时会引起数据碰撞现象,使阅读器能正确读取信息所使用算法称为防碰撞算法.本文研究了目前RFID系统中常用的防碰撞算法,包括时隙ALOHA(S-ALOHA),纯ALOHA(P-ALOHA)和帧ALOHA(F-ALOHA),同时基于最优化原理对ALOHA防碰撞算法进行了改进.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最优化原理改进的ALOHA算法相比较现有RFID系统中常用的ALOHA防碰撞算法有明显的优越性,使得系统获得最佳的传输时隙及数据包大小,得到高吞吐率,低错误率,从而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A novel anti-collision algorithm in RFID wireless network is proposed.As it is put forward on the basis of collision tree(CT)and improved collision tree(lCT) anti-collision protocols,we call it adaptive collision tree protocol(ACT).The main novelty of this paper is that the AD strategy is introduced and used in ACT to decrease collisions and improve the tag system throughput.AD strategy means that query strings will divide into two or four branches adaptively according to the label quantity.This scheme can decrease both depth of query and collision timeslots,and avoid producing too much idle timeslots at the same time.Both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novel proposed anticollision protocol ACT outperforms the previous CT and ICT protocols in term of time complexity,system throughput,and communication complexity.  相似文献   

17.
苏健  韩雨  骆忠强  谢良波  文光俊 《电子学报》2015,43(8):1651-1655
动态帧时隙ALOHA(DFSA)算法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防碰撞技术,主要用于解决超高频(UHF)射频识别系统(RFID)中的标签碰撞问题.在DFSA算法中,读写器需要准确估计剩余标签数并设定一个新的帧长度来识别这些标签.因此,碰撞检测(CD)和标签剩余数估计在DFSA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现有的碰撞检测方法并不能足够有效的用于检测碰撞并导致识别性能的下降.为了减少计算量和提高识别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有效的防碰撞算法,该算法结合了碰撞检测和待识别标签数估计方法,使得性能更加高效.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性能要优于现有的同类算法,这非常有助于设计一种快速而高效的读写器.  相似文献   

18.
Tag collision prevention/resolution for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tags i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issues for fast tag identifica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anti-collision protocol that has objective of minimizing the tag identification delay. The proposed scheme reduces the tag collisions by allocating exclusive timeslot to each tag using identified timeslot informati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based on numerical an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anti-collision method improves RFID identification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