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水稻钵苗行栽机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介绍了研制成功的水稻钵苗行栽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以及样机的性能指标检测和生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机的检测项目均达到或超过设计指标,满足水稻生产要求;采用水稻钵苗行栽机作业与人工抛秧相比具有生产效率高、秧苗分布均匀、直立度好等特点;与插秧相比具有栽植深度适宜、植伤轻、缓苗快的优点,作业质量显著提高;每公顷可增产558kg,增产幅度达到10.0%,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水稻钵苗行栽机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一种水稻移栽机械.  相似文献   

2.
对鸭嘴式移栽机构钵苗栽植直立率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通用旋转组合试验得出的数据,建立了影响因素与钵苗栽植直立率间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各参数对钵苗栽植直立率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当机组前进速度为0.23 m/s、移栽器入土角为11°、镇压轮夹角为18°时,钵苗栽植直立率为最佳,达到97.31%。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钵苗栽植机的作业速度和整机工作效率,减轻操作手的劳动强度,采用输送带——仿形轮式钵苗排队装置,实现了钵苗由无序到有序的自动排队.经过室内试验测得该装置可以使钵苗栽植速度达到3株/s左右,一个栽植手可同时管理两行;同时该装置可以使残损钵苗实现正常排队,提高了对钵体形式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孙中芹  耿端阳 《科技信息》2010,(18):110-111
现有最适宜棉花膜上打穴移栽的机型就是吊篮式移栽机,吊篮式移栽机是膜上打穴移栽机械中栽植质量较好,机械结构可靠的一种机械,但通过试验研究发现,用手直接将钵苗投入吊篮中存在一定的危险,稍有不慎,会造成夹手伤人的事故,且投苗不方便,受到车速影响较大,当车速增高时,吊篮的线速度提高,从而由于人的投苗不及时增加了漏苗率。为了改进吊篮式移栽机的不足之处,笔者设计了适合此机型的自动分钵落苗装置,这样既能保证安全,也加快了投苗速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吊篮式移栽机构喂苗准确率和降低苗钵质量损失,利用接触力学建立苗钵最大变形量的方程,并用高速摄像观察番茄穴盘苗与栽植器的碰撞运动,得出栽植器的角速度、接苗角和番茄穴盘苗株高是影响喂苗准确率和苗钵质量损失的主要因素.在移栽频率为45和50株·min-1时,以接苗角和番茄穴盘苗株高为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用综合评分法得出接苗角取60°和80°,番茄穴盘苗株高取12和16 cm时,试验结果的综合评分较高.田间移栽试验表明,试验结果与正交试验基本一致,移栽频率为45~50株·min-1,接苗角取60°,番茄穴盘苗株高小于16 cm时,有利于提高喂苗准确率和降低苗钵质量损失.  相似文献   

6.
滑道分钵轮式栽植器稳定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滑道分钵轮式栽植器的结构及工作过程,并对该栽植器的工作稳定性进行了正交和单因素的试验及试验分析.找出了影响栽植器工作稳定性的主次因素及其最佳值.  相似文献   

7.
通过理论分析 ,确定了 2 ZG- 2型半自动钵苗栽植机各主要结构参数的设计方法 ,并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验证。对同类产品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为推广机械化钵苗栽植机具打好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该文以淮稻5号为材料,研究了钵苗机插、毯苗机插和机械直播3种栽培方式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通过实验表明,在秧苗播种后的质量方面,以钵苗机插为最佳,毯苗机插次之,机械直播效果最不理想。在分蘖成穗率、群体干物质生产能力等方面,钵苗机插发挥出了最佳效果,相比较另外两种种植方式具有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为满足水稻种植农艺的要求,将秧夹式插植臂应用在高速水稻插秧机行星系旋转机构中,设计一种新型曲柄摇杆行星系取苗机构。阐述高速水稻插秧机曲柄摇杆行星系取苗机构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建立取苗机构的数学模型,通过MATLAB编程对取苗机构的静轨迹进行了分析与优化,对影响秧夹轨迹运动特性的4个主要参数分别选取不同的数值进行优化,得到适合该机构并满足农艺要求的一组最优参数:取苗机构初始位置角a_5=-6.05e-2(°),行星轮半径R=78 mm,插植臂长度l_c=112.51 mm,插植臂的初始位置角a_6=22.73e-2(°)。根据优化结果建立取苗机构的三维虚拟样机模型。通过RecurDyn动力学仿真对理论分析进行验证并试制样机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取苗机构动力学特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针对割草调制机的压扁辊在机械调制作业过程中出现的不易调节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割草调制机构.以提升作业效果和作业可靠性为主要设计目标,保证农艺要求为约束条件,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该机构的作业要求、工作机理和机械性能,并对压扁辊的几何外形和传动机构进行了参数设计,最后进行了不同设计参数下的作业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凹凸纹啮合间隙较小的压扁辊,以较大的压缩比并交错喂入时压扁比例达到53.71%,为各项试验因素水平中最优作业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了减少水稻秧块横向的挤压和撕扯,提高取秧精度,将农用插秧机偏置椭圆齿轮后插旋转式分插机构简化成椭圆齿轮曲柄连杆滑块机构.对曲柄连杆滑块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建立其速度运算数学模型,并针对简化模型进行优化设计.实验证明,简化模型为农用插秧机提供了一种优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水稻播种期及秧龄对产量的影响,在淠史杭灌区灌溉试验总站进行了试验.试验资料分析表明,水稻产量随播种期的推迟和秧龄的增长而明显减产.并提出大型灌区在受引水能力的约束下,可根据供水能力选择合适的育秧方案,通过合理安排育秧,达到提高总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水稻插秧机分插机构的创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构创新是机械产品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 ,文中应用运动合成法、机构传动特点、联想扩展等思维方法 ,归纳总结了水稻插秧机分插机构的创新构思 ,同时介绍了两种新型分插机构———椭圆齿轮差动轮系分插机构和旋转式偏心链轮分插机构的工作原理 ,最后指出创新构思可以结合CAE(计算机辅助工程 )软件WORKINGMODEL进行仿真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纸板供给是高速纸箱包装机的瓶颈之一,为了满足80箱/min纸箱包装机的供板需求,提出垂直与水平相结合的解决方案。垂直输送技术比较成熟,实际应用比较普遍,为了提高水平输送速度,提出采用纸板水平短距离移动机构和对辊输送机构相配合的设计方案,对各部件工作原理及结构原理进行分析,论述设计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实现快速输送。  相似文献   

15.
南方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我国南方水稻机插秧技术的发展现状,从生长发育特点、高产源库特征、壮秧培育、基本苗调节以及氮肥运筹等方面综述了最新研究进展.建议充分认识水稻机插秧技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水稻主产区重点示范推广以钵苗摆栽、毯苗机插为核心的机插秧技术.结合南方特别是西部水稻多元化种植区的生产实际,开展机插水稻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及技术途径、籼型及籼粳型杂交稻在机插条件下的养分高效利用技术、基于传统宽窄行栽培技术、三角形强化栽培技术以及中稻-再生稻栽培技术参数的插秧机装备研制以及稻田复种轮作特别是全程机械化生产条件下的土壤保育、病虫草害生态工程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正交试验与灰色关联分析相结合的砻谷机工作参数优化方法。以正交试验为基础,获得砻谷机的胶辊压力、入机流量、快辊转速、胶辊速差等工作参数对砻谷的脱壳率、破碎率、产量、胶耗等工艺效果的影响;再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获得砻谷机最佳工作参数。方法如下:首先进行单工艺目标优化,灰色关联系数平均值最大者为最优水平;然后进行综合工艺目标优化,综合工艺目标为单工艺目标的加权平均值,平均灰色关联度最大者为最优水平。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生物质成型机理及影响成型因素研究,总结出一种较好的稻壳挤压成型的工艺条件,并设计了一种成型机,即在高温高压作用下,使稻壳产生较大的物理、化学变化,并通过螺杆挤压成型,成为一种相对高密度的燃料.这种稻壳棒燃烧后比燃烧同样的烟煤所产生的热量高12.05%,而排出烟尘中的二氧化碳特别是二氧化硫含量却大大降低,是可以替代原煤的新型环保燃料.稻壳挤压成型机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市场前景广泛,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SOD模型化合物对水稻幼苗抗寒性影响机理初探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用一定浓度范围(2.5-5.0mg/L)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模型化合物以浸种和喷洒相结合的方式处理水稻幼苗,以幼苗二叶一心期为低温胁迫期,结果表明处理能够维持低温胁迫后水稻幼苗体内较高的SOD活性,较低的MDA含量和电解质渗漏显示SOMC处理对低温胁迫苗的保护作用,然而稍高浓度的SOMC处理则有一定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9.
稻草秸秆压缩研究及制粒机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草秸秆是一种丰富的再生资源,但稻草秸秆属于粘弹性生物物料,自身密度小,不利于运输和储存,影响其深加工或二次开发利用.而秸秆压缩燃料由于具有很高的压缩比,方便运输和储存,同时改善了生物质燃料的燃烧性能,提高了生物质资源的利用效率.文章研究了稻草秸秆纤维物料的压缩特性、生物质成型机理及影响成型因素,总结出了一种较好的稻草秸秆压缩成型的工艺条件及工艺流程.基于生物质压缩成型技术,设计了一种平模压缩制粒机械,并对不同粒度、不同压力条件下的秸秆进行了压缩制粒成型试验.实验结果表明该制粒机械,能降低能耗、减少磨损,有着较高的生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