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野外采集卵、幼虫,在玻璃温室内供以幼虫寄主植物、成虫蜜源植物饲养,第2、3代及越冬代皆为第1代后代,观察研究柑橘凤蝶各虫态、各虫龄与发育历期.结果表明,柑橘凤蝶在郑州地区一年可完成3代,卵期为57 d,幼虫5龄,幼虫期157 d,幼虫5龄,幼虫期1524 d,蛹期924 d,蛹期915 d,越冬蛹期14015 d,越冬蛹期140156 d,成虫期10156 d,成虫期1012 d.同时记录、描述了柑橘凤蝶各虫态、幼虫5个龄期外部形态及生物学习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野外观察、室内饲养等方法对郑州地区丝带凤蝶的生活史及生物学习性进行研究,记录了丝带凤蝶卵、幼虫、蛹、成虫等各虫态、各虫龄的发育历期和生物学习性.结果表明:丝带凤蝶在郑州地区一年发生4代,以蛹在石缝、落叶或土中越冬.卵、幼虫、蛹、成虫发育历期分别为:5~7d,19~24d,7~9d,12~15d,其中1~5龄幼虫发育历期分别为:3~5d、3~4d、4~7d、4~6d、5~7d.以蛹越冬,越冬蛹期190~220d.初孵幼虫无取食卵壳行为,低龄幼虫有群集取食习性.另外,对各虫态、各虫龄的外部形态也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3.
广西龙胜油茶枯叶蛾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 1995年至 1999年在广西龙胜县的油茶林内设 10块样地 (长×宽 =2 0 m× 2 0 m )观察油茶枯叶蛾 (L ebedanobilis Walker)的生活历期和习性 ,并从林间采回卵、幼虫、蛹、成虫于纱笼中饲养观察油茶枯叶蛾的生活史 ,以及各世代蛹、成虫、卵、幼虫出现期和终期。结果表明 ,在广西龙胜县 1年 1代 ,以初孵幼虫在卵壳内越冬 ,翌年 3月中旬当气温升至 18℃~ 2 2℃时 ,幼虫破壳而出 ;幼虫 7龄 ,发育历期 12 0 d~ 15 0 d。5龄开始食量增加 ,6龄~ 7龄为暴食阶段 ,油茶枯叶蛾幼虫一生食叶量 30 0片~ 35 0片 ,其中 4龄以前 2 0片~ 2 5片 ,5龄 30片~ 40片 ,6龄6 0片~ 10 0片 ,7龄 16 0片~ 170片 ,特别是 7龄 ,其食叶量约占终生食叶量的 70 %。8月中旬开始吐丝结茧 ,9月下旬至 10月上旬成虫羽化。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分离、鉴定和扩增了扁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TsNPV。初步的生测实验表明:1×10~7PIB/m L、1×10~6PIB/m L、1×10~5PIB/m L、1×10~4PIB/m L、1×10~3PIB/m L感染扁刺蛾幼虫后2 d内扁刺蛾幼虫出现了死亡;扁刺蛾幼虫死亡率随着感染剂量增加而相应提高,1×10~7PIB/m L、1×10~6PIB/m L、1×10~5PIB/m L 3个浓度感染扁刺蛾幼虫后8-9 d内,扁刺蛾幼虫死亡率都达到了100%; 1×10~7PIB/m L、1×10~6PIB/m L、1×10~5PIB/m L 3个浓度的的半至死时间都为4 d左右、1×10~4PIB/m L、1×10~3PIB/m L、1×10~2PIB/m L、1×10~1PIB/m L的4个浓度的半至死时间分别为6 d、7 d、8 d和8 d,表明此毒株具有很好的杀虫效果。  相似文献   

5.
对在天津采集的斯氏珀蝽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包括卵、若虫和成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天津的发生情况,以及不同龄期的若虫识别特征.研究发现:在8月份斯氏珀蝽卵的孵化历期为5~6 d;1~5龄若虫历期分别为1.5~2 d、2~3d、4 d、7~10 d、13~14 d.成虫产卵前期为7~10 d,雌虫寿命20~30 d,雄虫寿命11~13 d.在天津每年完成2个世代.  相似文献   

6.
应霞玲  曾玲  黄寿山 《武夷科学》2002,18(1):134-137
金扇凤蝶 Troides H elena (Linnaeus)在广州一年发生 5至 6代 ,越冬蛹期为 12 2 - 15 6天。 1996年 6- 7月 ,平均每雌产卵量为 4 7.7粒 ,卵期为 5 .2 5± 0 .5 3天 ,幼虫期为 15 .4 5± 0 .5 1天 ,蛹期为 18.73± 1.16天 ,成虫寿命为 11- 18天。红纹凤蝶 Pachlioptera aristolochiae(Fabricius)在广州一年发生 9至 10代 ,越冬蛹期为 83- 114天 ,平均每雌产卵量为 5 0 .8粒 ,卵期为 3.6 3± 0 .78天 ,幼虫期为 12 .77± 1.0 2天 ,蛹期为11.75± 0 .5 0  相似文献   

7.
枣桃六点天蛾年发生2 代,以蛹在表土层越冬,越冬代蛹翌年5 月上旬开始羽化,5月下旬~6 月上旬为发生盛期。第1 代成虫7 月上旬羽化,7 月中下旬为发生盛期。幼虫经6龄。4 龄开始为暴食期。幼虫对枣叶利用率为47.55% ,排粪率为37.4% 。粪便含水量1~4 龄占49.54% ,5~6 龄占55.56% 。幼虫排粪共1 335 粒,共重4 639 m g。成虫趋光性强。  相似文献   

8.
通过不同给食、给水的处理方式对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不同日龄的雌雄成虫进行了饥渴耐受能力的测定。以平均存活时间作为桔小实蝇饥渴耐受能力的指标。结果表明:在给水缺食的情况下,25℃时,桔小实蝇不同日龄成虫的平均存活时间介于2.2~3.9d,15℃时,介于6.2—9.4d;在给食缺水情况下,25℃时,不同日龄成虫平均存活时间介于3.1—5.3d,而15℃时,介于5.8~10.7d;在缺食缺水情况下,25℃和15℃时,其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介于2.0~3.6d和5.3—8.0d。在25℃条件下,各日龄的桔小实蝇雌、雄成虫耐渴的能力要强于耐饥能力,且食物的存在能显著延长桔小实蝇的平均存活时间;在15℃条件下,除了10日龄和15日龄的雄虫外,其他日龄雌(或雄)虫的耐饥能力与耐渴能力间并无差异,而水或食物哪样更能显著延缓桔小实蝇成虫的死亡,还与成虫日龄和性别有关;25℃时,15日龄雌雄成虫间以及15℃时,5日龄及10日龄的雌雄成虫问的平均存活时间均在给食缺水时出现显著差异;在相同的处理方式下,15℃时成虫的饥渴耐受能力比25℃时的强。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颅内出血(ICH)是围生期新生儿最常见的死因之一,严重者致残。我院于1993年6月~1998年12月,共收治经脑CT证实本病2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9例,女13例;发病日龄<1d12例,~3d8例,~5d2例;体重<2500g2例,~4000g19例,>4000g1例;早产儿2例,足月儿19例,过期产1例。1.2围生或高危因素22例ICH中20例有围生期高危因素,占90.9%。母患妊高征及胎盘早剥各4例,脐带绕颈及产程长各3例,产钳助产5例,胎吸助产4例,臀牵引3例,宫内窘迫8例,胎粪污染羊水5例,生后重度窒息12例,其中手术助产9例占75%,轻…  相似文献   

10.
粉虱座壳孢对烟粉虱的致病力测定及其时间-浓度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用粉虱座壳孢 Aschersonia aleyrodis Webber孢子悬浮液 1× 10 5、5× 10 5、1× 10 6、5× 10 6和 1×10 7孢子 /ml,对烟粉虱 Bemisia tabaci(Gennadius) 2龄若虫进行致病力测定 ,并应用时间 -剂量 -死亡率模型研究了粉虱座壳孢对烟粉虱致死的时间和浓度效应 ,拟合良好。结果表明 ,粉虱座壳孢对烟粉虱的致病力较强 ,接种后第 9d,5× 10 6和 1× 10 7孢子 /ml两个浓度处理累计死亡率达 90 %以上 ;第 10 d的 LC50 和 LC90 分别为 2 .5 8× 10 5和 4 .6 7× 10 6孢子 /ml;在 5× 10 5- 1× 10 7孢子 /ml的浓度范围内 ,L T50 为 2 .6 1- 4.82 d  相似文献   

11.
2008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对大兴安岭北极村进行蝶类资源调查,共采集到蝴蝶683只,分别隶属于7科34属44种.种类以蛱蝶最多,眼蝶次之,凤蝶和绢蝶最少,其中1种为首次采到,2种为黑龙江省新记录种.在大兴安岭北极村分布的蝴蝶具有明显的生境区域性,本次调查将对于研究黑龙江省的蝶类种群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靖远松叶蜂各虫态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天敌种类.结果表明:1998年,成虫有2个明显的羽化高峰,分别在6月中旬和7月中旬;孤雌生殖与两性生殖的繁殖力没有显著差异;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4.92±2.3 ℃,自然变温下有效积温为81.93±33.3 d·℃;幼雌虫共有7个虫龄;低虫口密度下,幼虫群团为聚集分布;雌蛹历期显著长于雄蛹;各虫态天敌种类较多,以幼虫期NPV病毒控制靖远松叶蜂最为有效.  相似文献   

13.
蓝目天蛾在西宁地区每年发生2代,以蛹在寄主植物附近5—10cm深的土层中作土室越冬。翌年5月中旬开始,越冬代成虫陆续羽化出土,6月中旬达到高峰。当年第一代成虫7月下旬始见,8月下旬至9月上旬达到高峰。成虫具有较强的趋光性,平均寿命30d。每雌产卵量250粒左右,卵多散产于嫩枝或粗枝的隐面,卵期平均8d。幼虫5个龄期,完成发育平均历期37d,取食约160片柳叶。蛹期20d。7、8月份以第一代的幼虫危害较重。  相似文献   

14.
以万源县第二代粘虫为研究对象,依据颜色变化将卵分为4级;依据复眼色泽、体色和翅芽变化将蛹分为5级.确定了头宽值的幼虫分龄标准,并认为粪粒大小和体长也可作为分龄的参考标准.建立了卵块大小(X)与含卵量(Y)的关系Y=20.38+4.261 4X.讨论了各虫态的习性、历期及发育进度等生物学特性.建立了实验种群特定年龄生命表.世代死亡率为82%,卵、幼虫、蛹和成虫期的死亡率分别为8%,55.54%,19.75和50.61%.种群增长指数I=0.423 7,分析了种群数量减少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瘦直扁足甲(Blindus strigosus)成虫喜阴湿,性激敏,受刺激后防御腺会分泌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成虫产卵期长,印发育期7~12 d,幼虫7龄,4月中旬至8月下旬化蛹,蛹期6~17d,以成虫和幼虫越冬。  相似文献   

16.
2003年~2005年3月~10月,在蟒河保护区对戴胜的繁殖生态进行了观察.知该鸟每年3月上旬迁来该区,10月上旬迁离.每年繁殖一次.繁殖后比繁殖前遇见率增长96.7%.窝卵数5枚~7枚,孵化期18d,巢内育雏期18d,巢外育幼期10d~18d.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宽带细腹食蚜蝇Sphaerophoria macrogaster(Thompson)的生物学特性,发现该食蚜蝇在福州一年发生7代,各代的历期分别为46.3天、30.9天、66.7天、23.1天、26.1天、37.1天与131.2天。主要以蛹在土壤中越冬和越夏,所以第7代与第3代的历期都很长,蛹期也比其他各代长,分别为100天与45天。每雌的平均产卵量为20.8粒。幼虫期的总捕蚜量为286.7头,其中2、3龄幼虫的捕蚜量占幼虫期总捕蚜量的98.2%。  相似文献   

18.
为了深入了解果蝇DNA甲基化修饰系统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特点及功能,以黑腹果蝇Canton S品系为材料,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分析不同发育时期果蝇dDnmt2与dMBD2/3基因的转录表达.结果表明:dDnmt2与dMBD2/3分别在6~9 h和0-3 h胚胎期表达量最高,在12~15 h和18~21 h胚胎、三龄幼虫、蛹、成虫期表达明显降低.果蝇dDnmt2和dMBD2/3基因的表达特点与果蝇不同发育时期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相一致.  相似文献   

19.
在宁夏银川室内自然条件下研究了突角漠甲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突角漠甲3 a发生1代,以成虫和不同龄期的幼虫在沙土中越冬;成虫于4~9月份交尾产卵,卵期为10~14 d;幼虫一般为7龄,幼虫期长达1.8~2.0a,幼虫经过2次越冬于第3年6月中旬至8月下旬化蛹,蛹期为10~12 d;羽化成虫经210~280 d性成熟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