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徐庚生  王淳良 《江西医药》1996,31(4):200-202
报告经手术治疗的蝶骨嵴脑膜瘤45例,男13例,女32例,年龄9~68岁,肿瘤位于蝶骨嵴内侧(内1/3)12例,蝶骨嵴中1/38例,蝶骨嵴外1/323例,累及整个蝶骨嵴2例。蝶骨嵴内侧型肿瘤的手术为神经外科困难手术之一,术中应根据肿瘤与周围血管,神经的关系决定肿瘤的全切除,以免术后严重的并发症,本组全切除40例,部分切除5例,手术显微镜的应用,术前行一侧颈外动脉结扎,可提高肿瘤的全切除率和降低手术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1~6月收治入院的32例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患者实施手术治疗,通过观察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瘤体切除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探讨手术治疗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临床效果。结果:32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其中,13例患者肿瘤全部切除,9例患者大部分切除;10例患者全切除,无死亡病例。19例患者完全恢复,无神经症状缺失情况;5例患者动眼神经麻痹,经治疗后恢复;3例患者视力恶化;3例患者面部麻痹,术后麻痹症状消失;1例患者术后并发瘤床出血,经止血处理后情况消失;1例患者术后并发偏瘫,影响了正常生活。结论:手术治疗是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较为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切除患者颅内肿瘤,防止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并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患者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20例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患者中肿瘤全切16例,肿瘤次全切3例,大部切除1例。术前出现视力损害及视野缺损症状14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10例患者视力出现不同程度好转,3例视力无改变,1例视力下降;术后2例出现不全偏瘫,经2个月治疗后基本恢复;3例出现动眼神经麻痹,其中2例经3~4个月治疗后基本恢复,1例恢复不佳;无死亡病例出现,效果满意。术后随访2-4年,肿瘤全切患者均未见复发;次全切及大部切除患者中出院后继续接受抗肿瘤治疗,其中2例分别于术后13个月、18个月复发,均接受二次手术治疗,随访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微外科手术治疗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肿瘤全切率,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苏杰  严畅  陈伟强  杨光  吕晨 《淮海医药》2011,29(2):107-109
目的 总结蝶骨嵴脑膜瘤患者的显微外科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21 例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蝶骨嵴脑膜瘤患者(内侧型15例,外侧型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通过显微手术的方法 切除,Simpson Ⅰ级切除10例,Simpson Ⅱ级切除8例,Simpson Ⅲ级切除3例,全组无手术死亡.结论 熟练掌握手术区域显微...  相似文献   

5.
蝶骨嵴脑膜瘤(sphenoid ridge meningiomas,SRMs)较为常见,发生率仅次于矢状窦旁脑膜瘤和大脑凸面脑膜瘤,占颅内脑膜瘤的12%。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因解剖部位深,手术暴露困难,肿瘤常包绕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视神经与海绵窦关系紧密,其全切除仍是目前神经外科的难题之一。近年来,随着颅底外科的发展和对海绵窦的深入了解,使得手术切除这些肿瘤的治疗理念发生了巨大变化,术后功能结果明显提高,本研究将蝶骨嵴内侧脑膜瘤的手术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巨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手术特点,提出显微手术治疗的要点。方法回顾分析18例巨型蝶骨嵴脑膜瘤经改良翼点入路显微手术的资料。结果肿瘤切除按Simpson’s法分级,Ⅰ级4例,Ⅱ级13例,Ⅲ级1例。结论改良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有助于巨型蝶骨嵴脑膜瘤的全切除。治疗以显微手术切除肿瘤为主,对于未能全切除的病人,术后可辅以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蝶骨嵴脑膜瘤临床治疗中的分型,术前评估及手术技巧。方法:我院2003~2008年临床治疗蝶骨嵴脑膜瘤39例,男性18例,女性21例。蝶骨嵴内侧型18例,中1/3型12例,外1/3型9例。术前均行CT和MRI检查。显微镜下翼点开颅。结果:术后达Simpson1Ⅰ级切除17例,Simpson1Ⅱ级切除14例。术后8例出现一过性动眼神经麻痹,5例脑梗塞,1例永久性面瘫,1例尿崩,电解质紊乱,1例二次开颅血肿清除。13例随访1~2年,无复发,无新的神经功能障碍。结论:完善严谨的术前评估,熟练的颅底解剖和显微操作技术,临床实践的积累和学习的不断更新是做好蝶骨嵴脑膜瘤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30例蝶骨嵴脑膜瘤的手术分型及其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蝶骨嵴脑膜瘤的手术分型及其治疗。方法30例蝶骨嵴脑膜瘤按照Cushing简化分类方法进行手术分型,根据肿瘤的大小、生长方向以及与颈内动脉及分支的关系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结果外侧型SWM18例,均全切;内侧型SWM12例,全切5例,6例次全切除,1例行部分切除减压。结论Cushing简化分类方法将起源于前床突和蝶骨小翼的内侧部分的归于内侧型更为实用;临床根据各型肿瘤特征选取合适的手术入路,并注意神经和颈内动脉的保护,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蝶骨嵴脑膜瘤在临床较为常见,根据肿瘤与脑膜的粘着部分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而三种不同类型的蝶骨嵴脑膜瘤在临床表现、手术难度和预后等方面有明显区别,其中内侧型因位置深,血供丰富,邻近鞍区的血管和神经,部分肿瘤侵犯海绵窦或包裹颈内动脉,手术全切肿瘤十分困难。术后并发症多。我科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手术治疗蝶骨嵴脑膜瘤26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蝶骨嵴脑膜瘤约占幕上脑膜瘤的1/5,其中约1/2为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1]).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位置深在,与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视神经及海绵窦关系密切,手术全切难度大,并发症多,是颅底外科的难题之一.我科近5年来采用Yasargil翼点入路对16例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进行显微外科切除,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分型及治疗方法,改善该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9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治疗方法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MRI所见肿瘤主体部位分为Ⅰ型(颅前窝型)9例,全切率100%;Ⅱ型(颅中窝型)16例手术治疗15例,全切10例,次全切4例,大部切除1例;Ⅲ型(混合型)4例,次全切3例,大部切除1例;术后视力改善12例,无变化2例,视力恶化1例,一过性偏瘫6例,一过性动眼神经麻痹2例,死亡1例;1例Ⅱ型患者拒绝手术行X-刀治疗,放疗后3个月因脑水肿脑疝行减压批半年复查MRI可见肿瘤体积缩小,肿瘤中心坏死;未能全切患者均行放疗,8例得以随访3个月-5年未见肿瘤增大。结论在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全切肿瘤应为首选的治疗方法,颅前窝为主的肿瘤全切率极高,颅中窝型和混合型全切率较低;对残余肿瘤应行放疗,在术后2个月左右脑水肿消退后行立体定向放疗可减少放疗引起的脑损伤。减少肿瘤复发机会。  相似文献   

12.
经颧弓改良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巨大蝶骨嵴脑膜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成  郭之通  王廷友 《淮海医药》2000,18(3):180-182
目的应用经颧弓改良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巨大蝶骨嵴脑膜瘤。方法改良翼点入路,主要为切断颧弓,尽量暴露中颅底,在显微旬下操作分块切除肿瘤,避免损伤颈内动脉等重要结构。结果13例巨大蝶骨嵴脑膜瘤在显微镜下做到了全切,术后出现脑血管痉挛4例,精神症状6例及皮下积液8例等。给予相应处理后,均在短期内恢复。结论经颧弓改良翼点入路显微手术,能够充分暴露中颅底,肿瘤显露良好,镜下视野清楚,避免损伤了重要结构,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型听神经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技巧与重要神经功能的保护,减少并发症,总结显微手术治疗经验,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5例大型听神经瘤(直径≥3cm)经显微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12例,全切率为80%,面神经解剖保留13例,功能保留7例,保留听神经2例,死亡0例。术后脑脊液漏2例,吞咽困难2例,术后再出血1例。结论: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切除肿瘤,对于切除大型听神经瘤是非常有效的方法,有助于保护面神经,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神经内镜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鞍区肿瘤(附2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神经内镜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鞍区肿瘤的经验和改进方法。方法对29例鞍区肿瘤行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结果肿瘤全切25例,次全切3例(垂体腺瘤1例,颅咽管瘤2例),部分切除1例(脊髓瘤1例),出现脑脊液5例,尿崩症1例,均在1周内恢复,19例激素异常的病例中18例恢复正常,随访3~15月,所有病例症状均有所好转。结论神经内镜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鞍区肿瘤既安全又彻底,且创伤小,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5.
胡民  刘刚 《安徽医药》2013,34(8):1133-1135
目的探讨孤立性蝶窦病变微创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6例孤立性蝶窦病变行鼻内镜下经上鼻道入路扩大蝶窦自然窦口,清除病变。结果术后病理证实,慢性炎症9例,非侵袭性霉菌性蝶窦炎3例,囊肿4例,均为孤立性蝶窦病变。16例均治愈。无术中大出血、视神经损伤和脑脊液漏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24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鼻内镜下经鼻腔入路是治疗孤立性蝶窦病变的安全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6.
张学军  陈文军  梁伟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0):1320-1321
目的 探讨听神经瘤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过程中瘤周面听神经保护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显微手术方法及其疗效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肿瘤全切除22例,次全切除3例,耳蜗神经解剖保留20例,保留有效听力3例,有效听力丧失但保留可测听力13例,听力完全丧失9例.面神经解剖保留18例,H-B分级1~4级15例,5~6级10例.结论 清晰局部解剖,注重重要血管保护,准确辨认肿瘤及其周围膜性结构并利用膜性结构形成的天然界面,采用一定手术技巧分块切除肿瘤是实现瘤周面听神经保护从而提高术后面听神经功能保留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7.
安刚 《黑龙江医药》2007,20(6):640-641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脊液鼻漏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外伤性脑脊液鼻漏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车祸伤47例,坠落伤11例,打击伤10例,非手术治疗51例,手术治疗17例.分析其治疗方法和疗效.结果:非手术治疗组51例,手术治疗组17例,全部治愈.结论:外伤性脑脊液鼻漏要选择非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根据颅底骨折的部位、程度及缺损范围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34例大型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结果分析。方法:采用单侧枕下乙状窦后小骨窗及经内听道入路,运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直径大于4cm肿瘤。结果:肿瘤镜下全切除28例(82%),次全切除6例(18%)。面神经解剖保留20例(60%),功能保留11例(32%)。术前尚存听力25例,术后听力保存3例(12%),无手术死亡。结论:大型听神经瘤的治疗,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及内听道入路,运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肿瘤,是提高肿瘤切除率,保留面听神经功能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小脑延髓裂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第四脑室肿瘤的方法,进一步了解入路的解剖结构以及如何保护脑干,避免损伤小脑后下动脉和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对我院自2002年12月至2004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8例经小脑延髓裂入路切除的第四脑室肿瘤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手术技巧和经验.结果 所有患者肿瘤全切除6例,近全切除2例,全切率75%,均打通脑脊液循环通路.术后全部清醒,无死亡.术后肿瘤复发1例,术后出现脑积水1例,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治疗.结论 经小脑延髓裂入路切除第四脑室内肿瘤,不需切开小脑下蚓部.可清楚地暴露导水管口、闩部及脑室侧壁,不损伤任何小脑组织.切除肿瘤过程中注意保护小脑后下动脉及其分支,注意区分肿瘤组织和脑干,与延髓呼吸中枢粘连紧密的肿瘤不必强行切除,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