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对于开放教育教学中,实践教学环节十分重要,《数据库基础与应用》课程考核方案设计中,特别注重加强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与检查工作,因此在课程考核改革设计方案中将此作为重点,在开放教育课程设计方案中,实践教学考核占到总成绩的50%。《数据库基础与应用》试验跟踪测试平台把考核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起来,掌握学生的上机情况,跟踪学生操作的步骤,使学生的学习过程落到实处,科学测评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学习信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开放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在基于实验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引领、任务驱动"高职电子技术类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中,探索构建电子技术类课程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设计教师评价表、学生个人评价表、小组评价表,对电子技术类实验课程考核方法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随着反转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大学的推广,对学生的考核方式也由传统的学习结果考核转向对学习过程的考核,针对"以过程性考核为主"的考核制,深入研究教学过程的需求,充分利用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提出了一种适应网络化教学的可定制评分项目的实时评分系统模型,设计并实现了基于Android的学习质量动态跟踪系统。该系统完成了教师自行定制评分模块并进行打分,学生实时查看成绩等主要功能,系统可以对教学过程中的成绩进行分析,对学生提出学业预警。经过一学期的测试,验证了该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利用更多的课余时间进行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互动与项目实践。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如何公平有效地完成课程的考核,对于教学质量的保障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动态网页设计"课程为例,探索了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如何完成对学生的过程考核,从而充分发挥该教学模式的优势,保证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探索基于实验过程的形成性考核体系,设计了指导教师评价、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表,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  相似文献   

6.
电工实训是工科专业学生的一门公共基础实训课.本文分析了传统的电工实训考核模式的局限性,研究了一种新的"过程考核"模式.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升学生对教学内容各环节的掌握与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现在"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存在的教学模式落后,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简单、以及考核不够全面等问题,借助超星泛雅"一平三端"平台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通过课前发布任务、课中有效组织课堂活动、课后发布作业、统计数据和教学反思进行.实践表明:该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增强了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动态跟踪和过程性指导,同时也让课堂教学更有效,教学评价方式更有针对性、更精准,最终达到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翟艳男  张晖  宋暖 《电子测试》2020,(10):115-116,72
针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理论联系实践的特点,采用学习通平台进行混合式教学,同时进行多维度过程性考核实践研究。理论维度应用超星学习通平台从随堂测试、课后作业、阶段考试三个方面进行组织实施,实践维度通过作品创作和展示组织实施。引入过程性考核,能够完善学生学习过程监测,评估与反馈机制。让理论考核留有痕迹,记录数据,方便学生自我管理,让实践考核激发兴趣,同时更有助于教师研究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行差异化教学。实现以考辅教、以考促学,更大地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9.
实验教学环节的量化管理与目标考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实验教学环节进行量化管理和目标考核能使教师准确地评价和掌握每个学生的能力,防止实验教学过程“走过场”,促进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使实验教学过程和对学生的考核具有更好的可操作性。实践表明,采用这一管理措施和考核方法,学生收获大,教学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针对仅通过期末笔试考核学习效果存在的问题,以“工业控制网络”课程为例,对过程性多元化考核进行了研究。取消了期末笔试环节,设计了平时表现、章后测试和设计与调研报告三个环节,通过“平时表现”和“章后测试”把握学生学习状态,动态调整授课重点。报告环节与课程知识紧密配合,分别培养学生的协议设计、集成设计、单元设计和终身学习能力。为了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设计了成绩定量计算方案。改革举措在线下和线上课程中经过了多年的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式往往是通过人工方式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由于要处理的信息量较大,这种工作方式效率低下且容易出现人为失误.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前提下实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公开、公正和公平,我们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学生综合素质统一管理平台,实现了科学有效且量化地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往往成为学校及其家人评价学生学习质量的唯一标准,高职高专学生亦是如此.这种单一的评价标准桎梏了高职高专学生多方面能力的体现,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构建多角度、全方位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及全面的评价方法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层次分析法(AHP)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通过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对高职高专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调动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张伟  徐颖  杨世霞 《移动信息》2024,46(3):94-96
为更准确地评估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文中开发了一个综合素质评价平台。该平台结合了学术成绩、技能掌握、团队合作等多维度评价指标,旨在全方位地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试结果表明,该平台能提供更全面的学生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可为教育者提供有效的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学校传统身心素质教育难以满足全面分析评价中学生身体和心理素质状况、提升学生锻炼身心素质的积极性、让教师和家长实时了解学生身心素质状况、并为学生身心素质锻炼和体育考试提供个性化指导的问题,文中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研究了中学生的身心素质评价方法和个性化锻炼方案推荐方法,设计并实现了可分别为学生、教师和家长提供服务的基于移动终端的中学生身心素质监测与评价系统“青悦圈”。青悦圈的定点试验结果表明,其能够解决现有问题,满足中学生身心素质教育新需求。  相似文献   

15.
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学习行为、学生对学校行为和要求等方面发生了重要变化。本文以研究了网络环境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校学生学业跟踪评价模型进行研究,文章首先阐述了模型的研究内容,基于研究内容构建了评价模型,模型从5个维度10个指标对学生进行跟踪评价。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和建立科学的多元化评价模式,本文针对"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存在的差异,提出优生免考的研究型教学和考核方式。该考核方式打破了传统单一的考评模式,建立了基于项目的自主学习、主动设计的多元化考核方式;创导以原理教学为主、实践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方法。经过几届优秀学生的实施,充分表明该考核方式的改革是成功的,不仅提高了学生主体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充分发挥了优秀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国电气工程高等教育的评估体系缺乏对学生意见的听取。为此,本文以我校电气专业在校学生和毕业校友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对他们进行访问,汇总分析了学生对学校、专业、行业及课程设置的等方面的认识,来探索一种基于学生视角的大学专业教育评估方法,审视专业教育的成功和不足,为大学专业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慕课以“在线、共享、开放、互动”的独有优势,吸引了众多高校学生及社会兴趣学习者。但其高辍学率和低完成率、缺乏有效的质量评价标准及指标体系、学习效果难以保证等问题急需解决。本文引入心理测量领域的认知诊断模型Fuzzy-CDF,基于MOOC平台湖南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教育大数据,提出了知识水平层级的学生学习成效评估方法。通过对章节的诊断性评价来反馈学生知识弱项、推荐资源,保障学习效果与学习的顺利进行;采用过程数据来训练认知诊断模型,完成期中与期末的形成性评价并给出学生最终成绩。实验结果表明:与慕课平台简单的加权形成性评价和期末终结性评价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学习成效评估方法能更好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具有实际应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特点进行研究及分析,以模糊综合评判为核心的理论建立一个综合评判系统的模型,并且通过一种改进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实现过程。利用此算法设计实现一个多级的"综合评判系统",进行个性化的认知学生模型设计,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和合理化的评价,已达到对学生认知水平做出最终判断。  相似文献   

20.
在船实习是轮机专业学生提高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关键环节。调查发现, 学生在船实习过程中存在实习 方案设计不合理、学生管理存在缺陷、实习评价不全面等诸多问题, 削弱了学生的实习积极性, 降低了船 舶指导教师的参与度, 严重影响了实习效果。这些问题的解决, 需要从明确校企双方权利与义务、引入双 导师制、推进精细化评价等方面入手, 全面系统地改进学生在船实习方案, 提高校船联合指导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