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隧道施工中,为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和不破坏周边地面既有建筑物,多采用超前支护方式进行隧道加固。本文以徐州地铁3号线焦山村站~银山站区间隧道下穿焦山河桥段施工为例,介绍大管棚超前支护方式,包括管棚参数以及施工方法。下穿河道遇到地下水时,应及时采取注浆加固措施,保证隧道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2.
吴哲元 《建筑施工》2020,42(2):241-243
为降低穿越施工对运营地铁的影响,确保运营地铁结构和安全运营,结合软土地区盾构穿越双圆隧道案例,从穿越过程中的施工参数控制、信息化监测、土体加固以及注浆等角度对盾构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地铁隧道上方开挖区域土体的加固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陆平 《山西建筑》2010,36(20):339-340
以武汉地铁2号线汉—范区间上方的二环下穿道施工为背景,应用有限差分程序FLAC3D建立模型分析,研究了既有盾构隧道周围土体加固的可行性,最终通过对比确定加固方案,为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黄剑军 《市政技术》2008,26(2):121-123
南水北调总干渠下穿北京五棵松地铁车站工程中,遇到地质条件恶劣(暗涵主要穿越卵石层及卵石、漂石层)、既有地铁站对暗涵施工的要求较高等情况,为确保隧道安全通过,同时将暗涵施工对既有车站的影响降至最低,在暗涵施工中采用了管棚超前注浆加固技术,安全地通过了既有地铁站,同时保证了既有地铁站的正常运营.由此可知,管棚超前注浆加固技术相对于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技术,在加固长度以及加固效果上都具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张杰 《江苏建筑》2021,(2):63-66
近年来,我国市政工程建设迅速发展,与既有地铁线网交叉的现象越来越多,给地铁结构安全保护带来严峻考验.顶管法施工因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广泛地被应用于市政管线上穿或下穿既有构建物建设中,文章以南京某综合管廊穿越既有地铁隧道为实例,从地铁安全保护角度出发,对管廊穿越方案提出优化措施:一是优化管廊纵断面,由下穿隧道方案调整为上穿方式;二是隧道周边土体MJS加固.通过上述措施,项 目实施过程有效控制了地铁隧道变形,确保了地铁隧道结构及运营安全,为类似穿越地铁区间的地下工程设计、施工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广深港客运专线深港隧道下穿深圳地铁1号线、地下商业街工程为例,论述了综合应用水平旋喷、长管棚、超前注浆和补偿注浆、CRD法开挖等技术,利用2套自动化仪器实时监控量测,及时反馈、指导施工,准确计算地铁结构底板下注浆位置和注浆量,分层分部位加固土体,精确控制沉降,确保运营的地铁安全运行,为同类隧道施工积累了可贵的资料和经验.  相似文献   

7.
城市地铁隧道地处繁华密集城市建筑群,盾构法隧道在开挖过程中会引起隧道上方土体应力场重构,一旦处理不当极容易引发地表建筑物沉降开裂等工程事故。本文以深圳轨道交通14号线四坳区间地铁盾构斜穿老旧建筑物桩基群为研究背景,首先通过数值分析得出了盾构斜穿桩基群的沉降规律及加固范围,然后结合工程现场给出不同工况下建筑物的加固方案及盾构穿越过程中掘进参数的控制措施。通过本文提出的技术措施保障了盾构斜穿建筑物桩基群施工时地面建筑物的安全,可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广州地铁五号线盾构隧道工程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受周边环境、地质条件、线路站位及施工工期等因素制约,广州地铁五号线盾构施工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在施工过程中成功研究并应用了SEW工法、暗挖导洞群桩基托换法,针对江中超浅埋泥水盾构过江、土压平衡盾构过溶洞群、超小曲线半径重叠隧道盾构等施工难点采取新技术和新工法,并在盾构过砂层时采取TAC高分子聚合物等新材料,有效控制了盾构施工中土体稳定和变形,保证地铁五号线顺利施工.  相似文献   

9.
以铜陵市五松公路隧道为背景,主要对隧道穿越煤层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隧道穿越煤层时采取实时瓦斯监测,并辅以大功率的排放设备和严格现场机械设备管理,来保证穿越煤层段的施工安全。考虑到煤层结构破碎,强度较低,通过采取管棚+小导管注浆加固和小导管超前预注浆加固的方案,结合光面爆破进行台阶法开挖。  相似文献   

10.
盾构隧道施工会对周围土体产生扰动,当土体沉降和变形过大时,会对邻近地下管线产生危害。采用统一土体移动模型解计算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土体自由位移场,通过能量方法建立变分控制方程,得到盾构隧道施工引起地下管线竖向位移的计算方法。为了预测盾构施工地铁隧道时隧道地层变形情况,采用FLAC3D岩土模拟软件对地铁穿越富水砂卵石地层进行模拟分析,可对类似工程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1.
新建北京地铁15号线暗挖大断面隧道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近距离侧穿既有地铁13号线高架区间桥桩。结合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穿越既有线桥桩位置关系及区间风井、风道、暗挖大断面隧道施工步序,采取了地面深孔注浆加固桥桩所在区域土体,对施工影响的桥跨下放置满堂红支架进行预支顶,临近既有线的区间风井及风道采用深孔注浆止水,单洞双线大断面隧道采用洞内全断面注浆加固等风险控制措施。通过数值分析、施工监控量测,在保证地铁13号线正常运营的前提下,顺利完成了临近既有线的区间风井、风道及暗挖大断面隧道近距离穿越既有线桥桩的施工,相关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偏压隧道洞口开挖防护结构及施工方法,属于隧道工程领域,包括框架、管棚、锚索、抗滑桩和侧墙;隧道侧面边坡通过锚索与框架锚固连接进行支挡;隧道浅埋侧设置侧墙,导向管穿过侧墙顶部伸入山体,通过导向管钻孔;管棚穿过导向管,锚索套入管棚;框架底部施设抗滑桩,框架柱底部与抗滑桩顶部相接,锚索穿过抗滑桩锚固于山体的稳定区内;侧墙与山体间分层回填土体并夯实;管棚和锚索内分时注浆加固土体,锚索和管棚将侧墙和抗滑桩连成整体结构锚固于山体稳定区,在侧墙、抗滑桩和管棚封闭区内进行暗挖施工隧道。本方法在洞口开挖前形成防护体,回填土体有助于洞口开挖,可减少偏压力,防止隧道滑移,保证偏压隧道安全施工和运营。  相似文献   

13.
《门窗》2019,(16)
为研究新建地铁盾构隧道下穿既有铁路框构桥时采用的地基加固措施的加固效果和新建地铁盾构隧道施工对既有铁路框构桥的影响,利用Midas有限元软件建立既有铁路框构桥基础下地面注浆预加固的土体模型,分别计算了各个工况下既有铁路框构桥的结构内力和位移,得到结论如下:在隧道正常掘进状态下,当盾构管片及时安装,设计的各项加固措施按质按量完成时,新建盾构隧道下穿所引起的框构桥内力变化微弱,框构桥各个方向的变形和位移满足要求,表明对框构桥基础下土体进行的注浆加固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孙志刚 《建筑》2011,(7):53-54
西安地铁1号线汉城路站—开远门站盾构区间隧道近距离下穿西安市重要交通干道西二环立交桥,穿越前对立交桥基础采取了加固措施,穿越过程中采取了有效、必要的技术措施,确保了盾构机安全顺利穿越西二环立交桥。  相似文献   

15.
翟建国 《山西建筑》2003,29(2):60-61
长管棚超前支护是隧道施工中穿越软弱破碎围岩的一种加固施工方法,介绍了长管棚施工工艺在某公路隧道施工中的应用,证实此方法既保证了施工安全,又加快了Ⅱ类软弱围岩的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16.
上海地铁10号线某旁通道冻结法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地铁10号线国权路站~五角场站区间隧道旁通道及泵站工程位于软土区,地面道路交通繁忙,地下管线众多.结合周边环境、交通要求及地铁旁通道施工经验,采用水平冻结法加固土体,矿山法开挖.通过设计计算,确定了冻结帷幕施工参数及制冷参数.通过严格控制冻结孔施工、冻结站安装及二次支护等关键施工措施,使得该地铁旁通道地层加固施工成功完成.  相似文献   

17.
高伟  许英姿  宋风超 《山西建筑》2011,37(21):152-153
采用解析法研究穿越地表建筑物浅埋隧道开挖对地表沉降的影响,推导出了穿越地表建筑物浅埋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公式,依托广州地铁五号线右线区庄区间隧道穿越地表建筑物工程实例,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可为类似穿越已有建筑物隧道工程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18.
以九景衢铁路某隧道破碎段施工为例,主要阐述了通过采取超前预注浆加固、管棚支护等隧道预加固施工技术,穿越破碎段的施工,分享隧道穿越破碎段的超前预加固施工经验。实践证明,做好前期研究工作,选择科学的施工方案,不仅可以更好地达到预期的目的,还可以提高经济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地铁新线穿越既有线工况越来越多,新线穿越施工必然引起既有线周边土层及结构变形,继而影响既有线运营安全,因此应充分认识盾构穿越施工中地铁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以成都地铁9号线穿越既有4号线为背景,针对盾构在富水砂卵石地层近距离下穿既有运营线施工难题,采用袖阀管与管棚注浆措施对原有地层进行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20.
结合广州地铁五号线盾构区间隧道穿越高架桥的工程案例,介绍了穿越桩基的凿除施工中竖井施工、横通道施工、被托换桩凿除施工、回填施工等具体方法。其经验可供今后类似工程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