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肚兜是最具中国风情的传统内衣,它既具有款式、装饰、工艺等美学价值,又具有文化寓意的价值。肚兜这件我国传统的保护胸腹的贴身服饰品,从简到繁,从遮掩到张扬,伴随着各种人生的礼仪,其变化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审美的演变,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女性是肚兜艺术的创造者,反之肚兜也影响了女性的生活方式,形成了她们的生活情感与价值。本文依据实物和文献作为研究依据,从性别视角分析肚兜在两性文化、母性文化、女性自身价值三方面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从历史、文化语境解读《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菊花》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她们既承袭着方兴未艾的"新女性"气质,又有其女权精神难以为继的悲哀。从社会文化视角透析女性形象塑造,能客观而辩证地认识她们作为女性独特的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3.
流散文学是对流散经历的文学表达与创造。当代女性流散作家既有女性身份,又有流散经历,她们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书写是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也是民族互通不可或缺的人文基础。利用以地理、文化、政治空间批评为着力点的空间理论研究当代女性流散文学中的演变及特点将有利于透过本中的空间越界、空间想象等深入挖掘流散群体对身份、文化以及情感的诉求与建构。  相似文献   

4.
谚语作为一种社会变体,它反映了社会风俗和文化观念。由于人类文化中包含着女性歧视,因而英语谚语中也存在女性歧视的成份。分析了英语谚语中的性别歧视尤其是对女性的歧视现象,探讨了造成女性歧视的文化根源和社会根源。正确认识和理解英语谚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避免在对外交往中因使用英语谚语不当而发生跨文化交际冲突。  相似文献   

5.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和中国清朝作家吴敬梓《儒林外史》都塑造了典型吝啬鬼形象——葛朗台和严监生。吝啬鬼异于常人的专制蛮横,男性主义尤为明显。作为这一特殊父权文化小圈子中的女性,她们的地位以及命运值得关注。通过剖析这两个家庭中的女性,研究其境遇和心理,并联系创作主体的女性观和创作目的,阐述中西文化中父权家庭的差异,从而了解作为个体女性的觉醒和追求,把握中西女性解放问题。  相似文献   

6.
由于历史文化、传统习惯等种种原因的影响,我国女性仍处在弱势地位,女性的权益尤其是农村女性的权益仍然得不到彻底的保护。在所有的权利中对农村妇女来说,笔者认为作为她们收入的主要来源和最后的生活保障的土地权益最为重要。因此通过社会性别分析方法对我国现行有关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规定进行分析,提出建议,实现男女在法律上的实质平等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美国黑人女性戏剧文学的核心主题是对文化身份属性的阐释和对身份认同的探索。黑人女性剧作家的边缘化身份与特殊的生活境遇赋予了她们独特的黑人女性主义的书写方式。黑人女性剧作家在寻找与构建黑人女性文化身份,拆解黑人女性文学的被边缘化境遇和建立黑人女性戏剧文学与批评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汉乐府中有一类刚烈绝决、自尊自强的女子,她们迥异于传统柔弱的女性形象。她们的出现,受到汉代浓厚的尚武精神影响,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泱泱大汉刚健、进取、自信、自尊的民族心理和时代风貌。  相似文献   

9.
《伊娃的男人》是美国当代重要的黑人女作家盖尔·琼斯的代表作之一。本文从文化创伤视角出发,通过对以女主人公伊娃为代表的黑人女性的创伤经历的分析和解读,认为性虐待、性侵犯作为性别歧视的极端表现形式可被视为黑人女性这一承载群体的文化创伤,而黑人女性的被迫沉默迫使她们言语缺失,将身体演绎成言说性别歧视的场所。诉说和倾听作为"体验创伤"的形式之一有助于黑人女性走出创伤。  相似文献   

10.
《尘埃落定》对女性的描写是一大败笔.其中所描写的女性主要是依附型、狐媚型、颠覆型、卑贱型和禁锢型的,令人心生厌恶:给她们安排的结局也是"恶有恶报".小说表现出这样一种倾向:对女人身上的瑕疵透视得格外清晰,特别关注她们的弱点.这反映了长期的父权制社会形成的男权意识的根深蒂固及其对作家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