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惠玲  张文芳 《眼科研究》2010,28(2):189-192
玻璃体切割术的主要目的是切除病变玻璃体和解除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拉。难度在于玻璃体与视网膜之间存在紧密粘连或有玻璃体后脱离。药物辅助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是指先于玻璃体切割操作即应用药物促进玻璃体的液化或使玻璃体内纤维增生膜溶解,以解除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引,从而提高手术效率和安全性。就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辅助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机械性玻璃体切割手术将玻璃体皮质完全从视网膜上分离较困难,且容易引起医源性并发症。在玻璃体手术过程中或手术前能否应用一些生物酶或其他药物使玻璃体液化,并沿着玻璃体视网膜界面分离玻璃体,从而增加手术效率和安全性成为眼科医生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以贵州小型猪为研究对象,观察了纤溶酶和透明质酸酶诱导玻璃体后脱离(PV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其对玻璃体切割手术的辅助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产生的酶辅助的玻璃体切割术,即应用酶化学作用液化玻璃体并分离玻璃体视网膜交界面,诱导产生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PVD),可用于辅助玻璃体切割术,简化手术,减少并发症,也为微创玻璃体切割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甚至可以替代玻璃体切割术,用于预防和治疗一些玻璃体视网膜疾病,  相似文献   

4.
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的现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是应用精细和复杂的手术器械,使手术切口明显缩小,达到免缝合的要求,即所谓通过“微小创伤”进行的玻璃体切割手术。现综述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的发展概况、主要优点、手术适应证、存在的主要不足和尚待解决 的问题及其前景。(中华眼底病杂志,2004,20:200-201)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01/2012-12在我院治疗特发黄斑视网膜前膜患者30例30眼,采用23-G玻璃体切割系统,行玻璃体切割、剥膜及气体填充。对患者行2~13mo的术后随访观察,进行疗效评价与分析。结果: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特发黄斑视网膜前膜30例30眼,1眼黄斑前膜复发,29眼黄斑视网膜前膜消失,视力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视物变形消失或减轻,OCT提示黄斑前膜消失。结论: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黄斑视网膜前膜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在患者的视功能未造成严重的损害前,在早期进行手术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郭擎 《眼科新进展》2011,31(6):598-600
染色法玻璃体切割术是一种在玻璃体切割术中将活体染料注入玻璃体腔,使内界膜、视网膜外膜、玻璃体等组织显色,有利于手术剥除的技术。自2000年吲哚青绿作为第一代染料用于特发性黄斑裂孔内界膜染色起,国外很多学者对内眼手术所用染料的生物相容性、毒性、染色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逐渐形成了一套理论体系。本文主要介绍染色法玻璃体切割术研究的现状与前景。  相似文献   

7.
玻璃体视网膜交界面的状态与许多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表明,玻璃体切割术前应用药物可使玻璃体液化或使许多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玻璃体内的纤维增生膜溶解,解除玻璃体后皮质与视网膜内界膜之间的粘连,形成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不但有利于手术的进行而且有利于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治疗和视力的恢复.本文对目前药物诱导玻璃体后脱离的组织结构、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其在临床和实验研究方面的进展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尿激酶玻璃体腔注入治疗玻璃体积血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 玻璃体积血是视网膜静脉阻塞等血管性疾病或眼外伤造成视力危害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其治疗方法较多,但临床证实玻璃体腔注射和玻璃体切割术为最有确切疗效的方法[1],我院2000-09/2005-05对40例因经济困难担负不起高额玻璃体切割手术费用或拒绝玻璃体切割手术的单纯玻璃体积血患者,经睫状体平坦部小切口行玻璃体腔注入尿激酶手术,积血吸收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评价眼内电凝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玻璃体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5例(55只眼)DR患者应用高速玻璃体切割进行玻璃体手术,切除轴心玻璃体后,应用曲安奈德(TA)0.02 ml,使玻璃体皮质染色,以利于术中造成玻璃体完全后脱离,此时大部分增生膜随之剥离,切割过程的出血随着增生膜的切除一般会自行停止,尽量不采用电凝止血,视盘处新生血管增殖膜应用眼内镊将其剥除,玻璃体及膜切除后应用眼内视网膜激光光凝,周边部视网膜采用带导光眼内激光,经巩膜外顶压进行激光光凝,如患者伴有裂孔及视网膜脱离,术中可采用眼内气体或硅油填充,其余患者手术结束后玻璃体再次注入0.05 ml TA。结果有2例(2只眼)患者分别在术后1~3个月出现玻璃体出血,此2例患者全部为人工晶状体眼,其中1例(1只眼)再次行玻璃体冲洗。结论 PDR玻璃体手术过程中尽可能不用或少用眼内电凝,视盘及其周围视网膜严禁电凝。  相似文献   

10.
25 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的出现,标志着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该系统在一些眼底疾病的治疗中已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随着对其不断改进,目前已逐步应用到眼前节手术中,尤其在儿童白内障手术中经角巩膜缘或扁平部行后囊膜切开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术更突显其微创优势.本文就25 G玻璃体切割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优点、在眼前节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及其潜在并发症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商品名Avastin)对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纤维血管膜中整合素链接激酶(ILK)表达及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数量的影响.方法 玻璃体切割手术中取出的24例PDR患者的视网膜前纤维血管膜,其中12例患者手术前1周玻璃体腔单次注射bevaei...  相似文献   

12.
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常用方法,近年来手术的微创化成为手术治疗的热点.由于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微创玻璃体切割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就近年来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的应用如手术器械的改进、辅助设备的应用以及手术并发症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巩膜切口的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常规20G玻璃体切割手术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微创玻璃体手术系统由于巩膜切口和手术器械直径较小,创伤小,恢复快而应用逐渐增多.但既往临床经验表明,若玻璃体手术巩膜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玻璃体视网膜嵌顿可造成视网膜裂孔和视网膜脱离,严重者可发生前部增生性视网膜病变、睫状体脱离甚至眼球萎缩[1,2].因此,我们采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对玻璃体切割手术后患者的巩膜切口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后眼内炎是发生在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早期出现的感染性眼内炎。巩膜穿刺裂口不闭、低眼压、无眼内填充物、免疫抑制、手术后局部糖皮质激素使用、玻璃体束综合征、手术前准备不足、手术中辅助用药和手术时间长等为其相关的危险因素。致病菌以表皮葡萄球菌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药物治疗目前多选万古霉素和头孢他啶联合用药;但这两种药物将有可能被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逐渐取代。再次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聚维酮碘、眼内灌注液手术前和手术中的合理使用在预防其发生方面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基质金属蛋白酶-3在玻璃体切割术中的辅助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自军  曾水清 《眼科研究》2004,22(5):467-470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MMP-3)对玻璃体切割术的辅助作用.方法将20只灰兔随机分成2组,右眼为实验眼,A组10眼玻璃体腔内注射平衡盐溶液(BSS)0.1mL,B组10眼注射MMP-3 0.1mL(10ng),注射后30min行玻璃体切割术;左眼为对照眼,玻璃体腔内注射等量BSS但不行玻璃体切割术.术毕摘除眼球行光镜、透射电镜及扫描电镜检查.结果A组兔眼后极部及赤道部内界膜均有多少不等的胶原纤维残留,且部分兔眼可见视网膜内界膜和感光细胞的损伤.B组兔眼内界膜面光滑平整、无任何物质残留.所有兔眼基底部视网膜面均见浓密的胶原纤维黏附.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MMP-3可明显减少兔眼玻璃体切割术后玻璃体后皮质的残留,使手术更安全易行,可作为玻璃体切割术的辅助剂.  相似文献   

16.
曲安奈德在玻璃体切割术中的辅助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在玻璃体切割术中辅助应用是2000年开始采用的新技术。TA可以帮助显示透明的玻璃体或玻璃体后皮质,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时效。它具有抗炎和抗增殖作用,目前未见明显毒副作用。本综述TA在玻璃体切割术中辅助应用的方法、在治疗不同疾病手术中的应用包括用于剥离内界膜及其评价等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7.
微创玻璃体切割术临床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是近年来新型玻璃体切割手术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微创玻璃体切割术的研究现状,包括25 G和23 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的疗效、优缺点、适应证、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并发症的预防作一扼要综述.荣翱,E-mail:rongao1962@botmail.com 通讯作者  相似文献   

18.
姜方正  邱庆华 《眼科》2010,19(2):122-124
目的评估四切口双手操作进行复杂性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严重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39例(39眼)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方法对以上患者行助手照明、四切口双手操作法玻璃体切割手术,切除机化玻璃体和积血、剥除增生膜或取出异物、复位视网膜。术后随访6~18个月,观察视力,视网膜复位情况等。主要指标手术时间,手术前后患眼视力,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39眼术中顺利切除机化玻璃体,剥离视网膜增生膜,剥膜时间4~50min(平均16.2min),取出异物,复位视网膜,手术时间32—65min(平均48min)。术后1个月随访时,视力明显提高者35眼(视力表提高2行或者光感到指数),随访中4跟再次发生视网膜脱离,2眼视网膜出血。39例术中及术后随访期内均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结论四切口双手操作玻璃体切割手术容易进行剥膜、取异物等操作,对复杂性玻璃体手术有较大的临床应用前景。(眼科,2010.19:122—124)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Nd:YAG激光作玻璃体手术17眼,其中切割无晶体眼嵌塞于角巩缘创口的玻璃体条索6眼;切割伴有视网膜脱离的玻璃体条索5眼;切割炎症性玻璃体膜3眼;切割眼内异物术后牵引性玻璃体条索2眼:切割出血性机化膜1眼。随访时间为7天至6个月。激光术后除1眼视力不变,1眼视力较术前差外,其余的15眼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的并发症包括1眼少量的玻璃体出血,7眼的前葡萄膜炎反应和切割无晶体眼玻璃体条索时5眼的眼压升高。未见其他严重的合并症。作者认为,Nd:YAG激光的应用。使玻璃体腔内的显微手术有了新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比较玻璃体切割联合或不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并发症发生率及角膜内皮细胞丢失量。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收治的PDR患者80例(80只眼),行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或者不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记录分析术后视力、手术并发症、角膜内皮细胞丢失量。结果玻璃体切割组(PPV组)41只眼行单纯的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手术组39只眼,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手术组术后3月的最佳矫正视力明显优于单纯玻璃体切割组。术后1年,PPV组27只眼视力下降,其中25只眼需要行白内障手术。术后并发症包括一过性眼压升高,角膜水肿,前房炎症反应,后节缺血,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联合手术组角膜内皮细胞丢失较PPV组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PDR能更好地提高患眼视力,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较少,安全有效。联合手术避免了二次手术治疗玻璃体手术后加重的自内障。值得注意的是,需要术中更好的保护角膜内皮细胞和保留后囊膜完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