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8 毫秒
1.
正《黄帝内经》认为"齿为骨之余",通俗点说,就是多余的骨头长成了牙齿。所以,牙齿就是骨头。那么,肾的精气是否充足,就关系到牙齿的健康了。肾气旺盛,肾精充足,才能源源不断化生骨髓,为骨骼和牙齿提供充足的营养,人体的骨骼才会强健,牙齿才会健康。我们可以利用肾气与牙齿之间这种密切的关系,观察牙齿的健康,来判断肾气是否充足。牙齿不健康,就是肾气不足的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2.
(接上期) 望齿与龈齿是骨之余,属于肾;龈是阳明经分布之处(足阳明经络于上龈,.手阳明经络于下龈),故望齿、龈可诊知肾及胃肠的病变,特别是温热病在阳明热盛和热伤肾阴的情况下,更须注意.望齿,要注意色泽、润燥、形态几方面.齿干燥是胃阴已伤;齿燥如光石,是胃热炽盛,津液大伤;齿燥如枯骨,多为肾精枯竭,肾水不能上承.牙齿焦黑或枯黄脱落者,多为肾精竭绝,预后不良.<难经>说:"病人唇肿、齿黑者死,脾肾绝也."齿焦有垢,为胃肾热盛而气液未竭;齿焦无垢,则气液已竭.牙关紧闭是风痰阻络或热极生风;睡中咬牙叩齿,多为胃火或虫积,亦可偶见于正常人.  相似文献   

3.
牙周组织疾病(包括各种龈炎、龈脓肿、牙周炎、牙周萎缩、牙周变性等)是口腔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现根据祖国医学的理论和我们的体会,对牙周病的病因、诊法和辨证施治要点简介如下: 病因《内经》中已阐述了牙齿健康与人体生理状态——肾气盛衰的密切关系。隋代,巢元方著《诸病源侯论》提到:“手阳明之支脉人于齿,足阳明之脉又遍于齿,……经脉虚,风邪乘之,血气不能荣润,故令动摇。”《景岳全书》称:“肾虚而牙病者,其病不在经而在脏,盖齿为骨之所终,而骨则主于肾也,故曰肾衰则齿豁,精固则齿坚。至其为病,则凡齿脆而不坚,或易于动摇,或疏豁,或突而不实。凡不由虫不由火  相似文献   

4.
关于痰与饮的同源异流问题历来众说纷纭.从痰与饮的物质来源、形成过程来追溯其源流;又从二者的致病特点、所致疾病的治疗方法来阐述二者的异流,最后得出痰与饮同源异流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肾为先天之本"是中医学约定俗成的概念.考其源流,概因<素问·上古天真论>云"肾者主水,受五藏六腑之精而藏之",<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灵枢·本神>亦云"肾藏精";同时于<内经>一书中又有"夫精者,生之本也"(<素问·金匮真言论>),"生之来,谓之精"(<灵枢·本神>),"常先身生,是谓精"(<灵枢·决气>)以及"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灵枢·经脉>)等记载,致使后人将人体先天之精的寄存之处定位于肾而有"肾为先天之本"之称.  相似文献   

6.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写.  相似文献   

7.
固齿养生8法     
<正>牙,是用来吃东西的,是食物进口的第一关。如果牙齿健康,咀嚼充分,可反射地引起胃液分泌增多,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的吸收。所谓"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祖国医学还认为,肾主人的寿夭,骨为肾所生,齿乃骨之余。因此,人们常将牙齿的好坏(特别是是否脱齿)作为是否衰老的标志。所以长期坚持进行一些牙齿锻炼和按摩,有健肾固齿、强身祛病的作用。下面介绍几种牙齿锻炼和  相似文献   

8.
膝骨性关节炎为常见的退行性关节病之一,赵文海教授认为,其病因是由于人体肾中精气亏耗,加之过度劳损日久,引起血脉气血运行不畅,邪侵入络,凝滞关节而发病.病机的关键在于"肾虚、血瘀痹阻"导致,故依据"治肾宜治骨"的治疗原则,提出了"益肾、活血、除痹"的诊治方法,且善用对药辨证施治,已达扶正祛邪之效.  相似文献   

9.
<正> 生老病死是人生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长生不老、不病、不死是不可能的。《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八八,则齿发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年四十,而阴气自半  相似文献   

10.
中医脾肾相关理论的内涵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献整理和理论评述入手,对中医脾肾相关理论的学术渊源和理论内涵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认为中医脾肾相关理论涵盖了3个层次的内容:中医藏象学说基本内容之一;中医虚证病机理论之一;中医治法学说内容之一.睥与肾之间的相互资生的关系突出表现在脾肾先后天互根、精气互生,并与体质禀赋和齐生关系密切;脾肾为病以虚证为多,且相互传变,脾病及肾、肾痛传脾,最终致脾肾同病.故治疗时可脾肾同治,先后天互补,或有所偏重.  相似文献   

11.
肾系包括肾、膀胱、骨、髓、耳、二阴、腰府、命门、天癸、唾、齿、发等.通过规范常见症状、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及专家意见征询,确立肾系病位特征及肾系基础证的概念、证候(包括病位特征与病性特征),对临床常见的病位兼证与病性兼证作了总结归纳.  相似文献   

12.
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论述,"调理脾胃,治验治法用药若不明升降浮沉差互反损".他认为调理脾胃,如果不明升降浮沉之理,当升反降、当浮反沉,就会出现相互间的差误,对机体无益反损,因而在治疗脾胃病时,十分重视升降浮沉之理."升降浮沉理论"足《脾胃论》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始终贯穿其中.李东垣强调"脾胃是人体精气升降运动的枢纽",在论治上非常重视升降浮沉原理,治法用药强调升降.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医学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是心身疾病之一,与抑郁、焦虑、刺激等心理因素密切相关;中医学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病位在肠,但其发病与肝脾密切相关,故治疗多从调和肝脾入手.结合现代医学研究理论,对肝郁脾虚病机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生发展中的病理机制及相关性进行分析阐述,以期为中西医结合防治此病提供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从肾论治崩漏是极为重要的。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气,是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的根本,对冲任二脉的通盛及月事的应时而至起着极为重要的调节作用。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言:“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付青主女科》亦言:“经水出诸肾”,《医学正传》云:“月经全借肾水施化”,由此可见,月经之病,应以治肾为本,崩漏为“经乱之甚”,肾虚则经血非时而下形成崩漏,故其治亦应遵从治肾之治。  相似文献   

15.
肾系主要包括肾及与之相关联的膀胱、命门、胞宫、精室、二阴、髓、骨、耳、发、齿等。通过收集大量肾系临床病案,在参考中医古籍及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系统地归纳并规范了肾系的病位、病性特征症,总结了临床上常见肾系基础证与复合证,为肾系疾病证的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痰沫致痛"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气血运行障碍是疼痛病理变化的关键《素问·举痛论》从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等多方面对疼痛进行了较全面透彻的论述,指出疼痛的主要病因是“寒气”,这与《素问·痹论》所言“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相合。同时概括其致痛的机理为:“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  相似文献   

17.
中医病机"机"字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实践于临床的重要方法.在"证"的研究发展历程中,曾被诠解为"证候"、"证据"、"症状"、"病机"、"病"和"证型"等不同概念,各家见仁见智[1].梁氏[2]指出:"病机与证是两个同位语."而方氏直指辨证论治的涵义即是"在中医学整体观的思想及藏象学说的理论指导下,如何进行病机分析",确有其道理[3].所以理清"病机"的涵义及古今意义变迁,显得格外重要.一般习惯将病"机"解为疾病的"机转"、"机理"、"机制",义同西医学所谓"mechanism".但这是否为"病机"之真义,还是"以西证中"的误解?中医的"病机"是否有另一层更深的涵义,实有必要作进一步考察与探研.  相似文献   

18.
牙周病已被证实是慢性脑损伤的危险因素之一,从中医理论探讨牙周病与慢性脑损伤病机相关性,有望预防慢性脑损伤的发生及进展.脏腑与营卫是牙周病与慢性脑损伤相互影响的中间环节,脾肾在其中的作用尤为重要.肾精是牙齿和脑发育的基础,既可坚固牙齿,又可生髓充脑.而肾精的充实赖于营卫和调,脾胃是营卫化生与布散的基础.具体而言,饮食经齿...  相似文献   

19.
"肝体阴用阳"说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脏的生理特点之一是"体阴而用阳",此说广见于当代诸多中医著作中,多被视为经典脏腑理论的当然组成部分.然证诸史料,"肝体阴用阳"这个命题的源流及内涵等方面尚存在一些未明之处,值得考究.  相似文献   

20.
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又云:“精气夺则虚”。精,元阴也;气,元阳也,元阴元阳俱藏于肾,故肾为五脏之本、生命之根。肾虚则五脏俱衰。本元有亏,百病丛生,故王执中曰:“肾虚生百病”。诚若是,故本文以论十病治肾为例,以明治病要重肾之理。一、伤寒治肾论论曰:“伤寒有大实大虚者,有微实微虚者,有虚多实少者,有实多虚少者,此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