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围绕抗击SARS中心工作,发挥综合医院感染监控室职能作用。方法 认清形势,增强意识,加强工作主动性;明确工作标准,制定相关制度;规范工作行为,细化工作流程;严格监督、监测;做好宣传培训,提高医务人员自我防护能力。结果 通过实际工作,使我院抗击SARS工作在消毒隔离、防止院内交叉感染、标准化防护等方面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并得以有序进行。结论 SARS时期综合医院感染监控室职能作用的发挥是抗击SARS工作的前提保证。  相似文献   

2.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因其病因学及其生物学特性未明.临床消毒隔离工作缺乏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致使医院感染特别是医务人员感染率高。为控制SARS病区医院感染.作者以“标准预防”理念为指导,制定了“SARS病区护理规范程序”手册.并按手册内容付诸临床实践,采取了一系列预防对策:(1)加强对SARS病区消毒隔离措施;(2)加强SARS患者消毒隔离管理;(3)加强SARS病区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保健指导等。有效控制了SARS病区的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3.
SARS病区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和总结SARS流行期间,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的方法和经验。方法 建立规范隔离病区、制定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和规范消毒方法、采取严格患者管理、有效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医护人员防护等综合控制医院感染措施。结果 避免了SARS在医院内的传播,有效预防了医护人员与患者间的交叉感染。结论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针对SARS传播特点,制定科学的消毒隔离制度及医护人员防护措施,对控制SARS医院感染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和总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流行期间,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的方法和经验。方法 建立规范隔离病区,制定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和规范消毒方法,采取严格病人管理,有效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医护人员防护等综合控制医院感染措施。结果避免了SARS在医院内的传播,有效预防了医护人员与病人间的交叉感染。结论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针对SARS的传播特点,制定科学的消毒隔离制度及医护人员防护措施,对控制SARS医院感染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SARS期间医院感染控制的三级预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SARS流行期间以预防为主的防治措施。方法 防治SARS医院内交叉感染强调预防为主的三级预防策略,提出了防护、隔离、消毒三级预防的具体措施、方案及目标。结果 通过对发热患者监测、危险因素确定、干预措施和控制方案制定等,确保了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在应对SARS事件第一时间内全面展开。结论 SARS的防治和监测必须坚持不懈,医院感染控制必须落实三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一种新发现的、传染性极强的呼吸道传染病,目前认为可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接触病人分泌物传播[1].由于医务人员实际发生的感染率很高,给所有医疗机构如何采取合理的消毒隔离和防护措施带来很大压力,卫生部也多次下文规范SARS防治中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严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我们于2003年4-6月结合全省SARS防治工作,对7个市、14个县(市、区)有关医疗机构消毒隔离工作进行了实地检查,现针对检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管理对策和具体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浅析消毒隔离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毒隔离在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医院感染预防控制诸多要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感染管理中需要进一步加强的环节.SARS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暴露了我国医院消毒隔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敲响了警钟.通过规范消毒操作程序,采取严格隔离原则,实施科学的防范措施,加强知识培训,提高全体医务人员对消毒隔离的认知水平和自我防护意识,使SARS导致的医院感染得到了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证实了消毒隔离工作在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消毒隔离与SARS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效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取消毒隔离措施对预防和控制SARS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针对我省医疗机构在SARS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强知识培训,提高全省医务人员认知水平,规范消毒隔离程序,实施科学防范措施,强化管理、层层把关以确保措施落到实处.结果实现了全省医务人员无感染、SARS疫情无扩散、无输出病例、患者无死亡"4个零"的突破,取得了SARS防治的阶段性胜利.结论采取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SARS医院感染是可以预防和遏制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收治SARS患者的消毒隔离及防护措施。方法 在我院收治SARS患者的过程中,通过医院领导有力的组织、职工积极配合、制定并不断完善的消毒隔离和防护措施进行总结。结果 从2003年1月收治第1例患者后,1个月内收治197例SARS患者,无1例SARS医院感染发生。结论 提高医护人员对此病的认识,熟练掌握其临床表现、传播途径、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做好消毒隔离工作,特别是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医务人员职业感染HIV的影响因素及其防护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随着我国艾滋病疫情发展,医务人员因职业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风险越来越大,防止医务人员职业性HIV感染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本文对职业性感染HIV的影响因素、防治对策及意外事故处理措施进行了探讨,以增强和提高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职业感染的防治水平,从而达到减少职业感染HIV风险的目的。影响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HIV的主要因素包括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和针对职业暴露采取的措施。医务人员需要加强:HIV职业感染知识的教育和防护技能的培训,同时应针对艾滋病(AIDS)职业暴露的特点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还应建立医护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风险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在对SARS患者诊疗工作中的感染和防护措施效果.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观察医务人员的发病,采用EPI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北京胸科医院SARS救治中心在2003年3月27日~6月24日,共收治SARS确诊患者418例,疑似患者35例,约1 861名医务人员参加了SARS救治工作,其中仅9名医务人员被感染,感染率为0.48%,显著低于全国水平. 结论北京胸科医院SARS救治中心采取的防护措施是科学、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广州市医务人员传染性生非典型肺炎(SARS)流行的基本特征,探讨流行因素,评价防制措施,为医疗卫生单位开展SARS收治及预防控制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统一调查表对医务人员SARS患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定性生研究方法对医院SARS流行影响因素、预防控制措施及其效果进行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 广州市医务人员首例SARS患发病时间为2003年1月13日,截止5月5日共有29家医疗卫生单位报告医护人员发病280例,占全市总病例数的26.07%。医务人员发病高峰在2月上、中旬,共有167例,占医务人员发病总数的59.64%,呈明显聚集性。4月后病例为零星散发。病例主要集中在1月下旬前开始收治SARS患(对SARS尚缺乏认识的时期)的6家医院,占总病例数的73.2%(2c15/280)。调查180例医务人员SARS患中92.22%直接参与过SARS患的救治工作。采取定点收治患、加强医院病区通风、加强医护人员自身的个人防护等综合措施后,2月下旬开始,医务人员的新发SARS病例明显减少。结论 控制SARS在医务人员中流行的关键措施是:(1)要对出现SARS症状的患高度警惕,及时诊断并隔离患;(2)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做好个人防护措施;(3)收治区要合理布局,严格区分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4)加强病区通风换气;(5)严格按照有关指引做好污染物、空气及环境的消毒工作。  相似文献   

13.
北京地区医务人员SARS感染的分析   总被引:51,自引:18,他引:33  
目的 探讨医务人员SARS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北京地区 2 0 0 3年 3月 2 0日~ 2 0 0 3年 5月 31日 6 6 6所医院进行医务人员SARS感染调查。结果 医务人员SARS感染的发病期较社会人群前移 ,综合门 (急 )诊医务人员SARS感染发病率占医务人员感染构成比 71 34% ,其中护士占 4 8 81% ,医生占 35 4 9% ;年龄 <4 0岁占 83 5 8% ;医务人员感染暴发为三级医院为主 6 9 2 8%。结论 由于信息封闭、指导诊断失误和控制措施不利导致SARS在北京地区暴发 ,医务人员是首批受感染者同时也是医院感染的传播链 ;必须在人类与疾病的斗争中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与保健。  相似文献   

14.
An outbreak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was detected in Singapore at the beginning of March 2003. The outbreak, initiated by a traveler to Hong Kong in late February 2003, led to sequential spread of SARS to three major acute care hospitals in Singapore. The critical factor in containing this outbreak was early detection and complete assessment of movements and follow-up of patients, healthcare workers, and visitors who were contacts. Visitor records were important in helping identify exposed persons who could carry the infection into the community. In the three hospital outbreaks, three different containment strategies were used to contain spread of infection: closing an entire hospital, removing all potentially infected persons to a dedicated SARS hospital, and managing exposed persons in place. On the basis of this experience, if a nosocomial outbreak is detected late, a hospital may need to be closed in order to contain spread of the disease. Outbreaks detected early can be managed by either removing all exposed persons to a designated location or isolating and managing them in place.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某市医务人员感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的途径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直接参加过抢救和间接接触SARS患而被感染的医务人员采取统一填表、座谈、走访、电话采访等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三所医院感染SARS的医务人员共88人,占全市发病医务人员总人数的87.13%。导致医务人员易感的原因是:对疾病缺乏认识,防范意识不强;管理网络不健全;患隐瞒流行病史;隔离环境及防护用品达不到要求等。结论 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及对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强化消毒隔离和自我保护意识,是控制医院感染流行及保护医务人员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6.
我国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职责的调查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国医院不同类别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职责的需求与认同。方法调查全国省、地、县不同级别36所医院的医院管理者、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和临床医务人员共453人,了解他们对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职责的需求与认同情况,并将调查资料全部录入计算机,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管理者、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和临床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职责的需求与认同基本一致,需求主要包括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医院感染的监测、控制与管理,医务人员的安全防护等。结论医院不同类别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职责的需求与认同基本达到我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收治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重点医院医护人员发生SARS院内感染的因素 ,评价干预措施。方法 通过对 13家重点医院收治SARS患者的数量及病情、医护人员SARS的发病率、医院性质、病区 (科室 )环境及隔离措施调查 ,分析医护人员发生SARS院内感染的原因。结果  13家医院共收治SARS患者 84 1例 ,参加诊治工作的 2 36 5名医护人员中 2 85人发病。综合性医院、收治危重患者较多的医院、医护人员个人防护不到位的医院医护人员发病率较高 (93/2 85 ,32 .6 3% ) ;独立病房收治SARS患者的医院、具有感染科或隔离病区 (包括临时开设的隔离病区 )的医院医护人员发病率较低。结论 收治SARS患者的病情、医院性质、病区 (科室 )环境、个人防护状况是医护人员感染SARS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医院医务人员感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应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采用统一的调查表,调查接触和诊治SARS患者的医务人员造成感染SARS的可疑危险因素,以SARS患者为病例.未被感染者为对照,用SPSS 10.0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SAS6.12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在所调查的49种因素中,27种与SARS感染显著关联,其中22种因素为保护性因素,5种为危险性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戴眼镜、受分泌物喷溅污染、穿防护服、从事现职时间、与患者接触方式和口罩类型等6种因素在SARS院内感染中起到重要作用。结论 医务人员在诊治SARS患者中,其医疗活动所涉及诸多因素与促使或造成感染有关,建议医务人员在临床诊治SARS患者时,防护重点应放在口罩、眼罩和防护服的穿戴上。  相似文献   

19.
An outbreak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occurred in Singapore in March 2003. To illustrate the problems in diagnosing and containing SARS in the hospital, we describe a case series and highlight changes in triage and infection control practices that resulted. By implementing these changes, we have stopped the nosocomial transmission of the virus.An outbreak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was first recognized in Singapore on March 12, 2003. The index patient was hospitalized at Tan Tock Seng Hospital, which has since become the country’s designated SARS hospital. The patient infected 20 other people (including patients and healthcare workers), who subsequently became the sources for secondary spread of the infection (1). As of June 12, 2003, a total of 206 cases and 31 deaths attributed to SARS had been reported in Singapore.We describe the important lessons learned during the triage and containment of SARS at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Hospital, Singapore. Both involved expanding isolation criteria to include all patients with undifferentiated fever (even in the absence of respiratory symptoms or chest x-ray changes), improving contact-tracing methods, enforcing the use of fit-tested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in all patient-care areas, avoiding aerosol-generating procedures, and carefully monitoring all healthcare workers for fever or respiratory symptoms. We also highlight the impact of these measures on preventing the entry and nosocomial spread of infection.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 分析上海市 2 0 0 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流行病学特征 ,初步评价防制效果。  [方法 ] 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调查表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描述和分析流行病学、病原学等相关资料和控制措施。  [结果 ] 2 0 0 3年 3月下旬至 5月上旬 ,19个区县有 5个区报告SARS病例共 8例 ,发病率为 0 .0 5 / 10万 ,其中 5例由疑似转为临床病人 ,发病主要集中在 4月份 ,均为 2 0岁以上成年人。除 1例为接触感染 ,其余 7例均为非本地感染病人。经治疗 6例治愈出院 ,2例死亡 (为 60岁以上者 )。病人密切接触者 3 3 3人中发生 1例病人 ,续发病率为 0 .3 %。医务人员中无一人感染 ,家庭和社区内未发生集聚性发病。  [结论 ] 上海市SARS病人以非本地感染为主 ,续发病率低 ,采取及时有效地隔离病人 ,对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和采取个人防护措施 ,是切断传播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