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为了满足储气库井提高地层承压能力的需要,研究出了新型刚性嵌入多级封堵承压堵漏技术,该技术主要是利用不同级别目数的刚性架桥颗粒,以及各粒级的桥塞堵漏剂和可变形微粒封堵材料,在地层中架桥,楔入、填充裂缝中,提高地层的周向诱导应力,从而提高地层承压能力。室内实验针对板南储气库井的地层特点优选出一套承压堵漏浆配方:基浆+5%刚性颗粒A(150~250μm)+3%刚性颗粒B(40~60μm)+3%刚性颗粒C(10~30μm)+10%桥塞堵漏剂BZ-SPA+2%低渗透封堵剂BZ-DFT。该承压堵漏技术在板南储气库现场应用3口井,均一次完成承压堵漏,显著提高了堵漏效率,满足了固井施工对地层承压能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长庆地下储气库老井封堵工艺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油气藏改建地下储气库是全球已建成储气库中最常用、最简单的形式,该类储气库建设前需要解决的首要工程问题就是老井处理,国外储气库建设经验表明:一口老井不能妥善处理,就可能使得储气库完整性破坏,导致库址报废。长庆地下储气库属于半枯竭气藏改建地下储气库,针对地下储气库建设区老井数量多、服役时间长、井况复杂等基本现状,通过对库区老井钻完井基础资料和部分井检测评价资料总结分析,按照在储气层、盖层段、套管外水泥环和井筒内建立多道密封屏障的思路,提出了"底板-储层-盖层"多级封堵的老井处理工艺,并选取了榆林南储气库区典型老井开展现场封堵试验。施工过程采用逐级封堵、逐级试压的过程控制措施确保了各级屏障的有效性,现场分级试压和整体试压全部满足要求。实践证明该工艺能够满足长庆储气库老井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苏桥储气库群老井的综合条件适合建造地下储气库,但老井破坏了储层的圈闭密封性,需要对老井进行封堵处理,达到恢复原有储层圈闭性、确保储气库安全运行的目的。针对苏桥储气库群的地层特点,研究开发了3套封堵水泥浆及封堵工艺:超细水泥颗粒细,其浆体可以进入储层水泥环的微间隙内部,能够弥补常规水泥浆封堵的缺陷,可以封堵储层;静胶凝封堵水泥浆具有静胶凝特性,可减小水泥浆的任意流散性,使水泥浆能够停留在漏失地层并凝固,从而封堵漏失地层;可抗170℃高温的常规封堵水泥浆,高温下水泥浆性能稳定、不沉降、不析水,水泥石无收缩,满足储气库封堵要求,开发了五级的封堵工艺,能封堵储气库老井。现场应用2口井,均达到储气库的封堵要求。证明开发的老井封堵水泥浆及封堵工艺切实可行,满足储气库的封堵要求。  相似文献   

4.
大张坨储气库老井封井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保大张坨地下储气库的密封与安全,需对库区的30余口老井实施封井。对储气库老井封堵设计思路、封堵工艺方案优选、相关参数计算、超细水泥浆配制及现场应用情况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对今后进行特殊井的封堵设计与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刘9井位于刘庄油气田断鼻构造圈闭高部位,是三十年前钻探的一口裸眼工程报废井。该井能否有效封堵是刘庄枯竭油气田改建地下储气库的关键。施工中结合现场实际,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了修改和完善。通过找原井眼和沿原井眼轨迹钻进,并对阜宁组二段主力储气目的层自上而下分三段钻开、分三段挤水泥封堵,平均封堵半径4m以上,远大于现井眼与原井眼最大间距0.59m。封堵获得了成功,对其它地下储气库类似井的封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利用枯竭或处于开发中后期的油气藏改建成地下储气库时,对原油气藏上的老井进行有效封堵是关系到储气库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油气藏型储气库废弃井封堵中存在的井筒状况复杂、地层压力低、漏失严重、非均质性强的难点,从封堵工艺、封堵堵剂、配套工具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并以大港储气库bs34井为例,对施工工艺进行了论述。经过160余口封堵井的现场实践,表明该封堵工艺适应国内储气库废弃井封堵的实际,封堵堵剂具有注入性强、强度高、封堵效果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谢敏 《石油钻采工艺》2014,36(1):120-122
油田老区二次加密开发,需对一部分低效井进行封堵,而笼统封井封堵成功率低,不能满足老区开发需求,为此,开展了逐级封堵水泥封井技术研究。研制了Y441-112封隔器、丢手接头及注水泥器等工具,实现了逐层封堵、逐级丢手功能,保证了水泥浆高效安全注入工艺管柱。该工艺消除了笼统挤注封井因层间压力差异引起的水泥注入不均、封堵效果不好的问题。目前该工艺共现场应用34口井,成功率100%,封堵效果较好,满足了老区二次改造需求。  相似文献   

8.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正在建设楚州盐穴储气库来保障中俄东线的调峰和应急供气。楚州地区盐岩埋藏深、夹层多、地质条件复杂,相对于其他盐穴储气库,楚州储气库对固井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证楚州储气库固井质量,针对楚州储气库固井时存在的水泥浆配方筛选困难、提高顶替效率困难、易漏失及易憋堵的特点,提出了适合本地区的水泥浆体系和提高顶替效率、长封固段防漏以及防止环空憋堵等措施。通过现场3口井对固井措施进行了验证,经固井质量和气密封试压检测,3口井固井质量全部合格,能够满足以后储气库生产的需要。提出的固井措施对以后该地区盐穴储气库固井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获得适合呼图壁储气库老井可靠封堵的水泥浆体系和封堵工艺, 将研制的复合超细水泥浆体系和 G级微膨胀纤维水泥浆体系分别用于封堵老井产层和井筒, 评价了两种封堵体系的性能, 提出了分段挤堵、 逐次试压的老井封堵工艺。实验结果表明, 复合超细水泥浆体系的稳定性和注入性较好, 抗压强度达 16.6 MPa, 满足矿场封堵产层的要求; G级微膨胀纤维水泥浆体系流体阻隔性能和力学形变能力良好, 水泥石的渗透率较低、 饱和煤油突破压力较高、 壁面胶结强度高, 水泥石抗折强度高达 12.0 MPa, 满足矿场井筒封堵强度的要求。现场 2口典型井的成功封堵表明封堵水泥浆体系及封堵工艺切实可行, 满足呼图壁储气库老井的封堵要求。表 7参 18  相似文献   

10.
为保证储气库气密封的完整性,在国内油气藏型储气库建设中,将区块内的老井全部封堵。通过对老井井况和封堵工艺分析,制定合理可行的封堵措施,优选成熟的封堵工艺,应用先进的井下工具,确保了储气库老井封堵施工质量符合储气库老井封堵要求。在储气库老井封堵施工中,机械式MMR水泥承留器的成功应用进一步提高了老井封堵作业效率,并为老井封堵积累了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11.
板桥凝析油气田排液采气工艺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板桥凝析油气田地质构造复杂,多为小断块单井构造,井型多为斜深井,已进入开发后期,地层压力降幅大,且普遍存在地层反凝析堵塞以及水驱气藏边底水推进导致的地层严重水锁,井筒严重积液已成为气藏提前废弃的主要原因,并导致最终采收率偏低。文章系统地评价了板桥凝析油气田现有的排液采气技术,筛选了适合板桥凝析油气田以小泵深抽为主的排液采气技术,着重探讨了超深泵挂配套技术中杆柱组合的可靠性和高气液比工况下提高泵效的配套井下工具和配套抽油机工作制度,并针对板桥凝析油气田的实际情况对设计方法和施工工艺进行了探讨,对现场实施情况进行了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2.
板814断块改建地下储气库的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阳小平  陈俊 《天然气工业》2008,28(4):99-101
已建的大港地下储气库群为京津地区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今后不断增长的天然气需求决定了寻找并建设新储气库的紧迫性。总结了地下储气库的优选标准,从油气藏的构造、断层及盖层的封闭性、储集层的物性与储气库容量估算、老井处理等方面,综合评价了大港板桥地区板814断块改建地下储气库的可行性;指出板814断块从地质、老井处理以及地面环境等方面适合建设地下储气库;根据储气库规划设计的原则,确定了板814断块改建地下储气库的规划设计方案,并得出结论:改建时只需新钻5口定向井(2口注采井,3口排水井),可充分利用板中北储气库的压缩机和地面管线资源,节约大量的投资。  相似文献   

13.
老井封堵改造是储气库建设的基础核心工作,多井眼老井主要特征为同一井筒内有多个井眼,封井工艺复杂度更高,亟需一种快速可靠的封井手段。通过系统分析多井眼老井封堵面临的相邻井眼干扰、井眼状况不明、轨迹预测不准、测深存在偏差等技术难点,提出了基于国产无源磁导向工具的救援井防碰、测距、轨迹控制、录井技术一体化解决方案。在冀东油田海上储气库2口不同井况多井眼老井进行了现场试验,均顺利完成重入封井目标。该技术方案为储气库多井眼封井提供了完备的解决思路,具备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苏桥储气库气井储层平均埋藏深度近5 000 m,地层温度140~150 ℃,注采条件下储层压力一般在35~45 MPa。气井修井作业前首先需要进行暂堵压井,常规聚合物凝胶类堵剂耐高温性能差、容易漏失造成压井效果不理想,为此,研制了耐温150 ℃纳米凝胶,对纳米凝胶成胶性能、耐高温性能和流变性能进行了评价,在苏桥储气库2口高温高压井进行了纳米凝胶暂堵压井试验。试验表明,该暂堵技术具有工艺简单、见效快、成本低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高温高压气井暂堵以及高温油气藏调堵堵水作业。  相似文献   

15.
陈单平 《天然气工业》2005,25(3):138-140
川西新场气田投入开发以来出现的堵塞现象较多,文章对新场气田常见堵塞类型进行了总结,并通过对完井测试工艺、储层压裂改造、气井生产动态、气井维护措施的研究,分析了形成各种堵塞的原因。认为新场气田上沙溪庙组气井具备形成蜡堵、水合物堵、压裂液堵的物质条件和物理条件,采气管柱内的粘附节流作用是引起温度、压力突变的主要原因,管内节流最终导致水合物生成和蜡质析出,致使堵塞物多样化;堵塞的发生主要为管内不清洁所致。无论井下还是地面系统,堵塞防治都应立足于井筒或管内净化,在气井建井和开采过程中都应加以考虑。并针对上沙溪庙组气井不同作业阶段提出了相应的堵塞防治措施,对于冬季较普遍的采气外管水合物堵塞采用反吹清管是最为经济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文23储气库属于枯竭砂岩气藏型储气库,建设前需要对无法再利用的老井进行封堵。为确保老井的封堵质量,保障储气库的完整性,引入挪威石油工业协会井筒完整性技术标准的井筒完整性设计理念,识别了文23储气库老井封堵前后的窜漏风险状况,设计了井屏障系统,研发了适用于高温气层的耐高温缓膨气密封封堵体系,制定了确保封堵老井井筒完整性的工艺,形成了以井屏障设计、施工和监控为基础的井筒完整性保障技术。文23储气库老井采用该技术进行封堵,现场施工成功率100%,老井封堵后的井筒完整性良好,经受住多轮次注采交变应力的长期作用。研究和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根据井筒完整性设计理念进行井筒完整性设计和施工,可以确保老井封堵后井筒长期的完整性,也可为类似储气库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主动磁测距技术通过对井中套管、落鱼等施加一定的激励,使套管、落鱼等产生相应的磁场强度,探测目标井套管或落鱼的管柱与新钻井眼的距离及相对位置关系来实现井眼连通, 在原油泄漏井、井喷失控井等救援方面有重要应用价值。文章介绍了国内自主研发的主动磁测距技术在储气库贯穿盖层及储气层的落鱼废弃井眼中的重入试验,拓展了磁测距技术的应用领域。针对废弃井眼井斜角度大,盖层上部有长段留置钻具的情况,设计新井眼轨迹为渐进探测段、试碰段、回填侧钻伴行段、重入段,并制定了基于主动磁测距技术的轨迹控制要求,对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制定了配套技术措施。该技术在南堡1-29 储气库12-198 井中进行了现场试验,新钻井眼成功进入废弃井眼,验证了自主磁测距技术在裸眼落鱼井中重入导向的可靠性,其轨迹设计及探测方法、作业流程可为同类型井的应用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主动磁测距技术主要用于解决救援井与事故井的有效连通难题,国内尚无相应设备.为此,研制了主动磁测距系统,形成主动磁测距数据解释方法和封井方案,配套井眼定向控制关键技术,成功应用于T1井封井工程.T1井主动磁测距轨迹实施难度高,在现场实施过程中进行了井眼轨迹优化、 逐步加密测距、 轨迹精细控制并提出校正目标井轨迹的方法,开...  相似文献   

19.
板桥凝析油气田开发后期开采工艺技术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板桥凝析油气田属于复杂断块油气田。目前该油气田已进入到开发后期,开采过程中各种矛盾日益加剧,加之地处盐田卤池和滩涂地区且生产井大部分为丛式井,严重制约了整个油气田的开发效果。为了完善该油气田开发的工艺技术、提高开发效果,对开采技术现状,主要是对具有代表性的深斜井分注、小泵深抽、斜井抽油、油气分输等工艺技术现状进行了分析及评价。  相似文献   

20.
利用枯竭油气藏建设地下储气库工程的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枯竭油气藏是世界上最适合建设地下储气库的一种类型,在我国也是建设地下储气库的首选类型。为此,对利用枯竭油气藏建设地下储气库的特殊性进行了分析,发现有如下特点:原有老井多、服役时间长、井况复杂;储气层压力低,保护储层防止污染的技术难度大;储气库运行始终处于交变载荷的变化过程中,对工程质量要求更高。针对性地提出了建库工程的配套技术:原有老井处理技术(可利用老井的筛选技术、合理利用老井部署监测观察井技术、可靠封堵报废老井的配套关键技术)和建库新钻注采井在钻井-固井-完井施工全过程中实施保护储层一体化联作方式的关键技术。该配套技术对我国今后建设枯竭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工程具有实用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