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简要阐述《中图法》的特点,分析了利用《中图法》对数字资源进行编目的优势。设计了合理的编目流程,强调必须保存编目分类号,并且依据分类号按级分解形成的路径字符串,各级分类隶属关系信息(包括分类号与分类名)。合理灵活利用《中图法》的复分、仿分、组配分类等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
图书在版编目 (简称CIP)自 1993年在我国实施以来 ,受到了文献工作者特别是图书馆分编人员的普遍欢迎。因为它做到了一次编目 ,多次利用 ,一方面使分编图书有据可依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编目质量 ,有利于实现编目数据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另一方面也避免了重复劳动 ,加快编目速度 ,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据《图书在版编目数据》规定[1] :分类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为标引依据 ,并遵循《中图法》的标引要求。但不少在版编目机构未能正确执行此项规定 ,导致以下几种错误。1 归类不当1.1 归类不当 主要是由于对图书内容的…  相似文献   

3.
1分类编目工作实践中常遇到的问题1.1较难归类的图书没有可借鉴的CIP数据在医学文献的分编过程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图书是以医学类目为主并涉及到其他学科,有些是医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对于这类图书,《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没有直接对应的分类号,有些也  相似文献   

4.
图书在版编目(Cataloging in Publication简称CIP)是图书出版过程中,由集中编目机构按《普通图书著录规则》著录、《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分类、《文献主题标引规则》进行主题标引,然后将基本款目(目录卡片样例)印在即将出版的图书的特定的位置(书名页、版权页),使图书本身以及书目资料能够同时为出版社、图书馆和读者所利用。在版编目的实施不仅减少图书馆图书分编工作的重复劳动,而且提高了图书分编的工作质量和速度,促进了编目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为文献资料的网络化管理和书目资源共享奠定了基础。但由于我国实施在版编目时间不长,还处在不断完善阶段,为此,CIP数据在标准化、规范化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现分析如下,有不妥之处,请同仁们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5.
中图分类号及其查找(摘要)胡清照(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图书馆,昆明650101)关键词图书分类,医学文献,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G254.11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是以科学分类为基础,将各种科学门类按学科列类,以分类表的形式类分图书资料的方...  相似文献   

6.
简介了《中图法》的编排体系及结构,并简单说明了几种使用方法,目的是使广大论文作者能够了解《中图法》,并能够使用《中图法》为自己撰写论文正确标分类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如何利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给医学科研论文准确标注分类号。方法详细介绍《中图法》第4版中相关类目的设置原则、标引的注意事项以及工作实际中的标引经验。结果可以迅速、准确地对科研论文进行标引。结论只有全面了解《中图法》第4版的编制原则才能合理进行标引。  相似文献   

8.
我馆对中外文图书的分类和主题编目是以《中图法》、《MeSH》和《中医药学主题词表》(简称《中医词表》)为依据的。每个编目人员必备这三种工具书,方能完成对图书的分类编目和主题编目工作。 多年来的工作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尽管分类法和主题法都是按图书资料的内容来区分文献,但前者强调的是知识的系统性、等级性,后者强调的是知识的直观性、特指性,它们揭示文献内容的角度和功能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9.
我们于1995年初受邀参加修编《中图法·医学专业分类表》R9药学科学类目的课题,该表的修编是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第三版的基础上进行的。在修编过程中,根据药学科学体系结构的发展和现状以及学科教授和专家的意见、建议,加之多年对药学文献的收集、整理、分类和编目工作中所发现的问题,感到《中图法》药学类目中R95的设置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该学科文献正确、规范的分类工作。《中图法》虽几经修订,但对R95的类目却没有修改。随着药学科学的发展,药学与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使得药学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联系越来越密切,R95的类目结构和设置也就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4,(25):37-37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我国建国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简称《中图法》。《中图法》初版于1975年,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修订后的《中图法》第四版增加了类分资料的类目,并与类分图书的类目以“+”标识进行了区分,因此正式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不变。《中图法》第四版全面补充新主题、扩充类目体系,使分类法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同时规范类目,完善参照系统、注释系统,调整类目体系,增修复分表,明显加强类目的扩容性和分类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中图法>进行计算机编目的分类标引时,应本着实用性原则,着重增加对文献多重学科与专业属性的揭示,掌握适度的分类标引广度与深度,并与主题标引相结合,能有效地提高读者的检全率和检准率.  相似文献   

12.
结合当前普通高校图书馆分编业务外包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盛行的原因,分析了图书馆核心业务、重要业 务和一般业务的关系,指出了普通高校图书馆应审慎安排分编业务外包。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统计及分析医院图书馆信息资源需求与服务的读者,了解读者对图书馆收藏信息资源的认识与需求、对数字资源的服务与评价.方法设计调查表对读者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以及专业结构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共发放问卷587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474份,回收率为81%.读者各年龄段分布比较均衡,42岁以下的占76%.读者学历分布,硕士及本科生居多占92%.读者专业分布,信息类占34%,医学类占66%.结论通过调查分析,了解读者在其利用图书馆的过程中发生的最真实的感受,作为图书馆管理所必需的"信息资源"来开发与利用.提出了医院图书馆满足读者数字资源需求,提高数字资源利用及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介绍数字版权管理(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DRM)的涵义,阐明数字图书馆DRM系统的层次及电子书服务模式,指出DRM系统会对用户阅读产生限制,数字图书馆应注重消除限制支持用户跨平台阅读,最后提出图书馆自建数字资源版权管理策略,在医学数字图书馆中也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15.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编目质量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环境下,外部数据源的质量、著录规则不一致、编目人员的素质等因素都影响着编目质量。提高编目人员素质,建立严格的审定程序,完善著录细则,体现人文关怀,实行定额管理,注重收集反馈信息等是适应网络环境,提高编目质量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6.
根据长尾理论指导下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存在的优势与弊端,提出了利用黄金分割法则对数字资源长尾建设进行有益补充;从主题词检索方式和分类号检索方式文献下载利用等实例验证了黄金分割点作为数字资源长尾建设评判标示点和边界点补充,提高有限经费条件下数字资源建设的有效性、经济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从类目体系结构、类目设置、类目注释、设置方法等方面对DDC(21版)和<中图法>(第4版)的医学复分表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并借鉴DDC(21版)医学复分表,提出了<中图法>(第4版)的医学复分表的改进意见和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8.

 

网络环境下,外部数据源的质量、著录规则不一致、编目人员的素质等因素都影响着编目质量。提高编目人员素质,建立严格的审定程序,完善著录细则,体现人文关怀,实行定额管理,注重收集反馈信息等是适应网络环境,提高编目质量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9.
数字资源校外访问及统计分析系统是为了方便读者在校外使用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并对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系统使用代理服务器技术,将图书馆的资源站点地址映射到一台代理服务器上,代理服务器可以记录所有读者的访问日志信息,通过对读者日志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到数字资源及读者的访问情况分析表。系统在尊重知识产权及保护校内读者权益的基础上,为优化数字资源建设及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提供基础数据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