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土体卸荷回弹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量室内固结回弹实验,研究了天津市区土样在卸荷作用下的变形特性。在分析了回弹率和卸荷比以及回弹模量和卸荷比的关系后,确定土样卸荷产生回弹的临界卸荷比R=0.2以及产生强回弹的卸荷比R=0.9。从而可以估算卸荷最大影响区及强回弹区的深度范围,对基坑等卸荷类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坑开挖卸荷过程伴随着坑底土层的回弹,可能对基坑稳定性和既有工程桩造成显著影响。现有的基坑回弹量预测方法有残余应力法和自重应力抵消法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预测基坑回弹变形的新方法。该方法考虑开挖卸荷过程中超固结比与静止侧压力系数的联动变化关系,推出卸荷后各土层的初始残余应力以修正偏大的卸荷应力,并将土层的有效自重应力作为残余应力,再结合残余应力法计算回弹模量。通过5个工程实例与现有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较匹配,用超固结比能够反映卸荷应力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深基坑基底回弹变形计算方法分析及工程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基坑开挖时,坑底回弹量对基坑底面变形、支护结构稳定及周围土体的变形都会产生影响.认为坑底回弹变形量是判断基坑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的大小受不同施工作法的影响.同时也通过对回弹量的各种计算方法及适用性进行分析,总结了有桩和无桩的正常顺序开挖、逆作法开挖等条件下基坑开挖卸荷与回弹量的相互关系,并给出了估算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4.
某邻近地铁隧道深基坑施工监测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基坑开挖中的土体卸荷效应会引起支护结构及周围地层的变位,从而对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对某邻近地铁区间隧道的深基坑施工进行了全过程跟踪监测,及时反映不同工况下基坑围护结构变形、支撑轴力及立柱回弹的变化特征,分析了基坑施工对周边环境特别是对邻近地铁隧道的影响.监测结果表明:围护结构的变形增量主要发生在基坑深层土体开挖阶段,开挖至坑底后变形趋于稳定;围护结构变形与支撑轴力具有关联性,围护结构的侧向变形越大,相应位置支撑的轴力也越大;坑底土体卸荷隆起带动立柱回弹,基坑中部回弹较大,基坑边角和施工栈桥附近回弹较小;开挖卸荷引起基坑附近一定范围内地表沉降和深层土体隆起,带动相邻地铁隧道上抬;基坑施工对邻近地铁隧道竖向变形的影响比对水平变形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西安开元商城基坑回弹观测方法,重点讨论了评定回弹观测点精度方法及可靠性分析,得到回弹量呈现基坑边缘小,中间大的特征,其中最大值22.5mm,最小值12.39mm。分析表明观测成果是可靠的,并对今非湿陷性黄土地区高层结构设计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根据黄土的大孔隙、高强度及欠压密等特性,对不同含水量的原状土与重塑土进行了一系列侧限压缩试验,包括压缩试验、压缩再回弹试验和压缩回弹再压缩试验,并对天然含水量下原状土进行4种不同荷载下的回弹再压缩试验.在试验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结构性对黄土的压缩和回弹性能的影响,尤其是对原状土在结构屈服前后的力学性能变化的影响,得出黄土的结构性对其压缩回弹性能的影响显著,特别是在结构屈服压力前后,原状土的回弹能力差别较大.研究成果为提出一种结构性黄土先期固结压力的推求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基于GDS静三轴仪,对西安重塑饱和黄土进行了不同加载速率的连续加载K0固结试验,研究分析了K0固结过程中加载和孔压消散两个阶段土体的变形特性。通过总结分析相关的经验模型,利用参数变异法推导出重塑饱和黄土在K0固结过程中两个阶段的应变-加载速率-时间关系计算模型,模型中参数均可由室内GDS静三轴试验得到。研究结果表明,加载速率对变形有一定的影响,引入加载速率的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测得结果相吻合,为研究K0固结过程饱和土的变形特性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应用FLAC^3D数值计算程序,分析了工程降水对深基坑坑底回弹的影响.结果表明:工程降水可以明显减小坑内土体的回弹量,但不会改变坑底回弹变形的趋势面形状;并且,开挖面下的工程降水深度越大,坑底的回弹变形越小.  相似文献   

9.
虚拟动能对薄板回弹精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板料成形回弹精度问题的数值模拟,从理论上分析了凸模虚拟速度和板料虚拟密度对薄板变形能的影响.以Num isheet’2002无约束柱面弯曲回弹考题为例,采用显/隐式算法模拟了不同虚拟速度和板料虚拟密度条件下的变形过程.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随着虚拟速度和虚拟密度的增加,板料虚拟动能增加而变形能减少,使回弹计算精度降低.为保证回弹计算精度,应通过调整虚拟速度和虚拟质量,使虚拟动能控制在变形能的7%以内.  相似文献   

10.
利用南京地区的淤泥质粉质粘土和砂性土两种土质水泥土,研究了水泥掺入比、龄期、含水量、外加剂等因素对水泥土变形模量和回弹模量的影响规律,从而为水泥土搅拌法加固处理软土地基及基坑支护提供了相关的技术参数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