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北京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特大城市,2014年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00立方米,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20。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本市水资源短缺的状况,但水资源供需矛盾仍未得到根本解决,节约用水仍是保障首都水安全的根本之策。多年来,北京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节水工作,始终将节水放在突出位置,常抓不懈。尤其是2014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  相似文献   

2.
宋吉娜  张文荣  孙志魁 《山西建筑》2007,33(22):205-206
针对陕西省城市水资源供需不平衡且水资源浪费严重的现象,在分析了该省城市节约用水潜力的基础上,对城市节水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估,提出了节约用水的基本方案与强化方案,以解决该省城市供需平衡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作为一个典型的缺水型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全面推进节水工作,强化节约型校园建设逐渐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本文以节约型校园的建设意义作为切入点,分析了现阶段学校用水情况的特征及其问题,并从漏损管控、器具配置、制度建设、废水回收、开展节水教育以及信息化水务管理等几个角度阐述了校园节水的主要技术策略,以期为相关院校的节水建设与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结合绿色施工要求,通过某个工程项目的临时用水方案的实际应用研究,对目前和将来施工中节水及水资源利用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提倡在更多施工项目重视临时用水方案的设计和组织实施。该工程的临时用水方案设计中重点措施包括:优化方案设计、节水器具使用、节约用水制度实施、基坑降水和雨水等再生水利用、跑冒滴漏等水资源浪费情况的预防、污废水处理后排放等。该方案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贯彻实施到位,取得了很好的节水及水资源利用效果,值得同类工程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浅析住宅节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鹏 《山西建筑》2007,33(33):187-189
分析了对于目前我国住宅节水的现状以及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并总结了一些简单实用、便于实施的方法,以促进我国建设节水型社会理念的推广,从而实现节约用水、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2)
<正>我国农业大多数分布在北方,北方近几年干旱少雨,水资源非常紧张,节水成为我国最迫在眉睫的工程之一。1.节水灌溉技术的优点根据节水灌溉技术的名称可知其最大的优点是节约用水,提高农田水利工程资源利用率。传统灌溉技术大多是挖沟成渠,这种灌溉技术不仅浪费大量人力还降低水资源利用率,且容易发生渗漏故障而淹死附近农田作物,浪费大量水资源,使大量人力劳作付之东流。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现代节水灌溉技术被提出,其具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降低农业劳力、财力成本、灌溉效率高等多种优点,可解决传统灌溉技术存在的不足。2.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高等学校建筑节水技术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水资源的缺乏将会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为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国将节约用水作为基本国策。本文根据对福州大学城几所高等学校在节水方面的调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节水问题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天津是一个典型的资源性缺水的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60m^3,是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15,加上入境和外调水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也仅为370m^3,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水资源1000m^3的缺水警戒线。多年来,天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节水作为一项战略方针,颁布了多项节水政策和法规,实施了多项节水措施,形成了全社会共同节水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9.
张华军 《建造师》2010,(9):96-97
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安阳市水资源短缺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而节水工程体系的建设与实施,则是实现合理用水、提高重复利用率、降低万元产值取水量的重要手段,在开源与节流上存在投资少、效益明显的特点。充分认识建设完善节水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探索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节水工程体系建设,有利于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为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提供持续发展的工程保障。  相似文献   

10.
我国属于水资源短缺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且分布不均衡[1]。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城市人口和规模不断膨胀,城市面临的水资源压力将越来越大,节水和水资源再利用迫在眉睫。在分析建筑给排水节水战略意义的基础上,重点从给水排水方式的选择、管材配件选用、节水设备推广和中水利用等方面,探讨了建筑节水思路及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某高职校新建校园节水和水资源综合利用设计方案采用了节水设计、中水回用、雨水收集利用、景观水质保持等措施,使新校园直接节水率达23%,中水回用率45.4%,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达37.7%,满足CSUS/GBC04—2013《绿色校园评价标准》和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要求。同时论证了项目增量成本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给排水的设计工作,分析了目前水资源浪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筑节水设计的几种节水措施,以节约用水,为保护水资源起到较好作用,从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9,(7)
灌区干渠是输水工程中的主要内容,如果灌区的干渠出现问题,不仅会导致水资源严重浪费,还会影响灌区的灌溉效果。因此,要加强对灌区干渠节水的改造,采取有效的施工管理方式,全面保障施工质量。文章主要对灌区干渠节水改造的必要性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节水改造的实施措施与质量管理控制途径。  相似文献   

14.
工程信息     
<正>工程名称: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自来水厂扩建及供水管网改造(二期)工程工程内容:水厂扩建规模为1.5×10~4 m~3/d,使水厂总规模达到3×10~4 m~3/d。建设内容包括取水工程、净水厂工程及配水管网。投资规模:5000万元建设单位:江安县汉安供排水有限公司联系人:黄廷婷电话:0831-2622547  相似文献   

15.
六安市位于安徽西部,大别山北麓,俗称“皖西”,总面积15451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一.总人口580万人,居全省第五.其中城市规划区面积1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0万人.近年来六安市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坚持“绿色发展,节水先行”,六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节水工作,通过深化节水型城市建设,大力发展节水型经济,倡导节约用水风尚,改善城市水环境,打造水名片.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4,(4)
沧州是环渤海地区的沿海开放城市,又是全国著名的化工城市,但是水资源匮乏。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左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沧州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人均水平的8%,水资源的匮乏严重阻碍了沧州市的发展。园林绿化作为城市基础建设,所需消耗的水资源在城市水资源消耗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因此节水工作是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的一项重要工作。自2007年开始,青县园林绿化所对所养护管理的新华路道路两侧逐步开展了地下节水滴灌试验,现对地下节水滴灌在建设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缺水情况是严重的,人均占有淡水量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为节约用水,解决老式卫生洁具长期存在的冲水耗量大和漏水问题,我院联合唐山市建筑陶瓷单位研制了成套节水型卫生洁具,目前样品已进入试用阶段。现将研制情况介绍如下: 一、研制内容为了取得较大的节水效果,能适用于住宅、公寓、社会旅馆等需求的普及型成套节水洁具其内容包括:坐便器、低水箱、洗面器、浴盆、便器盖、水箱节水配件、节水水  相似文献   

18.
秦堃 《建筑安全》2021,36(3):43-45
为研究绿色施工节水技术措施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文章依托于某学校工程建设施工项目,首先分析了工程用水的主要来源及流向,并通过引入包括雨水回收利用系统、改良砂浆搅拌工艺等绿色节水综合措施实现了工程用水水资源的节约。为房屋建筑绿色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沈海滨 《城镇供水》2007,(2):52-53,21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减少水资源浪费和水环境恶化问题,建设节约型社会已成为必须要解决的重大课题。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工业“退城进郊”战略的实施,生活用水在城市用水中所占的比例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以苏州市区为例,2001年居民生活用水量占整个用水量的比例为57.3%,而这一比例在2005年达到66%,五年间上升了近9%。相对于工业节水,在生活节水方面的工作才刚刚起步。据测定,“滴水”在1小时内可集到3.6公斤水,1个月内就可收集到2.6吨水。如果每个家庭每月能节约1吨水,整个苏州市区每月可节约近75万吨自来水,并可减少产生60万吨的污水,可以说生活节水的潜力巨大,对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的意义同样巨大。  相似文献   

20.
北京是一个水资源严重匮乏的特大型城市,人均占有水资源只有全国的1/8、世界的1/30.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北京城市供水、节水及水污染防治问题十分关心.江泽民总书记、朱镕基总理、温家宝副总理都十分关注首都水资源问题.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城市供水、节水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先后投资建设了第九水厂、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等一系列城市基础设施.目前北京城市自来水日供水能力达到300万立方米,基本保障了全市不断增长的生产生活用水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