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逍遥散对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及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应用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程序对大鼠进行为期11周的造模,造模后3周,分别采用逍遥散(19.5g/kg、25.0g/kg)和丙咪嗪(15.0mg/kg)对模型大鼠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实验进程中,定期测定大鼠体重、糖水消耗量;应用开场实验测定大鼠爬行格子数和站立次数;造模、治疗结束后处死大鼠,解剖分离大鼠皮层和海马部位,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5-HLAA、5-HT、DA和NE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大鼠造模后3周糖水消耗量、爬行格子数和站立次数均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逍遥散19.5、25.0g/kg连续给药2周能显著增加糖水消耗量,但给药4周、7周对糖水消耗量影响不明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逍遥散25.0g/kg连续给药7周,对大鼠体重、爬行格子数和站立次数表现出提高趋势(P>0.05),逍遥散25.0g/kg连续给药8周,能明显提高模型大鼠皮层部位5-HT含量及海马部位5-HIAA含量(P<0.05,P<0.01)。结论:逍遥散对CUMS抑郁模型大鼠表现出抗抑郁作用,作用机制与影响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5-HT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木豆素于抗抑郁方面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鼠慢性不可预见温和应激模型(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进行糖水偏好实验评价经木豆素处理的小鼠的快感缺失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小鼠血清皮质酮的含量,采用LC-MS/MS法检测小鼠皮层和海马中多种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木豆素可以逆转CUMS引起的糖水偏爱指数降低和血清皮质酮水平升高。并且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皮层和海马中相关神经递质的含量发生了显著的改变,而木豆素给药对于CUMS小鼠体内相关神经递质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结论木豆素可能通过降低血清皮质酮水平和调节脑内神经递质来实现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焦虑性抑郁模型大鼠海马、杏仁核、前额叶皮质内单胺递质的含量变化及脑内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趋势,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溶媒对照组、焦虑模型组、抑郁模型组、焦虑性抑郁模型组,每组12只。采用慢性束缚应激联合皮质酮注射的方法建立焦虑性抑郁大鼠模型,造模时间为21 d,造模结束后采用高架十字迷宫测试,旷场实验,强迫游泳实验评价大鼠的焦虑和抑郁样行为,HPLC-ECD法检测大鼠海马、杏仁核、前额叶皮质的单胺递质5-HT、NE、DA含量,蛋白印迹法检测大鼠各脑区神经营养因子BDNF、NT-3的含量。结果焦虑性抑郁模型组大鼠在进入开臂的时间、次数、旷场中自主活动次数均与焦虑组相当,与对照组及抑郁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在强迫游泳中的不动时间显著增加,与对照组及焦虑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同时,与对照组比较,焦虑性抑郁模型组大鼠海马5-HT、杏仁核及前额叶皮质区的5-HT和NE含量均显著下降(P0.01或P0.05);此外,与对照组比较,焦虑性抑郁模型组大鼠各脑区BDNF、NT-3含量显著下降(P0.01或P0.05),同时与焦虑组比较,BDNF含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焦虑性抑郁模型组大鼠具有显著的焦虑及抑郁样行为,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脑内海马、杏仁核、前额叶皮质区域的单胺递质含量降低及神经营养因子BDNF、NT-3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4.
该文旨在探讨不同频率声波加载对SD大鼠抑郁症行为学、海马体分泌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多巴胺(dopamine, DA)和对多巴胺D2受体表达的影响。在音乐解析的基础上,对音乐的节奏要素进行了研究,运用作曲、编曲软件Finale2011创作系列模拟声波。以大鼠常有的正常、麻醉、应激三种状态下的心率频率作为标准,分别模拟出频率为350 beats/min、300 beats/min、400 beats/min三种单音声波的音频文件加载于SD大鼠后,用试剂盒检测海马体左右两侧的5-HT和DA的浓度。免疫荧光强度分析D2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 300 beats/min组的大鼠行为学变化更为积极,体重、糖水偏好率均明显增加,同时5-HT和DA浓度增加,分别增多0.098 8 ng/mL(P0.01)、808.5 ng/mL(P0.01); 350 beats/min组和400 beats/min组行为学变化偏向抑郁,体重和糖水偏好率明显下降, 350 beats/min组5-HT和DA分别下降0.005 3 ng/mL(P0.01)、308.5 ng/mL(P0.01); 400 beats/min组分别下降0.031 5 ng/mL(P0.01)、1 067.5 ng/mL(P0.01);此外,频率为300 beats/min的声波加载使D2受体表达明显加强(P0.01),其他两组频率声波加载表达减弱。该研究结果得出,不同频率的声波加载对SD大鼠行为学变化、体重、糖水偏好率和5-HT、DA的分泌有不同的影响,对大鼠加载频率接近于大鼠麻醉状态心率时的声波,更有利于海马体行为学的变化和体重、糖水偏好的增加以及5-HT和DA的分泌和D2受体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游泳运动对慢性温和应激(chronic mild stress,CMS)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模型组、低强度运动组、中等强度运动组、高强度运动组。运动组大鼠按照游泳运动方案运动4 w,糖水消耗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评价大鼠抑郁程度;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模型组大鼠糖水消耗量和游泳不动时间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低强度运动组和中等强度运动组大鼠较模型组糖水消耗量和游泳不动时间明显增加(P0.05或P0.01);模型组大鼠较对照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目标象限搜索时间占总游泳时间的百分比和目标象限穿过次数减少,体质量、双侧海马质量和海马相对质量下降(P0.05或P0.01);低强度运动组和中等强度运动组大鼠较模型组比较,潜伏期缩短明显,目标象限搜索时间占总游泳时间的百分比和目标象限穿过次数增加,体质量、双侧海马质量和海马相对质量增加(P0.05或P0.01)。结论:早期游泳运动能减轻慢性温和应激抑郁大鼠的学习记忆的损害,其中低强度和中等强度运动训练作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慢性束缚应激大鼠相关脑区CRF mRNA(下丘脑、垂体、海马、皮层)含量变化以及逍遥散对其影响.方法:用RT-PCR和图像分析方法测定相关脑区CRF mRNA含量变化.结果:应激组较正常对照组在下丘脑CRF-1基因表达下调(P<0.01).在下丘脑逍遥散组较应激组CRF-1基因表达显著下调(P<0.01),CRF-2基因表达显著上调(P<0.01);在海马区逍遥散组CRF-2基因表达较模型组上调(P<0.05);在皮层逍遥散组CRF-1基因表达较应激组则显著上调(P<0.01).结论:逍遥散组对慢性束缚应激中枢神经肽CRF的调节位点在下丘脑、垂体、海马和皮层,充分证实逍遥散的调节靶点与下丘脑、边缘系统及皮层中枢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电针“百会”、“足三里”穴位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内脏敏感性和情绪心理行为的变化,结合大鼠海马5-HT水平的变化,进而探讨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改善情绪心理障碍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选取wistar大鼠制备肠易激综合征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模型束缚组、针“百会”、“足三里”组(以下简称治疗组).造模成功后,正常组、模型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束缚组只捆绑束缚不治疗,治疗组捆绑束缚进行电针处理.治疗结束后,对大鼠进行内脏敏感性评估和旷场实验测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大鼠海马5-HT的水平.结果:(1)内脏敏感性评估: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模型束缚组腹部抬起与背部拱起值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腹部抬起与背部拱起值明显升高(P<0.01,P<0.05);(2)旷场实验测试: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模型束缚组水平活动与垂直活动值减少(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水平活动与垂直活动值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束缚组比较,治疗组水平活动值与垂直活动值升高(P<0.05).(3) 5-HT水平比较: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模型束缚组海马中5-HT水平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海马中5-HT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束缚组比较,治疗组海马5-HT水平降低(P<0.05).结论:针刺“百会”、“足三里”穴位能够降低IBS模型大鼠内脏敏感性,降低海马5-HT的水平,进而达到缓解疼痛,改善情绪心理行为变化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川芎定痛颗粒对硝酸甘油致偏头痛大鼠的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佐米曲普坦组(0.83 mg每千克体质量)、川芎定痛颗粒高剂量组(1.75 g浸膏粉每千克体质量)、中剂量组(0.88 g浸膏粉每千克体质量)、低剂量组(0.44 g浸膏粉每千克体质量)6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5 d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对大鼠皮下注射硝酸甘油每千克体质量10 mg,建立偏头痛大鼠模型,通过ELASA方法检测大鼠血浆中5-羟色胺(5-HT)、内皮素(ET)、去甲肾上腺素(NE)和脑组织中5-HT、多巴胺(DA)、NE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浆中5-HT与ET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川芎定痛颗粒高、中剂量组可明显升高其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佐米曲普坦组、川芎定痛颗粒低剂量组有升高的趋势;NE含量明显降低,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川芎定痛颗粒高剂量组可明显升高其含量,而佐米曲普坦组、川芎定痛颗粒中、低剂量组则是含量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脑组织内5-HT含量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但降低趋势明显,且川芎定痛颗粒高剂量组能明显升高其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佐米曲普坦组、中、低剂量亦有升高的趋势;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脑组织内NE含量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川芎定痛颗粒高、中剂量组能明显降低其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脑组织中DA含量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川芎定痛颗粒高、中剂量组能升高其含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定痛颗粒对硝酸甘油致偏头痛大鼠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模型大鼠血浆及脑组织内单胺类神经递质5-HT、NE、ET、DA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9.
葵花籽蛋白富含芳香族氨基酸。本研究旨在考察其作为食物主要蛋白来源时,对抑郁模型小鼠大脑多巴胺(dopamine,DA)和五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产生的影响,及缓解抑郁发生的作用。将C57BL/6J小鼠分别用大豆蛋白(模型对照,MOD)、葵花籽蛋白(SFSP)和乳清蛋白组(WPC,阳性对照)为主要蛋白源饲料饲养2月,进行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造模处理,用未造模动物作为正常对照(CON,10只/组)。SFSP显著预防CUMS引起的糖水偏好率降低、悬尾或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延长,预防在旷场和高架十字迷宫的焦虑行为,效果与WPC相当。SFSP也提高了大脑海马组织5-HT、DA、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提高了血清色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浓度和色氨酸与中性氨基酸比值。同时降低了血清皮质酮水平,提高抑郁小鼠皮层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和活性氧自由基水平。SFSP通过增加芳香族氨基酸吸收、提高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浓度,和预防大脑皮层氧化应激发挥预防抑郁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峰  李发曾 《动物学研究》2006,27(6):621-625
为探讨合欢花对慢性应激大鼠生长和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采用15只大鼠,设置了对照组、应激组和合欢花组3组实验。应激组和合欢花组均接受7天的应激刺激,之后合欢花组再灌胃合欢花10天。实验结束后,取3组大鼠的脑组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高香草酸(HVA)、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的含量。结果表明,应激组大鼠日增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1);而合欢花组大鼠的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应激组(P=0.002)。应激组大鼠海马、纹状体和前额叶中的HV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虽有升高的趋势,但无显著差异;两组间的NE、DA和5-HT也无显著差异。合欢花组大鼠海马中的HVA、DA含量明显高于应激组,而前额叶中的多巴胺和5-羟色胺,以及纹状体中的5-羟色胺均明显低于应激组。这表明合欢花对慢性应激引起的大鼠生长受抑有缓解作用,对其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和比较不同年龄段实验小鼠的抑郁及焦虑样行为。方法将27只雄性C57BL/6小鼠按年龄分为青年组(3月龄,n=9)、中年组(10月龄,n=9)、老年组(18月龄,n=9),分别进行悬尾测试、强迫游泳测试、高架十字迷宫测试、开放旷场测试和糖水偏好测试,观察小鼠抑郁及焦虑样行为,并用液质联用(LC-MS/MS)法检测C57BL/6小鼠血清5-羟色胺含量。结果中年组小鼠比老年组小鼠的悬尾不动时间长(P0. 05);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小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递减,青年组小鼠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大于中年组小鼠(P0. 001)和老年组小鼠(P0. 001),中年组小鼠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大于老年组小鼠(P0. 01);中年组小鼠比老年组小鼠12小时糖水偏好率高(P0. 05),青年组小鼠比老年组小鼠12、36、48、60小时糖水偏好率高(P0. 05);老年组小鼠比中年组和青年组小鼠开臂时间长(P0. 05),青年组小鼠比中年组小鼠探头次数多(P0. 01);青年组小鼠比老年组小鼠在旷场中的移动总距离长(P0. 05);老年组、中年组、青年组小鼠血清5-HT含量呈递减趋势,青年组小鼠血清5-HT显著低于中年组(P0. 05)和老年组(P0. 01)。结论整体而言,同一刺激下,小鼠的年龄越小,越易表现出抑郁及焦虑样行为,血清中5-HT水平越低。  相似文献   

12.
中药天年饮对衰老大鼠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药天年饮(Tiannianyin,TNY-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对D-半乳糖衰老大鼠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均为10只:正常组、衰老模型组、TNY用药组、阴性对照组。Ⅱ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制作亚急性衰老的大鼠模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海马NE、DA、5-HT的含量。结果:D-半乳糖衰老大鼠下丘脑、海马NE、DA、5-HT的含量明显降低(与正常大鼠相比P〈0.01):TNY可明显提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用药组与模型组相比P〈0.05)。结论:TNY可有效调整中枢神经递质的合成,具有良好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和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分析7d-6°头低位卧床模拟微重力,40~60℃热应激及其复合因素作用下人外周血中单胺类递质的含量,研究模拟微重力对热应激时人外周血中单胺类递质含量的影响,以探讨航天热应激的人体反应机理.结果①模拟微重力单一因素暴露后,5-HT,NE,E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变化(P>0.05);②热应激单一因素暴露40℃,50℃,60℃热应激时,与对照组相比,5-HT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而NE,E含量,在40℃热应激时无显著变化(P>0.05),50℃,60℃热应激时均显著增加(P<0.001);③热应激与模拟微重力复合因素暴露时,与对照组相比,5-HT含量显著降低(P<0.01),而NE,E含量均无显著变化(P>0.05).与热应激单一因素暴露组相比,50℃,60℃热应激时,NE,E含量均显著降低(P<0.001),5-HT的含量则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模拟微重力可使热诱导的NE,E含量显著降低,而对热应激引起的5-HT含量降低无显著影响.模拟微重力引起热应激时NE,E含量显著降低的变化,可能在航天热应激的人体反应机理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叶酸对PCPA抑郁症模型小鼠的干预作用及其对外侧缰核β-Ca MK II水平的影响,将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模型组、叶酸组,通过腹腔注射PCPA(100 mg/kg)每日1次,连续4 d构建抑郁症模型,旷场与悬尾实验观察小鼠行为变化,HPLC检测小鼠下丘脑5-HT含量,免疫组化测定小鼠外侧缰核β-Ca MK II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自主活动能力下降,悬尾不动时间延长(P0.05),而叶酸组与对照组相比上述实验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下丘脑5-HT含量降低,外侧缰核β-Ca MK II表达水平下降(P0.05)。结果表明叶酸能显著提高下丘脑5-HT含量与外侧缰核β-Ca MK II水平,其抗抑郁作用机制可能与之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脑创伤大鼠脑超微结构及P2X7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n=10):假手术组、脑创伤组、脑创伤+低剂量牛磺酸组和脑创伤+高剂量牛磺酸组。采用Marmarou’s方法建立脑创伤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顶叶皮层、海马P2X7受体蛋白表达,透射电镜观察顶叶皮层超微结构。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脑创伤组顶叶皮层、海马P2X7阳性表达细胞显著增多(P<0.01);与脑创伤组相比,脑创伤+低、高剂量牛磺酸组顶叶皮层、海马P2X7阳性表达细胞显著减少(P<0.01或P<0.05),与脑创伤+低剂量牛磺酸组相比,脑创伤+高剂量牛磺酸组顶叶皮层、海马P2X7阳性表达细胞显著减少(P<0.05或P<0.01)。脑创伤+高剂量牛磺酸组顶叶皮层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结论:牛磺酸可对脑创伤大鼠发挥脑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P2X7受体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甘麦大枣汤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单胺递质的影响,并从突触结构及结构蛋白MAP-2与GAP-43表达改变探讨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10.8 mg/kg)、甘麦大枣汤高、低剂量组(9.72、4.86 g/kg),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建立抑郁模型,并于造模同时给药组灌胃给药,连续21 d。采用糖水消耗实验和旷场测试评价大鼠抑郁样行为,ELISA法检测海马单胺递质5-HT、NE含量,Golgi染色观察神经元突触损伤情况,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突触结构蛋白MAP-2和GAP-43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抑郁模型大鼠糖水偏好度及自主活动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海马5-HT、NE含量显著下降(P<0.01),树突棘缺失明显,同时MAP-2和GAP-43表达均显著下调(P<0.01);甘麦大枣汤干预后,模型大鼠抑郁样行为明显缓解(P<0.01),5-HT、NE含量显著升高(P<0.05),树突棘密度、长度及分枝增加,MAP-2和GAP-43表达显著回升(P<0.01)。结论: 甘麦大枣汤能改善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升高海马单胺递质含量,其作用可能与上调突触结构蛋白、缓解神经元突触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7.
跨颅电刺激对大鼠抑郁症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跨颅电刺激对大鼠抑郁症的治疗作用。方法:跨颅电刺激抑郁症大鼠左侧前额叶皮层,敞箱实验测定大鼠行为学变化,荧光法测定单胺类递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跨颅直流电和低频脉冲电刺激后,大鼠敞箱实验中垂直和水平运动得分均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且大鼠左侧前额叶皮层和海马5-HT、NE含量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而前额叶皮层DA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直流电和低频脉冲电跨颅刺激左侧前额叶皮层,对抑郁症均有显著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菟丝子总黄酮对内分泌衰退痴呆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昆明种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雌激素对照组(0.3 mg·kg-1),菟丝子总黄酮低剂量组(35mg·kg-1),菟丝子总黄酮中剂量组(70 mg·kg-1)和菟丝子总黄酮高剂量组(140 mg·kg-1),采用背部去卵巢法切除双侧卵巢,另取10只小鼠作为假手术对照组,建立内分泌衰退小鼠模型,术后各治疗组进行灌胃给药治疗三个月,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均给予0.9%生理盐水。给药结束后采用Morris水迷宫观察小鼠行为学变化;放射免疫法检测小鼠血液中雌激素的水平;HE染色光镜观察海马神经元病理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和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sapase-3)及Cyt-c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P0.01);血液中雌激素水平显著降低(P0.01);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Cyt-c、Caspase-3、Bax蛋白表达水平大大增加(P0.01),Bcl-2蛋白表达降低明显(P0.01)。与模型组相比,TFSC各治疗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增强(P0.05,P0.01,P0.01);血液中雌激素水平上升显著(P0.05,P0.01,P0.01);小鼠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P0.05,P0.01,P0.01);同时Cyt-c、Caspase-3、Bax蛋白表达水平均大大降低,Bcl-2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P0.05,P0.01)。结论:TFSC可上调脑细胞中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抑制Bax、Caspase-3和Cyt-c蛋白的表达量,进而增强神经元的可塑性和营养性,以防止神经细胞从内源性线粒体途径丢失或凋亡,进一步改善内分泌衰退型痴呆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TFSC可能是通过促进或增强下丘脑-脑垂体-性腺轴功能,从而达到增加雌激素水平和改善内分泌系统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栀子粗提物对慢性轻度应激模型小鼠行为学及海马神经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10种不同应激源实施对小鼠连续10周刺激,从第3周开始口服给予栀子粗提物3个剂量治疗8周后,测定各组小鼠行为学改变,并采用NeuN和BrdU免疫组化观察海马区神经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栀子粗提物高剂量组蔗糖饮水量明显增加(P〈0.05),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明显缩短(P〈0.05);NeuN阳性表达升高(P〈0.01),BrdU阳性细胞的面数密度亦显著增加(P〈0.05)。结论栀子粗提物对抑郁模型小鼠行为有明显改善作用,并能显著促进海马区神经元发生,提示栀子粗提物具有良好的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姜黄素对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Aβ生成和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生成酶早老素2(presenilin2,PS2)和Aβ降解酶胰岛素降解酶(insulin degrading enzyme,IDE)表达的影响,探讨姜黄素在AD防治中的机制。方法将3月龄的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罗格列酮组,0.92mg/(kg·d)]、姜黄素大[400mg/(kg·d)]、中[200mg/(kg·d)]、小[100mg/(kg·d)]剂量组,每组10只;并以同月龄遗传背景相同的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10只。每天灌胃给药1次,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用等体积0.5%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灌胃。灌胃3个月后,应用Morris水迷宫、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海马Aβ生成酶PS2和降解酶IDE表达变化。结果行为学检测,模型组小鼠的游泳轨迹多为边缘型,而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姜黄素各组小鼠的游泳轨迹多为趋向型和直线型。Aβ生成酶PS2和降解酶IDE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模型组小鼠海马CA1区PS2阳性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姜黄素各组小鼠海马CA1区PS2阳性细胞减少(P0.01)。模型组小鼠海马CA1区PS2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姜黄素小剂量组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同模型组相比明显增加(P0.01)。模型组小鼠海马CA1区IDE阳性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姜黄素中剂量组小鼠海马CA1区IDE阳性细胞明显增加(P0.05)。模型组小鼠海马CA1区IDE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姜黄素各组小鼠海马CA1区IDE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同模型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姜黄素能通过减少Aβ生成酶和增加Aβ降解酶的表达,降低Aβ蛋白的表达进而改善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