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廖嵩隆 《治淮》2023,(6):26-28
为研究长江马鞍山河段二期整治工程实施的效果,通过历史资料及工程实施前后的监测、观测资料对比,分析工程施工质量、水下地形变化、汊道分流比变化和河势及岸坡稳定情况。结果表明:工程实施消除了马鞍山河段部分江岸的冲刷、崩塌等隐患,基本遏制了小黄洲左汊分流比,进一步增加趋势,维护了河段河势和岸坡稳定,对今后马鞍山河段进一步整治产生影响并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2.
利用实测水沙和地形资料,系统地分析了长江中游戴黄河段的演变特点、趋势及河道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表明:近年来戴黄河段总体河势基本稳定,但局部河段变化仍较大,主要表现为戴家洲头分流区河势不稳定,主流摆幅较大,影响河势和航运安全;戴家洲左汊左岸及黄石河段凹岸已护岸线主流贴岸冲刷,岸线不稳定,影响堤防安全。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对戴家洲左汊已护岸线进行加固,实施直港凸岸中上段低水潜丁坝工程和戴家洲右缘中上段护岸工程,对黄石河弯进行护岸加固及对黄石江滩进行综合整治等治理措施,可为河道治理研究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长江马鞍山河段主流摆动频繁,滩槽演变规律复杂,汊道分流比调整幅度较大,局部崩岸频发,影响防洪安全、河势稳定、航道尺度提升以及沿江涉水工程的正常运行,对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黄金水道建设造成影响,不利于长江大保护工作开展,有必要对该河段演变规律开展进一步研究。基于前人研究成果,采用实测资料归纳总结了该河段河道演变规律,分析了河道整治的重点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马鞍山河段历史上经历了洲滩合并靠岸、汊道减少、河槽束窄、主支汊易位的变化过程;近期,该河段江心洲汊道一直维持左主右支格局,左汊经历了主流过渡段下移、上提、再下移、固化4个阶段;小黄洲汊道受上游江心洲左汊变化影响较大,呈明显的上下游滩槽联动变化态势。针对受水沙条件变化影响,目前该河段存在局部滩槽变动和汊道分流变化、航道难以满足新标准要求等主要问题,提出了稳定河势、改善航道、修复生态等治理思路,可为该河段后续综合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长江上中游来水来沙条件影响,下游镇扬河段的世业洲左汊发展、右汊萎缩速度明显加快。鉴于主跨润扬大桥所在右汊演变对下游六圩弯道与和畅洲汊道的稳定带来的不利影响,需要及时采取河势控制措施,以稳定现有河势。通过对该汊道的河势分析和河工模型试验,为其治理实施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技术支撑。结果表明,在世业洲左汊下游修建潜坝工程,能够有效减小左汊分流比,对世业洲汊道河势有利。  相似文献   

5.
长江南京新济洲河段整治工程实施后改变了原有的河流边界,对局部河势造成一定影响,且经过2020年流域性大洪水后,需要从整治工程安全稳定性及河势变化方面研究河势响应性调整情况。基于整治工程方案及实施时间、新济洲汊道段河势演变分析、近期水情,并结合实测1∶2 000大比例监测成果,从平面变化、断面变化、冲淤分布、岸坡比变化等4个方面分析了该河段整治工程初期在不同量级洪水下的冲淤变化,对冲淤变化成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新济洲河段河道宏观河势处于冲淤交替态势,整治工程区左汊1、右汊1、右汊2在近期河势变化处于河床调整变化的正常范围之内,岸线及堤防近期仍处于相对安全的态势。研究成果可为工程管养及应急治理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长江马鞍山河段整体河势情况及小黄洲左汊分流比持续增加等问题,对长江马鞍山河段河势控制工程即小黄洲左汊口门护底工程进行方案比选及关键技术设计,并通过护底工程稳定性分析计算,验证所选方案的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杨芳丽 《人民长江》2015,46(17):10-14
为了提高对长江下游和畅州汊道演变规律的认识,以该河段大量实测资料为依据,从分流比、河槽容积以及航道条件的相关关系出发,分析了其河势的演变及航道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表明,在和畅洲右汊分流比小于30%、0 m以下河槽容积小于0.8亿m3时,航道条件总体趋于恶化。对和畅洲水道河势控制和航道整治思路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建议采取的工程措施包括,适当加大右汊分流比、增强右汊水流动力条件、稳定并提高右汊现有河道容积。  相似文献   

8.
堵汊工程在长江中下游分汊河道整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键庸  夏细禾 《水力发电》2000,(9):47-48,63
为了控制河势,防害兴利,在长灌中下城陵矶至江阴河段的41处分汊河道进行堵汊,实施后未对长江河道带来不利影响,而且这工程在防洪、防止崩岸发展、消灭钉螺、稳定河势、航运、洲滩利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对长江中下复杂多汊整治应堵塞分流比较小的支汊,使多汉型河道向两汊型方向转化,对分汊河道的稳定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9.
长江镇扬河段位于长江下游江苏省境内,上起三江口,下迄五峰山,自上而下分为:仪征水道、世业洲汊道、六圩弯道、和畅洲汊道以及大港水道,河道演变剧烈.主要从分流比、平面形态及河道深槽变化情况,对和畅洲口门控制工程、12 m深水航道潜坝2项工程建成后对该汊道河势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项控制工程对和畅洲汊道左右汊分流比的调节作用明显,但同时也引起了该汊道河势的变化调整,从而出现部分岸段滑塌崩岸,针对目前河势变化情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长江镇扬河段近百年来变化较为剧烈,近年来世业洲左汊分流比持续加大。本文在实测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河床演变分析和河床冲淤计算,对世业洲左汊进口段幸福河口崩岸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崩岸是在地质条件、河势条件、12.5m深水航道工程鱼骨坝挑流共同作用下的结果,今后需加强该段的河道地形监测,预防新崩岸的发生。此研究对该河段今后的监测和治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长江干线航道以云南水富至长江口,素有"黄金水道"之称。然而,长江干线部分河段河道蜿蜒曲折,滩多水浅,成为了长江黄金水道的"瓶颈",有必要通过航道整治等措施来改善和提高长江干线航道通航能力。但是大规模的航道整治会对防洪、河势带来一些不利影响。为了研究这种不利因素的影响程度并提出对策措施,选取了长江中游典型河段盐船套至螺山段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长江防洪实体模型开展了航道整治工程方案实施前后系列年动床模型试验,研究了工程方案实施前后该河段冲淤变化过程、冲淤规律、数量及分布,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工程方案实施后对该河段的河势及防洪产生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该段航道治理工程方案的优化及河势控制工程规划、设计等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洲头分流段的河床演变对河势控制与稳定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历来受到工程界的广泛关注。长江新生洲洲头分流段处于苏皖交界,是长江南京河段的门户。通过分析历史及近年上游小黄洲汊道、下游新生洲汊道及新生洲洲头分流段的河床演变特征,揭示了上下两个汊道分流比变化及洲头冲淤、汊道兴衰的内在关联性,论证了洲头控制对汊道水动力变化及主支汊演变的重要性,指出在三峡水库新运行的水沙条件、河势变化及汊道河势稳定性要求下,守护新生洲洲头的治理措施应以恢复近年洲头冲刷后退前的滩势为原则,修建长度、方向、高程合理的洲头导流坝,并辅以护底及洲头两缘的护岸工程,以及对小黄洲洲尾右侧至洲尾滩脊进行局部疏浚。成果可为该河段的全面系统治理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橘子洲位于湘江长沙城区河段中部,洲上零乱的现状严重影响城市生态与环境,亟待治理.根据实测资料对橘子洲河段的河道演变进行分析,采用河工模型试验的手段对橘子洲综合利用岸线整治工程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河段多年来河势相对较为稳定,橘子洲左右汉分流比变化不大;工程实施后有利于洲、水、城市相互融合,易形成良好的区域生态与环境,但对附近河段防洪水位、汊道分流比、湘江一桥桥墩局部冲刷有一定不利影响.为减小与避免工程建设对防洪及涉水建筑物的影响,研究提出了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改进措施,为工程决策和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监利乌龟洲汊道位于长江中游下荆江河段中部,属于典型的弯曲分汊型河道。重点分析了2010~2018年长江中游下荆江河段乌龟洲汊道分流分沙及断面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该河段断面形态基本稳定,受三峡水库清水下泄、洞庭湖洪水顶托相互影响,断面年际间变化冲淤互现;分流分沙较稳定,右汊为主汊。从上游河势变化、汊道分流分沙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等角度探讨了汊道变化的原因。研究结果可为长江中下游河道的防洪安全、河道综合整治、险工护岸和水利工程建设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长江镇扬河段河道演变及治理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长江中下游镇扬河段的水沙特征和演变特点作了归纳性概述,结合该河段各时期的治理情况,分析了河道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表明,近年来镇扬河段总体河势基本稳定,局部仍存在许多不稳定因素。主要表现为:仪征水道主流贴岸冲刷、世业洲左汊发展速率加快、和畅洲左汊持续发展而导致岸线崩塌、右汊萎缩淤积,特别是和畅洲南缘边滩淤宽以及征润洲尾淤积下延等。在此基础上,为达到较好控制全河段河势的目标,提出了相应的河道治理方案及相应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三峡水库已蓄水运用10余年,坝下游长江中游各弯曲分汊河道已出现不同程度的冲淤响应,呈现出一定的河道调整规律。鉴于此,采用宜昌站、沙市站和汉口站水文观测数据,在分析三峡水库蓄水前后长江中游水沙变异特征的基础上,以监利河段、武汉天兴洲河段和戴家洲河段为典型分析河段,就河道平面变化、主支汊冲淤调整与汊道分流比3个方面,探析了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来长江中游弯曲分汊河道的调整响应特点。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长江中游弯曲分汊河道平面形态基本稳定,河道冲刷主要发生在枯水河槽;蓄水后分汊河段两汊中短汊发展较快,支汊有所萎缩。江心洲洲体冲刷萎缩,但受近年来实施的航道整治工程制约,这一冲刷趋势有所减缓。研究成果可为坝下游弯曲分汊河段的河道规划、设计及治理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湘江橘子洲综合治理对防洪及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河势分析和实体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论证了橘子洲综合治理工程对河段河势、防洪及重要涉水建筑物等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就治理工程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工程兴建有利于洲、水、城市相互融合,易形成良好的区域生态环境,但对附近河段防洪水位、汊道分流比、湘江一桥桥墩局部冲刷会带来一定不利影响。为维护湘江的健康,针对不利影响产生的原因,对治理方案提出了优化改进措施,为工程决策和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和畅洲水道是长江南京以下著名碍航河段之一。基于已有研究,通过收集分析和畅洲水道守护工程现状,结合其水道航道整治工程对汊道分流比、流速以及河道冲淤的影响分析,提出了护岸工程实施必要性及工程布置原则,并开展了与航道整治工程相配套的护岸工程方案研究。研究成果可为该段12.5 m深水航道整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白茆沙汊道“南强北弱”态势持续增强,南水道主槽和近岸河床冲刷明显,日益威胁水下岸坡稳定与附近码头安全。通过对白茆沙汊道演变态势与分流比变化特征展开分析,进而对白茆沙汊道“南强北弱”分流格局变化及原因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认为:白茆沙汊道“南强北弱”格局增强的态势是白茆沙汊道历年来周期性演变中某一阶段的表现形式;鉴于不同方法计算的汊道分流比存在差异,故用分流比表征汊道强弱时,应选用同一类型的值进行比较;深水航道一期整治工程实施遏制了白茆沙冲刷后退的态势,改变了该河段周期性演变的模式,有利于河势稳定;在现有水情、工情及河势条件下,白茆沙汊道“南强北弱”的格局变化将趋缓。  相似文献   

20.
安庆河段河床演变与开发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波  仲跻文 《人民长江》2004,35(1):36-38
安庆河段位于长江下游安徽省境内,左岸是安徽省工业重镇安庆市,其岸线资源的开发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安庆河段的演变分析,论述了其演变过程及发展趋势.经过几十年的治理,尤其是1998年长江大洪水后的隐蔽工程建设,该河段的河势已相对稳定.然而,目前鹅眉洲头尚未进行治理,受水流冲刷还在崩退,并逐渐引起江心洲汊道的分流比和平面形态发生变化,影响着河势的稳定和岸线的开发利用.因此,实施鹅眉洲头等整治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