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摘要] 晚期胃癌治疗方法有限,预后较差。2017 年,针对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 PD-1)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 PD-L1)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获批用于晚期胃癌治疗,提示胃癌免疫治疗时代已经到来。然而,相对于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尚未获批用于胃癌一、二线治疗。目前,大量胃癌免疫治疗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其模式还在进一步优化,包括免疫联合化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其他免疫治疗及新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等,同时寻找合适的肿瘤标志物,筛选优势人群用于胃癌精准免疫治疗。本文着重讨论晚期胃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临床研究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2.
晚期胃癌预后较差,传统化疗疗效有限,未能满足患者治疗需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已改变晚期胃癌治疗格局,其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联合化疗、PD-1抑制剂联合曲妥珠单抗及化疗已分别成为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阴性或阳性晚期胃癌一线治疗选择,其他免疫检查点分子抑制剂和癌症疫苗、过继性细胞输注等疗法的研究均在进行中。如何通过生物标志物筛选免疫治疗最佳获益人群,是近期研究热点。除肿瘤突变负荷、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表达、微卫星不稳定性等,新兴标志物如循环肿瘤DNA、肠道微生物组学和细胞因子等均值得关注。本文就晚期胃癌一线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及展望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庄蕾  盛李明  杜向慧 《肿瘤学杂志》2022,28(11):902-907
摘 要:近年来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使食管癌的治疗步入了新的阶段。既往研究表明免疫治疗可以提高晚期转移性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率,且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放射治疗相结合可更好地发挥局部治疗作用,放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应用于围手术期、局部晚期和晚期食管癌的各项临床研究取得了可观的成效。全文对近年来放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食管癌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吴雪  谭亚琴 《癌症进展》2023,(15):1629-1631+1660
近年来,免疫治疗在晚期肿瘤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许多临床研究显示其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效果。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通过阻断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信号通路,识别并阻止肿瘤细胞逃逸,改善肿瘤微环境,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功能,进而杀灭肿瘤细胞。在进展期胃癌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从后线单药治疗到前线单药及联合治疗均具有一定的疗效,一线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化疗表现出了较好的总生存期(OS);二线信迪利单抗,无论是单药还是联合用药,均显示可观的客观缓解率(ORR);纳武利尤单抗及帕博利珠单抗均已获批应用于晚期胃癌的三线及以上治疗。本文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进展期胃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全球范围内胃癌发病率最高的地区是东亚、南美和中美洲,在日本和韩国胃癌发病率居男性恶性肿瘤首位,在中国胃癌同样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晚期胃癌5年生存率为5%~20%,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免疫靶向治疗药物可逆转免疫检查点途径相关的肿瘤“免疫逃逸”,改变了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策略。以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为代表的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作为一种设计用于结合PD-1并阻断PD-1与其配体间相互作用的人源化IgG4单克隆抗体,是第一个在中国获批用于胃癌治疗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该药物突破了中国胃癌治疗“后线缺药”的僵局。本文围绕纳武利尤单抗的作用机制、临床试验、免疫相关不良反应、肿瘤快进展及假进展、生物标志物等方面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刘辉  施俊 《现代肿瘤医学》2021,(23):4226-4229
目前,晚期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仍以化疗为主,但其效果并不让人满意,近年来,出现了新的化疗药物及化疗方案,如三氟吡啶/替普拉西酯、FLOT化疗方案等。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靶向药物在胃癌的治疗中被证明有效,如VEGFR-2抑制剂阿帕替尼、抗VEGFR-2抗体雷莫芦单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阿法替尼等。免疫治疗也是胃癌综合治疗的热点之一,主要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包括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检查点抑制剂纳武单抗、派姆单抗等。新药物的出现给晚期胃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将对目前晚期胃癌的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相关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9年8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进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20例晚期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20例患者免疫治疗中位时间为4.0月,发生较明确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共6例,中位时间5.3月,其中1例发生Ⅰ级免疫性胃肠炎,1例Ⅰ级免疫性皮炎,1例Ⅱ级免疫性甲状腺炎,1例Ⅲ级免疫性肝炎,1例Ⅲ级免疫性肺炎及1例Ⅳ级免疫性肺炎。结论 伴随免疫治疗的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故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早发现、早诊断及早干预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张越  韩宇 《中国肿瘤临床》2022,49(19):1021-1026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联合化疗在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中获得了明显的生存获益,但仍有部分胃癌患者对免疫治疗不敏感,存在免疫耐受现象及发生严重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如何在晚期胃癌患者中,选择ICIs联合化疗的优势人群是临床上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晚期胃癌一线治疗的研究进展,对HER2阳性和HER2阴性的晚期胃癌行PD-1/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的疗效相关生物标志物,以及其他潜在的生物标记物分别展开综述,探讨其目前的应用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挑战及发展趋势。未来开发多个生物标记物联合评估模式及预测模型的建立可能更准确地确定免疫治疗优势人群。   相似文献   

9.
胃癌治疗有限,预后较差。目前肿瘤免疫治疗因其显著的生存获益已成为除手术、化疗、放疗及靶向治疗之外有效的新型肿瘤治疗手段。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的之一,已被批准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提示胃癌免疫治疗时代已经到来。本文介绍了免疫治疗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及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近年来, 免疫治疗迅速发展,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特别是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已经在NSCLC的治疗中取得突破性进展, 打破了传统放、化疗有效率低、靶向治疗耐药广泛的格局, 为患者带来生存获益。文章针对PD-1/PD-L1抑制剂在晚期NSCLC中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