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立了半干法气流床烟气脱硫实验反应装置。实验研究了温度、绝对含湿量和飞灰对烟气脱硫的影响。烟气温度在65~130℃之间,绝对含湿量通过改变蒸汽量调节,在0%~10%之间,并且采用飞灰一次加入来模拟返灰,石灰与粉煤灰的比例分别为1∶3,1∶5和1∶8。结果表明,没有水蒸气加入时,温度的升高对脱硫效率影响不大,加入水蒸气后温度为68℃左右时,脱硫效率最高;65℃时,绝对含湿量在73%时脱硫效率最高;在T=68℃、Ca/S=12时,与不加粉煤灰的脱硫剂相比,利用石灰/粉煤灰=1∶8的混合脱硫剂时,脱硫效率提高了128%。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半干法气流床烟气脱硫实验反应装置。实验研究了温度、绝对含湿量和飞灰对烟气脱硫的影响。烟气温度在65~130℃之间,绝对含湿量通过改变蒸汽量调节,在0%~10%之间,并且采用飞灰一次加入来模拟返灰,石灰与粉煤灰的比例分别为1:3,1:5和1:8。结果表明,没有水蒸气加入时,温度的升高对脱硫效率影响不大,加入水蒸气后温度为68℃左右时,脱硫效率最高;65℃时,绝对含湿量在7.3%时脱硫效率最高;在T=68℃、Ca/S:1.2时,与不加粉煤灰的脱硫剂相比,利用石灰/粉煤灰=1:8的混合脱硫剂时,脱硫效率提高了12.8%。  相似文献   

3.
半干半湿法脱硫灰循环利用中试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干半湿法脱硫产生的脱硫灰中混有大量有效钙和粉煤灰,本文对其进行了循环利用机理分析及试验研究,证实脱硫灰循环大大提高了钙的利用率,降低了钙硫比,但循环倍率增加到2倍以上时,脱硫效率增速变缓。脱硫灰的循环利用对降低脱硫运行费用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密相塔烟气脱硫试验装置,并对烧结烟气进行了脱硫试验研究,验证了该工艺的可行性,并研究了主要因素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钙硫比和近绝热饱和温度(approach to adiabatic saturation temperature,AAST)是影响脱硫效率的显著因素,循环灰浓度是保证系统脱硫效率的关键因素.在Ca/S比为1.2、密相塔出口烟气AAST=15℃、循环灰浓度为400g/m3条件下,系统能连续稳定运行,脱硫效率达92.5%以上,系统出口烟气中SO2浓度在150 mg/Nm3以下.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煤中灰分、粉煤灰中碱性物质成分、含量的分析 ,证明在Ca/S小于 1的条件下进行半干半湿法烟气脱硫是可行的。阐述了粉煤灰中碱性物质被有效利用的条件为高温、高湿和高压 ,该条件可以通过蒸汽输送粉煤灰来实现。  相似文献   

6.
密相塔烟气脱硫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密相塔烟气脱硫试验装置,并对烧结烟气进行了脱硫试验研究,验证了该工艺的可行性,并研究了主要因素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钙硫比和近绝热饱和温度(approach to adiabatic saturation temperature,AAST)是影响脱硫效率的显著因素,循环灰浓度是保证系统脱硫效率的关键因素.在Ca/S比为1.2、密相塔出口烟气AAST=15℃、循环灰浓度为400g/m3条件下,系统能连续稳定运行,脱硫效率达92.5%以上,系统出口烟气中SO2浓度在150 mg/Nm3以下.  相似文献   

7.
半干半湿法脱硫产生的脱硫灰中混有大量有效钙和粉煤灰 ,本文对其进行了循环利用机理分析及试验研究 ,证实脱硫灰循环大大提高了钙的利用率 ,降低了钙硫比 ,但循环倍率增加到 2倍以上时 ,脱硫效率增速变缓。脱硫灰的循环利用对降低脱硫运行费用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喷雾-喷动床半干法烟气脱硫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实验采用 Ca( OH) 2 做脱硫剂 ,考察了 n( Ca)∶ n( S)、入口 SO2 质量浓度、进气温度、绝热饱和温差、表观气速、静床层高度、喷动粒子直径等对脱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脱硫率随着 n( Ca)∶ n( S)、入口 SO2 质量浓度、静床层高度的增大而增大 ;随进气温度、绝热饱和温差、表观气速、喷动粒子直径的增大而减小。当 n( a)∶n( S) >1.0 0 ,绝热饱和温差为 7℃时 ,脱硫效率可高达 90 %以上。此脱硫技术具有流态化性能好 ,传热传质效率高 ,脱硫效果好等优点 ,特别适合于中小型燃煤锅炉的烟气脱硫  相似文献   

9.
脱硫塔内喷雾增湿技术是影响燃煤锅炉半干半湿法烟气脱硫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分析了供水量和压力的变化关系 ,通过对脱硫装置喷雾增湿技术的优化 ,实现对增湿系统高压水的压强的精确调节 ,控制脱硫塔内雾滴的颗粒直径在 80 μm左右 ,从而达到理想的增湿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密相塔半干法脱硫工艺的精确加湿进一步提高系统脱硫效率,利用推导出的传热传质计算方法,得到烟气温度降低和加水量的关系.结合3组密相塔半干法工程实际数据,发现理论计算值和实测值误差区间仅为2.9% ~5.4%.通过选取河北某钢厂210 m2烧结烟气密相塔半干法脱硫项目实际在线检测数据,发现循环脱硫灰含湿量为3%的系统脱硫效率整体高于含湿量为5%和4%的样品,最大值达93.56%.通过粒度分析、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及差热-热重对2种不同含湿量的循环脱硫灰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含湿量为3%的循环脱硫灰较含湿量为5%的样品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无团聚现象,物相分析还证实相对于含湿量为5%样品,其Ca(OH)2和结晶水含量少,几乎都是CaSO4和CaS03干态物质,因此脱硫反应进行彻底,脱硫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垃圾填埋气收集控制的CFD数值模拟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多孔介质渗流理论,给出了填埋气在填埋场内流动控制方程组及其定解条件,但实际填埋场的不规则边界使其很难求得解析解。建立填埋场竖井抽气物理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软件PHONEICS求得控制方程的数值解,并用相关文献的结论进行校验,结果与前人结论相吻合。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填埋场抽气系统的设计,通过PHONEICS软件编程接口二次开发计算负压抽气条件下流入抽气系统的外部空气量,由此引入抽气效率做为抽气效果的评价指标,模拟了传统等边三角形布置竖井抽气系统的运行效果,并根据模拟结果对传统竖井抽气系统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2.
以PTA生产尾气为实验体系,讨论了在活性炭对有机气体动态吸附过程中,有机气体初始浓度的三种测定方法,即气相色谱法、吸附称量法和气体方程计算法。结果得出,吸附称量法误差最小,其次是气体方程计算法,误差最大的是气相色谱法。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了斜气流技术机理,进行了均匀气流和斜气流状态下的粉尘沉降试验.通过试验数据分析,总结出了电除尘器内部两种气流分布状态下的粉尘沉降规律,指出斜气流技术的应用在提高除尘效率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并为斜气流技术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尿素添加剂湿法烟气脱氮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填有金属鲍尔环的管式吸收反应器中,分别研究了尿素含量、添加剂(三乙醇胺)浓度、吸收柱彳丁效高度、烟气浓度对NOx脱除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尿素含量和添加剂浓度的增加可以少量提高脱氮效率:烟气浓度的大小对脱氮效率的影响不大;吸收柱有效高度对脱氮效率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文章综述了当前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产气控制利用技术研究、利用现状,分析了我国适于实施填埋产沼工程的有利条件,得出国内对填埋场气体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最后提出了在该领域国内今后主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三相生物流化复合反应器中上升区与下降区气含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行设计的新型蜂窝断面三相生物流化复合反应器中进行了气含率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总平均气含率和上升区气含率均随表观气速的增加呈直线增加;并且随固含率的增加,气含率也相应增加.根据流体力学的连续性原理,推导出了三相生物流化复合反应器中上升区气含率与下降区气含率的理论关系式,并对其中的重要参数a的取值进行了讨论.试验结果上升区气含率与下降区气含率满足直线的关系,说明随着表观气速和气含率升高,上升区实际液速与下降区实际液速的比值(VLr/VLd)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7.
在自行设计的新型蜂窝断面三相生物流化复合反应器中进行了气含率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总平均气含率和上升区气含率均随表观气速的增加呈直线增加;并且随固含率的增加,气含率也相应增加.根据流体力学的连续性原理,推导出了三相生物流化复合反应器中上升区气含率与下降区气含率的理论关系式,并对其中的重要参数a的取值进行了讨论.试验结果上升区气含率与下降区气含率满足直线的关系,说明随着表观气速和气含率升高,上升区实际液速与下降区实际液速的比值(VLr/VLd)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大气式燃烧器在燃烧垃圾填埋气时的火焰稳定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效果明显的填埋气火焰稳定装置。这种装置对于低热值燃气的稳定燃烧能起到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大气式燃烧器在燃烧垃圾填埋气时的火焰稳定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效果明显的填埋气火焰稳定装置.这种装置对于低热值燃气的稳定燃烧能起到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对城市污泥填埋场填埋气集气井收集系统进行了优化研究,考察了城市污泥水平方向的渗透系数(以下简称污泥渗透系数)对集气井影响半径的影响、集气井抽气负压随填埋时间的变化规律、填埋气的经济收集年限。结果表明,当抽气负压为25000~30000Pa时,污泥渗透系数分别取1.04×10-7、2.60×10-8、1.04×10-8m2/(Pa.s)时,集气井的影响半径分别为10.0~11.0、6.0~7.0、5.0~5.5m,过小的污泥渗透系数会严重影响集气井的集气效率,因此污泥渗透系数最好不应小于1.00×10-8m2/(Pa.s);随城市污泥填埋时间的增加,集气井抽气负压总体呈指数型降低趋势,从第8年起,抽气负压由起初的25000Pa降低到5000Pa以下,此时CH4产率约为2kg/(m3.a),到第20年时CH4产率接近于零,故从城市污泥填埋后第8年起,对填埋气继续进行收集的意义已经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