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正> 我科1987~1991年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于烧伤后期瘢痕整形,5例7个皮肤扩张器,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4~31岁;头部烧伤后瘢痕头发缺无2例,颜面及颈部瘢痕2例,腰部瘢痕1例。7个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注入生理盐水量100~250ml,平均205ml,每次注入生理盐水量20~50ml,间隔3~7d。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入术与第二次瘢痕切除、扩张皮瓣局部转移术之间的间隔时间为70~113d。平均为92d,切除瘢痕面积(即扩张皮肤面积)6×12cm~2~20×20×15cm~2.根据烧伤瘢痕周围正常皮肤的位置和范围确定埋置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的位置,术前用美兰标记扩张囊剥离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大面积头皮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一期置入扩张器行皮肤扩张术,注水充分扩张后,二期合理设计扩张皮瓣转移修复大面积头皮缺损的方法,治疗大面积头皮缺损23例,其中伴有颅骨缺损5例.各种原因引起头皮缺损范围8 cm×6 cm~20 cm×18 cm,颅骨缺损范围4 cm×5 cm~11 cm×9 cm.根据头皮缺损位置、形状置入1~3个扩张器行皮肤扩张,注射壶内置,注水扩张时间5~12周,扩张皮瓣的范围8 cm×8cm~23 cm×20 cm.5例伴有颅骨缺损病例在扩张皮瓣转移修复术时清除失活或浮动的骨碎片3例,咬除颅骨缺损周边患颅骨骨髓炎病骨2例,3~6月后行颅骨修补术.结果 23例大面积头皮软组织缺损均完全修复.5例伴有颅骨缺损病例后期行颅骨修补术成功,无感染,皮瓣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本组出现并发症4例:皮瓣远段表皮坏死2例,经换药治疗后延期愈合;扩张器外露1例,取出扩张器,另一头皮切口再置入,头皮扩张成功;切口裂开1例,抽出扩张器已注入的水,分层严密缝合头皮后消失.术后随访6月~1年头发生长良好,疤痕隐蔽,外观满意.结论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一种修复大面积头皮软组织缺损的最理想的手术方法,治疗效果满意.对伴有颅骨缺损病例在头皮软组织缺损修复后再行颅骨修补术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3.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植入正常皮肤软组织下,通过增加扩张器内的容量,对表面皮肤软组织产生压力,使其扩张产生“额外”的皮肤软组织,利用新增加的皮肤软组织转移覆盖创面的一种方法。我科自开展此工作以来,修复面初部、躯干及四肢的瘢痕与缺损36例,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1临床资料本组36例,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5~49岁,烧伤后瘢痕28例.外伤性纹身5例,斑痣1例,血管瘤1例。扩张器容量为60~400-1手术分二期施行,一期手术是将扩张器理植入病损周围深筋膜或表浅肌层(如颈阔肌)下术后常规扩张,被扩张皮肤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大面积瘢痕性秃发的效果进行总结。方法 对 18例大面积 ( 15cm× 9cm~ 2 3cm× 18cm)瘢痕性秃发患者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 ,手术分二期进行 ,一期手术在近瘢痕的正常头皮区埋置入皮肤软组织扩张器 ,术后第 5天开始向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内注水扩张头皮 ,在注水量达到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容量后行二期手术 ,取出皮肤软组织扩张器 ,切除秃发区瘢痕 ,利用扩张的头皮修复秃发区。结果  16例一次性完成秃发区瘢痕的切除修复 ,2例分二次完成修复。随访 6个月~ 1年 ,术区头皮的质地 ,头发长势及浓密程度等与正常头皮比较无明显区别。结论 该法治疗大面积瘢痕性秃发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小儿烧伤后瘢痕整形中的应用.方法 对30例儿童共应用70个扩张器进行瘢痕整形治疗,扩张器容量在30-200M L,扩张时间为5-8周,平均40天.扩张后3个月进行二期手术,一次性修复烧伤后瘢痕畸形.结果 30例儿童经过二期手术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远期随诊,外观及功能良好.结论 在儿童烧伤后瘢痕整形中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减少了多次植皮的弊端,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我们 198 8年 11月至 2 0 0 0年 8月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进行软组织扩张术 2 0 1例 ,发生并发症 42例 ,发生率2 0 .9%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0 1例 ,男 12 6例 ,女 75例。年龄 7~ 42岁 ,平均2 6岁。其中 12岁以下的儿童 12例。面、颌、颈瘢痕 111例 ,头部瘢痕秃发及肿瘤 34例 ,面部毛细血管瘤及黑痣 19例 ,耳鼻再造 2 3例 ,四肢躯干瘢痕及溃疡 14例。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最大 2 92 .5 cm2 。发生并发症 42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 2 0 .90 %。其中局部感染 15例 ,占 35 .71% ;血肿 12例 ,占 2 8.5 7% ;切口裂开扩张器外露 11例 ,…  相似文献   

7.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由Radovan及Austad创立于1976年。该方法利用扩张出的“额外”皮肤修复体表组织缺损,供应区又不产生新的瘢痕,因此,近年来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整形外科的应用日益广泛。我科自1996年起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为12例烧伤瘢痕患者修复缺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软组织扩张器在颈胸部瘢痕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6月共收治患者20例,颈部瘢痕8例,胸部瘢痕9例,颈部胸部均有瘢痕3例;范围7 cm×5 cm~12 cm×10 cm;一期手术植入容量200~400 ml的扩张器1~3枚,二期手术切取扩张皮瓣进行修复,供区直接缝合。结果共2例出现并发症,其中1例扩张器注水4周后出现切口裂开,及时行扩张器取出,后期给予再次扩张,皮瓣修复,1例皮瓣远端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余皮瓣均成活,皮瓣及供区均I期愈合,随访6个月~1年,皮瓣颜色、质地均佳,外观改善满意。结论软组织扩张器在颈胸部的瘢痕应用中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整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9~2012年我院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烧伤83例。分两期实施整形手术。第一期,术前参照修复区域的大小、形状、部位特征选择皮肤软组织扩张器,选定注射壶和扩张区的位置。在扩张区和修复区交界正常侧1cm做切口,切口平行于扩放的方向或者垂直方向,切口不宜过大,剥离后将准备好的扩张器置入皮肤内,再置入引流管,接负压后分层缝合。一周后每隔3~7天注入容量为10%~15%的生理盐水,连续6~8周后进入第二期手术治疗。第二期,取出扩张器,将皮瓣推进到需要修复的创面,或者作旋转推进转移手术方式;如果第一次扩张未达整形需求,再进行一次扩张。结果:达到预期效果75例。在术后随访中出现扩张期破溃外露3例,皮肤感染4例,对症处理后得到控制。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烧伤整形治疗中有效方法之一,能够提升整形效果,还能减少畸形和缺损。  相似文献   

10.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是用硅橡胶制成埋入皮肤软组织中行组织扩张术的一种手术器械。是近年来整形外科一项新技术。1976年Radavan首先使用临床获得成功。国内张涤生1985年应用于临床也取得良好效果。我院1987年采用西安产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治疗2例疤痕性秃发办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例1,男,42岁。1987年10月15日入院。一年前头顶部沥青烧伤留有5cm×5cm疤痕性秃发区。11月3日在局麻下沿疤痕缘在帽状腱膜下埋入容量为180ml的扩张器一只。伤口一期愈合,拆线后三天,每隔一  相似文献   

11.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亦称软组织扩张术,即使用皮肤扩张器,植入软组织下,通过逐渐增加扩张器内容量,对表面皮肤产生压力,即使皮肤组织增生扩张,产生“额外”的多余皮肤软组织,并利用扩张的组织修复邻近缺损。它是近年来整容外科开展的一项新技术。1990年以来我科应用皮肤扩张器治疗面部瘢痕与缺损31例,均取得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重建乳腺癌术后缺损的效果10例。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技术完成的18例乳腺癌重建、修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重建组10例乳腺癌术后即时植入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持续扩张皮瓣,延期植入假体进行乳房重建;皮瓣修复组8例化疗2周期后植入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扩张邻近皮瓣,术后即时进行皮瓣修复,分析皮肤软组织扩张技术应用的手术方法、并发症以及效果。结果重建组1例皮瓣出现2 cm ×1 cm 坏死,2例假体位置稍高于对侧,优良率为90%,患者主观评价满意度为100%;皮瓣修复组1例1个扩张器出现2 cm ×3 cm 区域皮瓣感染、坏死,伤口裂开,给予取出扩张器,患者主观评价满意度为88%。术后随访9~48个月,重建组手术效果满意,无一例复发转移;皮瓣修复组1例出现局部复发,2例出现骨转移,1例出现肺转移,1例出现肝转移。结论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重建乳癌术后缺损可以获得满意的修复重建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修复面部瘢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面部烧伤后较大的瘢痕采用临近部位埋置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充液扩张,用所得额外皮肤软组织修复瘢痕切除后的缺损。结果:22例在扩张过程中,被扩张皮肤均发生多发性毛囊炎和扩张后期充液时容易缺血的现象,经适当处置后,治疗继续并取得满意效果。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面部瘢痕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正> 使用注水扩张器扩张皮肤,修复周围皮肤缺损是近来使用较多的治疗方法。它不仅可以修复缺损,而且能改善外形,减少创伤。我院自1990—01至1996—03行注水扩张手术13例,现将术后三周内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3例,男8例,女5例。4例烧伤后瘢痕挛缩,其余9例均为皮肤病变,6例黑痣,3例血管瘤13例中,只有1例由于排斥反应,术后2天后取出扩张器,行植皮手术,其余12例均在术后逐渐扩张2—3周,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头部烧伤或创伤致瘢痕性脱发的理想治疗措施。方法本组对25例瘢痕性脱发患者,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的方法,根据病变的位置、大小及形态,选用不同类型、不同容量,以最佳的设计方案埋置1~3个扩张器,经4周~8周注水待头皮充分扩张后行Ⅱ期手术取出扩张器及切除瘢痕修复缺损。结果本组25例共形成43个扩张皮瓣,利用滑行推进26个、旋转推进12个、易位皮瓣5个,全部患者均成功修复,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外观明显改善,头发生长满意。结论皮肤扩张术对头部瘢痕性脱发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年来我院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病例56例,应用扩张器68个。男32例,女24例,年龄5~45岁,平均21.7岁。其中修复瘢痕性秃发15例,其它部位瘢痕11例,色素痣12例,血管瘤9例,纹身6例,鼻再造3例。扩张部位:头部15例,面部21例,颈部14例,胸部2例,四肢14例。修复面积最大的210cm2,最小18cm2。结果:56例中有5例发生并发症,其中有2例皮瓣远端1~5cm坏死,经过补充植皮后消灭创面,2例扩张器外露,行二期手术时修复面积不足,1例发生早期感染,及时取出扩张器。其余均取得满意疗效,术后随访0.5~5年,效果良好。1.2手术方法 皮肤扩张术手术需分两期进行,即一期手术是将扩张器埋入修复部位的邻近皮下,然后向扩张器内注水扩张皮肤,当皮肤扩张到预期目的时,即可施行二期手术,即取出扩张器,用扩张所获得的额外皮肢,形成皮瓣,并转移,来对病变部位进行修复。  相似文献   

17.
在大面积烧伤后期瘢痕增生严重,需行瘢痕畸形修复,需要大张游离皮片移植,在供皮区相对不足时,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解决了这一问题.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应用医用硅胶制作的组织扩张器,经手术埋植于皮下,定期注入液体,使其扩张囊膨胀,其表面皮肤软组织随之增殖和扩展,提供"额外"的皮肤组织,以供修复组织缺损且不需取皮植皮,避免了供皮区产生新的瘢痕或畸形.我科自1999年起应用预扩张皮片游离植皮修复瘢痕畸形3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手部指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1月—2013年3月收治手部皮肤缺损患者42例(45指)。其中指端皮肤缺损34指,中节皮肤缺损6指,近节皮肤缺损5指。创面均有肌腱或骨质外露,缺损面积0.8cm×1.0cm-1.9cm×2.7cm。受伤至入院时间1h-15d,应用大小为1.0cm×1.2cm-2.2em×3.0cm的指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创面,并吻合指背神经重建皮瓣感觉。供区直接缝合或游离植皮修复。结果术后45指皮瓣全部成活,4例4指皮瓣远端坏死,经定期换药愈合。40指随访6个月,皮瓣外形满意,质地柔软,弹性好,皮瓣触觉恢复至S3^+,两点辨别觉达6—9mm,中位数7.7mm。供区无瘢痕挛缩、肌腱粘连等并发症。手功能按手指关节总活动度(TAM)法评定:优30指(66.6%),良12指(26.7%),可3指(6.7%),优良率93.3%。结论指动脉穿支皮瓣呈节段性分布,可以覆盖各类手指皮肤缺损,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是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应用硅胶制作的组织扩张器,经手术埋于皮下,定期注水,使扩张囊膨胀,表面软组织随之增植和扩展,提供额外的皮肤组织,以供修复邻近组织缺损.我们应用该技术在治疗烧伤瘢痕、电烧伤颅骨外露,供皮区预扩张,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运用软组织扩张术修复烧伤后瘢痕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二期手术前将软组织扩张器植入瘢痕周围的正常皮下组织,经扩张增多皮肤组织,达到设计要求后,行二期手术,切除瘢痕组织,取出扩张器,合理地设计皮瓣修复创面. 结果本组30例烧伤后瘢痕患者经上述治疗皮瓣完全成活,其质地、色泽较为理想,外观及功能良好. 结论 应用软组织扩张术修复烧伤后瘢痕是较为理想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