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建筑废弃物骨料在水泥稳定碎石道路底基层中应用的可行性,将5~10mm规格的建筑废弃物骨料、天然集料、水泥和水,通过配合比优化设计,制备水泥稳定再生底基层混合料,对其抗压强度、间接抗拉强度、抗压回弹模量、水稳定性和干缩等性能进行试验测试。结果表明: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在掺入建筑废弃物再生材料后,完全能够满足规范中对底基层路用性能的相关要求,建筑废弃物再生材料可以用作道路底基层集料。  相似文献   

2.
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用于市政道路基层应具有良好的整体稳定性、耐久性及较高的强度和承载能力,其中由混合料干缩性能反映出的抗裂性对基层的路用性能有很大影响。本文采用对比试验研究方法,对不同成分比例、不同细料替换方案、不同水泥掺量、不同龄期的水泥稳定建筑再生材料进行干缩性能试验,并与普通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混合料对比,分析干缩产生和抑制机理、研究干缩发展规律、探讨干缩影响因素,提出满足强度和抗裂性要求的配合比设计。  相似文献   

3.
在自行研发的抗冲刷试验装置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对压实度、强度、水泥剂量、砂掺量、细石掺量和再生骨料掺量这6个因素与水泥稳定再生骨料基层混合料的抗冲刷性能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对水泥稳定再生骨料基层混合料抗冲刷性能影响最大的是压实度;强度与抗冲刷性能之间没有确定的关系;原材料组成因素中,影响最大的是水泥剂量,其次是再生骨料掺量、砂掺量,细石掺量影响很小.研究结果对水泥稳定再生骨料基层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水泥稳定全深式路面就地再生基层技术应用过程的关键问题——旧沥青面层材料和半刚性基层材料如何合理地结合,采用力学试验方法,探讨了旧沥青混凝土掺量和老化程度对水泥稳定再生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旧沥青混凝土掺量的增加,再生混合料的强度和模量逐渐降低,干缩性能提高;随着旧沥青混凝土老化程度的增加,再生混合料的强度和模量逐渐提高,干缩性能降低;当旧沥青混凝土老化程度较低时,掺量是影响再生混合料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水泥稳定建筑废弃物道路材料性能参数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现行交通行业规范为基础,通过与天然骨料技术指标和其他水泥稳定类材料基层混合料的性能对比,分析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物理特性技术指标以及天然骨料物理特性之间的差异性;研究了再生骨料物理特性与原生混凝土强度和粒径之间的关系及水泥稳定再生骨料道路材料的性能参数,并对水泥稳定再生骨料道路材料的生产与使用提出了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再生骨料的技术指标能够满足规范的技术要求,水泥稳定再生骨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无论在技术、经济上还是实践上,建筑垃圾在道路材料中的再生利用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依托于江苏省某干线公路改扩建工程,将混凝土再生骨料应用于基层水稳的铺筑,并与普通水稳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42%混凝土再生骨料+4.3%水泥配制的混合料,在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等方面,能够达到或略优于100%天然骨料+4.0%水泥混合料的水平。掺入再生骨料后,水泥稳定碎石的干缩系数、失水率增加,工程中应充分重视早期保水养生。  相似文献   

7.
宋金华  徐传良 《公路》2022,67(2):237-241
选用聚丙烯纤维和仿钢纤维作为水泥稳定碎石和再生骨料的外掺纤维,对聚丙烯纤维和仿钢纤维材料性能、天然碎石和再生骨料的性能进行比较,测试各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率;然后分析掺2种纤维水泥稳定碎石和再生骨料的强度和收缩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纤维的掺量对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影响不大,骨料的不同对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  相似文献   

8.
针对旧混凝土再利用问题提出采用天然集料取代9.5 mm以下的再生骨料,然后与大于9.5 mm 再生骨料进行复合设计得到的水泥稳定类基层材料。通过抗压、劈裂、弯拉试验评定材料力学性能,采用抗冻性和干缩性试验评定材料的耐久性能。结果表明在水泥剂量为5%时的性能优与4%水泥掺量。复合再生混合料试件标准养护28 d后,相对纯再生混合料而言,抗压强度提高38.93%,劈裂强度提高18.03%,弯拉强度则提高了45%。其抗压、劈裂、弯拉强度与天然集料混合料相差低于5.5%,这种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而且能够提高环境、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分析了水泥稳定再生水泥混凝土基层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再生骨料具有良好的抗冻性能,且随水泥剂量增加有所增强;干缩系数和温缩系数随着水泥剂量增加均出现下降趋势,随着温度的增加出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且在20℃时,二者的指标最优;应变和系数之间满足二次多项式关系;水泥稳定再生水泥混凝土基层的路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在道路基层中的使用性能,采用室内试验测试了不同再生粗骨料掺量、不同水泥剂量下水泥稳定基层材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失水率和干缩应变。结果表明:当采用再生粗骨料水稳基层铺筑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基层时,其掺量不宜超过粗骨料总量的50%。从经济合理的角度考虑,可将水泥剂量控制在5%以下。再生骨料水稳基层材料具有较高的失水率和干缩量,在实际应用中必须严格控制成型初期的保湿养生条件,以防过早产生大量干缩裂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