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针对入炉料条件的变化,在入炉料中进行了配加白云石的试验,分析了白云石加入量不同时对高炉的影响,找出了适合当前条件下的合理配加量,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炼铁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提出高炉的合理炉料结构,并对合理炉料结构的入炉料质量提出了要求,强调提供高炉的炉料必须是优质、均匀、稳定的烧结矿、球团矿、块矿,才能达到真正的“精料”,从而改善高炉冶炼指标,获得良好效益。  相似文献   

3.
当前,能源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如何进一步节约能源,已成为重要的课题。近几年来,全国各大中小型高炉,随着入炉料批重的扩大,炉料的布料作用重新被重视起来。本文试图结合本厂28M~3高炉的生产实践,通过装料制度的选择,对运用布料规律,提高高炉煤气流的利用,提出某些探讨意见。一、布料的作用及其规律高炉生产实践指出:高炉内煤气的分布,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取决于炉料在炉喉  相似文献   

4.
<正>金属化炉料包括经过转底炉处理的金属化球团、废钢铁、预还原烧结矿等。其中金属化球团已经过高炉生产检验,发现有利于降低还原剂比。高炉每用10kg/t,还原剂比降低2.3kg/t。近年来,JFE为了应对高炉原燃料的劣化,开发出了使用金属化炉料来稳定高炉操作和降低还原剂比的新技术。即在烧结矿质量较差(如RDI较高)时,或者焦炭转鼓指数较低时,用金属废料替代部分氧化铁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炼铁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提出高炉的合理炉料结构,并对合理炉料结构的入炉料质量提出要求,强调提供高炉的炉料必须是优质、均匀、稳定地烧结矿、球团矿、块矿,才能达到真正的“填料”,从而改善高炉治炼指标,获得良好效益。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太钢高炉入炉料情况变化,在单一矿种冶金性能评价的基础上,确定了较为经济合理的酸性炉料及高炉含铁原料的搭配,并进行了综合炉料结构的试验研究,其结果指导了太钢高炉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湘钢高炉炉料结构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高炉炉料合理化的途径。包括扩大烧结生产能力;生产高碱度高氧化镁烧结矿;配入部分澳矿粉以提高烧结矿品位等措施。湘钢高炉炉料结构将是以高碱度烧结矿为主配加天然块矿或酸性烧结矿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为明晰高炉中的氯元素对干法除尘高炉冶炼过程的影响,综述了高炉入炉料中氯元素的赋存状态、行为以及所带来的危害。进一步采用离子色谱法研究了国丰1号1 780 m3干法除尘高炉氯元素的来源, 焦炭和喷吹煤粉带入高炉中氯所占入炉料带入高炉中氯总量的比例分别为45.4 %和29.48 %, 而宝钢、唐钢和迁钢的3座干法除尘高炉中氯的来源主要是烧结矿,其比例分别为47.12 %、43.59%和44.89%,这主要与高炉入炉料种类、用量以及氯元素质量分数的不同有关,所以在对待高炉氯元素来源问题上应该具体高炉具体分析。通过热力学分析得出高炉入炉料中的氯化物在高炉内主要生成HCl,基于对高炉系统氯元素的研究,提出了高炉的降氯措施,并展望了高炉系统氯元素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鉴于环保压力的影响,高炉应减少烧结矿的使用,多使用相对清洁的球团矿和块矿进行高炉冶炼。为配合酸性炉料的大比例加入,需要提高烧结矿的碱度。然而,随着烧结矿碱度的提高,高炉炉内压差升高,透气性恶化,高炉相应生产质量指标难以提升。为了避免烧结矿碱度过高所带来的问题,提出了新的技术思路,即将烧结矿中碱性熔剂取出直接加入高炉,选择适宜的球团矿种类、适宜碱度的烧结矿配加一定量的石灰石与一定比例块矿组成高炉炉料结构。研究结果表明,与综合炉料中直接加入碱度为2.3的烧结矿相比,外配石灰石的方式所组成的综合炉料熔滴性能更优,炉料透气性得到了改善。在熔滴性能满足高炉要求的情况下,通过外配石灰石的方式,炉料结构中烧结矿比例可以降低至47%左右。  相似文献   

10.
中国高炉炉料结构的进步与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许满兴 《烧结球团》2001,26(2):6-10
论述了我国高炉炉料结构发展的历史,肯定了建国五十年来高炉炉料结构的进步,介绍了我国鞍钢、宝钢、济钢和安钢等大中型企业炉料结构进步与发展实践的五种主要形式及冶炼效果,并对合理炉料结构的机理作了理论分析,提出了高炉合理炉料的适用原则。  相似文献   

11.
减小原料粒度是强化高炉操作的主要措施之一。近十余年来,国内外高炉用原料都在逐步减小粒度,日、美等国平均粒径已接近13毫米。高炉用小粒度原料后,作业指标显著改善。其原因有:(1)入炉料粒度减小后,总表面积增大,改善了炉内气-固相的接触条件,有利于炉料的预热和还  相似文献   

12.
兰洪 《重钢技术》2000,43(4):9-10,29
本文分析并总结了高炉中原矿矿丁加烧结的入炉料改为球团矿加烧结的入炉料对高炉炉况、技术经济指标的影响,对重钢公司新建球团矿的投入使用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经实际验证的计算表明,在炼铁时使用一吨转炉渣能节约300~480公斤铁矿石,530~620公斤石灰石,110~120公斤白云石,140~180公斤锰矿石和80~120公斤焦炭。为了降低焦比和提高生产率,要求加入烧结料和高炉炉料中的转炉渣粒级范围要小,加入烧结料的应为0~10毫米,加入高炉炉料的应为10~40毫米。这就要求在有氧气转炉炼钢厂的企业建立破碎分选系统。在高炉炉料中用转炉渣取代生石灰石是保证节省焦炭的主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高炉渣量可能增加10~30公斤/吨(视转炉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高炉中氯元素的行为规律,以国丰1号1780m3高炉为研究对象,采用FactSage 6.4软件通过热力学计算系统分析高炉实际冶炼条件下的氯元素行为。结果表明,高炉入炉料中的氯化物与高炉中的P2O5、SiO2、H2O、CO2、H2等均会发生反应,且炉料在下降过程中在高炉不同区域会与不同的物质发生反应。入炉料中的氯元素主要以气体HCl的形式释放,被释放的HCl会随着煤气流的上升黏附在炉料和炉壁上,从而与炉料炉壁中的物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从而生成NaCl、KCl、MgCl2和CaCl2等氯化物,随着炉料继续下降氯化物又会以HCl的形式逸出,因而形成氯化物在高炉内的循环富集。未参加反应的HCl随着炉顶煤气逸出,对后续的除尘设备、发电装置、煤气管道等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氯元素在高炉内的热力学行为分析,可以更好地掌握氯元素在高炉中的演变规律,为降低氯元素对高炉干法除尘工艺的危害提供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一代高炉炉龄的中后期阶段,在入炉料结构中配加一定量的钒钛烧结矿或含钒钛的钢渣等物料入炉冶炼,改善了渣铁的理化性能,减轻了对炉缸、炉底的浸蚀,从而起到护炉,使高炉寿命延长给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利用高温熔滴炉模拟实际高炉软熔带的运行情况,探讨CaF2和MgO加入炉料后,对钒钛高炉炉料透气性、软熔带厚度、压差陡升温度、软熔区间、熔融区间等炉料高温物理性能的影响;为改善软熔带透气性,找出高炉合适软熔带位置,从而达到解决利用钒钛磁铁矿带来的不利影响的目的,为提高高炉强化冶炼目的提供重要依据。结果表明:炉料中添加萤石后对软化开始温度基本无明显影响,但使软化温度区间变窄,初渣带位置形成过早,软熔带厚度、最大压差、总特性值都升高。MgO的加入使软化开始温度升高,软化温度区间变窄,说明MgO的加入使软熔带位置下移,软熔带变薄。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 目前我国255M~3高炉入炉料的计量装置差不多都比较落后,现场劳动条件差、强度大,可靠性、稳定性和精确性都没有保证,调焦或调矿的灵活性也很差,吃百分之百的热烧结矿更是困难。在实现槽下自动化供料时,入炉料的自动计量将是关键的一环。本装置是为255M~3高炉槽下自动化供料时自动计量入炉料而设计的。 在设计中运用了群测、自动通道、插入中断等思想,配合整个槽下自动化供料系统,  相似文献   

18.
高炉炼铁所用的炉料包括:炼结矿、球团矿、天然块矿、熔剂和焦炭。所谓炼铁炉料结构技术主要是指所用烧结矿、球团矿、天然块矿的比例。熔剂是在产烧结和球团过程中配加,在高炉正常生产时是不单独配加熔剂。焦炭用量是随高炉冶炼条件(包括入炉矿石含铁品位、热风温度、喷吹煤粉量、高炉操作水平和富氧率等)而不断变化的。国内外高炉炼铁的炉料结构是没有一个固定模式的。每个高炉都是根据本企业所能获得自然资源的条件(品级和价格)、铁矿石的冶金性能和物理化学成分,以及高炉炼铁成本等方面因素来进行选择的。随着各种条件的变化,不同时期会出现不同的炉料结构。总体上讲,炼铁炉料结构是受复杂因素影响的,是与炼  相似文献   

19.
龙防  沈峰满  郭宪臻  胡涛 《炼铁》2020,39(3):35-38
结合国内外高炉炉料结构的特点,对高炉合理炉料结构进行了探讨分析。对于地理位置、资源条件、装备配置等不同的企业,合理的炉料结构也有所不同。认为合理炉料结构选择,要根据企业自身装备水平及资源情况,综合考虑烧结矿、球团矿、块矿的机械强度和冶金性能指标,以及矿石市场与钢后效益等多方面的因素,以降低生铁成本,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通过烧结杯试验,测定了新冶钢520 m~3高炉用炉料的软熔滴落性能,并对其炉料结构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高炉入炉料的烧结矿配比大于77%时,炉料的透气性随着烧结矿配比增加急剧变差;当烧结矿配比小于77%时,炉料透气性随着烧结矿配比减小变差,但变化幅度相对缓慢;熔滴区间随着试样的厚度增加而变大,试样的最大压差随着厚度增加而变大,软熔层厚度和特征值S随试样厚度增加而变大。基于本次试验的研究结果,新冶钢520 m~3高炉在生产中较为理想的炉料结构为75%~77%烧结矿+13%球团矿+10%~12%块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