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腺病毒(HAdV)是双链DNA病毒,其血清型、病毒毒力、入侵机体的部位和宿主因素不同,引起的临床症状不同。呼吸道腺病毒感染常见于婴幼儿,非免疫缺陷的成年人出现腺病毒肺炎的几率较小,且早期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多以发热、咳嗽、气促等症状起病。引起非免疫缺陷成人腺病毒肺炎的血清型包括B组的3型、7型、11型、14型、35型,C组的1型,E组的4型,现报道1例非免疫缺陷重症腺病毒肺炎罕见基因型,并相关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2.
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受体与心血管疾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柯萨奇病毒 (Coxsackievirus ,Cox V ,CV)和腺病毒 (adenovirus ,Adv)均为人类共同的致病因子。柯萨奇病毒是无衣壳的核糖核酸 (RNA)病毒 ,属于微小RNA病毒家族 ,可引起脑膜脑炎、胰腺炎 ,是儿童糖尿病的触发因子 ,也是在急性感染的心脏中分离出的最常见的病毒[1] ,有A、B、C、D、E、F六种血清型。腺病毒为无衣壳DNA病毒 ,可引起呼吸道、肠道感染 ,同样也引起心脏的感染。引起人类病毒性心肌炎 (viralmyocarditis,VMC)最常见的病毒包括B族柯萨奇病毒(CVB)和腺病毒。为何这两种结构完全不一样的病毒为VMC的共同致病因子 ,是长期…  相似文献   

3.
朱?贞  毛乃颖 《传染病信息》2022,35(3):206-213
[摘要] 人腺病毒(humanadenovirus, HAdV)是人类重要的病毒性致病原,可被划分为7个亚属(A~G)和至少113个型别,由于不同型别HAdV的组织嗜性不同,可导致多种疾病,主要包括急性呼吸道感染、眼结膜炎、胃肠道疾病等。2022年1月以来,全球多个国家相继报道了不明原因儿童严重急性肝炎病例,截至5月3日,WHO已接收到20个国家报告的228例病例。目前认为,HAdV感染是引起此次儿童严重急性肝炎的可能病因之一。我国由于缺乏系统的监测和研究而对HAdV感染所致肝炎的疾病负担认识不足,应尽快通过医防合作,开展以HAdV为主的非嗜肝病毒的病原学监测,为我国儿童严重急性肝炎的防控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4.
腺病毒感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菌感染是COPD急性加重的重要原因,但在COPD的缓解期,细菌感染常不突出,已有研究指出,在COPD小气道病变的发生中,细菌感染可能没有直接作用。现有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儿童时期下呼吸道感染可能是引起支气管哮喘及成人后发生COPD的独立危险因素。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是病毒,常见病毒有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与副流感病毒等,特别是腺病毒亚属C(包括血清型1、2、5、6),通常引起不显性感染,又称非流行性感染,以腺病毒2型最常见,在儿童时期感染此类腺病毒后常可形成潜伏感染而长期带毒,因此腺病毒C属引起了更多的关注。现将近年来腺病毒感染引起COPD的机制研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长春地区小儿肺炎腺病毒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趋势。方法 对1992~2000年长春市儿童医院肺炎患儿咽拭子及血清中分离的113株腺病毒,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指纹技术进行病毒核酸基因型分析。结果 在小儿肺炎中腺病毒肺炎逐年减少;腺病毒流行的优势基因型1992年、1993年、1994年为ADV7b,1995年~2000年为ADV3I;ADV7b毒力强,易引起重症肺炎;3型腺病毒基因型相对稳定,7型腺病毒基因型不稳定。结果 不同基因型的腺病毒毒力、致病性不同。对腺病毒肺炎病原的基因型进行分析,可从分子水平了解腺病毒的流行趋势,病情趋向。对腺病毒基因疫苗的研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人腺病毒是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采用PCR法对人腺病毒进行分型鉴别可为人腺病毒感染的防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集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咽拭子标本,提取DNA,采用PCR法对其进行基因分型分析。结果以500bp作为DNA分子质量标准对待测标本PCR产物进行1.2%琼脂糖凝胶电泳,46份标本中21份鉴定为腺病毒通用型(扩增片段300bp),1、2、3、4、7、21型分别有3、8、1、15、2、2份(扩增片段分别为396、393、316、305、305和507bp)。结论本院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感染的腺病毒以通用基因型、基因4型和基因2型为主。及时检测流行腺病毒型别及其发展规律,可为呼吸道感染类疾病的临床治疗以及防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细菌感染是COPD急性加重的重要原因,但在COPD的缓解期,细菌感染常不突出,已有研究指出,在COPD小气道病变的发生中,细菌感染可能没有直接作用。现有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儿童时期下呼吸道感染可能是引起支气管哮喘及成人后发生COPD的独立危险因素[1]。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是病毒,常见病毒有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与副流感病毒等,特别是腺病毒亚属C(包括血清型1、2、5、6),通常引起不显性感染,又称非流行性感染,以腺病毒2型最常见,在儿童时期感染此类腺病毒后常可形成潜伏感染而长期带毒[2],因此腺病毒C属引起了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楼敏 《传染病信息》2005,18(4):168-169
军团病是近20年新发生的感染性疾病,最早于1976年在美国一次退伍军人集会中发生,此后在世界各国均有病例报告。2000—2002年欧洲共报道10322例军团菌感染患者,其中189起系医院内感染。我国于1982年首次从1例肺炎患者中分离到嗜肺军团菌目。目前军团菌属已分离出42种,64个血清型,其中至少有19种与人类军团病相关,但与人类疾病关系最密切的是嗜肺军团菌,共有15个血清型,我国分离的嗜肺军团菌以1、5、6、8、10血清型为主,此外有米克戴德军团菌和高曼军团菌。军团菌广泛存在于水和土壤等环境中,污染的水和土壤以气溶胶形式被人体吸入可能是军团菌感染的主要途径,军团菌也可在医院、宾馆等单位的供水系统、温泉水、空调的冷却塔等检出,并可能是引起暴发流行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溶血曼氏杆菌常引起哺乳类动物呼吸道感染,偶可致人类呼吸道感染及败血症。其生物型A血清型1(A1)是主要的致病菌,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鼻腔分泌物增多、呼吸窘迫,该菌引起的疾病病死率高,但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了解其致病机制对研制疫苗、制备快速诊断试剂,以达到预防、快速诊断及治疗目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腺病毒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腺病毒感染后的皮疹呈多形性,如玫瑰样疹、麻疹样和风疹样皮疹,还可见多形性红斑和Stevens—Johnsos综合征样皮疹。付流感病毒(Ⅰ、Ⅱ、Ⅲ型)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和A、B型流感病毒等呼吸道病毒所引起的一些疾病,病程中可能出现散在的红斑或斑丘疹,常持续1—2天。这些疾病好发于儿童,年龄多在2岁以下。感染期间常因合并  相似文献   

11.
O157∶H7大肠埃希氏菌 (EscherichiacoliO157∶H7)是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 (EHEC)的主要血清型 ,其致病力强 ,1982年发现该血清型系人类重要病原菌 ,并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近几年来 ,EHEC的感染已成为世界性问题 ,由O157∶H7引起的食物中毒的暴发流行在发达国家和一部分发展中国家不断发生。 1996年 5~ 8月 ,在日本暴发了O157∶H7血清型大肠埃希氏菌的流行 ,历时 3个月 ,波及 30多个都府县 ,有 90 0 0多名儿童感染 ,死亡 10名[1] 。我国至今尚未发现有O157∶H7引起的食物中毒的暴发流行 ,但自 1988…  相似文献   

12.
<正> 沙门氏菌是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菌,有两千多个血清型,其中引起畜禽和人类沙门氏菌传染的重要血清型有鼠伤寒、德尔卑、阿贡纳、鸭、火鸡和肠炎沙门氏菌等,它们不仅可引起食物中毒,而且经常引起严重的医院內感染,直接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为此,我们于1992年3~5月,按GBJ48—83(试行)标准,并结合细菌形态学观察、生化分群及噬菌体鉴定,对南京市60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谷氨酸脱氢酶基因(gdh)在不同血清型猪链球菌(S.suis)中的分布情况,分析重组谷氨酸脱氢酶(GDH)的抗原性,为其应用于S.suis感染诊断和疫苗研究提供实验数据。方法应用PCR方法检测不同血清型S.suis中的gdh;利用45 kD重组GDH制备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方法分析S.suis各血清型菌株与多克隆抗体的反应以及实验感染S.suis2型的猪血清与重组GDH的反应情况。结果在S.suis35个血清型标准株中,除了22、26、27、29、32及34型以外,其余包括1、2、1/2、7、9和14型在内的29个血清型、61株国内外S.suis2型分离株全部扩增出目的条带。用重组GDH免疫小鼠,在小鼠血清中均检测到抗GDH的抗体;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全部被检菌株与抗GDH血清反应均有单一特异性反应条带,6份实验感染猪血清均能与重组GDH产生反应条带。结论重组GDH具有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该蛋白有可能作为建立诊断试验的候选抗原,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和疫苗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粤东地区人群B组柯萨奇病毒感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B组柯萨奇病毒(CVB,即CoxB)共有6个型,引起人类疾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注意。病毒侵犯不同的器官而临床病症表现各异。现将临床诊断为感染性脑疾病等12种疾病的病原检测中,收集与CVB感染有关资料进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一起幼儿园聚集性发热事件开展病原学调查,为疫情处置提供依据。方法采集部分患者呼吸道样品,应用real-time RT-PCR法筛查,腺病毒核酸阳性样品接种HEp-2细胞系,PCR扩增部分腺病毒Hexon高变区基因片段并测序,确定病毒型别并进行变异分析。结果从10份咽拭子标本中检测到7份腺病毒核酸阳性。经分离培养得到7株人腺病毒毒株。系统进化分析确定均为人腺病毒7型。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与近年来国内外流行株相比,分离株的Hexon蛋白高变区无氨基酸位点突变。结论结合病例临床表现以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此事件证实系人腺病毒7型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聚集性事件。  相似文献   

16.
人禽流感诊疗方案(2005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禽流行性感冒(以下称人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早在1981年,美国即有禽流感病毒H7N7感染人类引起结膜炎的报道。1997年,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发生H5N1型人禽流感,导致6人死亡,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近年来,人们又先后获得了H9N2、H7N2、H7N3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的证据,荷兰、越南、泰国、柬埔寨等国家相继出现了人禽流感病例。尽管目前人禽流感只是呈地区性小规模流行,但是,考虑到人类对禽流感病毒普遍缺乏免疫力以及人类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后的高病死率,WHO认为该疾病可…  相似文献   

17.
JC病毒为小双链DNA病毒,在人群中广泛感染,只有一种血清型,可分为30多个基因型。JC病毒可垂直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传播。严重免疫抑制患者感染JC病毒后可引起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progressive multifocal leukoen-cephalopathy,PML),而CD4+、CD8+T淋巴细胞对感染后是否发病起关键作用。JC病毒对培养细胞和实验动物有很强的致癌潜能,与人类肿瘤存在一定关联性。对感染者的尿液、脑脊液、血液及病变组织进行JC病毒DNA检测和对活组织进行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检测等为确定JC病毒感染的主要手段,而抗体检测并非确证存在活动性PML的可靠方法。目前没有针对JC病毒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应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来获得免疫重建是治疗HIV/AIDS患者感染JC病毒引起PML最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人禽流感诊疗方案(2005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禽流行性感冒(以下称人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早在1981年,美国即有禽流感病毒H7N7 感染人类引起结膜炎的报道.1997年,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发生H5N1型人禽流感,导致6人死亡,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近年来,人们又先后获得了H9N2、H7N2、H7N3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的证据,荷兰、越南、泰国、柬埔寨等国家相继出现了人禽流感病例.尽管目前人禽流感只是呈地区性小规模流行,但是,考虑到人类对禽流感病毒普遍缺乏免疫力以及人类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后的高病死率,WHO认为该疾病可能是对人类存在潜在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9.
儿童病毒性细支气管炎能使细支气管结构改变而导致哮喘。据一些流行病学研究提示,儿童患病毒性细支气管炎预示以后出现哮喘。有人报告曾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住院的婴儿,随访5年,发现哮喘的发病率达92%。认为RSV可持续存在于宿主细胞中,并提供引起炎症的外源性蛋白。已证明RSV可在几种培养细胞系上引起持续性非溶解性感染。儿童细支气管炎的第2种主要病因是腺病毒。已知腺病毒引起的溶解性感染可导致致死性呼吸道疾病,持续性感染(低水平病毒复制)和潜伏感染(病毒基因未能复制成完整病毒)有可能引起肺阻塞。一些研究者已证明,腺病毒在复制过程的早期能产生一种蛋白,这种蛋白能阻止细胞毒T细胞对被感染细胞的识别,  相似文献   

20.
乙型肝炎病毒DNA基因分型与相关慢性肝病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感染不同基因型乙型肝炎病毒(HBV)及受宿主因素的不同影响,可引起不同的慢性肝脏疾病,包括慢性无症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ASC)、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硬化(LC)及肝细胞癌(HCC)等。我们分析了我院264例慢性HBV感染者的HBV基因型,旨在探讨HBV基因型与HBV感染相关肝病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