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海波  宋卫东 《黄金》2013,(12):28-31
影响采空区危险性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且各种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有很大差别。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理论对采空区进行综合评判,可在评判过程中按各影响因素的类型建立二级模糊评判模型,对可定量的影响因素采用三相线性隶属函数求解定量因素,对定性的影响因素通过专家打分法来进行量级划分,进而确定判断矩阵;层次分析理论可分析影响采空区危险性各种类型指标等因素,建立评估因素权重集,将判断矩阵与因素权重集运算,可为采空区危险性综合评判提供可靠的理论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基于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的某铁矿采空区危险度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模糊数学的原理,以影响采空区稳定性的地质和水文条件、采空区特征参数及其他等3种因素共16项因子为指标集,同时以我国矿山采空区稳定性的5个评价等级为评价集,对各因素之间权重按多因素两两对比法来确定,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采空区危险度评定的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以该评定模型对某铁矿420中段至460中段的采空区进行了危险度评定,评定结果为该采空区处于危险度较高的第Ⅱ级.  相似文献   

3.
模糊综合模型在采空区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晓宇  刘雪嵘 《黄金》2016,(9):29-33
采空区稳定性影响因素众多且相互作用关系复杂,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对采空区稳定性等级进行定量评价。从岩体质量、采场结构特征和工程环境等3方面入手,将采空区稳定性影响因素细分为3大类共13个指标,构建采空区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构建指标因素集、权重集和评价集,建立采空区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某地下开采金矿为对象,应用模糊综合模型对其-200 m中段采空区稳定性分级。对象采空区中有5个被划分为Ⅲ级(中等稳定),1个为Ⅳ级(不稳定)。评价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符,验证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应用 Logistic 回归模型确定权重的模糊综合评判法分析边坡稳定性,是主观评判和客观数据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其评判结果更让人容易接受,具有良好的适用性.选取重度、内聚力、内摩擦角、边坡角、孔隙水压力比 5 个因素作为评价因子,边坡状态稳定、较稳定、欠稳定、不稳定 4 个等级作为评价等级,建立评价等级和评价因子之间对应的关系,确定隶属度函数,建立综合评判模型;同时采用逻辑回归模型,应用 42 个边坡实例,运用 SPSS(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软件求解回归系数,采用回归系数来确定评判权重;将综合评判模型和确定的权重应用于龙南县东江乡足洞试验矿某边坡实例中,评判结果与实际相符合.   相似文献   

5.
建立电解铝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合理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通过建立评价指标因素集、评判集、权重集和隶属函数等集合,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通过模糊综合评判判断电解铝企业清洁生产等级.结果表明,这种评价法比较客观合理,能够量化清洁生产水平,对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有明确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程潮铁矿为工程背景,将采矿方法初选视为分类问题来处理,采用模糊聚类法从技术影响因素方面按照相似程度对采矿方法进行了分类初选,避免了以往采用工程类比进行初选的主观随意性,提高了采矿方法初选方法的科学性.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考虑经济、资源、效率、安全及环境等五大类因素,构建了较为全面的采矿方法选择综合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并得到了合理的权重矩阵,较好地解决了多因素决策时各方案评判指标出现优越性交叉时的权重分配问题.最后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确定最优采矿方法.   相似文献   

7.
南世卿  杨楠 《河北冶金》2012,(8):10-15,75
针对石人沟铁矿在露天转地下开采过程中形成的大量采空区处理问题,采用先进的三维激光空区探测系统CMS,探测获取了采空区的三维形态和准确的空间坐标数据,借助大型矿床三维建模软件3Dmine建立起三维形态模型,综合运用数值模拟分析软件FLAC3D对采空区(群)进行稳定性分析,为矿柱回采和采空区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为石人沟铁矿露天转地下安全开采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与保护入手,以绩效棱柱为模型框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最后以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调查结果进行模糊评判,分析游客满意度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针对采空区稳定性评价具有模糊性、随机性以及评价指标等级呈有限区间正态分布等问题,考虑评价指标值突变对评价指标权重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变权联系云的采空区稳定性二维评价模型。首先选取12个评价指标构建采空区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各指标联系云图反映其实际分布情况;然后利用博弈论和变权理论得到变权权重;最后计算采空区各评价指标对应等级的确定度和采空区的综合确定度,并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采空区稳定性等级。为解决指标等级归属不一致的问题,引入模糊熵作为第二维评价系统,以表征采空区稳定性的复杂度。结果表明:变权联系云模型评价结果与实例应用结果一致,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安徽龙桥铁矿现有的采矿方式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中崩落层难以形成,存在大量采空区等安全隐患问题.提出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对多种采矿方案进行综合评判和优选,在选择较优采矿方案的过程中,针对影响采矿方案的指标建立采矿方案综合评判指标体系,将生产能力、采矿成本、千吨采切比和劳动强度等转换成判断矩阵, 从而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最后采用模糊数学方法计算出每个采矿方案的综合优越度,得出龙桥铁矿的备选采矿方案的各优越度为33.8 %, 21.3 %, 26.7 %, 25.2 %,因此第1种采矿方案为较优采矿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为对地下金属矿山安全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了影响矿井安全的各类危险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了一个包括7个评价单元和32项危险指标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应用层次分析法,将各层次元素进行两两对比构造判断矩阵,经计算得到各因素在矿山安全中所占的权重。将矿山安全状况划分为5个等级,采取专家打分法确定定性指标的隶属度矩阵,应用模糊综合评价确定矿山安全状况等级。将该方法应用于山东某地下金矿安全评价,结果表明:该矿山较为安全,其中安全管理状况不佳、职工不安全行为和安全教育培训影响权重分别为40.4%、25.3%和12.5%,是影响矿山安全的主要因素,应当更加重视;该矿山的水文地质、粉尘和噪音状况评价结果为“一般安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并作为改进的重点。实践证明,该评价系统所得结论符合矿山安全实际,并能指出影响矿山安全的主要因素,对地下金属矿山的安全状况评定和制定最佳的管理方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原矿井人机功效评价是关系到高原高效采矿的重要问题之一,高原地区施工相比平原地区更加复杂。从人员因素、设备因素和环境因素3个方面出发,确立了17个评价指标,以构建高原矿井人机功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项指标的权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西藏某铜多金属矿为研究对象,构造判断矩阵,建立权重向量和综合模糊矩阵,得出系统隶属度向量。评价结果表明:该系统的人机功效评价结果为“中等”水平,受环境因素影响严重。该评价模型为制定提高人机功效的合理对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也为类似的高原施工问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盛建龙 《黄金》1996,17(5):20-23
本文阐述了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并考虑影响矿山开采品位的多种因素而作出综合评价。通过实例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是科学的、可行的.在应用中取得了符合矿山的实际结果。  相似文献   

14.
基于CRITIC-CW法的地下矿岩体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体质量评价结果是地下矿各类工程的重要基础数据。针对影响岩体质量的因素众多,且各因素间模糊性显著的特点,为更准确地评价地下矿岩体质量,提出了一种可定量分析影响岩体质量各因素间模糊性的CRITIC-CW法。选取了岩石质量指标RQD、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W、岩体完整性系数Kv、结构面强度系数Kf和地下水渗水量ω共5个指标用于评价地下矿岩体质量。收集了国内外20组岩体质量评价的样本数据,采用CRITIC法计算样本数据的离散性和内在联系,获得了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CRITIC-CW法对20组岩体质量评价样本进行评价,结果误判仅为一例,表明CRITIC-CW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采用CRITIC-CW法对三山岛金矿新立矿区部分采场的岩体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所评价采场的岩体质量主要为Ⅲ级和Ⅳ级,岩体质量较差,依据岩体质量评价结果,对评价等级为Ⅳ级的采场及周边工程加强支护后,矿区冒落现象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保证露天矿边坡的稳定性,提高开采的安全性,减少人身财产损失,针对边坡稳定性存在的模糊不确定性和层次性的特点,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边坡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实地走访结合文献总结,选用5个影响因素及其对应的18个影响因子,集成误差传递原理、相似性和差异性分析以及区间数矩阵相对优势度分析建立动态权重。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得到的结果能较准确地反映边坡的稳定程度,评价结果与实际结果相吻合,为边坡稳定性评价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模糊评价法的狮凤山铜矿采空区评价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狮凤山铜矿井下采空区的规模、形状、分布状况等,应用模糊综合分析法进行所有采空区稳定性因素定量评估,提出处理采空区的基本方法和安全技术管理措施,取得了安全生产的良好保障和一定的生产效益,为其他矿山企业治理采空区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