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听神经病并发的前庭及肢体神经损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听神经病患者前庭神经和四肢末梢周围神经的受累情况 ,加深对听神经病的总体认识。方法 :对2 8例青少年听神经病患者行前庭功能和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并分析其结果。结果 :2 8例听神经病中 ,有 2 2例外周前庭功能受损 (78.5 7% ) ,11例肢体末梢神经受损 (39.2 9% )。冷热试验诱发性眼震反应分下列三种类型 :1双侧正常 6例 (占2 1.43% ) ;2双侧减弱 2 0例 (占 71.43% ) ;3单侧减弱 2例 (占 7.4% )。神经传导速度检查结果分四种类型 :1运动、感觉均正常 17例 (占 6 0 .71% ) ;2运动、感觉均异常 4例 (占 14.2 9% ) ;3单独运动异常 4例 (占 14.2 9% ) ;4单独感觉异常 3例 (占 10 .71% )。结论 :影响听神经的病理过程也可以影响其它颅内或颅外的周围神经 (如前庭神经和肢体神经 ) ,听神经病既可以单发也可以并发多种周围神经病。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很多研究利用免疫学技术研究听神经病的发病机制,发现PO蛋白在听神经病发病中作为自身抗原诱导自身免疫的发生;另一方面,研究者发现部分听神经病患者同时伴发全身神经系统脱髓鞘改变,髓鞘碱性蛋白作为主要抗原参与听神经脱髓鞘改变.本文分别从自身免疫和神经脱髓鞘两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听神经病发病机制的相关研究,并简要介绍目前主要的临床免疫学检测手段和免疫学治疗概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听神经瘤听力损失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 :对 14例 (16耳 )听神经瘤患者行纯音听阈、阻抗、听性脑干反应 (ABR)、诱发耳声发射测试 (EOAE)及 CT和 (或 ) MRI扫描。 EOAE能引出的 4耳还检测其传出抑制功能 ,ABR不能检测且 EOAE不能引出的重度聋 (听力损失大于 80 d B)有 5耳行鼓岬刺激试验 (PST)。结果 :16耳听神经瘤中2耳 (12 .5 0 % )听力损失源于神经性损害 ;6耳 (37.5 0 % )蜗性损害 ;8耳 (5 0 % )蜗 -神经性损害。能引出 EOAE的 4耳均有传出功能障碍。结论 :EOAE可评价听神经瘤的耳蜗功能状态 ;ABR结合 PST能分析听神经瘤的蜗后神经功能。听神经瘤的听觉病理可同时或单独发生于听外周的耳蜗水平、第 对颅神经 (传入神经 )水平和橄榄核耳蜗传出神经水平。  相似文献   

4.
周围神经脱髓鞘豚鼠模型听神经病变及听功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建立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这一周围神经脱髓鞘动物模型,观察其听神经病变,初步探讨其听性脑干反应(ABR)和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CAP)的改变。方法:以粗提的牛外周神经髓鞘碱性蛋白(MBP)作为抗原,免疫实验组豚鼠;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MBP。检测动物血清抗MBPIgG水平、坐骨神经传导速度,观察坐骨神经、听神经病理改变;检测ABR、CAP阈值及潜伏期;观察内耳病理损伤。结果:实验组血清抗MBPIgG水平升高,与对照组相比P<0.01;实验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与对照组相比P<0.05;透射电镜发现坐骨神经、听神经脱髓鞘改变;免疫前后实验组14只(26耳)出现ABR反应阈升高,伴Ⅰ、Ⅲ、Ⅴ波潜伏期明显延长,与对照组比较P<0.01,而Ⅰ~Ⅲ、Ⅲ~Ⅴ波间期与对照组比较P>0.05;CAPN1、N1波潜伏期延长,与对照组比较P<0.01;另有4只(8耳)仅出现潜伏期延长而无阈值升高;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内耳免疫损伤部位主要在蜗神经、内耳神经纤维、螺旋神经节;扫描电镜显示内毛细胞纤毛紊乱、胞质溢出。结论: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动物模型作为一种可靠的周围神经脱髓鞘动物模型,其病变可累及听神经出现听神经脱髓鞘改变,ABR和CAP阈值升高、潜伏期明显延长,该模型可望成为探讨听神经脱髓鞘的听力学表现的一种有用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5.
听外周偏侧性的病理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生理和蜗后病理条件下听觉外周系统的偏侧性,以加深对双侧对称性疾病的认识。方法:检测65例听神经病患者和65例正常健康青年纯音测听、自发性耳声发射(SOAE)、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EOAE)及其对侧抑制效应,从耳蜗和传出神经两个水平分析左右听活动。结果:①听神经病患者右耳各频率平均纯音听阈约高于左耳5dB;②正常组TEOAE幅值右耳大于左耳(P<0.01),听神经病患者组TEOAE幅值右耳大于左耳(P<0.05);③正常组传出抑制功能右耳大于左耳(P<0.01),听神经病患者组传出抑制功能左、右耳均有障碍,右耳略重于左耳,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无论是正常组还是听神经病患者组均在右耳较易记录到SOAE;⑤正常组SOAE强弱左右耳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听神经病患者组SOAE右耳强于左耳(P<0.01)。结论:听觉外周系统具有偏侧性(右侧优于左侧);在同一蜗后病理条件下,听活动较强的一侧病理损害则较重,听活动较弱的一侧病理损害则较轻;听神经病患者右耳听力损失稍重于左耳,可能来源于听外周系统本身的固有属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听神经病患者血清中是否存在抗内耳抗体,探讨听神经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方法 以听神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询问病史、纯音听力测试、脑干诱发电位以及耳声发射筛查.采用豚鼠内耳石蜡切片作为抗原,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听神经病患者体内的抗内耳自身抗体.结果 36例听神经病患者中有31例存在抗内耳组织抗体,阳性率86.1%,其中20例为抗骨螺旋板结缔组织(中间有连接螺旋神经节和毛细胞的神经纤维通过)抗体阳性,并存在抗螺旋神经节周围包膜抗体和内耳神经纤维包膜抗体,阳性率55.6%,对照组44例,抗内耳血管内皮抗体阳性4例,阳性率9%.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听神经病患者血清中存在各种类型的抗内耳结缔组织抗体.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检测13例听神经病患者的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 evokedmyogenic potentials,VEMPs),了解听神经病患者是否同时伴发前庭下神经损害,探讨前庭下神经损害与听神经病的关系。方法 记录13例听神经病患者VEMPs,观察VEMPs表现形式;分析病程、低频听阈及言语识别率与VEMPs的关系。结果 13例听神经病患者中有7例存在VEMPs异常,占54%。异常的表现形式为VEMPs低振幅和VEMPs不能引出。正常VEMPs与异常VEMPs在低频听力损失、病程和言语识别率3个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部分听神经病患者伴发前庭下神经功能异常,说明两者病变可以同时并存;听神经病患者的病变程度方面与VEMPs无明显直接相关性,说明听神经病与前庭下神经损害两者之间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相似文献   

8.
听神经病患者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听神经病患者的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distortionproductotoacousticemissions,DPOAE)基本特征 ,探讨DPOAE在听神经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用IHSVersion 3 .2型耳声发射仪对 70例 (14 0耳 )听神经病患者、3 0例 (60耳 )听力正常者行DPOAE测试 ,并对 13例 (2 6耳 )听神经病患者在对侧声刺激条件下行DPOAE测试 ,比较两组人群或两种条件下的DPOAE听力图 (DP图 )。结果 听神经病组的DPOAE全部可引出。DP图幅值在低频 (0 .5、0 .7kHz)高于正常对照组 ,平均约高 3 .1dBSPL ,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在中频 (1.0~ 2 .0kHz)、高频 (3 .0~ 8.0kHz)两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有 /无对侧声刺激两种条件下DP图幅值间的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 (P >0 .10 )。结论 听神经病患者的DPOAE全部可引出 ,DP图幅值在低频高于正常人 ,且对侧声抑制反应消失 ,提示听神经病患者的低频区外毛细胞处于失抑制的超常活动状态 ,听神经病的病变部位可能位于听神经和脑干内侧橄榄耳蜗系统。DPOAE对听神经病的诊断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听神经病的听功能状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听神经病的听功能状态及病损部位。方法 :分析 6 5例听神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纯音测听、声导抗测试、听性脑干反应 (ABR)、4 0Hz听觉相关电位及OAE检查结果。结果 :听神经病的低频听力损失源于蜗后的传入、传出神经及听性脑干受损 ,表现为声反射、传出抑制、ABR异常及诱发性OAE与纯音听阈不呈平行关系 ,与之相对应 ,低频区的外毛细胞处于失抑制的超常活动状态 ,表现为低频区SOAE增强、TEOAE反应幅值及DPOAE幅值升高 ;听神经病的高频听力损失源于耳蜗的外毛细胞损害 ,表现为高频区DPOAE幅值与纯音听阈呈一致性下降 ;听神经病的中频听力损失最轻或接近正常 ,表现为 2kHz附近的纯音听阈和DPOAE幅值均接近于正常。结论 :听神经病的传入、传出系统及耳蜗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其病损部位主要在耳蜗传入、传出神经 ,向上可侵及脑干 ,向下可侵及耳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某些感音神经性聋患者血清中是否存在抗内耳血管抗体。方法 :通过临床详细询问病史、纯音测听、声导抗测试及耳声发射筛查 ,选择耳蜗性聋患者 4 0 7例为研究对象 ,其中突发性耳聋 35例 ,Ménière′s病 4 1例 ,不明原因耳蜗性耳聋 331例。以豚鼠内耳石蜡切片作为抗原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内耳血管抗体。结果 :4 0 7例患者中有 6 9例血清中抗内耳血管抗体阳性 ,阳性率为 16 .95 %。其抗体类型有抗毛细血管内皮抗体 ,抗血管壁弹力纤维抗体 ,抗血管壁内膜和外膜抗体等。 6 9例患者中 ,单纯抗血管壁抗体阳性者 31例 ,占 4 4 .93% ,其余 38例患者还同时存在其它抗内耳抗体。在 6 9例患者中临床诊断突发聋者 12例 ,Ménière′s病者 13例 ,不明原因耳蜗性聋者 4 4例 ,占6 3.77%。 6 9例患者纯音测听结果显示低频听力下降者 4 2例 ,平坦型听力下降者 2 4例 ,高频听力下降者 3例。结论 :某些感音神经性聋患者血清中存在各种类型的抗内耳血管抗体。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The management of base of tongue cancer has evolved steadily over time. Organ preservation with primary radiation therapy has produced excellent oncologic and functional outcomes. Concomitant chemotherapy has become important in patients with locoregionally advanced disease. Planned neck dissection after organ preservation therapy continues to be an integral step for regional control. This article reports the results of a literature review of base of tongue cancer emphasizing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obtain optimal results in terms of cure and quality of life.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耳廓开放性外伤的治疗方法。方法 23耳耳廓开放性外伤经彻底清创,肝素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后,对位缝合。术后用抗生素抗感染、丹参扩张血管、罂粟碱改善微循环。结果 23耳中2耳失访,18耳完全成活,1耳部分成活,2耳完全坏死。结论 耳廓撕裂伤、断伤、带有皮蒂的耳廓离断伤,由于断端双侧血管丰富,经对位缝合后容易成活。但耳廓完全离断伤由于缺乏血供,经对位缝合后不易成活,可采用去皮血管植入包埋法,带肌蒂皮瓣移植法或尝试显微外科技术施行血管吻合,以提高耳廓完全离断伤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