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通化地区珍珠门组并非老岭群的顶部层位,其上确实存在花山(大栗子)组、临江组.并且与珍珠门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这一发现,为重新厘定集安岩群、老岭群的地层层序以及区域地层对比.提供了直接的地质依据,也为老岭群的古地理再造以及地质构造演化研究提供了新资料;同时也为在这一地区寻找古岩溶型矿产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2.
宗淳虎 《地质论评》1980,26(3):217-224
1973年省区调队开展建瓯幅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时,曾在建瓯西坑前震旦系建瓯群中发现钠长石化流纹岩,但未做进一步研究。1974年我队在建瓯迪口、南平大凤一带开展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迪口-夏道幅),通过十几条野外实测地质剖面的观察、近千个岩石薄片样的鉴定及80个岩石硅酸盐样的分析,确定建瓯群中  相似文献   

3.
吉南地区早元古代变质岩系的划分和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福润 《吉林地质》1995,14(4):1-15
吉南地区早元古代变质岩系(集安群,老岭群),在近年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以构造为纲,通过对构造变形的调查研究和构造解析,在澄清区域构造形成的基础上,依据变新方向和指标新标志,在正确恢复地层层序的前提下,遵循岩石地层单位划分原则,为形中的不同和岩石组合和沉积环境的差异,经反复分析对比,重新厘定为两个岩群,八个岩组。  相似文献   

4.
对吉南地区下元古界地质特征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廷秀 《吉林地质》1989,(4):46-57,94
吉林省境内的下元古界主要分布于吉南三半江—大东岔一带。这一带赋存着丰富的贵金属、多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前人为了解决这一带的基础地质问题,以查明上述矿产的赋存规律,曾先后进行过区域地质调查、矿产普查和专题性研究工作,并找到了一些金、铜、铅、锌、硼、云母、石墨等矿产。但对其地层的划分及时代隶属则众说纷纭。1960年长春地质学院吉南区测队进行的1:20万通化市幅区测时,将其归为太古界中鞍山群,下划3个组,即何家街组、小荒沟组和八宝沟组。1961年通化地质大队辑安分队将其划为集安亚群,由下而上划为4个组,即何家街组、清河组、蚂蚁河组、大东岔组,并划分9个岩性段。1962~1964年6101队在霸王朝—蚁字沟进行1:5万区测时,将其称为鞍山群集安亚群,下划3个组15个岩性段(表1)。在此之后的20几年间,大多数生产和科研单位都基本上遵循和延用了这一划分方案。1973年吉林省区测队编1:300万地质图时,首次将集安亚群改称集安群,时代定为下元古界,置于鞍山群之上、老岭数之下。同年郑传久、张文驹、贾汝颖等对集安群又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作者是通过1984~1987年在西江—头道地区进行1:5万区测时获取的大量实  相似文献   

5.
根据集安板房沟矿区的土壤测量结果、R型聚类分析、相关性矩阵分析、R型因子分析和优选异常进行查证,确定了Au异常带主要沿着老岭群板房沟组的北东向构造展布。老岭群和集安群的土壤聚类分析表明,Au元素在老岭群中呈独立化学行为,在集安群中与As有一定的相关性,Sb、Hg、Bi在老岭群与集安群中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在老岭群和集安群的因子分析中,F1(主要为Zn、Ag、Sb、Pb、Bi、Cu、Hg)代表了多金属的矿化作用,F4(Au)代表了金的成矿作用。区域内的异常主要是沿北东向展布,对其中5个主要的Au异常点进行了详细的查证,发现了一些Au矿化体,预示了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6.
通过近年1:5万类乌齐县等四幅区域地质调查、实测剖面和综合分析研究,项目组将1:20万类乌齐幅地质调查报告所划的雁石坪群和1:25万昌都幅地质调查报告所划的东大桥组解体为莎巧木组和捷布曲组,对该区中侏罗世地层划分做了有益的尝试,有助于藏东的基础地质调查。  相似文献   

7.
以宏观岩石学为基础,结合侵入岩事件、高精度同位素测年、变质变形特征、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对通化地区古元古代、中元古代"岩石地层"单位重新进行划分和厘定,并赋予新的含义。研究结果表明:通化地区出露的古元古代、中元古代岩石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光华岩群、集安岩群和老岭群,光华岩群与集安岩群呈整合接触关系,为同一时期、同一地球动力学机制下裂谷构造环境的产物,老岭群角度不整合覆盖于集安岩群之上。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显示,光华岩群双庙岩组变质玄武岩形成年龄为(2 120±10)Ma。  相似文献   

8.
在1:25万赤布张错幅区域地质调查中,于原划下二叠统开心岭石灰岩组中发现晚二叠世长头期Gallowayinella 类动物群化石,表明该区二叠纪地层非属早二叠世,而似应与青海省南部晚二叠世鸟丽群对比.  相似文献   

9.
关于西汉水群的新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汉水群一名早期由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室(1959)及王钰、俞昌民(1964)正式命名,系指分布于西秦岭北部礼县西汉水流域—宕昌县北大山梁、新庄一带的泥盆纪地层。其名称由西汉水系、西汉水统演变而来。随着地质工作的不断深入,西汉水群的岩石组合及时代研究日臻合理(表1),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在该区开展多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取得的  相似文献   

10.
在内蒙古1:5万蘑菇山幅、柴河源幅、苏河屯幅、兴安幅四幅区域地质调查中,研究人员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首次在中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下部发现木瑞组,二者为整合接触关系。该组岩石类型为紫红色泥质粉砂岩夹灰白色砾岩,出露不完整,从而证明大兴安岭中段在中侏罗世历经陆相山间盆地堆积,具快速堆积特点。该组可作为一个区域性的标志层,对研究大兴安岭中段在中侏罗世期间地质演化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1∶25万赤布张错幅区域地质调查中,于原划下二叠统开心岭石灰岩组中发现晚二叠世长头期Gallowayinella类动物群化石,表明该区二叠纪地层非属早二叠世,而似应与青海省南部晚二叠世鸟丽群对比。  相似文献   

12.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且末县西昆仑地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针对工作区中出露地层开展地质剖面测量和区域地质填图,系统收集其岩性岩相、岩石组合、分布特征、接触关系、基本层序等资料,并开展地层划分及对比研究和沉积环境分析工作。通过研究将工作区内三叠系出露地层划分为群鸭湖组(T_(1-2)q)和云雾岭组(T_3y),岩性组合主要为砂岩与泥页岩组成的巨厚层复理石建造,间夹有少量条带状灰岩和极薄层硅质岩及透镜状砾岩。并依据其岩性岩相组合特征和接触关系将群鸭湖组至下而上划分为T_(1-2)q~1、T_(1-2)q~2、T_(1-2)q~3三段,将云雾岭组组划分为T_3y~1和T_3y~2两岩性段。进一步分析认为群鸭湖组地层为深水环境重力流沉积,云雾岭组地层则为浅海陆棚-半深海相沉积。  相似文献   

13.
胡荣民  钱长海 《云南地质》1993,12(1):112-114
对云南昆阳群持“正层”观点者一直把黄草岭组作为中元古界昆阳群之底,但各地潇草岭组皆出露不全,因此,紧接黄草岭组之下是否还有呈正常沉积接触的中元古界地层,含矿性如何,一直是个疑题。近来,云南区调队八分队在滇中南部石屏地区进行1: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石屏县境内热水塘—车家城—带发现昆阳群黄草岭组以下存在一套厚逾1100m的地层。由于这套地层伏于黄草岭组之下,厚度较大,岩性与黄草岭组差别明显,似应另建新组。  相似文献   

14.
吉林南部地区老岭群变质矿物较为发育,本文通过对其中发育的变质矿物进行详细鉴定和大量探针分析,将老岭群下亚群主要变质矿物划分为两个世代,分别代表两期变质作用M1和M2.结合研究区老岭群变质矿物组合、分布特征以及变质相带的研究,认为M1为中-低温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可以划分为低绿片岩相和高绿片岩相,而M2为局部热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主要是火山岩出露区,采用了岩石—地层学的双重制图工作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那么,在非火山岩区进行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能否采用新的制图法?我们在进行1:5万巢县幅区域地质调查的同时作了一次尝试,试编了按《中国地层指南》的要求,以岩石地层为制图单位的巢县幅地质图(组图)。这张巢县幅地质图是由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安徽省区域地质调查队联合编制的。  相似文献   

16.
1987年4月9日~11日湖北省地矿局在孝感市花园镇召开了区调成果验收会议,对鄂东北地质大队一分队提交的大洪山地区1:5万客店坡东半幅、古城畈幅、三阳店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经验收委员会分四个专业组认真全面地评审后通过了最终验收。上述图幅为测区地质矿产研究提供了新的基础地质资料,取得的主要地质矿产成果如下: 1.在1:20万区调工作的基础上,对测区地层作了进一步划分,通过对叠层石和微古植物的系统研究,将扬子区打鼓石群进一步划分为下亚群和上亚群两个亚群,其时代归属蓟县纪。通过大量剖面观察  相似文献   

17.
由贵州省区调大队三分队承担的《1:5万良村幅、温水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在贵州省地质矿产局主持召开的1989年度1: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评审验收会议上,通过评审,得到好评。  相似文献   

18.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5,25(3):111-112
·区域地质·贵州省1∶5万区域地质图说明书:茂兰幅(G49E016001)、普安县幅(G48E014012)、水塘幅(G48E015017)、免街子幅(G48E005009)1∶5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宰便幅(G49E015003)、高武幅(G49E015004)四川省1∶5万地质图说明书:横江镇(H48E021010)、泸县(H48E018014)、石燕桥(HE017014)1∶5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固增苗族乡幅、博科乡幅(H47E023020、H47E024020)1∶5万区域地质调查地质图说明书:金河口幅(H48E017005)、乌斯河幅(H48E017004)1∶5万区域地质联测报告及地质图说明书:那盖幅(148E013005)、阿西幅(148E14005)1∶5万区…  相似文献   

19.
湘东北中元古代冷家溪群的解体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1:5万和1:25万区域地质调查研究发现,湘东北地区原中元古代冷家溪群实际上包含了时代更老的不同构造环境的物质建造,其应予以解体,分离出基本无序的变质沉积-火山岩系,使之与区域上中元古代冷家溪群原有的基本属性能对比。根据对这些变质沉积-火山岩系的岩石组合、岩石学、同位素年代学等研究,初步厘定出“涧溪冲岩群”、“仓溪岩群”和“连云山杂岩”3个群级构造-岩石地层单位,属绿片岩-角闪岩相,其原岩形成地质时代是新太古-古元古代。  相似文献   

20.
章正军  秦德厚  王陶 《云南地质》2001,20(4):417-425
九五期间云南地调院共承担45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两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试点图幅,完成沉积岩区和造山带相关填图方法研究,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参评图幅中获部二等奖两项,三等奖5项,并在地层古生物,岩石,构造及矿产等方面取得和许多新发现,新进展和新认识,不仅提高了基础地质研究水平,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地球科学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和信息;同时也为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和综合地质调查的全面开展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