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立足于消费者的感性需求,以感性工学为出发点,从设计心理学、人机工程学和消费心理学等学科角度,探讨了现代日用陶瓷设计。文章指出,日用陶瓷设计的起点应定位于消费者身上,应从消费者审美心理出发,产品设计要注重技术、情感、风格等方面的合理性和丰富性;同时日用陶瓷设计要不断创新,体现时代精神、引导消费者的审美心理,引领时尚潮流。文章强调感性工学对于日用陶瓷设计的影响及特殊意义,以期引发设计领域深度思考,扩展产品设计的方法以及思路,从而为当下及未来的日用陶瓷设计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结合中国哲学思想和设计发展史分析日用陶瓷设计,挖掘内容为主的日用陶瓷设计。通过"空"、"少"、"多"、"有"、"超"几个辩证视角,阐释日用陶瓷设计效法自然、内化自省、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以提高日用陶瓷产品的设计品质,让中国哲学思想走入大众生活,满足消费者对日用陶瓷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3.
用户需求市场的多样化对日用陶瓷产品设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通过夸张表现手法的运用可以营造日用陶瓷产品的个性,增强其感染力,能够达到新颖奇特的突出效果。针对产品夸张表现,介绍了日用陶瓷设计的夸张美感,对形态夸张、功能夸张、意象夸张、表面装饰夸张等表现手法进行论述,指出夸张手法的合理运用有利于创造出符合消费者个性及审美需求的日用陶瓷产品。  相似文献   

4.
袁洁 《佛山陶瓷》2011,21(4):43-46
青年消费者是当今社会的主力消费群体,由于内在和外在条件的影响,他们有着区别于其他年龄消费者的审美需求.笔者通过调查分析,归纳出青年消费者对日用瓷外观设计具有时尚感、个性多样化和情感化设计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5.
日用陶瓷餐具是现代大多数人们使用的餐桌用具,与以往作为简单的餐具用途形式不同,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关于精神审美方面的需求也随之而提高,乃至于迫切。日用陶瓷餐具作为食物的载体,其受众人群之广泛,而且每日、每餐必用之,故而体现从日用陶瓷餐具设计中汲取审美养分是非常重要的。笔者从日用陶瓷餐具的造型设计美、质地美、色彩美三个方面,解释三者之间密不可分的审美关系,希望对现代日用陶瓷餐具设计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正>日用陶瓷是在现代人接触最多的生活器皿,日用陶瓷设计者在设计时除考虑生活需要的功能和造型外,还要按着人们的审美规律、审美情趣寻求装饰色彩的应用。不少发达国家的普通家庭备有风格迥异的日用陶瓷在不同环境下使用,即使在国内,质量优异、花样更新的中高档瓷也倍受青睐。日用陶瓷不仅是生活必需品,更可看出消费者的审美个性与素质,这为日用瓷的装饰设计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赵越 《陶瓷》2023,(11):69-71
随着人工智能在设计领域的广泛应用,日用陶瓷产品设计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利用数字化技术,将手工化与机械化生产工艺相结合,突破日用陶瓷固有的设计限制,实现多样化、数字化的日用陶瓷产品,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和艺术化的需求。人工智能与日用陶瓷在产品设计和生产等环节进行联结、优化和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价值,促进我国日用陶瓷产品设计发展。  相似文献   

8.
庞野营 《中国陶瓷》2015,(2):102-106
日用陶瓷产品的愉悦设计是从审美愉悦到使用愉悦的提升。通过分析日用陶瓷产品设计中的审美和实用所带来的情感体验为消费者创造更多的愉悦,感受产品价值的延伸。以人为核心的愉悦设计理念强调的不再是简单的产品视觉符号,重要的是突显使用过程中产品带给消费者不同的愉悦体验。  相似文献   

9.
日用陶瓷是在实用基础上兼具审美功能的产品,其装饰风格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意向。目前,日用陶瓷的装饰风格对消费者心理影响的研究较少,大部分集中在装饰和造型的定性分析方面。基于此现状,本文以消费者偏好为主视角,采用SD语义差分法,藉由问卷调查潜在用户对日用陶瓷装饰风格的主观感受,将用户对装饰风格关联的意象词汇评分作为样本,再结合交叉对比分析,探析产品装饰风格和消费者心理的关联性,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设计思路和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0.
日用陶瓷产品设计过程中产品性格的塑造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促进陶瓷市场的发展.本文探讨了在日用陶瓷设计中人的不同感官与产品性格塑造之间的关系,并以造型、色彩、装饰及意象等因素塑造日用陶瓷产品的形象性格、色彩性格、意境性格等等,以创造出具有内在特质和形式美感的日用陶瓷产品.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社会物质文化的提升和人们审美需求的转变,消费者对机制日用陶瓷的形式要求显得突出了。在造型、装饰上模仿手工艺效果和留有手工制作痕迹的具有手工意味的机制日用陶瓷,作为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精神追求的一种表现形式得以再次受到推崇,并且表现得十分丰富。机制日用陶瓷不仅表现出它特有的技术美,而且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手工意味的自然美。  相似文献   

12.
李净仪 《景德镇陶瓷》2014,(3):J0003-J0004
日用陶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陶瓷制品,日用陶瓷设计在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呈现出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追求。想要设计出畅销的日用陶瓷产品,需要考虑消费者的心理。作为商品生产的日用陶瓷,其产品必须首先经受使用对象(即消费者)的检验,一切形态结构、功能的设计都应以这点为宗旨。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代艺术设计中人们对于设计作品不仅仅停留在其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的需求方面,也越来越看重设计作品里蕴含的情感表达,日用陶瓷作为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载体,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日用陶瓷也开始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生活器物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而且包含了更多的情感意蕴在其中,使用者可以通过陶瓷设计品的造型、色彩和装饰等感受到其独特的美感。所以日用陶瓷艺术设计慢慢也使设计者和使用者之间拥有了一种情感的表达和情感的交流。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代艺术设计中人们对于设计作品不仅仅停留在其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的需求方面,也越来越看重设计作品里蕴含的情感表达,日用陶瓷作为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载体,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日用陶瓷也开始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生活器物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而且包含了更多的情感意蕴在其中,使用者可以通过陶瓷设计品的造型、色彩和装饰等感受到其独特的美感。所以日用陶瓷艺术设计慢慢也使设计者和使用者之间拥有了一种情感的表达和情感的交流。  相似文献   

15.
根据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对图形艺术在日用陶瓷设计中的运用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日用陶瓷设计应根据不同地域和不同消费层次、不同年龄阶段的消费者进行设计定位.  相似文献   

16.
日用陶瓷的高频使用性,承载着其产品设计所在阶段的不同文化内涵与追求。要想设计出震惊市场的日用陶瓷产品,就不得不以消费者的心理为基础,消费心理学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对于日用陶瓷产品的设计,应从源头植入消费心理学,以保证产品形态和结构功能都符合消费者的需求。本文就消费心理下的日用陶瓷产品设计进行探讨,研究其方法与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日用陶瓷产品设计在情感化设计理念导向下所表现出的发展趋势和具体的设计策略,通过针对日用陶瓷产品设计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引入情感化设计来对日用陶瓷产品设计进行影响,深入分析情感化设计的含义及其对使用者的情感在本能层、行为层以及反思层深刻的把握,并以此为基础分析情感化设计在日用陶瓷产品设计中必须重视造型、装饰、材质以及装饰等的细节,将视线聚焦于儿童使用群体和老年人使用群体进行具体的日用陶瓷产品情感化设计,进一步明确情感化日用陶瓷产品设计的发展方向。日用陶瓷的情感化设计能够赋予内容以更加多样的表现形式,在满足日用陶瓷基本功能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了用户的心理需求,使日用陶瓷产品呈现出独特的魅力,实现合理化、多元化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8.
当代日用陶瓷设计中材料语言的审美特性主要包括三个逐渐递进的层次,即物理、社会文化和创造性审美属性,在数十年的发展中经历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个性主义审美风格等发展阶段。当代日用陶瓷设计者应当根据产品审美主题立意,采取适当的策略来实现材料语言的审美表现。  相似文献   

19.
材质在日用陶瓷视觉化审美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历史表现上呈现出独特的发展轨迹。当代日用陶瓷视觉化审美设计更加注重于材质的表现,形成了丰富而多样的设计观念,并产生了古典式、陶艺式、混搭式等多元化的设计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20.
日用陶瓷造型实用与美观之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肃 《中国陶瓷》2008,44(6):58-60
日用陶瓷造型在设计中使之达到即实用而又美观这一点,一直是日用陶瓷造型设计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课题。设计出既符合功能效用,又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造型形式。在现代社会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得以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在生活中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