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信仰圈的形成是某一大神在一定区域内影响力的标志,也是俗民神灵信仰的组织结构方式。女娲是涉县地区的主神。涉县全境存在着大小不同的以“社”为单位的祭祀女娲的组织,具备了信仰圈形成的五个基本要素,最终以中皇山娲皇宫为核心形成了女娲信仰圈。女娲信仰圈的存在说明女娲自古至今在当地对于百姓日常生活的全方位的影响,百姓最终将女娲看作是“天地全神”。  相似文献   

2.
在远古神话中,女娲创造世界、孕育人类,是一副大神的气派,而在后世民间信仰中,女娲信仰经历了一个世俗化的演变过程.通过形象的人格化塑造、功能的多功利性诉求和情感的伦理化投射,女娲走下了神坛,走进了信仰者的世俗生活,这种演变过程较为典型地表现了民间信仰的世俗性特征.同时,女娲在民间的这种存在方式最终决定了女娲文化信仰现存状态和未来演变的流向,这对于民间女娲文化信仰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小军  徐琨 《河北学刊》2014,(2):216-218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占有较大比重,随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不断增加,音乐类"非遗"项目也随之增加。因此,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音乐类"非遗"的传承保护,深入探究河北省音乐类"非遗"特色品牌文化的构建,以期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民间信仰对女娲形象的双重演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远古神话中,女娲创造世界、孕育人类,是一副大神的气派,而在后世驳杂的民间信仰中,女娲形象又被重新演绎塑造。民间信仰的世俗性与神圣性的复杂扭结造成了女娲形象双重演绎过程,一方面将女娲由远古神祇演绎为人类慈祥的母亲,充满了人间烟火气;另一方面女娲又被赋予无所不能的神力,成为万人敬仰的大神。这是一个交叉式的双向互动,其复杂性是和民间信仰的混沌性共生的。女娲在民间的这种存在方式最终决定了女娲文化信仰现存状态和未来演变的流向,这对于民间女娲文化信仰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国际保护、国家保护、民间保护之间由于文化信念、文化自觉的差异而难以协调,基础教育保护又由于高考指挥棒压力使得民族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将民族非物质文化从民间推向大学的象牙塔是民族非物质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调和方式,在侗族大歌的大学传承实践中,实现了民族文化和区域大学共生共荣的互动发展和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6.
当前,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总体上面临文化生存语境的变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文化意蕴的消退、经济价值开发与文化价值传承的矛盾、现代工艺与民间传统技艺的碰撞等困境。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化运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有利于激发和延续自身活力与传承能力,保护其知识产权,促进其从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生产力。但要注意根据特点,量身定做,选择适合的品牌化运营渠道;立足保护,挖掘精髓,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技艺及文化价值;着眼发展,激发创意,实施文化创新驱动;融入现代社会,回归大众生活,培育消费市场;强化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加强政策性扶持。  相似文献   

7.
土家族吊脚楼的文化内涵与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家族吊脚楼是土家族文化的物质载体。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吊脚楼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土家族的生态观、家庭伦理观、宇宙观和民间信仰,而且在土家人的家庭教育、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社会急剧变迁的历史进程中,要从观念、制度、传承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角度来实现土家族吊脚楼文化的抢救与传承。  相似文献   

8.
从社会性别的角度来看,民间宗教文化与女性社会性别建构的关系极为复杂和微妙。以河北涉县女娲信仰为例,一方面,民间宗教文化积极地参与到女性社会性别角色的建构过程中;另一方面,由于女性主动地参与到民间宗教活动中,自觉地篡改民间宗教活动特定的社会意义,民间宗教文化又反过来成为消解女性社会性别建构的有力方式。  相似文献   

9.
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从静态的物的传承保护转向活态的文化保护的认识转变,传承人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承载者和传递者,以其文化主体的身份不仅保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和自身文化特质等基本属性,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中以提升自身文化自觉意识,构建具体传承通道等作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要充分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文化特征,清晰地认识到地域环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影响,针对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工作,积极保护具有特征的地域自然环境,加大力度保护有限的自然资源,主动保留、恢复富有特色的民俗风情。  相似文献   

11.
畲族民歌的传承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艳 《学术探索》2013,(6):106-109
畲族民歌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畲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我国多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民歌活动、家传师授、文本媒介等方式广为传承。然而,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由于民族语言、师承仪式的断裂和歌场环境的破坏,畲族民歌出现了严重的传承危机。我们应该从传承主体、传承形态、文化生态环境三个方面人手,对传统畲族民歌进行有效的保护和继承,并力图创作出新时代下的畲族新民歌作品,使畲族民歌这颗璀璨的明珠重放异彩。  相似文献   

12.
我国非遗文化门类众多,音乐文化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项,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我国不断提高非遗文化保护的力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基于保护和传承非遗音乐文化的意义,分析民间音乐传承萎靡的原因,探索保护和传承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保护和传承非遗音乐文化的路径,以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弘扬。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抢救、保护、传承和利用。对于被保护起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切实地延续其文化生命力,还需进一步挖掘其价值与功能。把社区文化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结合起来,是一条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命力的有效途径。结合社区文化建设的视角,分析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州目连戏在开展群众性社区文化活动中所具有的文化娱乐性、文化参与性、文化寓教性和文化认同性四个方面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走过了十几个年头,在中央和地方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建立了较为规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制;完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认定工作;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四级名录体系;初步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并在一定程度上实施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维护。尽管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也面临专业机构不健全、人才缺乏;理论研究薄弱;现代化保护模式欠缺;民众保护意识淡漠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及其雄安新区建设的重要一环,具有很强文化资源禀赋。通过对河北省传统文化近期偏好、现代阐释和愿景设计的研究,为河北省消除地区文化差异和经济差异提供理论指导,并为之注入现代内涵,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环境下,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入数字化阶段,信息技术给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平台,以此推动山西省应用信息技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刘春玲 《阴山学刊》2020,(2):94-101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着内蒙古各民族的精神根脉,闪烁着各民族智慧之光,彰显了我国民族文化卓殊的创造力和生命价值。十四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本着对国家、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责任意识相继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在保护机制、名录体系、传承场所、传承人保护制度、宣传教育、区域性保护等方面的建设取得了积极的进展。这些成就为自治区民族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活态传承、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也有助于提高自治区民族文化自信、增强民众的保护主体意识,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