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港口交通流密度的增加,船舶在锚地的数量也逐年呈递增趋势,而锚泊船在台风这样的恶劣天气条件下,极易发生走锚事故,船舶走锚后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可能会撞击到锚地其他船舶,或者危及锚地周边海上资源,所以研究锚泊船走锚后的运动状态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研究了在风、流、及锚链力的共同作用下,对锚泊船进行行受力分析,理论推导出走锚船稳定向下风漂移时的速度模型,再通过实例计算进行计算验证,初步证实了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浅析船舶走锚后的漂移速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港口泊位数的不足,致使船舶抛锚等待的几率增加,加上时间延长,气象变化,致使走锚几率增加.走锚事故后对船舶运动的掌握和控制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文章在分析走锚原因及走锚后船舶运动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近似求取走锚船漂移稳定速度的数学模型,并据此模型进行了特定船型的计算,列出计算结果,以期能对实践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3.
走锚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因海床底质差,出链长度不足,加上风浪大和偏荡等原因,使得锚泊船所受的力大于锚泊力,锚在海底被拖动、自转及至翻转出土,从而失去正常锚泊力,导致锚泊船连续移动的现象,称为走锚.走锚是安全锚泊的大敌,在海门港近三年碰撞事故中,走锚引起的事故占20%,比例之高是其他港口所没有的.通过对走锚事故的海事调查进行归类分析,得出以下规律:  相似文献   

4.
<正>0引言随着船舶数量的增加,港口拥挤程度加剧,锚泊船走锚事故频发。一方面,对锚地的合理规划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寻求船舶因走锚导致的搁浅、碰撞等事故的解决方法也迫在眉睫。船舶在锚地锚泊,特别是在锚泊船密度大,锚泊水域受限,风、浪、流条件恶劣,锚地底质不良等锚地锚泊时,准确判断船舶是否在警戒圈内尤为重要。不仅可以消除船位与锚位误差,而且有利于值班驾驶员直观地判断船舶是否走锚,为船舶提供一个安全的锚泊环境。  相似文献   

5.
1.抛锚及锚泊时发生事故的原因 船舶在港内急流水域抛锚或锚泊时发生走锚、断链、碰撞等情况比较多,尤其是走锚现象更为普遍,在我们海门港就发生多件.如2000年8月初来我港的某巴拿马籍外轮,在内锚地抛锚卸货期间,由于船长对港口水流水深等情况不熟悉,当发现他船有走锚现象时,即匆匆起锚以调整自己的锚位避免与走锚船舶发生碰撞.当第二次抛锚后自己却发生了走锚,与他船发生碰撞,并轻度搁浅.又如同年8月底某外轮在港内锚泊,因考虑到当时正值大潮水流比较急,加上船舶重载吃水大等客观因素,采用了抛"一点锚"(即平衡锚)的办法,并松双锚5节落水以防船舶走锚.但在港内低潮后转流时却发生了走锚,与另一船舶尾首相"接触",而后在拖轮的协助下才得以重新安全抛锚.  相似文献   

6.
<正>船舶在冰区航行、锚泊由于受海冰影响操纵困难,走锚、航行受阻等情况极易发生,导致自身或与他船发生紧迫局面进而形成碰撞危险,在此种情况下,高效的拖轮领航至关重要,能够缓解冰对港口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和对进出港船带来的危害一、港口地理位置及港口冰情营口港核心港区是鲅鱼圈,位于冰情较严重的辽东湾东部、辽河口的南侧,岸型呈东北—西南走向,受冬季强北风和往复潮汐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王晓萌 《水运工程》2023,(S2):86-88
针对抓斗船在强潮流工况下(潮流流速3~4 m/s)拆坝施工时,面临的泥驳靠船困难、抓斗船走锚严重、挖掘石头存在抓斗夹缝、抓斗充盈量少、块石过大抓斗无法抓取等问题。本文在抓斗船布锚、施工区分段、抓斗船下抓工艺、超大块石的破碎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对抓斗船增设行走锚、调整抓斗船施工方向和施工分段、改变抓斗下抓方向、抓斗船凿岩锤破碎后抓斗清石等措施,解决抓斗船拆除石坝施工中下锚受限、泥驳靠离受限、走锚严重以及挖掘困难等问题,扩大抓斗船工程施工的适应性,使抓斗船日产量提高40%以上,可为类似吹填工程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8.
锚泊船因底质不佳,出链长度不足,风浪增加及偏荡等原因,使得锚泊船所受的力大于锚泊力,锚在海底被拖动、自转乃至翻转出土,从而失去正常锚泊力,导致锚泊船连续移动的现象,称之为走锚(Dragging)。走锚是安全锚泊的大敌,虽然船舶因走锚发生的海上交通事故所占的比例并不大,但是却存在很大的事故隐患。  相似文献   

9.
准确判断船舶走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测锚位,判断本船是否走锚是每一锚泊船值锚泊班驾驶员的主要工作之一.因本船走锚而导致的触礁、搁浅、碰撞等事故不胜枚举,研究一种能准确判断船舶走锚的简单可行方法迫在眉睫,这一直是航海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尤其是在锚泊船密度大,锚泊水域受限,锚泊水域风、流、浪条件恶劣,锚地底质不良等的不利条件下,准确判断本船是否走锚尤为重要.提出了一种简单可行的准确判断本船是否走锚的方法,以便航海人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走锚,确保船舶锚泊安全.  相似文献   

10.
《船艇》1991,(11)
动“阿帕”的“试操船”功能,让计算机进行模拟避撞动作,然后驾驶员据此操纵本船改向或变速航行,避开那“危险目标”。“阿帕”在本船抛锚时,还能对锚地20艘抛锚船舶(包括本船)实行监视。一旦有哪艘船走锚,它就发出警告。并指明走锚船  相似文献   

11.
荣雷  崔建辉  王永洲 《船海工程》2012,41(5):138-140,144
对一起典型船舶受强风暴袭击走锚搁浅进而导致全损事故的事故原因从人、机、环境和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鉴于走锚事故频发且后果严重,建议制定船舶走锚后应急预案,特别强调船长在采取起锚重新抛措施前需考量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三维变速拖曳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水下拖曳系统中拖船机动转弯、变速直航时,水下拖索的受力和运动情况以及水下拖索与拖曳器的相互影响关系,并建立了变速拖曳时,水下拖索的三维数学模型。最后的算例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工程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3.
走锚预报数学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锚泊船进行受力分析和受力计算,应用船舶操纵基本方程,建立了风流浪等外力作用下,锚泊船在浅水、低速、大漂角中的运动方程。通过对船舶运动与锚链受力及锚链受力与锚抓力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提出了一般运输船单锚泊时,在设定的海况下进行走锚预报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计算机对实船进行模拟计算,取得了与实际情况比较符合的效果。本文对研制开发走锚预报器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提高锚泊安全性作了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冯建军  朱承英 《水运工程》2012,(12):215-217
以连云港港徐圩航道先导试挖阶段航道回淤观测工程为契机,以提高表层底质样取样精度为目标,在观测海域采用拖罐法、钻杆薄壁取样法及厚壁取样法进行对比试验.通过现场可操作性和室内试验成果的比较,提出改良的厚壁取样法,在满足取样要求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取样效率,劳动强度低,在本地区后期的回淤物采样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大型海洋工程装备在船舶或浮体等运动物表面的稳定、连续、快速行走运动,对船用蠕动式连续拖曳行走装置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在模拟尺蠖蠕动基础上增加了交替拖曳功能的行走装置运动原理,并设计了相应的机械结构及液压驱动系统。对行走装置进行了运动分析,建立了以被拖体运动速度最大为目标,以液压系统流量限制为约束条件的优化数学模型,对行走装置垂向及横向运动时间进行了优化。最后通过某海底管线铺设装备上配置的行走装置样机试验,验证了其运动性能以及各环节运动时间对被拖体运动速度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16.
邹俊杰 《船电技术》2006,26(4):28-30
三相异步鼠笼式电机具有构造简单,工作可靠性高的优点,因而在船舶电力拖动系统中应用很广泛,其调速主要采用变极调速法。本文通过介绍常用变极调速应用原理及分析,得出各变极调速的性能特点,从而为我们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和电动机的运行特点选择合适的变极调速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斜拉桥跨径的不断增大,传统的牵引工艺已不适合超长超重的斜拉索安装,软、硬组合牵引工艺在千米级斜拉桥的斜拉索安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斜拉索在牵引过程中为非静定体系,牵引系统结构受力复杂。以苏通大桥超长斜拉索为例,通过对牵引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对斜拉索软、硬组合牵引系统受力机理进行了探索,对优化牵引系统结构、认识评估牵引系统的施工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管节沉放船倾斜试验免除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基于港珠澳大桥管节沉放船项目,分别从该船自身的稳性特点、经济性、可操作性等方面对该船的倾斜试验进行了分析研究,充分说明了该船做倾斜试验不切合实际。并进行了误差分析,给出了理论计算代替倾斜试验获得空船重量重心的方法,为今后类似船型的倾斜试验免除做参考。  相似文献   

19.
史中生 《机电设备》2007,24(6):42-43
桥式起重机采用变频器作为拖动系统电动机的变频调速电源,用PLC作为拖动系统的控制器件,将变频器起动转矩大、调速性能好、控制方便、兼有多种保护的优点和PLC控制可靠、灵活的特点有机结合在一起,提高了桥式起重机的运行性能和可靠性,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控制模式.  相似文献   

20.
现今航海中船舶螺旋桨经常遇到水中悬浮物的缠绕问题,至今还未有一套完善的装置来处理此问题,这给渔民的生产、生活以及船舶海上航行带来了一定的隐患.在研究船舶螺旋桨缠绕异物预防与排除技术,经过现场考察,设计制作了一套螺旋桨缠绕物预防和排除装置,经过对某些柔性物体的实验切割,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研究成果正在逐步向修造船企业和相关用户推广,该装置综合运用现代工程、船舶、机械、电子以及航海驾驶等多学科技术于一体,运用各种最新科技手段,预防与排除船舶螺旋桨缠绕异物,确保船舶的航行安全和正常的生产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