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凤姿 《考试周刊》2011,(25):28-28
本文从汉字的角度,对汉字与汉民族文化心理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汉字的创造及其构形特点,反映出汉民族文化心理对汉字的规范和制约作用;汉民族思维方式、认知模式特点及汉字的大一统文化功能,折射出汉字对汉文化心理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
汉字是汉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在《语言文字法》颁布实施之际 ,回顾汉字的历史与现状 ,进一步认识理解汉字的特点及与汉民族心理与思维特质的关系 ,再谈汉字的特点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汉字是汉民族为适应实践的需要创造出来的,汉字与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文化是造字的依据,汉民族文化深刻影响着汉字的构造过程和方法.同时,汉字还可以充当研究造字时代社会状况的材料.  相似文献   

4.
二、汉字所独具的修辞文化汉字自身所表现出的修辞文化,在达意传情上可获多种表达效果.诸如表达敬爱或厌恶之情;或对人嘲讽戏谑显现幽默情趣;或现出说者之巧思;或开发听、读者之智力,民族文化氛围甚浓.这种通过汉字本身反映汉民族文化的修辞方法,是任何别的文字所不可企及的又一“绝活”.  相似文献   

5.
骈体文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语言形态,是汉民族依照汉字的特点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根据中国人的审美心理进行文化选择的结果,是民族审美意识在语言文字表达上的反映.本文试结合汉语特点进行分析之.  相似文献   

6.
汉字是至今仍在生气勃勃存活着的最古老的文字,它是我国数千年灿烂文化的载体,又是汉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史在汉语中融进了极其丰富的人文因素,这是世界上许多语言所无法比拟的。作为记录汉语的书写工具——汉字,也必然受到人文因素的渗透。汉字自它诞生之日起,就成为中华民族文明的见证、传统文化的记录和民族心理的投影,因此我们可以说:“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①  相似文献   

7.
“女”部字语义场文化意蕴浅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字形体构造具有特殊的文化价值,积淀着汉民族特定的厚重的民族文化内涵,对“女”为部首的汉字形体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撩开汉民族文化神秘的面纱之一角,窥见共中五彩之一班。  相似文献   

8.
我们中国的每一个汉字都静静地散发着文化的气息和生命的灵动.“汉字的形体,集形、音、义于一身的特性,汉字的构词能力等,无不体现了汉字的综合功能,它是中国人综合思维模式的产物,即重在整体把握.汉字非常适应汉民族望文生义的理解习惯和依形联想的思维方式,体现了整体性、稳定性、直观性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崔峦《识字与写字教学实施与建议》)因而,我觉得识字教学不仅应在教学生识字过程中掌握基本的识字方法,认识汉字,更应该传承一种汉字的文化.  相似文献   

9.
汉字是先民以实践经验为基础,对客观现实及人的主观心理进行概括的书写系统。文章分析了“一”字的本义,并解释和“一”字相关的“三”、“士”、“天”、“元”等字的文化合义,从而说明汉字不只是一种书写符号,更多的是中国古代传统的文化意识,传达分最初的朴素的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10.
汉字不仅是中华文化传承的载体,同时也是祖先思想和智慧的结晶.本文主要从汉字的造字法角度分析汉字的产生与汉民族思维的关系.汉民族思维的主要特征是直观性、整体性和系统性,正是这样的思维特征才造就了绝无仅有的汉字文化.  相似文献   

11.
<正> 所谓“自动——使动”双向心态动词,是指存留在现代汉民族口语和书面语中的一批兼具“自动”、“使动”用法、表示心理活动及心理状态的动词.如“怕”、“惊”等。这些词如果出现在“怕人”、“惊人”这类组合格式中时,往往既可表示主语所代表的人心理上怎么样,又可表示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心理上怎么样。笔者认为,现代汉语中某些心态动词所具有的这一特点,是汉民族语言的一种文化积淀现象,它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2.
汉字的单位、分类及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是一种用来记录汉语、反映汉民族文化和思维的义音形视觉书写符号系统。汉字的符号性是第一位的,表意性和表音性只能居于其次。字位(“汉字位”的简称)是汉字研究的基本单位.字位变体是字位的具体表现.分为典型变体和非典型变体:字素是字位的构成要素。根据汉字的形义是否统一.我们可以把汉字分为形义统一的表意字和形义不统一的假借字(或记号字)。汉字具有记录汉语、蕴含汉民族文化和反映思维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汉民族谐音倾向语言文化成因琐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民族语言文字运用中有明显的谐音倾向。这种谐音倾向与汉民族文化心理和汉民族语言文字特点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对语言文字的灵物崇拜是汉民族谐音倾向的根本文化心理原因。汉语、汉字特殊的音、义、形的关系,使大量的词不得不以相同的语音形式、书写形式出现,则是谐音成为汉语一种语言现实的语言学原因。  相似文献   

14.
汉字是汉民族的视觉符号系统,它记录和反映着古代历史文化信息。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最主要的生产部门,是中华文化持续发展的深厚基础。汉字的形与义折射着古代中国丰富多彩的农业心理文化信息:神物崇拜心理、天地人整体思维、阴阳五行思想等。  相似文献   

15.
汉字是表意文字。这一特点决定了它不仅能够用来记录我们祖先的语言,而且还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着汉民族的思维特征和情感取向,沉淀着特定时代的文化信息。文章拟从汉民族居住方式的演化、汉民族住宅格局的美化和汉民族房屋建筑的等级化三方面入手,通过对与居住有关的部分汉字形、义、音的解读,以窥视中国人居住条件的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16.
汉字文化初探颜迈人类文化,大体上可以分为物质的、制度的、心理的三个层次。心理层次的文化属于最深层的文化现象,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最终要在心理文化的层面上得到反映。这里所说的“汉字文化”,当然属于心理层次的文化,它既包括人们对汉字的研究所形成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世界上唯一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汉字,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认为汉字不仅是汉语的书写符号,更是汉民族思想的载体,它蕴藏着汉民族的审美意识、伦理思想、哲学思想……而且还由此发展出独特的书法艺术.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坚实根基.  相似文献   

18.
汉字形体构造具有特殊的文化价值,积淀着汉民族特定的厚重的民族文化内涵,对"女"为部首的汉字形体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撩开汉民族文化神秘的面纱之一角,窥见其中五彩之一斑.  相似文献   

19.
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说汉语的人要把所说的话记录下来,必然要使用汉字。我们现在使用的是简化汉字,国家关于汉民族的语文政策中就有“学说普通话”和“使用规范汉字”的要求,这“规范汉字”就是《简化字总表》中公布的简化汉字。但这并不是说我们今天就不用学习繁体字了。  相似文献   

20.
汉民族得名并形成于汉朝,汉朝奠定并形成了汉民族的基本心理特征和文化精神。刘邦为汉王与刘备为汉中王,所辖同是巴蜀汉中之地,刘备称汉中王称汉皇帝其实质就是要与汉朝承接呼应。因此刘备赢得了汉民族的情感,得到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国人的心理认同,他被作为汉文化或懦家文化熏陶下的理想典范来看待。从三国到元末明初的历史风雨使汉民族人心思“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