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芳香化酶抑制剂( aromatase inhibitors,AIs)在绝经后雌激素依赖性乳腺癌的治疗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疗效。大型的临床试验ATAC和BIG 1-98均证明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作为绝经后乳腺癌的辅助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无病生存期,疗效优于他莫昔芬。随着AIs在临床广泛应用及用药时间的延长,AIs耐药也成了临床医生不可回避的问题,至今国内尚没有对AIs耐药分子机制的详细报道,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一些实验室和临床研究结果的综述,拟概述乳腺癌AIs耐药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牛雪姣  崔宇  姚嫱 《陕西肿瘤医学》2013,(11):2631-2635
芳香化酶抑制剂(AIs)已经广泛用于绝经后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的术后辅助治疗.与单独应用他莫昔芬相比,AIs能显著地提高治疗效果,但同时也会带来骨肌系统的副作用,主要包括骨丢失和关节痛,而这已成为导致治疗中断的主要因素.本文对芳香化酶抑制剂导致关节痛的可能病因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应用于绝经后乳腺癌的辅助治疗,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从而对他莫昔芬在乳腺癌辅助治疗中的地位提出了挑战。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特别是阿那曲唑有可能首先代替他莫昔芬成为绝经后妇女乳腺癌的新的标准辅助治疗药物。本文就近年来芳香化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和评述。  相似文献   

4.
第3代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inhibitors,AIs)已经成为绝经后、激素反应性乳腺癌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但AIs应用的前提必须是绝经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前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AIs)已广泛应用于早期及转移性乳腺癌的辅助治疗。为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一条途径。然而,由于AIs抑制绝经后乳腺癌患者体内雄激素转变为雌激素过程中芳香化酶的活性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而雌激素对骨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因此服用芳香化酶抑制剂的患者将会出现骨丢失。  相似文献   

6.
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的重要治疗方法,雌激素:抑制能减少乳腺癌发生和抑制乳腺癌进展,尤其是对于激素依赖性的生长和转移。最近一些术后辅助治疗试验将第3代甾体或非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的应用和他莫昔芬(一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作了比较,结果表明芳香化酶抑制剂对于减少乳腺癌复发和对侧的乳腺癌再发优于他莫昔芬。  相似文献   

7.
内分泌治疗在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治疗中的地位已受到广泛认可。芳香化酶抑制剂( Aro-matase inhibitors,AIs)在疗效、耐受性等方面均优于他莫昔芬(Tamoxifen,TAM)。但AIs只可应用于处于绝经状态的乳腺癌患者,因此,对于三苯氧胺耐药或存在禁忌症以及存在高危因素的绝经前患者,卵巢去势无疑为她们打开了一道通往更多、更优选择的大门。手术及放疗去势因其在可逆性、可控性及副作用方面的劣势,而逐渐被药物去势所取代。本文就乳腺癌的药物卵巢去势治疗在内分泌治疗、与化疗比较等方面的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孙明媛  张频 《癌症进展》2008,6(5):487-491
临床研究显示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芳香化酶抑制剂的疗效优于他莫昔芬,但芳香化酶抑制剂进一步降低循环中雌激素水平,对骨代谢产生不良影响,导致骨成分丢失增加,增加骨质疏松症和骨折的风险,尤其是高龄女性及低骨密度者。本文就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与骨丢失的关系及其监测和防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内分泌治疗是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对于绝经前患者,术后五年的他莫昔芬(TAM)一直是辅助内分泌治疗的金标准,然而,随着诸多旨在提高辅助内分泌治疗疗效研究的发表与更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取得较多的进展。本文围绕绝经前乳腺癌阐述当前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情况,主要分析他莫昔芬(TAM)、芳香化酶抑制剂(AI)、药物性卵巢功能抑制的地位、它们之间联合的优势人群、药物使用的时限等,探讨绝经前早期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彭楠  于明薇  王笑民 《中国肿瘤临床》2015,42(21):1067-1070
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 ,AIs)是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的标准药物。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骨关节症状(aromatase inhibitor-associated musculoskeletal symptoms ,AIMSS)是AIs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内分泌治疗的依从性。目前AIMSS 的发病机制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尚处于研究探索阶段。本文主要针对AIMSS 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他莫昔芬治疗芳香化酶抑制剂(AIs)耐药的激素受体阳性(HR+)绝经后转移性乳腺癌(MB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他莫昔芬治疗AIs耐药的30例HR+绝经后MBC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终点为缓解率(RR)、临床获益率(CBR)、疾病进展时间(TTP)和安全性。结果:30例患者中,CR 1例,PR 9例,SD 15例,RR为33.3%,CBR 为50%,中位TTP 6.1个月。23例骨和/或软组织转移患者中,RR为34.8%,CBR为52.2%,中位TTP 7.3个月;7例肝脏和/或肺部转移患者中,RR为28.6%,CBR为42.8%,中位TTP 4.8个月(P=0.019)。不良反应多为面部潮红、阴道干燥、白带增多、阴道出血、恶心、呕吐、腹泻等,均为I、II级。结论:他莫昔芬治疗AIs耐药的HR+绝经后MBC患者安全有效,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是激素依赖性肿瘤。除雌激素外,雄激素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也发挥重要作用。雄激素受体(AR)经雄激素作用激活,通过不同方式调控雌激素受体(ER)及芳香化酶的表达,影响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孕激素受体(PR)、E-钙黏蛋白的转录,对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既有抑制也有促进作用。AR还与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他莫昔芬及芳香化酶抑制剂(AIs)的耐药机制有关。深入研究AR调控乳腺癌分子表达的机制有助于将AR作为治疗靶点,提高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分泌治疗已成为乳腺癌辅助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苯氧胺仍然是绝经前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而针对绝经后患者,5年芳香化酶抑制剂或2~3年三苯氧胺后序贯2~3年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方案都可选择。绝经前患者若在治疗过程中到达绝经水平换用芳香化酶抑制剂将得到更好的获益。全文就目前已有的循证医学证据对芳香化酶抑制剂的最佳方案及最佳时间进行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常用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如抗雌激素药物——他莫昔芬(tamoxifen,TAM)可与雌激素竞争性结合雌激素受体,而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AIs)能直接抑制雌激素的生成。随着体外细胞模型在乳腺癌耐药性研究中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进一步了解内分泌耐药产生的内在机制,从而针对性地改进治疗方案。本文总结了TAM和AIs的耐药机制,并就以细胞模型为基础所进行的乳腺癌耐药性研究存在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选择合适的细胞模型,有利于了解各类乳腺癌的耐药机制,为TAM和AIs耐药性乳腺癌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倩  李建彬 《中国肿瘤临床》2007,34(20):1193-1196
激素受体阳性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的调节是全身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约3/4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激素受体阳性,而雌激素受体通路是肿瘤细胞生长的关键,对于所有ER阳性的患者,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他莫西芬(tamoxifen,TAM)是绝经前及绝经后乳腺癌患者传统的内分泌辅助治疗,但最近的试验研究显示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AIs)对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的治疗颇具优势。本文综述了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6.
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AIs)在绝经后激素反应性乳腺癌妇女的辅助内分泌治疗和解救治疗效果优于三苯氧胺(tamoxifen,TAM)。然而,随着药物治疗的深入,AIs的耐药也逐渐显现。近年研究发现:AIs的原发耐药可能与芳香化酶基因多态性有关,但具体的原理还不甚清楚。AIs的继发耐药可能与雌激素受体(ER)和多个生长因子通路的交叉通话相关。针对AIs的耐药,许多学者进行了逆转耐药的研究,本文就AIs的原发与继发耐药机制及逆转耐药的策略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曾敏 《抗癌之窗》2014,(2):43-45
芳香化酶抑制剂(AIs)是绝经后激素受体(HR)阳性乳腺癌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标准用药,包括非甾体类和甾体类,其中阿那曲唑、来曲唑属于非甾体类AIs,依西美坦属于甾体类AIs。在乳腺癌患者AIs类药物长期辅助治疗中,肌肉关节疼痛、骨丢失事件、血脂异常及心血管事件是需要临床医生关注的药物相关不良事件(AEs)。在乳腺癌患者的长期内分泌辅助治疗中,有效管理上述不良事件,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早期乳腺癌的复发风险一直存在。MA.17试验证明,在淋巴结阳性、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中,常规应用5年来曲唑治疗后继续应用他莫昔芬治疗,其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和整体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都得到了明显改善。MA.17R试验证明,完成5年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的患者,继续随机应用来曲唑或安慰剂,来曲唑组的DFS明显改善。在这些研究中,延长内分泌治疗能减少远期复发的绝对益处是适度的,然而其耐受性和依从性的挑战依然存在。对于完成5年常规内分泌治疗的患者,最终是选择他莫昔芬还是来曲唑来延长治疗,主要应该考虑患者的绝经状态、淋巴结情况、耐受性和潜在的利益大小这些因素。  相似文献   

19.
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乳腺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3代芳香化酶抑制剂与其他内分泌制剂相比,具有疗效高、选择性强、毒副作用少等特点,已成为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的主要措施之一.现综述新一代芳香化酶抑制剂的抗肿瘤机制、药理学特性及在绝经后乳腺癌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20.
第3代芳香化酶抑制剂与其他内分泌制剂相比,具有疗效高、选择性强、毒副作用少等特点,已成为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的主要措施之一。现综述新一代芳香化酶抑制剂的抗肿瘤机制、药理学特性及在绝经后乳腺癌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