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余伯良 《畜禽业》1999,(1):32-33
<正> 兔子是草食小畜,采食纤维对兔有重要的生理作用:一是直接的营养作用;二是纤维可以刺激肠道蠕动,提高对其它养分的吸收;三是适当的纤维可以缩短饲料食糜在胃肠道中的滞留时间,减少酸酵变质,预防肠炎;四是纤维可将家兔采食时顺便食入的长短兔毛夹带排出,预防毛球病发生。据报道,纤维在兔子日粮中占12%~15%比较合适。我国地域辽阔,树木资源丰富,大量的树叶、嫩枝、树皮,以及林产加工的  相似文献   

2.
《畜禽业》2017,(9):96-97
獭兔由于食入大量难易消化的粗纤维饲料、过量食入玉米等谷物性饲料,或者食入腐败霉变的饲料等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使獭兔的的胃肠消化、吸收功能减退,食欲降低甚至废绝,统视之为獭兔消化不良,该病多发生于幼龄獭兔。消化不良是獭兔常见病、多发病,单一疗法效果不理想,獭兔消化不良若不及时治疗,一旦迁延反复,獭兔生长速度显著降低,养殖效益降低。对该病的综合防治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15,(3):29
<正>为进一步证实味精对机体代谢的作用,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率领科研团队,在过去的3年中以猪为动物模型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研究发现,味精可以影响生长猪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肠道整体的氧化还原状态,进而影响肠道内脂肪酸成分组成和肠道内毒素的浓度,然后影响肠道的通透性,促进脂肪酸、铁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干扰机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18,(12)
肠道是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保持肌体环境稳定的先天屏障。为最大限度提高肠道的吸收、屏障及排毒三大功能,以同步提高肠道通透性为研究课题,以中医整体观的指导思想,运用中医食疗理论原理与技术,聚集能够提高肠道通透性、屏障功能、通便功能的物质,弥补因肠道渗透性提高而受损的部分紧密性物理屏障功能,实现同步提高肠道通透性和屏障功能,最大限度发挥肠道消化吸收与阻止致病菌、有害物质侵入肌体的生理功能。复合氨基酸预混饲料根据研究课题,以生猪为对象,采用营养调控为主、中草药复合效应为辅经中医食疗熬合技术,研发出的创新生物技术产品。经多次专家主导效能实验、数年中的重复生产实践验证的结论证明:该产品及技术应用于生猪养殖,可实现同步提升生猪肠道通透性、屏障功能和排毒功能。  相似文献   

5.
<正>仔猪的腹泻是养殖业中的常见高发病,但由于仔猪腹泻后迅速脱水,一方面使血液循环发生障碍造成药物吸收减缓或无法吸收,药物的作用无法发挥;另一方面仔猪脱水后常造成各系统迅速的衰竭导致死亡,腹泻造成  相似文献   

6.
刘勇  董宏伟  张勇 《畜禽业》2006,(19):29-31
对仔猪来说,断奶使其饲料结构由液态的奶转变为固态的饲料,其胃肠道微生物区系和消化酶系统都将发生相应变化,由于断奶引起的腹泻、生长停滞和死亡率的提高,是限制现代养猪业生产效益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人们对畜禽胃肠道正常微生物的组成、定植规律及其与宿主关系的了解日益深入,通过调节动物肠道微生物区系来改善动物的健康状况,增强机体的抗病力也成为动物营养学家探讨的热点。低聚果糖(Fructo-oligosaccharide,简写为FOS)又称为果寡糖。近年来,由于低聚果糖被越来越多的试验结果证实具有低热值,稳定,无残留及耐药性,且可增强机体…  相似文献   

7.
犬呕吐腹泻综合征的原因分析与合理用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世吉 《畜禽业》2003,(3):30-31
引起犬呕吐、腹泻的原因可概括为感染性、非感染性及其它因素。采取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胃肠道炎症;补充体液、养分,纠正酸碱平衡;使用止吐、止泻、止血药物,控制呕吐、腹泻症状;去除病因,提高抵抗力等一系列用药方法及加强护理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急性胃肠炎是一种常见的牛肠道疾病,多发于春夏之际的南方农村,因食入带有除草剂的软草或是生存环境不良、饮污秽水、夜里露宿受凉、疲劳过度等因素引发,导致胃肠黏膜及其深层组织的严重炎症,甚至引发严重的胃肠机能障碍与自体中毒。实践证明,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牛急性胃肠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22,(1):93-94
冬季是仔猪腹泻的多发季节,仔猪因肠道内尚未建立稳定的微生态系统,自身抵抗力较低,对外界刺激敏感,易受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和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使消化道对水的吸收出现紊乱而排出水样粪便。该病不仅制约仔猪的生长,也给养殖户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对仔猪腹泻原因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关防控措施,以期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16,(11)
犬冠状病毒病(Canine Coronavirus,CCV)是目前对养犬业危害较大的疾病之一,是由犬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多发性、急性、以胃肠道炎症为主要症状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呕吐、腹泻、脱水及易复发为特性。常因急性腹泻和呕吐而导致犬脱水而迅速死亡。对幼犬危害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本文系统地对犬冠状病毒性腹泻的发病原因、诊治和预防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中草药与鱼体肠道菌群的相互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鱼类肠道细菌主要由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和好氧菌组成,中药可影响鱼胃肠道内常在菌群的状态,有效调节患病鱼胃肠道的微生态失调状态。同时肠道菌群对鱼体吸收代谢中草药成分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17,(11)
鸡坏死性肠炎是由鸡感染魏氏梭菌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肠毒血症;病原进入肠道后能产生大量的毒素和致病因子,对肠黏膜上皮细胞有致死性的毒性作用,还能吸收入血引发全身症状;病理变化以肠道黏膜坏死、充血、出血为特征;对肠道病料进行病原的分离鉴定可诊断该病;加强鸡群管理、合理使用微生态制剂可有效预防该病,鸡群中若发现该病务必第一时间投放敏感药物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13.
<正>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以水样腹泻、呕吐、脱水为特征。其临床表现与猪传染性胃肠炎很难区别。由于本病常发生于冬季,因而人们一般把本病都归入猪的冬季拉稀病之列。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南药组方对方斑东风螺病原性弧菌的抗菌作用,测定了组方对方斑东风螺内脏团内细菌总数、菌落构成、几种常见致病性弧菌细胞壁的通透性、菌悬液电导率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质量浓度为1/640的南药组方能减少方斑东风螺内脏团内细菌总数及弧菌数;组方处理的细菌胞外碱性磷酸酶含量增多,菌悬液电导率明显增大。表明一定质量浓度的南药组方可减少方斑东风螺内脏团内细菌总数和弧菌数,破坏细菌细胞壁和细胞膜的完整性,导致细胞膜通透性增加。  相似文献   

15.
<正>近些年,随着疫病的不断出现,使养鸡的效益日益下降,成为制约蛋鸡效益的重要因素,尤其是蛋鸡腹泻的大面积发生,对产蛋率以及蛋壳品质都造成重大影响,现将在日常中的蛋鸡腹泻的原因分析如下,提供给养殖户进行参考:1蛋鸡本身的原因1.1初产蛋鸡,由于产蛋鸡群生产性能发生转移,由生长到生产,要求肠道必须通过更密集的消化作用来满足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饲料品质的突然变化尤其是高能高蛋白的饲料的使用,导致肠道环境  相似文献   

16.
付国兵  张丽明 《畜禽业》2009,(11):24-26
<正>动物肠道中栖息着复杂多样的微生态区系,该区系对宿主的生长和健康意义重大。对仔猪而言,肠道中微生态菌群的组成及变化和仔猪腹泻息息相关,直接影响着仔猪的健康,而且仔猪生产是整个养猪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仔猪往往会由于微生物  相似文献   

17.
对仔猪来说.断奶使其饲料结构由液态的奶转变为固态的饲料.其胃肠道微生物区系和消化酶系统都将发生相应变化,由于断奶引起的腹泻、生长停滞和死亡率的提高,是限制现代养猪业生产效益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人们对畜禽胃肠道正常微生物的组成、定植规律及其与宿主关系的了解日益深入,通过调节动物肠道微生物区系来改善动物的健康状况.增强机体的抗病力也成为动物营养学家探讨的热点。低聚果糖(Fructooligosaccharide.简写为FOS)又称为果寡糖。近年来.由于低聚果糖被越来越多的试验结果证实具有低热值.稳定.无残留及耐药性.且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改善脂类代谢等功效.因而将其作为一种理想的抗生素替代品的研究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周宁芬 《畜禽业》2008,(6):87-88
<正>羊肠毒血症(Enterotoxaemia)又叫软肾病或过食症,主要发生于绵羊的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典型病变是肾脏松软,像脑髓那样,小肠粘膜急性出血、充血,故也有"血肠子病"之称。本病一般经消化道感染,由于D型魏氏梭菌的芽孢广泛散布于土壤中,随饲料和饮水被健康羊食入,成为胃肠道的常在菌。在正常情况下并不发病,在一些应激条件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6,(11)
正犊牛腹泻是当前奶牛多发病之一,也是严重危害奶牛生产,给畜牧业带来较大经济损失的疾病。该病主要症状为腹泻,由于肠蠕动亢进,肠内吸收不全或吸收困难,致使肠内容物与多量水分被排出体外,粪便呈稀汤或水样,很快脱水、酸中毒,死亡较快。犊牛腹泻病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犊牛自身体质和饲养管理两大因素。犊牛消化机能不健全或由于初生犊牛初乳饮喂较晚,喂量少,使犊牛获得的母源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19,(12):8-10
试验旨在研究两种不同工艺蒙脱石对抗生素腹泻小鼠模型的影响。昆明小白鼠44只,给予氨苄西林钠780 mg/(d·只),分两次灌胃,连续5 d。观察小鼠排便情况,并随机抽取4只小鼠解剖,观察肠道形态和肠内容物,判断腹泻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RT组、RZ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前二组分别饲喂2种不同工艺蒙脱石,1.25 g/mL,0.3 mL/(只·次),2次/d;模型对照组灌喂无菌生理盐水0.3 mL/(只·次),2次/d;阳性对照组饲喂诺氟沙星0.07 g/mL,0.3mL/(只·次),2次/d;连续处理5 d后,第4天,进行D-木糖试验,采集血清,测定血清D-木糖含量、二胺氧化酶含量,测定试验期间小鼠料重比、内脏器官指数。结果提示:RT蒙脱石和RZ蒙脱石均有修复肠道损伤、促生长的作用,RT组效果明显,这也与RT组的心脏指数、肝脏指数、肾脏指数、脾脏指数增长相一致;肝脏指数、脾脏指数显示RZ型蒙脱石有助于消除抗生素腹泻小鼠机体的炎症反应。但RT组与RZ组的D-木糖试验显示小肠吸收效果不佳。提示蒙脱石的吸附作用可能对小肠营养物质的吸收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