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于征淼  陈晶 《新中医》2007,39(5):75-76
彭胜权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和教学工作40余载,尤擅长诊疗温病和内科疑难杂病。笔者有幸随师学习多年,受益良多。现将彭教授治疗难治性腹泻验案2则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2.
正彭江云,云南省中医医院风湿科主任医师、云南中医学院教授,云南省名中医,南京、天津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云南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彭教授从事临床、科研、教学及管理工作30余年,1997年师从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云南省名中医吴生元教授,深得吴氏学术真传,在本专业领域有较高的知名度与学术影响力。彭教授擅用经方治疗内科杂病,尤其对风湿免疫性疾病有独特认识痛风作为。一种代谢性、炎性、免疫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其发病率亦越发频繁,且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  相似文献   

3.
著名温病学家彭胜权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彭教授临证47载,临床经验丰富,擅治疑难杂病,屡起沉疴,对外感咳嗽治疗颇有特色,临证运用止嗽四味饮加味治疗新感咳嗽、久咳,疗效肯定,深受患者信赖。笔者有幸跟师研习,亲历言传身教,获益良多。  相似文献   

4.
闫永彬  彭勃 《新中医》2007,39(10):98-99
彭勃是河南中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政府津贴。彭教授临床20余载,学验俱丰。笔者有幸随师学习,受益匪浅,尤其对彭教授提出"通则治,壅则乱"的健康与疾病观有较深刻理解,此观点根于中医理论,有创新和指导实践的意义。现将彭教授之观点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彭胜权教授治疗肝病经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继勇 《新中医》2000,32(11):8-10
彭胜权,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中国中医药学会传染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彭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对肝病、心脑血管病、岭南温病等研究有较深造诣,尤其在肝病的临床研究中具有独特的见解.现撷其临床治疗肝病经验一、二,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6.
彭培初应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湿疹经验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  王怡 《山西中医》2005,21(3):14-14
彭培初是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治学严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笔者有幸成为彭教授学术继承人,跟师学习2年余,受益匪浅。现将彭教授治疗湿疹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王明杰  黄淑芬 《河南中医》1996,16(5):270-272
对太阳病的内涵与外延加以探讨,认为太阳病内含杂病。从临床上看,太阳病不仅常见于外感热病初期,而且常见于许多杂病初期,故太阳病应包括太阳热病与太阳杂病两大类。《伤寒论·太阳篇》中多杂病,主要有外邪引发杂病宿疾、外感导致杂病、伤寒兼夹杂病、伤寒变生杂病等几类。伤寒方用治杂病并非是借用、移植和扩大应用,六经既辨伤寒又辨杂病,伤寒方既治伤寒、又治杂病。  相似文献   

8.
王付教授擅用经方辨治临床杂病。风湿性关节炎及口腔溃疡是临床常见杂病,现就王付教授运用经方辨治此二病的病例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9.
彭万年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善于运用经方治疗疑难病。彭教授在临床观察中发现,糖尿病肾病患者进入临床期后,由于阴损及阳,阳虚则不能化气行水,易致水湿内停。加上贯穿糖尿病肾病始终的瘀血,出现阳虚兼有血瘀的少阴阳虚证。常见尿少、尿浊、肿满、畏寒、倦怠乏力,甚至关格等表现。与《伤寒论》少阴病篇的“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的少阴病阴阳两虚以阳虚为主的病机相符。故将糖尿病肾病临床期与《伤寒论》少阴病相结合,采用以温阳活血利水法为代表的加味真武汤防治糖尿病肾病取得良效。现将彭教…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总结虢周科教授治疗疑难杂病的经验,探讨疑难杂病的治疗。方法选取虢周科教授临床案例详述临证经过,总结其精华。结果虢周科教授从医30余载,潜心研究,善于思考,总结了一套自己的临证诊疗体系,并以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为基础,提出了从状态医学角度治疗疑难杂病,临床疗效非常显著。结论虢教授治疗疑难杂病疗效确切,为同道治疗疑难杂病提供新的诊疗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金匮要略》内涵的研究,总结提炼出了《金匮要略》杂病辨治的基本思维模式、思维原则,杂病治略思维方法,杂病辨证的思维方法,杂病制方思维、用药思维,药物制剂、炮制与煎服法思维及护理思维。这对构建内伤杂病临床思维方法体系,指导临床实践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探讨湖湘欧阳氏杂病临症思维形成发展之源流。湖湘欧阳氏杂病流派创始人提出寒温并重,对比思辨,开流派临症思维之肇端,第一代传承人构建了以主症辨证三法;三型二十一纲,互为纲目辨证纲领;由症入手,病证纵横结合的症证病三联诊疗体系。第二代传人则致力于各自临床或方法学领域,提出疑难杂病临床辨治和临床科研的具体原则、思路和方法,从不同角度完善和发展了湖湘欧阳氏杂病流派临床思维。  相似文献   

13.
李时明老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3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对于内科杂病,善于从带下入手诊治,疗效显著,开拓了治疗内科杂病的思路,丰富了内科杂病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从分析杂病与卒病、伤寒杂病合一、杂病与中医内科学等议题切入。认为《伤寒杂病论》成书当时为临证实录,针对的是热病证治,杂病应是对伤寒的补充与发展。《金匮要略》经后人改编或补充的成分很多,使得它的原貌模糊不清,真正被改造成了杂病证治的专书。杂病的概念后来发生改变,甚至偏向于七情内伤。从临床角度看伤寒与杂病联系密切。因此《伤寒杂病论》是基础,后世医家流派是对它的扩展延伸,并最终发展成为今天的"中医内科学"。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总结曲生教授治疗内科杂病验案,探讨曲老治疗内科杂病的的用药经验,以示曲生教授的临证思维与辨证方法 ,为临床治疗内科杂病的辨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辽宁中医杂志》2013,(10):2017-2018
"动脉"以"脉形如豆,滑数而短,厥厥动摇,关部尤显"为特征,古今文献中认为其"主惊、主痛,亦主气虚、血虚,主亡精和津亏"。彭教授认为"动脉"最常见的主病应是癥瘕积聚,即体表或体内的占位性病变。通过观察经彭教授脉诊的40例"动脉"患者,37例有体表或体内的占位性病变。结果表明"动脉"脉形可提示癥瘕积聚的存在。  相似文献   

17.
介绍彭培初教授治疗男性弱精症的经验。彭教授认为男性弱精症的病机为肾精亏损,或湿热下注,感受邪毒所致。临床分3型:传统弱精症、前列腺炎导致的弱精症、精索静脉曲张所引起的弱精症,分别采用彭氏生精方、龙胆泻肝汤加减、柴胡疏肝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获得较好疗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逍遥散加减治疗疑难杂病临床疗效。[方法]使用逍遥散加减治疗晚期胃癌、痛经、更年期晕厥、黄褐斑等疑难杂病。[结果]临症5例均获满意疗效。[结论]逍遥散加减治疗疑难杂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杨大国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肝病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40余载,是深圳市第二批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擅治肝胆杂病,其治疗疑难杂病独辟蹊径,常取得显著疗效。选取杨大国教授治疗肝胆疑难杂病验案3则进行分析,论述了治疗难治性肝病以辨证为主,注重现代研究和中医结合,为临床治疗肝胆疑难杂病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0.
杨加禄  杨晓  郭素英 《陕西中医》2011,32(6):714-715
目的:探讨利用月经治疗妇女杂病这一新的治疗方法的理论依据和可行性。方法:通过对中医已成熟的祛邪治病方法如发汗、利尿、通大便、放血疗法的原理比较和历代中医文献记载的临床应用月经治疗妇女杂病的先例以及现代血液流变学的血液稀释疗法等内容,对月经排邪治疗妇女杂病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论述和探讨。结论:月经排邪治疗妇女杂病不但是中医治疗妇女杂病的一种方法,而且在临床是可以操作和应用的治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