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9 毫秒
1.
宋婷  何润洲  张领帅 《山西建筑》2010,36(22):137-138
通过GeoStudio处理软件,对双排桩在基坑支护中的应用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综合考虑基坑开挖边界条件、开挖分期施工工程中参数的变化及双排桩受力特点,从计算结果中分析基坑的应力及双排桩的受力,从而可以得出用有限元法分析双排桩及双排桩在基坑支护中应用能达到良好效果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双排桩作为一种新型的基坑支护形式,已较多地应用于基坑工程实例。因规范中尚无双排桩支护的计算和设计章节,限制了双排桩支护的应用。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手段,对拟开挖基坑局部采用双排桩支护的剖面进行了施工过程的各个工况分析,以评估基坑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计算结果表明,该基坑剖面采用双排桩的设计方案能有效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保证基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类似基坑工程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双排桩围护结构在深基坑中的应用颇为广泛。现针对双排桩在近接铁路软土地区,土质性质为差—极差的基坑工程中的应用展开分析,并利用启明星深基坑软件对临近铁路线路侧的双排桩进行单元计算。当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时,双排桩的桩顶位移约4.9 mm,当基坑开挖面上的土方施工时,下部双排桩有明显的位移变化,尤其是后排桩的位移达到最大值16.6 mm。故采取双排桩结合"时空效应法"进行基坑开挖,可以有效控制双排桩的侧向变形,甚至可以缓解基坑变形的速率,从而保证了基坑开挖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双排桩是一种较为新型的基坑支护结构,它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应用在不能实施锚杆或内支撑的基坑支护段,且施工简单,工期较短。《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没有关于双排桩结构的设计方法,《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1cJ120—2012)对以往的双排桩工程实例进行了总结,并通过模型试验与工程测试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双排桩设计计算的简化实用方法。为了深入探讨双排桩的设计计算及其在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问题,本文对规程中双排桩支护结构的设计方法进行了阐述,通过对广州亚运城某基坑支护双排桩结构的算例分析,结合理正基坑软件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本工程中需对基坑北侧人行天桥桩基础进行保护以及控制基坑变形,双排桩结构解决了这个问题,为双排桩支护结构的工程应用提供可参考的实例。  相似文献   

5.
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双排桩支护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黄土基坑双排桩支护结构中排距和桩身强度(包括桩的截面尺寸及桩身混凝土强度)对桩位移和弯矩的影响,并且在基坑和桩身情况相同的条件下,比较了单排桩和双排桩。研究结果表明,黄土基坑使用双排桩支护体系比单排桩支护体系在安全性能方面更具有优越性。计算给出了双排桩排距和桩截面尺寸的最佳取值范围,以及桩身所用混凝土的最佳强度等级。本文为黄土基坑双排桩支护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双排桩支护技术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ANSYS有限元程序对双排桩支护体系进行有限元分析.对青岛市某工程基坑支护工程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详细的计算分析.采用有限元法进行双排桩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不仅能有效地分析双排桩土压力分配问题,还能够准确模拟基坑开挖的施工过程;而且能够获得基坑周边桩、土体应力场、变形场等更为丰富的信息,为双排桩设计、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随着大量兴建高层建筑和各类地下工程,基坑工程也随之增加。门架式双排桩在基坑工程中的广泛应用,而h型双排桩支护结构在基坑工程中却比较少应用。本文基于门架式双排桩支护结构的基本理论和内力计算方法,通过运用迈达斯GTS-NX有限元建立h型双排桩的平面应变模型,对h型双排桩进行分析。研究悬臂段长度对支护结构的位移及内力的影响,并与门架式双排桩做对比,选择合理的悬臂长度以获得较好的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地下空间被充分开发利用,基坑设计的边界条件也越来越严格,越来越多的工程会选择双排桩围护型式.论文以海南省某基坑为例,研究双排桩围护型式的几个重要参数如双排桩间距、双排桩桩径以及双排桩冠梁刚度对桩体水平位移的影响,得出提高冠梁刚度可以大大减少基坑顶部位移,对于提高基坑围护安全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四川建材》2015,(6):55-56
基于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普通双排桩支护结构与多层水平连接双排桩支护结构的数值模型,进行开挖过程的三维动态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力求为多层水平连接双排桩支护的研究提供有益指导。分析表明,对于多层连接双排桩支护结构,基坑最大侧向水平位移发生在基坑顶部,沿深度方向,水平位移逐渐减小;多层水平连接双排桩支护结构在控制基坑侧向水平位移方面优于普通双排桩支护结构。  相似文献   

10.
在天津软土地区,深大型基坑采用双排桩的方式结合水平支撑不仅施工量大、难度高,而且造价很高、工期长.而单纯采用双排桩支护形式往往基坑的安全稳定性不足,因此采用双排桩支护与基坑预留土相结合的方式是一个比较不错的选择.本文采用Plaxis软件,分析双排桩与预留土相结合的支护结构受力和位移,并比较单纯双排桩和单支撑形式在深开挖下内力位移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依托青岛某基坑开挖工程,采用ANSYS软件建立基坑双排桩支护结构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其空间受力的参数敏感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排距为4倍桩径时,可充分发挥双排桩的整体性和后排桩对前排桩的锚固作用,在对双排桩进行结构分析时,要将双排桩和桩间土看成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12.
由于支护空间受到限制等原因,工程中出现了只有后排桩挡土的特殊双排桩支护结构,和前后排间有土体的一般双排桩支护结构明显不同。为了探讨特殊双排桩的支护效应,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其进行模拟分析,详细说明了使用ABAQUS模拟双排桩支护基坑开挖的关键步骤,并给出地应力平衡的相关原理。通过对实际工程的模拟,得知一般双排桩与特殊双排桩的内力分布及变形特征基本呈相反形式,相同条件下,一般双排桩的支护效果要优于特殊双排桩。笔者分析了特殊双排桩支护结构内力分布及变形的空间效应,并提出优化靠近坑角处支护结构设计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双排桩支护排距的有限元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ANSYS有限元程序,分析双排桩的排距对桩身水平位移、桩身弯矩以及桩体两侧土压力分布的影响,得出双排桩排距最经济合理的取值范围,为双排桩设计、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将结构力学方法和改进的"m法l理论"引入到双排基坑支护桩的计算中.本文提出改进的"m法1理论",将双排桩的前排桩和单排桩的计算坐标原点取在坑底处,将坑底以卜的桩后土在坑底以下桩上产生的土压力考虑在桩的挠曲微分厅程中.其坑底以卜的土压力为化移、排桩净距和上件指标的函数,其坑底以下由于坑底以上土的重力产生的土压力为位移、排桩净距和土性指标的甬数,但将坑底以下多层土换算为单层土,坑底以下产生的这一土压力便町取为常数.上述土压力与位移的关系式通过试算确定.通过审内模型试验、双排桩改进的"m法l理论",得到如下一些可资参考的结论:(a)只要桩顶连梁与桩的刚度比等于0.48,则连梁刚度是合适的,冉继续增加连梁刚度无意义;(b)按照公路、铁路桥涵规范确定的桩问不村j互影响的排桩净距值偏于保守,不同的土类可乘以0.81~O.92的系数,粗粒土乘0.81,细粒土乘0.92,继续增大排桩间净距对双排桩的受力和变形影响不大;(c)本文的工程实例表明双排桩较单排桩至少可减少造价22%,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同时具有良好的变形性能,对基坑周围建筑物(构筑物)或地F管线小构成影响,值得继续研究和广泛应用于各种支护上程中.  相似文献   

15.
牌坊坝滑坡双排桩+锚索支护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于单排桩而言,双排桩侧向变形刚度大,抗变形能力强、承载力更高,当采用单排桩难以满足抗滑力要求时,常采用双排桩形式。然而,双排桩受力复杂,特别是有预应力锚索共同支护这种特别复杂情况下,结构体各部分内力分布、相互作用关系及相关的设计和计算方法都还不成熟。本文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将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引入到双排桩+锚索的计算中,并在牌坊坝滑坡工程中得到了运用。研究表明,双排桩+锚索是一种有效的支护形式,它不仅能极大的提高边坡抗震性能及变形能力,还能显著的提高边坡的动静力安全性,值得在工程中推广。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抗滑桩在公路、铁路边坡抗滑工程的应用越来越多。为了获取双排小孔径抗滑桩排间距对桩身破坏特征的影响,评价双排小孔径抗滑桩的安全性,对双排小孔径抗滑桩的排间距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对通平高速公路某边坡双排小孔径抗滑桩施工后的监测、室内比例模型试验和有限元软件模拟,得到此类抗滑桩的受力分配和破坏形式,进而分析排间距对双排小孔径抗滑桩破坏桩顶位移的影响。通过有限元软件对不同排间距进行抗滑桩破坏模拟,发现排间距对双排小孔径抗滑桩存在的影响关系,从而提出合理的桩间距建议,为以后此类工程选用合理的桩间距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微型抗滑桩双排单桩与组合桩抗滑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3组大型模型试验,研究微型抗滑桩双排单桩与组合桩在加固边坡时的抗滑特性。边坡位移监测结果表明,微型抗滑桩能提供较大的抗滑力,降低变形速率,对边坡有较好的加固效果;组合桩加固效果更佳,较单桩抗滑力提高6.8%。桩体破坏有3种形式:桩体弯曲、桩土脱空、桩体断裂;双排单桩裂纹倾角较大,为65.7°,呈弯–拉破坏;组合桩裂纹倾角为33.9°,呈拉–剪破坏;后桩裂纹宽度较前桩大。双排单桩桩体自由段土压力沿桩身呈“S”型分布;后桩承受土压力大于前桩,前后桩最大土压力之比为0.53∶1~0.50∶1;桩前滑面层位存在桩土脱空区,土压力最大值在滑移面上10%桩长附近;桩体嵌固段土压力在下滑力较小时呈倒三角形分布;当土压力较大时呈矩形分布。组合桩由于连梁作用,前桩桩顶产生较大的正弯矩,桩身最大负弯矩出现在滑面附近,前后桩最大负弯矩之比为0.67∶1~0.80∶1。  相似文献   

18.
桩排距对双排抗滑桩内力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双排桩结构具有复杂的受力特性。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不同桩排距条件下前后两排抗滑桩的受力状况。分析结果显示:桩排距越大,后排桩的弯矩和剪力也就越大,而前排桩的弯矩和剪力却越小。双排桩的前后两排桩不能同时发挥抗滑作用。随着桩排距增大,前排抗滑桩的抗滑效果越来越差;双排桩合并为单排桩,提高了抗滑桩的刚度,具有更强的抵抗滑坡体变形的能力,桩的受力也更加合理。当不得不采用双排桩时,应该选择适当的桩排距。另外,通过对浙江杭金衢高速公路K103滑坡双排桩应力与位移的监测分析发现,前排桩的应力与变形均小于后排桩,与有限元分析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