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医院家庭序贯BiPAP 呼吸机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心肺功能的作用,评价其临床疗效遥方法选取 我院接受医院BiPAP 呼吸机并携带家庭型BiPAP 呼吸机返家或坚持每日在无创通气中心进行治疗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 者32 例作为病例组,以住院期间接受BiPAP 呼吸机治疗,出院后只使用氧疗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35 例为对照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尧肺功能及肺动脉压尧右心室内径遥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较前改善,病例组改善较明显 (约0.05)遥病例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气分析尧肺动脉压力尧右心室内径均较前改善,病例组改善较明显(约0.05)遥结论医院 家庭序贯BiPAP 呼吸机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可以改善肺功能和心功能,增加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提高疗效, 降低病死率遥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血气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治疗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多于对照组,<0.05;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0.05。结论对于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加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状况,缩短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老年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对46例老年重症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早期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随机分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组(治疗组)和有创机械通气组(对照组),在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后,治疗组拔出气管插管,改用经鼻面罩无创通气模式,逐渐减低压力参数,直至成功脱机.对照组继续有创通气治疗,逐渐减低SIMV频率及PSV水平直至脱机成功.观察两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例数和住ICU时间.结果 治疗组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VAP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住ICU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 对于老年重症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后,应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可取得明显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I 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COPD并I 型呼吸衰竭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PaO2、SpO2明显提高,PaCO2明显降低,pH值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对照组患者的动脉血气pH值、PaO2、PaCO2、SpO2指标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并I 型呼吸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黄朝宗 《医学信息》2018,(1):112-113
目的探讨飞利浦V60 无创呼吸机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的临床疗效,为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 考遥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7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对照组35 例与实验组35 例,对照组采 取常规内科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无创呼吸机治疗曰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利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住 院天数尧使用抗生素药物时间的差异遥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37 例(92.50%)明显大于对照组总有效率31 例(77.50%)尧 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遥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能缓解慢阻肺急性加重患 者临床症状,效果显著,还能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提早患者康复出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遥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有创和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在治疗临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严重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4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COPD并严重呼吸衰竭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20例,分别给予其持续性的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与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有创通气时间、住ICU病房时间与总机械通气时间以及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患病率。结果通过分析发现,观察组有创通气时间、住ICU病房的时间,同对照组,均有显著优势(<0.05);同时,观察组中,患者总机械通气时间与VAP的患病率分别为(13±6)d与5%,同对照组的(23±15)d与25%相比,优势比较明显(<0.05)。结论对于临床上因严重的肺部感染所导致的COPD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抓住其肺部感染控制窗时机,并给予其有创和无创序贯性的机械通气治疗,将能大大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且降低了VAP的患病率,整体效果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10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行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组行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持续治疗10 d.统计并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血气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呼吸困难、咳嗽无力、心动过速、发热症状消失时间均短(P<0.05);治疗10 d,两组FEV1、FVC和FEV1/FVC水平均较治疗前提高,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FEV1、FVC和FEV1/FVC水平均高(P<0.05);治疗10 d,两组PaO2水平均较治疗前提高,PaCO2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PaO2水平高,PaCO2水平低(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联合无创呼吸机可缓解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调节血气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BiPAP呼吸机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62例COPD合并轻、中度Ⅱ型呼吸衰竭(pH 7.25~7.35)的住院患者随机被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连续使用BiPAP呼吸机3 d(2次/d,4 h/次),对照组仅给以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呼吸频率、心率、Borg评分、肺功能变化以及气管插管率和住院天数。结果:治疗3 d后,治疗组pH和PaCO2的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0. 05)。治疗组气管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 pH 7.31~7.35患者中治疗组气管插管率与对照组类似(P>0. 05),pH 7.25~7.30患者中治疗组气管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1)。治疗组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 05)。结论:BiPAP呼吸机能更好地改善COPD合并轻、中度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pH和PaCO2,尤其降低中度呼吸衰竭患者气管插管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8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及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噻托溴铵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炎症因子、免疫功能等变化。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00%,对照组为77.5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及动脉血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氧合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白细胞介素-17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噻托溴铵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炎症反应,改善血气指标、肺功能及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赵志国 《医学信息》2018,(11):110-112
目的 对照研究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为切换点行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1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有创通气治疗,观察组采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观察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通气时间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动脉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气指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创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ICU入住时间短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PIC窗为切换点采用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可缩短有创通气时间,显著改善动脉血气指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多索茶碱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患者的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AECOPD)的患者进行登记.研究对象被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多索茶碱与雾化吸入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和布地奈德混悬液,对照组接受雾化吸入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和布地奈德混悬液,持续治疗10天.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肺功能和动脉血气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方案均可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气(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更明显地改善肺功能:FEV 1%、FVC% pred、FEF% pred和MMEF% pred(P<0.05).在动脉血气指数中也观察到同样的疗效:包括PaO2、SaO2和PaCO2(P<0.05).结论 采用多索茶碱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可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的肺功能和呼吸衰竭的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在已经出现呼吸肌疲劳但不伴有呼吸衰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8例已经出现呼吸肌疲劳但不伴有呼吸衰竭的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9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抗感染、吸氧、祛痰、维持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气分析情况、呼吸肌功能、呼吸困难程度及患者耐受性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FEV1、FVC、FEV1/FVC等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FEV1、FEV1/FVC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前,两组血气分析各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0 min,两组PO2、PCO2、SaO2、pH等各指标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组间血气分析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呼吸肌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mMR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耐受性好,无退出治疗病例。结论:无创呼吸机在治疗已经出现呼吸肌疲劳但不伴有呼吸衰竭的AECOPD疗效好,能有效患者改善呼吸功能,缓解呼吸困难症状,预防呼吸衰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呼吸机(BiPAP)用于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S)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OSAS合并COPD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应用BiPAP治疗,对照组应用持续正压呼吸机(CPAP)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PaCO2、AHI及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病死率为0.00%,不良反应率为17.8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29%、32.14%(P<0.05)。结论双水平无创正压呼吸机用于治疗OSAS合并COPD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对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应用不同通气方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并确诊的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且经常规治疗无效后选择呼吸机通气治疗的6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的25例患者为对照组,进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的3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回顾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后生命体征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及氧分压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氧分压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效果显著,使患者各生命体征(氧分压、心率、呼吸频率等)趋于平稳,呼吸衰竭症状显著缓解,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小,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影响作用。方法回顾分析125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机械通气及常规治疗过程中,据分期辨证施治结果加用中药组与未用中药组。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力学参数,观察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死亡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等。结果两组机械通气呼吸参数、总的住院时间、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VAP发生率降低,病人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治疗结合常规治疗能有效降低COPD患者机械通气VAP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但对机械通气呼吸参数、总的住院时间、死亡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11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7例)。两组病人均采用抗感染、舒张支气管、化痰、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使用呼吸兴奋剂等药物的综合治疗。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吸氧治疗,而治疗组进行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结果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PaCO_2和PaO_2较治疗前均得到改善(P0.05),而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为93.1%和78.9%(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能较快升高PaO_2,降低PaCO_2,减轻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奥氮平改善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评价其临床疗效遥方法将我院2015 年2 月~ 2016 年10 月收治的100 例老年痴呆伴精神行为障碍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入院顺序随机分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奥氮平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培酮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遥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跃0.05)曰治疗前两组BEHAVE-AD评分 无明显差异,治疗后,研究组BEHAVE-AD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约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曰两组患者在乏力尧肝功异常尧 嗜睡方面无明显差异(跃0.05),在失眠尧激惹尧锥体外系反应方面比较差异显著(约0.05)遥结论采用奥氮平治疗有助于改善老 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同时不良反应小,用药安全,可在临床大力推广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治疗作用。方法:48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行常规治疗;治疗组26例除常规治疗外,同时采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治疗。结果:治疗组无创正压通气治疗3h、24h的动脉血气分析示,PH、PaCO2及PaO2值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治愈率较对照组高(P〈0.05),气管插管率和住院死亡率较对照组低。结论:使用BiPAP呼吸机行无创正压通气,其方法简便、有效、并发症少,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早期应用,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提高痊愈率。  相似文献   

19.
翟秀梅  杨春晓 《医学信息》2010,23(16):2685-2686
目的观察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将20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分别测定基础肺功能。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吸入舒利迭。于第15天测吸药后1h的肺功能参数FEV1/FVC(%)、FEV1、FEV1占预计值(%),同时观察呼吸困难评分,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及呼吸困难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及呼吸困难症状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舒利迭能显著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及呼吸困难症状,是治疗COPD疗效较为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20.
吴仲东 《医学信息》2018,(4):106-108
目的 研究无创机械通气用于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我院2015年8月~2017 年4月收治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观察组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无创通气,两组患者如病情无明显改善或进步恶化时使用有创机械通气。记录患者的呼吸频率 、心率 、动脉血pH、二氧化碳分压 、氧分压变化、有创机械通气率及病死率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RR(18.2±5.1)次/min和HR(84.7±7.2)次/min、PaCO2(53.6±5.5)mmHg、PaO2(78.9±10.8)mmHg、pH(7.69±0.05)优于对照组(21.4±5.6)次/min、(96.2±6.2)次/min、(72.3±7.1)mmHg、(64.8±10.1)mmHg、(7.21±0.12),差异均存在统计学(P<0.05);病死率两组间比较无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呼吸衰竭患者加用无创通气可以改善呼吸功能和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