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2 毫秒
1.
本文旨在制订硫酸黏菌素发酵液的检验操作规程,规范硫酸黏菌素发酵液的质量检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硫酸黏菌素发酵液含量。通过精密度实验、重复性试验,测定硫酸黏菌素发酵液含量,相对标准偏差(RSD)测定结果令人满意。本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作为硫酸黏菌素发酵液的质量标准,用于硫酸黏菌素的含量测定,以控制、保证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2.
PR—HPLC法测定安神补心丸中五味子甲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卫  伍家泉  陈虹 《武警医学》2001,12(11):670-671
安神补心丸由丹参?五味子?石菖蒲?合欢皮等药组成,经水煎浓缩制成?具有养心安神等功能,用于阴血不足引起的心悸失眠?头晕耳鸣?中国国家药典2000年版安神补心丸定性鉴别项下规定了五味子甲素鉴别方法,但未规定其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我们已测定了某些含五味子的中成药中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含量[1~3],鉴于五味子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中津?补肾宁心等作用?是安神补心丸中的主要君药,因此,有必要建立其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以利于规范制剂,提高质量?作为药用的五味子有北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sis Buill)和南五味子(中华五味子Schisa…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测定亮菌甲素注射液含量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以甲醇0.1 mol/L乙醇溶液(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68 nm,流速为1.0 ml/min,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亮菌甲素注射液含量及有关物质.结果:亮菌甲素胶囊在浓度为20~250 μ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23%,RSD为1.45%.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亮菌甲素注射液中亮菌甲素的有关物质的检测和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
HPLC法测定五味子酊中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五味子酊中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YWGC1 8分析色谱柱 (4 .6mmID× 2 5 0mm ,粒径 1 0 μm) ,C1 8保护柱 (4 .6mmID× 5mm ,粒径 1 0 μm)。流动相 :乙腈 -水 (6 8∶32 )。流速 1 .0ml/min ,检测波长 2 5 0nm。结果 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的理论板数、分离度、线性关系和回收率等均达到定量测定要求。结论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五味子酊中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含量 ,操作简便 ,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5.
神经降压素在脑血管病中血浆含量改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 1973年发现神经降压素 (Neurotensin ,NT)至今 ,对NT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1,2 ] 。NT与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 ,迄今虽有脑脊液中测定神经降压素含量改变的报告 ,但血浆神经降压素含量改变方面的研究报告甚少。因此 ,本研究测定了人脑血管病血浆神经降压素含量的改变 ,为进一步研究神经降压素在脑血管病中的临床意义提供了科学依据。1 材料和方法1 1 实验分组 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性脑血管病组和出血性脑血管病组。1 1 1 正常对照组  42例。其中男性 31例 ,女性 11例 ;年龄 30~ 5 5岁 ,平均年龄 42 5岁 ;均体检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HPLC—MS的方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白杨素含量。方法以柚皮素为内标;采用WatersXtera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分离,柱温设定为30oC;梯度洗脱:A相为乙腈,B相为0.05%甲酸;流速为0.8ml·min,使用分流器将0.2ml·min。的洗脱液注入离子源;选择离子监测检测(SIM):白杨素m/z255[M+H]+,内标柚皮素m/z273[M+H]+。结果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检测限为1.5ng·ml-1,定量限为4.0ng·ml-1,且精密度、稳定性及回收率满足测定要求,并成功用于白杨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评价。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快速、准确的HPLC—MS法用于测定大鼠血浆中的白杨素含量,并成功拟合其药动学参数,白杨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性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含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缺氧条件下心血管调节肽的改变。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生长抑素、神经降压素、强啡肽含量。结果 缺氧后三种肽类均较缺氧前升高。结论 这些小分子肽类可能参与缺氧时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与1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28例1型糖尿病和31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的含量。结果1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平均为(10.85±0.26)mg/L、(1.58±0.35)ug/L,对照组平均为(9.35±0.49)mg/L、(1.10±0.13)ug/L。1型糖尿病组的肿瘤坏死因子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t=3.55,P<0.05)。脂联素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坏死因子在l型糖尿病患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负作用,在l型糖尿病早期诊断、预防和治疗中可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飞行条件对飞行员血清中脂联素、瘦素含量的影响及其与飞行员易患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RIA(放射免疫法)测定72名飞行后、151名飞行前即刻飞行员及50名正常对照组血清中脂联素和瘦素的含量。结果脂联素和瘦素含量(μg/L)均显示:(1)飞行后组(10.10±7.03,3.12±2.17)较飞行前组(15.46±9.47,3.47±1.15)显著降低(P<0.01,P<0.05);(2)飞行后组与正常组(8.97±3.49,2.92±1.72)无显著性变化(P>0.05,P>0.05);(3)飞行前组则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P<0.01)。结论(1)在飞行条件下产生的飞行应激,可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从而抑制飞行员瘦素和脂联素的合成分泌,造成其含量降低;(2)这两种脂肪激素变化可能是导致飞行员这一特殊人群易患冠心病的另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基于浊点萃取同时测定小鼠脑组织中蛇床子素含量的HPLC法。方法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14为浊点萃取剂,考察了Triton X-114浓度、NaCl浓度、萃取温度和时间等对蛇床子素萃取有影响的因素,并进一步采用效应面法分析优化实验条件。同时建立了HPLC法测定小鼠脑组织中蛇床子素含量的分析方法。结果蛇床子素在最佳萃取条件下的萃取率为93.8%。RSD≤5.6%,加样回收率为97.2%。结论采用浊点萃取法代替传统有机溶剂萃取小鼠脑组织中蛇床子素,操作简便,萃取率高,方法重复性好,可用于蛇床子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邱洪  王利平  方旋 《西南国防医药》2010,20(12):1293-1294
目的确定消妇炎胶囊的辅料及用量。方法以浸膏粉的吸湿率和流动性为考察指标,对加入淀粉、糊精及微晶纤维素3种不同辅料后制得的颗粒进行考察,优选出最佳辅料后,再对最佳辅料的不同用量进行考察。结果加入辅料后,颗粒的抗吸湿能力和流动性都明显改善,其中加入淀粉后,分别在6、12、24、48、60 h测得的吸湿率为2.01%、4.03%、5.98%、6.66%、7.31%,休止角为34.61°,均小于糊精与微晶纤维素,表明加入淀粉颗粒质量最好;每80 g浸膏粉中分别加入30、45、60 g淀粉,综合判定45 g较好。结论每80 g浸膏粉加入淀粉45 g为辅料用量参数,制得颗粒的抗吸湿能力和流动性均好,可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探讨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婴儿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婴儿湿疹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外涂湿润烧伤膏治疗,对照组外涂湿疹膏治疗,连续治疗1周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有效率为82.50%;两组疗效经秩和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治疗组未见复发,对照组有2例患儿复发。结论湿润烧伤膏治疗婴儿湿疹疗效好,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延迟性脾破裂误漏诊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12例延迟性脾破裂中的诊断和误漏诊的经验与教训.结果本组延迟性脾破裂的误漏诊5例(41.66%).对多发伤与脾破裂并存可能认识不足,外伤史轻微或伤员隐瞒外伤史,缺乏腹痛-缓解-突然再腹痛的典型病史,缺乏“对冲性脾破裂”力学分析和整体化诊断思路等为其误漏诊的主要原因.结论详细的外伤史和全面系统检查,重视腹以外多发伤掩盖腹内脏器伤及延迟性脾破裂可能.确立外伤-腹内脏器伤-脾破裂整体化诊断思路.不间断地辅以B超检查脾形态学变化和腹内有无积液,腹腔穿刺确定有无血腹、X线胸腹部检查观察左侧胸肋角和膈肌运动情况、必要时CT检查以尽早发现脾包膜下血肿,降低延迟性脾破裂误漏诊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抑郁意象特征问卷的因子结构及有效性,为抑郁情绪判定和测量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专家小组讨论确定抑郁意象特征因子56项并编制初测问卷施测于109名被试,对初测数据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确定22个抑郁意象特征的正式施测问卷,并施测于另一组109名被试,对数据进行因子选取及主成分分析,而后进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进行因子旋转,获得主成分数目特征值>1的为因子数目,进行KMO和Bartlett球形度检验分析。结果 在探索性因素分析中,抽取12个项目中特征值>1的因子4个:情绪低落、乐感降低、精力减退和能力下降,共解释总方差的55.18%。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为: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为0.057、χ2值与自由度之比(χ2/df) 为2.134、拟合优度指数(GFI)为0.935、比较拟合指数(CFI)为0.912、不规范拟合指数(NNFI)为0.896。结论 由12个抑郁意象特征问卷构建的四因子结构,数据对模型拟合较好,验证抑郁意象特征四因子模型是合理的,可以作为抑郁情绪判定和测量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海马头部浅沟消失对海马硬化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海马头部浅沟消失对海马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8例经组织学检查证实的海马硬化患者的MRI检查资料和 18例年龄相匹配的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 ,观察海马头部浅沟的显示情况、海马头部大小和信号改变。结果  18例海马硬化患者中 ,16例硬化侧海马头部浅沟消失 ,1例硬化侧海马头部浅沟明显变浅 ,几乎消失 ,1例硬化侧海马头部浅沟存在。硬化侧海马头部均有萎缩 ,并在T2 WI和液体衰减恢复 (FLAIR)成像呈高信号。海马头部浅沟消失对海马硬化诊断的敏感性为 88.9% ,特异性为 10 0 %。结论 海马头部浅沟消失是诊断海马硬化的一个可靠征象 ,结合患侧海马有萎缩性改变和T2 加权成像信号增高 ,可肯定诊断海马硬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靶控吸入模式与新鲜气体控制吸入模式两种七氟烷吸入模式下手术患者脑电双频指数(BIS)波动、血流动力学稳定性、辅助药物应用、七氟烷消耗量、苏醒情况与术中知晓等方面的差异。方法选择80例拟行脊柱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靶控吸入组(T组)和新鲜气体控制吸入组(F组),每组40例。两组麻醉诱导相同,顺序静注咪达唑仑0.05 mg/kg和芬太尼4μg/kg后,吸入8%的七氟烷,然后静注维库溴胺0.1 mg/kg,3 min后气管插管。术中麻醉,T组靶控呼出七氟烷浓度为2.3%,F组持续吸入2.3%七氟烷(氧流量1.5 L/min),两组舒芬太尼按0.15 ng/ml目标血浆浓度靶控输注(TCI),按需追加维库溴胺。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脑电双频指数(BIS)值、血压、心率、辅助药物剂量、七氟烷消耗量、苏醒时间、苏醒期躁动和术中知晓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T组在术中和结束时的BIS值高于F组(P〈0.05),T组术中平均动脉压(MAP)高于F组(P〈0.05),去氧肾上腺素和七氟烷用量明显低于F组(P〈0.05或P〈0.01),苏醒时间明显短于F组(P〈0.01),其余指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七氟烷靶控吸入麻醉模式麻醉深度确实可靠,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七氟烷消耗量低,术后苏醒迅速完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超声弹性成像(UE)中肿瘤深度对于判断乳腺肿物的良、恶性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间收治的178例因乳腺肿块行手术切除患者为观察对象,纳入病灶200个。依据肿瘤深度不同分4组。对所有的患者在术前均予以常规超声检查以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对比不同深度肿瘤的UE成像情况、分析诊断效能(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以及阴、阳性预测值),对比良恶性乳腺肿瘤UE成像检查的阳性率。结果诊断良性病灶114个、恶性病灶86个;D组成像效果与A、B、C组相比的UE成像效果更差(P<0.05);A组特异度与B、C、D组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准确度显著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E成像技术对恶性病灶的诊断阳性率显著更高(P<0.05)。结论在乳腺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中,对于乳腺肿物的良、恶性成像质量,诊断的特异度与准确度均受到肿瘤深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多发性肋骨骨折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 按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34例常规外固定病例(常规组)及31例行肋骨内固定术病例(内固定组),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呼吸情况,以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合并肺挫伤和胸水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内固定组住院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呼吸频率恢复时间、SaO2恢复时间和肺部感染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6.5%(9/34),内固定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2% (1/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肋骨内固定术优于常规外固定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武警某院急诊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提取急诊科2015年下半年的处方,遴选出使用抗菌药物(除去眼膏、外用膏药及中成药)的处方。对抗菌药物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及分析, 包括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及比例、使用居前6位的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联合使用情况等。结果 在2015年下半年急诊处方中有抗菌药物处方3872张,占处方总数的22.3%。使用抗菌药物构成比中,喹诺酮类药物使用频率最高,占42.9%。使用居第一位的药物是左氧氟沙星,占39.8%。单联处方77.86%,二联处方22.14%,无三联处方。结论 2015年下半年我院急诊科抗菌药物使用符合卫生部抗菌药物使用规定,但有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20.
骨原发性淋巴瘤影像学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原发性淋巴瘤(PLB)的影像学特点,提高临床骨原发性淋巴瘤的影像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骨原发性淋巴瘤的X线平片、CT及MRI特点。结果男10例,女8例,平均年龄(40.6±5)岁,单发16例,多发2例。股骨5例次,腰椎4例次,髂骨、胸椎各3例次,颅骨、胫骨各2例次,骶椎、肱骨各1例次;X线及CT表现为浸润型4例,溶骨型7例,硬化型1例,混合型5例,囊变型1例,明显骨膜反应3例,合并病理骨折5例,16例有明显软组织肿块,MRI检查:病变在T1WI多呈低或等信号,T2WI多呈等或稍高信号,呈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结论 (1)骨原发性淋巴瘤影像学上缺乏特征性表现,X线、CT及MRI综合分析,有助于明确诊断、鉴别诊断。(2)全身症状轻,骨皮质破坏的范围相对小而软组织肿块大,骨膜反应轻,MRI的T2WI信号不高,增强扫描多呈明显强化,是其相对特征性影像学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