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胃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马鞍山十七冶医院收治的8例胃癌淋巴结转移患者,对患者腹膜后是否出现胃癌淋巴结转移、胰周以及胃周等进行观察。结果在发生转移的淋巴结中,发现条状的滋养血管,采取脉冲多普勒,可以在结内取得静脉与动脉的血流频谱。结论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方便易行且无创伤,是重要的诊断途径。  相似文献   

2.
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超声检查与手术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型超声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9例胃癌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进行术后病理与术前B型超声结果对比分析。结果:B型超声可检出最短径为0.6cm的转移性淋巴结,89例中共检出转移性淋巴结22例,敏感性25%,特异性为100%。各组淋巴结检出率不同,以9、16两组检出率较高,均为56%。结论:B型超声对胃癌淋巴结检出率低,特异性高,各站淋巴结以第二、三站检出率较高,结合淋巴结转移由近至远的规律,B型超声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和预后具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晚期胃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中晚期胃癌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对 4 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中晚期胃癌的超声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声像改变分为三型即肿块型、溃疡型、浸润型 ,部分病例伴随淋巴转移和器官转移。结论 :超声检查不仅能确定病变的部位、大小和形态 ,尤其对浸润深度、邻近器官及周围淋巴结转移的判断有独到之外 ,可弥补胃镜和X线诊断之不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晚期胃癌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对4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中晚期胃癌的超声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声像改变分为三型即肿块型、溃疡型、浸润型,部分病例伴随淋巴转移和器官转移.结论:超声检查不仅能确定病变的部位、大小和形态,尤其对浸润深度、邻近器官及周围淋巴结转移的判断有独到之外,可弥补胃镜和X线诊断之不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US)在胃癌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8例胃癌患者先后行左锁骨上窝行临床触诊、超声检查,并与细针抽吸细胞学对照。结果:细胞学病理证实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4(8.33%)例。临床触诊发现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患者7例,6例为转移性淋巴结,1例为反应增生性。超声检出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患者19例,其中超声诊断阴性2例,阳性17例,超声阳性结果中转移性淋巴结14例,3例为反应增生性淋巴结,超声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及符合率均明显高于临床触诊(100%、40%、84%vs 43%、0%、40%)。与临床触诊相比,彩超检查新增8例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性病灶,对胃癌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能显著提高胃癌患者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有助于提高分期准确性,对胃癌的治疗及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田书信  陈卫刚  郑勇 《农垦医学》2009,31(4):326-328
目的:评估超声内镜在胃癌术前T、N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4例患者于术前行胃镜检查、超声内镜与组织活检病理检查,并将超声内镜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学检查分期结果比较。结果:超声内镜对胃癌术前T分期结果准确率达到72.2%(39/54);淋巴结转移准确率为75.9%(41/54)。结论:超声内镜对诊断胃癌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并可有效地判断胃癌的分期和淋巴转移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提高胃癌的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方法 :对 62例经手术、胃镜活检病理证实的胃癌声象图进行分析。结果 :胃癌声象图的直接征象是胃壁的异常增厚、隆起 ,呈低回声 ,结构失常 ,形态不规则。转移征象表现为胃周围淋巴结转移、腹水、肝转移、Krukenberg瘤。本组超声诊断部位与手术证实基本符合。结论 :采用高频超声不仅可以提高进展期胃癌的检出率和诊断符合率 ,也可发现早期胃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超声特征与颈侧区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0年2月超声诊断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80例,其中颈侧区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35例,颈侧区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45例。根据超声诊断资料和术后颈侧区淋巴结的病理结果,对超声诊断特征、不同超声积分与颈侧区淋巴结是否转移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①颈侧区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超声检查肿瘤边界不清晰、微小钙化、肿瘤位于上极和甲状腺被膜与肿瘤关系〉25.0%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颈侧区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的检出率,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②颈侧区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超声积分为(3.2±0.8)分,颈侧区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超声积分为(1.2±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231,P〈0.05),以超声积分≥2.5分为临界点,颈侧区淋巴结很有可能发生转移,其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7%、88.9%。结论采取超声积分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具有一定的预测意义,在超声积分≥2.5分时,可能提示有颈侧区淋巴结转移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检查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总结57例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术前检查结果,对比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EUS对胃癌的T分期的敏感性T1 100%,T281.25%,T3 80%,T4 72.3%,对有无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无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78.95%,有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81.58%。结论:超声内镜检查在胃癌术前分期中有较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随机抽样的60例胃癌中,手术病理确诊胃周淋巴结受累47例,未受累者13例。与术前B超诊断对照,胃周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为23.4%(11/47),阳性符合11/11;阴性符合率为26.5%(13/49),超声诊断总的符合率为[40%(11+13)/60]。并发现胃周淋巴结肿直径≥1cm者的超声检出率高于<1cm者(P<0.005);胃窦幽门部淋巴结肿的检出率高于胃底贲门部者(P<0.05)。对术前B超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对胃癌的诊断价值及其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以病理证实且有超声资料的胃癌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MVD,分析其声像图特征与MVD关系。结果超声检查52例胃癌组织胃壁平均厚度(12±1.4)mm,MVD平均为58.8±23.1。胃壁厚度≥12mm者MVD值显著高于胃壁厚度<12mm者(P<0.05),超声检查胃癌胃壁增厚程度和淋巴结转移与MVD有关(P<0.05)。结论超声结果可反映胃癌恶性行为的胃壁增厚、淋巴结转移等特征,其病理学基础与肿瘤的血管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在胃癌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胃镜检查与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患者65例,术前均行EUS检查,将EUS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结果手术前后胃镜下活检诊断符合率92.3%(60/65),EUS诊断符合率为86.2%(56/65);EUS T分期结果准确率81.5%(53/65);对有无淋巴结转移准确率为72.3%(47/65)。结论 EUS对胃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乳腺癌术后病人随访的价值。方法 将应用高频超声随访检测乳腺癌术后病人所发现的35例52处病变的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超声诊断锁骨上转移淋巴结23例31处(患侧23处,对侧8处),病理证实29处,余2处病变为反应性增生淋巴结;超声诊断锁骨窝转移淋巴结8例9处(患侧8处,对侧1处),患侧腋窝转移淋巴结5例5处、患侧内乳转移淋巴结1例1处、对侧乳腺转移2例2处,均经病理证实;超声诊断患侧皮下转移病灶4例4处,病理证实3处,余1处病变为炎性肉芽肿。结论 高频超声作为1种无创、简便、快捷的检测手段,对乳腺癌术后转移病灶特别是转移淋巴结的部位、大小、数目、性质可进行准确判定,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准确信息。  相似文献   

14.
综述超声影像技术对淋巴结转移癌诊断的意义、研究现状和新进展。阅读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各类超声影像技术(包括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及超声引导下介入穿刺等)在淋巴结转移癌诊断方面的内容进行综述与分析。超声影像技术能准确鉴别淋巴结良恶性,可以为肿瘤的分期提供诊段依据。随着超声影像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其对淋巴结转移癌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的意义日益显著,在淋巴结转移癌的定性及肿瘤的分期上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口服超声助显剂在老年人胃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老年胃癌患者术前行口服超声助显剂胃超声检查资料,评估超声对胃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45例老年胃癌患者中,早期胃癌3例,口服超声助显剂后,超声检出率为33.33%(1/3),进展期胃癌42例,超声检出率为90.48%(38/42)。检出有2例腹腔淋巴结转移,病灶浸润肝脏1例。结论口服超声助显剂胃超声检查简便、经济、无创,老年患者易耐受,且对进展期胃癌的检出率较高,可作为老年人进展期胃癌筛查的首选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临床2011年1月~12月收治的胃癌45例超声表现及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结果 边缘清晰的高回声结节;囊实性肿瘤,系具分泌功能的腺癌转移.结论 超声探测对胃癌的诊断,癌瘤浸润深度的判定,转移病灶有无的检测与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丹 《医学综述》2011,17(1):125-127
确认原发癌有无淋巴结的转移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判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快速诊断没有肿瘤病史的患者出现淋巴结肿大也很重要。高频超声是常用的检查浅表淋巴结的方法,通过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能量多普勒超声所提供的综合信息对浅表淋巴结疾病进行诊断。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进步,实时淋巴结超声造影可以反映更多的淋巴结内部的血管构成情况,最新研究成果超声弹性成像可根据淋巴结的弹性性质判断其良恶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胃癌的声像图特点。 方法 对 12 8例胃癌的声像图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胃癌的声像有胃壁增厚、胃壁肿块、胃功能失常及转移征象四种表现 ;超声对癌肿浸润胃壁深度的判断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的符合率为 75 %。 结论 超声对胃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腋下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频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多指标综合分析对乳腺癌腋下淋巴结转移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65例经超声检查并手术证实的乳腺癌患者,二维与彩色多普勒对乳腺癌患者的淋巴结主要观察以下指标:双侧腋下淋巴结的大小、形态、数目、内部回声(皮质、淋巴门)、内部彩色多普勒。结果 65例乳腺癌中,41例检出淋巴结,根据以上指标超声将腋下淋巴结诊断为腋下疑转移淋巴结19例,良性淋巴结22例。病理结果:超声诊断转移淋巴结中18例被病理证实。超声诊断的敏感性为86%.特异性94%。而超声诊断的良性淋巴结组中2例病理证实存在淋巴结转移,超声未检出淋巴结一组中2例病理证实有淋巴结转移。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淋巴结是否转移是一个评价恶性肿瘤患者分期及预后的最相关的指标,术前无创或微创准确预测淋巴结性质对恶性肿瘤患者非常重要.超声技术是临床目前最常用的术前淋巴结评判工具之一,转移淋巴结的二维灰阶超声诊断标准是淋巴结大小、皮质厚度、形状、边界、淋巴门及中心坏死区等评估,但淋巴结的血流分布及血管模式等对淋巴结疾病的鉴别有着重要的价值.本文综述了超声技术在转移淋巴结血流显像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